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3382发布日期:2024-03-28 18:5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屋顶防水通风,涉及一种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工业厂房多为钢结构设计,并使用金属压型板进行搭建,其具有简单,便于维护以及可回收等优点。同时,为了确保工业厂房的空气流通良好,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工业厂房,故需要在屋顶上开设大面积的天窗,以确保透气性,还可以增加采光。

2、在金属压型板制作的屋顶上加设天窗,则需要先切割出窗洞,然后在安装天窗,最后对天窗和金属压型板之间进行防水密封处理。现有的防水密封的处理方法多为在天窗和屋顶之间的间隙上直接覆盖泛水板,然后用密封结构胶粘接,并在金属压型板的波峰位置处安装防水堵头,现有防水密封处理受到水流长期冲击会造成泛水板变形,随时间增长防水密封胶失效起不到有效防水作用,波峰端头防水堵头随环境影响失去防水作用,后续的维护费用也是不小开支。

3、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整新的防水导水结构,以提高密封防水效果,降低施工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导水天沟,利用雨水自流将雨水有效导流至导水天沟内,水流路径无任何阻碍,无需消耗防水密封胶和堵头,也避免了对泛水板的直接冲击,真正做到物理性排水和防水密封;省去了防水密封胶和防水堵头费用,后续长时间也无需担心渗漏水问题,继而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及节约成本。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包括:

3、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包括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所述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上下叠合构成所述屋顶本体,屋顶本体设置有窗洞;

4、天窗本体,所述天窗本体安装于所述屋顶本体的窗洞;

5、导水天沟,导水天沟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天沟和两根纵向天沟,横向天沟设置于两根纵向天沟之间的位置处以构成“门”形结构的导水天沟,所述导水天沟安装于所述窗洞并位于屋顶本体与天窗本体之间的位置处,所述导水天沟用于导流雨水。

6、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连接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的连接件,所述在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多个以使得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之间形成腔体。

7、进一步,所述横向天沟靠近所述天窗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横向天沟为“u”型槽体结构,横向天沟的靠近天窗本体的一侧的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横向天沟的另一侧的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横向天沟安装于靠近天窗本体的上端面位置处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第一翻边的底面和第二翻边的底面分别搭接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件的顶面并通过紧固件紧固,所述第二翻边的顶面贴合于上层压型板的底面设置。

8、进一步,所述两个所述纵向天沟分别对应的靠近所述天窗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条侧边设置,纵向天沟为“u”型槽体结构,纵向天沟的靠近天窗本体的一侧的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三翻边,纵向天沟的另一条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四翻边,两个所述纵向天沟分别安装于靠近与其对应的天窗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侧边位置处的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第三翻边的底面和第四翻边的底面分别搭接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件的顶面并通过紧固件紧固,所述第四翻边的顶面贴合于上层压型板的底面设置。

9、进一步,还包括安装于第一翻边的泛水压型板ⅰ,所述泛水压型板ⅰ多次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面ⅰ、第二搭接面ⅰ和第三搭接面ⅰ,所述第一搭接面ⅰ的底面贴合于第一翻边位置处的侧壁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ⅰ的底面贴合于第一翻边的顶面,所述第三搭接面ⅰ的底面搭接于天窗本体的上端面。

10、进一步,还包括安装于第三翻边的泛水压型板ⅱ,所述泛水压型板ⅱ多次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面ⅱ、第二搭接面ⅱ和第三搭接面ⅱ,所述第一搭接面ⅱ的底面贴合于第三翻边位置处的侧壁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ⅱ的底面贴合于第三翻边的顶面,所述第三搭接面ⅱ的底面搭接于天窗本体的对应的侧边。

11、进一步,还包括安装于第四翻边的泛水压型板ⅲ,所述泛水压型板ⅲ多次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面ⅲ和第二搭接面ⅲ,所述第一搭接面ⅲ的底面贴合于第四翻边位置处的侧壁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ⅲ、上层压型板和第四翻边由上向下依次贴合。

12、进一步,还包括安装于天窗本体的下端面位置处的泛水压型板ⅳ,所述泛水压型板ⅳ包括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搭接面ⅳ和第二搭接面ⅳ,所述第一搭接面ⅳ的底面搭接于天窗本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ⅳ的底面贴合于下层压型板的顶面。

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层压型板屋顶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如前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该方法具体包括一下步骤,

