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加固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28991发布日期:2024-02-02 21: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加固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复杂构造的柱体模板安装施工,具体涉及一种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工程建设过程中柱体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安装固定十分常见,但是对于三向斜柱等复杂构造的柱体模板安装方式没有系统的固定体系。某项目的结构柱体为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因周圈外沿造型为层层悬挑,因此外沿位置均使用斜柱进行楼板支撑。因为三向斜柱自身为清水混凝土斜柱,清水模板安装过程精度要求极高,清水斜柱的模板安装时精度控制将会更加困难。其次三向斜柱构造复杂,这就造成许多位置无法按照常规施工工艺进行加固,同时劲性结构不仅会影响钢筋的绑扎同样还会对模板安装有一定限制作用。

2、采用现有的施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3、1、板缝拼接问题: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针对常规墙体及柱体能做到有效控制,但对斜柱模板的拼缝控制将是一项难点。

4、2、斜柱角度控制问题:常规斜柱模板安装过程中使用线坠进行校正,但是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实时校正没有准确控制措施。

5、3、三向斜柱施工时内角位置无法固定问题:三向斜柱施工时直柱与斜柱夹角最小处无法进行加固,没有可具备施工的作业环境。

6、4、两根斜柱底部模板常规做法无法进行加固问题:斜柱之间侧向模板呈90度夹角,直柱在两根斜柱夹角的位置呈倒角形式,常规加固方式无法固定,且没有可实施操作的空间。

7、5、柱体固定使用的抱箍对木龙骨造成挤压破损问题。样板施工过程中发现金属质地的抱箍在充分紧固的条件下,会对木龙骨进行挤压破损,进而影响施柱体侧向模板的拼接紧密度。在放松抱箍约束压力时,无法充分进行约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产生扰动,进而产生涨模、漏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固定体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包括清水直柱、第一清水斜柱和第二清水斜柱,清水直柱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清水斜柱和第二清水斜柱呈90°夹角分布于清水直柱的前方和左侧,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与清水直柱下端部汇集在一点,且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的上端部向外倾斜;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建立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bim模型;

4、s2、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的深化;

5、s3、根据清水混凝土深化图,进行清水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

6、s4、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的制作及安装固定,其中,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包括斜柱模板和直柱模板;

7、其中,步骤s4中,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的制作及安装固定,包括如下步骤:

8、s41、在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与清水直柱之间形成的v字型内夹角中分别设置斜柱夹板,以控制清水直柱与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的夹角角度;

9、s42、划分和安装斜柱模板,在斜柱安装过程中通过双调节斜撑装置控制斜柱模板的整体倾斜角度;

10、s43、划分和安装直柱模板,并在倒角处安装异形木方和角码;

11、s44、分别对直柱模板和斜柱模板进行加固。

12、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42中,划分和安装斜柱模板,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双调节斜撑装置控制斜柱单元模板的整体倾斜角度,包括:

13、s421、斜柱模板划分为四块斜柱单元模板,四块斜柱单元模板包括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第二斜柱单元模板、第三斜柱单元模板和第四斜柱单元模板,其中,第一斜柱单元模板设置在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的外侧面,第二斜柱单元模板和第三斜柱单元模板对称设置在第一清水斜柱或第二清水斜柱的两侧面,第四斜柱单元模板设置在第一清水斜柱或第二清水斜柱的内侧面,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的长度大于第四斜柱单元模板的长度;

14、s422、安装第一清水斜柱的第一斜柱单元模板,进行空间定位,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双调节斜撑装置控制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的整体倾斜角度;

15、s423、安装第一清水斜柱的第二斜柱单元模板和第三斜柱单元模板,并保证模板蝉缝交圈;

16、s424、安装第一清水斜柱的第四斜柱单元模板;

17、s425、安装第二清水斜柱的第一斜柱单元模板,进行空间定位,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双调节斜撑装置控制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的整体倾斜角度;

18、s426、安装第二清水斜柱的第二斜柱单元模板和第三斜柱单元模板,保证模板蝉缝交圈;

19、s427、安装第二清水斜柱的第四斜柱单元模板,并将第四斜柱单元模板的下端部与斜柱夹板的一个夹板的外端部相连接。

20、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43中,划分和安装直柱模板,并在倒角处安装异形木方和角码,包括:

