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作业方法及建筑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0261发布日期:2024-03-18 18:2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作业方法及建筑与流程

本发明是关于建筑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作业方法及建筑。


背景技术:

1、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他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建筑设计自由、不需要模板、不需要人工、安全风险低、废弃物少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2、受制于目前的3d打印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打印体均为空间较小的建筑物。在打印工厂制作养护完成后运输到现场,再进行简单拼装完成。这使得3d打印建筑物的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若需要更大空间的打印结构,则不可避免需要把各打印部件通过节点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节点的连接质量将是保证最终结构的整体性的关键。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作业方法及建筑,原理简单,操作便捷,可行性强,可以合理有效的保证纵横墙体连接的整体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包括若干3d打印墙体、连接结构以及现浇结构,3d打印墙体至少包括相互不平行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邻接处以连接结构连接,现浇结构为由邻接处的空缺空间经过浇筑得到。

3、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空缺空间内还设置有第一增强结构,以在浇筑后对现浇结构形成增强。

4、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增强结构为十字形焊接型钢,并且十字形焊接型钢的端部与相邻的空缺空间的边界之间有间隙,且间隙形成间距d。

5、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间距d的大小限定为不大于相应的第一增强结构的最大外径的三分之一。

6、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3d打印墙体在加工中还填埋有第二增强结构,第二增强结构至少在空缺空间部分暴露形成突出部。

7、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连接到浇筑结构。

8、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连接到浇筑结构的十字形焊接型钢的端部,且两者的连接是通过焊接牛腿实现的。

9、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邻接处在墙体的外表面还以l型连接件连接固定。

1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的作业方法,包括:

11、步骤一:计算配筋:至少确定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尺寸参数、材料参数;各类型连接结构的数量、尺寸参数、性能参数以及坐标位置(坐标位置至少包括各自的配合位置以及为了满足相互配合的连接孔或者销口等的位置等);计算钢筋网片的设置个数与尺寸、所需型钢的规格和尺寸。计算所需自锁式单向螺栓的数量的规格和数量,并标定相对坐标。确定l型连接件的两边长度;

12、步骤二:打印作业:依据计算结果和设计打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及连接结构;在打印纵横墙过程中,根据计算在打印好一定层数后放置钢筋网片。根据计算结果在层间放置合适规格的螺栓,且在放置过程中要求螺帽和垫片与3d打印内墙紧密相连,螺杆垂直外伸,放置后不能因为打印材料未凝结而产生移位。如果墙体的强度没有达标,应该暂停等墙体硬化后将其垂直放置,然后打印下一层将其紧密固定。

13、步骤三:装配作业: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吊装在目标位置,再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连接处形成空缺空间。

14、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步骤四:用防水封浆材料将空缺空间浇筑连接,且将l型连接件两侧与纵横墙外侧紧密连接,形成后浇注混凝土的角区模板。

15、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建筑,应用如前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作业方法及建筑,有效解决了纵横墙的连接问题,也解决了在墙厚较小时的操作空间不足,保护层厚度不够,浪费钢材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了3d打印混凝土逐层堆叠带来的层间优势,方便放置固定螺栓。螺栓放置好后单向操作,操作空间大,过程简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3d是一种数字化打印,其精度高,成型快,孔位对正较容易,形成的空腔也可以作为后浇混凝土的模板。总体而言本发明方案,原理简单,操作便捷,可行性强,可以合理有效的保证纵横墙体连接的整体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包括若干3d打印墙体、连接结构以及现浇结构,所述3d打印墙体至少包括相互不平行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邻接处以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现浇结构为由所述邻接处的空缺空间经过浇筑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缺空间内还设置有第一增强结构,以在浇筑后对所述现浇结构形成增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结构为十字形焊接型钢,并且所述十字形焊接型钢的端部与相邻的所述空缺空间的边界之间有间隙,且间隙形成间距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d的大小限定为不大于相应的第一增强结构的最大外径的三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墙体在加工中还填埋有第二增强结构,所述第二增强结构至少在所述空缺空间部分暴露形成突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连接到浇筑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连接到浇筑结构的十字形焊接型钢的端部,且两者的连接是通过焊接牛腿实现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邻接处在墙体的外表面还以l型连接件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的作业方法,包括:

10.建筑,应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型钢3D打印墙体结构、作业方法及建筑,其中墙体结构,包括若干3D打印墙体、连接结构以及现浇结构,所述3D打印墙体至少包括相互不平行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邻接处以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现浇结构为由所述邻接处的空缺空间经过浇筑得到。本发明原理简单,操作便捷,可行性强,可以合理有效的保证纵横墙体连接的整体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武怡文,朱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慧筑增材建造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