14、s1.先通过连接件将下层压型板与上层压型板连接以构成屋顶本体,并在屋顶本体的设定位置开设窗洞;

15、s2.将天窗本体安装至窗洞内;

16、s3.在天窗本体上端面位置处安装横向天沟,并在第一翻边位置处安装泛水压型板ⅰ并使用紧固件连接,再将第二翻边位置处的上层压型板向天窗本体位置处延伸并向下弯折以形成滴水口;

17、s4.在天窗本体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边位置处分别对应的安装纵向天沟,再在第三翻边位置处安装泛水压型板ⅱ并使用紧固件连接,在第四翻边位置处安装泛水压型板ⅲ并使用紧固件连接;

18、s5.对天窗本体的下端面正对的下层压型板的端头作折边处理过后,在天窗本体的下端面位置处安装泛水压型板ⅳ并使用紧固件连接。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导水天沟,利用雨水自流将雨水有效导流至导水天沟内,水流路径无任何阻碍;导水天沟和屋顶本体以及天窗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泛水板,导水天沟、屋顶本体、天窗本体以及多个泛水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无需消耗防水密封胶和堵头,也避免了对泛水板的直接冲击,真正做到物理性排水和防水密封;省去了防水密封胶和防水堵头费用,后续长时间也无需担心渗漏水问题,继而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及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的连接件,所述在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多个以使得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之间形成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天沟靠近所述天窗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横向天沟为“u”型槽体结构,横向天沟的靠近天窗本体的一侧的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横向天沟的另一侧的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横向天沟安装于靠近天窗本体的上端面位置处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第一翻边的底面和第二翻边的底面分别搭接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件的顶面并通过紧固件紧固,所述第二翻边的顶面贴合于上层压型板的底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纵向天沟分别对应的靠近所述天窗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条侧边设置,纵向天沟为“u”型槽体结构,纵向天沟的靠近天窗本体的一侧的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三翻边,纵向天沟的另一条侧壁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四翻边,两个所述纵向天沟分别安装于靠近与其对应的天窗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侧边位置处的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第三翻边的底面和第四翻边的底面分别搭接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件的顶面并通过紧固件紧固,所述第四翻边的顶面贴合于上层压型板的底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第一翻边的泛水压型板ⅰ,所述泛水压型板ⅰ多次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面ⅰ、第二搭接面ⅰ和第三搭接面ⅰ,所述第一搭接面ⅰ的底面贴合于第一翻边位置处的侧壁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ⅰ的底面贴合于第一翻边的顶面,所述第三搭接面ⅰ的底面搭接于天窗本体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第三翻边的泛水压型板ⅱ,所述泛水压型板ⅱ多次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面ⅱ、第二搭接面ⅱ和第三搭接面ⅱ,所述第一搭接面ⅱ的底面贴合于第三翻边位置处的侧壁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ⅱ的底面贴合于第三翻边的顶面,所述第三搭接面ⅱ的底面搭接于天窗本体的对应的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第四翻边的泛水压型板ⅲ,所述泛水压型板ⅲ多次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面ⅲ和第二搭接面ⅲ,所述第一搭接面ⅲ的底面贴合于第四翻边位置处的侧壁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ⅲ、上层压型板和第四翻边由上向下依次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天窗本体的下端面位置处的泛水压型板ⅳ,所述泛水压型板ⅳ包括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搭接面ⅳ和第二搭接面ⅳ,所述第一搭接面ⅳ的底面搭接于天窗本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搭接面ⅳ的底面贴合于下层压型板的顶面。

9.一种双层压型板屋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该方法具体包括一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水型天窗的双层压型板屋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屋顶本体、天窗本体和导水天沟,屋顶本体包括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上层压型板和下层压型板上下叠合构成屋顶本体,屋顶本体设置有窗洞;天窗本体安装于屋顶本体的窗洞;导水天沟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天沟和两根纵向天沟,横向天沟设置于两根纵向天沟之间的位置处以构成“门”形结构的导水天沟,导水天沟安装于窗洞并位于屋顶本体与天窗本体之间的位置处,导水天沟用于导流雨水。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水天沟,利用雨水自流将雨水有效导流至导水天沟内,真正做到物理性排水和防水密封,省去了防水密封胶和防水堵头费用,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及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龙,魏志波,吴湃,刘俊麟,卫利敏,张彬,沈政峰,王忠,贾永涛,王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