21、s431、直柱模板划分为两块外侧直柱单元模板和两块内侧直柱单元模板;

22、s432、安装清水直柱的两块外侧直柱单元模板,并在倒角处安装异形木方和角码;

23、s433、安装清水直柱的两块内侧直柱单元模板;

24、s434、将内侧直柱单元模板与斜柱夹板的另一个夹板的外端部相连接。

25、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44中,分别对直柱模板和斜柱模板进行加固,包括:

26、s441、直柱模板加固:直柱模板分上中下三道加固,用模架锁死,内侧次龙骨采用木方、外侧主龙骨采用双方钢管加固,外侧主龙骨与内侧次龙骨相互垂直;

27、s442、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相邻接的两个斜柱单元模板之间通过横撑龙骨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并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斜撑进行支撑,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的其余斜柱单元模板分上中下三道加固,用模架锁死,内侧次龙骨采用木方、外侧主龙骨采用双方钢管加固;

28、s443、对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的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的底部进行加固。

29、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443中,对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的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的底部进行加固,包括:在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的底部间隔设置多个加长螺纹套筒,加长螺纹套筒的前端设置27°倾斜收口,以使加长螺纹套筒的前端平行于底板布置,且将加长螺纹套筒前端固定在斜柱钢柱上,在加长螺纹套筒中连接螺栓,螺栓平行于水平面设置,螺栓的另一端连接横龙骨,横龙骨与第一斜柱单元模板之间设置三角楔子,使横龙骨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30、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斜柱夹板包括两个呈27°夹角设置的夹板,两个夹板的内端部呈45°切口固定拼接,且两个夹板之间设置垂直连接有多个加劲板。

31、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s425中,安装第二清水斜柱的第一斜柱单元模板,进行空间定位,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双调节斜撑装置控制第一斜柱单元模板的整体倾斜角度,包括:安装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中部调节筒,通过转动上支撑杆和/或下支撑杆对双调节斜撑装置的长度进行调整,当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后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分别通过螺栓与活动支撑板和地锚埋板连接,并进行支撑角度的调整,当调整好支撑角度后用螺母锁紧,并使活动支撑板的支撑板面与模板龙骨相贴合。

32、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442中,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相邻接的两个斜柱单元模板之间通过横撑龙骨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包括:将横撑龙骨支撑结构约束前端支撑部贴合设置在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相邻接的两个斜柱单元模板之间倒角位置的次龙骨上,转动展开两侧支撑龙骨,使其分别与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相邻接的两个斜柱单元模板相贴合,将斜向支撑龙骨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支撑龙骨内侧固定连接。

33、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横撑龙骨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三组,每组设置两道。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板加固施工体系施工方法,采用劲性结构+清水混凝土斜柱+三向汇集,这在是施工领域也是极为少见的,首先因为三向斜柱自身为清水混凝土斜柱,清水模板安装过程精度要求极高,清水斜柱的模板安装时精度控制将会更加困难。其次,三向斜柱构造复杂,这就造成许多位置无法按照常规施工工艺进行加固,同时劲性结构不仅会影响钢筋的绑扎同样还会对模板安装有一定限制作用。本发明针对三向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模板安装固定的全过程,具有如下优点:

35、1、本发明改变斜柱内夹角的施工工艺,在单元模板未安装前即完成斜柱夹板的安装工作,通过设置斜柱夹板,以控制清水直柱与第一清水斜柱、第二清水斜柱的夹角角度,同时有效避免柱体施工过程中操作空间狭小的问题;

36、2、通过定制双调节斜撑装置,使用角度可调、长度可调的双调节斜撑装置,能够精确控制安装过程及施工过程中的斜柱单元模板的倾斜度。

37、3、通过定制横撑龙骨支撑结构,可调角度的横撑龙骨,不仅解决了异性构造支撑复杂的问题,还能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角度调节。

38、4、由于外侧的斜柱单元模板无法使用对拉螺栓。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施工过程中定制了前端倾斜收口的加长螺纹套筒,加长螺纹套筒前端固定在清水斜柱上,并且在斜柱单元模板和横龙骨之间垫三角楔子,使横龙骨垂直于水平面布置,从而使横龙骨受力效果最大且不受滑动影响。

39、5、本发明通过上述多种特定的模板加固方式进行施工,相互配合,整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针对三向斜柱等复杂构造的柱体模板加固施工体系施工方法,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