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2689发布日期:2023-07-18 19:1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


背景技术:

1、pc(precast concrete,预制混凝土构件)墙体是在预制厂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板型构件,采用pc墙体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

2、pc墙体一般会与现浇柱、现浇楼板连接,一般会采用预埋直螺纹套筒,后期拧上钢筋的方式。但此连接方式有两种不利影响,首先直接相连增加了结构刚度,从而对结构抗震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后期拧钢筋的方式增加了施工作业内容,因此,存在墙体连接刚度较高,抗震性能不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墙体的连接刚度,提高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提高墙体的抗震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为预制加筋混凝土构件,所述墙体本体的窄面侧壁等距分布嵌设有多个支座阻尼器,所述支座阻尼器用于将所述墙体本体水平连接于现浇柱,所述墙体本体的宽面侧壁设置有压槽,所述压槽内设置有浮动连接件,所述浮动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槽槽底且能够位移浮动,所述浮动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现浇楼板。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墙体抗震时,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墙体本体,在墙体本体的窄面侧壁嵌设有多个支座阻尼器,多个支座阻尼器等距分布且与现浇柱相连接,减小了墙体本体与现浇柱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提高了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在墙体本体的宽面侧壁开设有压槽,压槽内固定安装有浮动连接件,浮动连接件连接于压槽槽底的一端能够位移浮动,减小了地震时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进而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

4、可选的,所述支座阻尼器包括外壳、阻尼弹簧和连接杆,所述外壳嵌设于所述墙体本体内,所述阻尼弹簧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阻尼弹簧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阻尼弹簧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阻尼弹簧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壳且与现浇柱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外壁靠近现浇柱的一面设置挤塑聚苯板,所述挤塑聚苯板预埋于所述墙体本体的侧壁。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墙体需要增加水平缓冲时,在墙体本体内嵌设外壳,将阻尼弹簧和连接杆安装在外壳内,连接杆的一端穿出外壳和现浇柱相连接,从而使墙体本体与现浇柱柔性连接,在外壳靠近现浇柱的一面埋设挤塑聚苯板,将外壳封闭安装于墙体内,同时挤塑聚苯板具有一定的弹性,进一步增加墙体本体与现浇柱之间的缓冲。

6、可选的,所述压槽槽底预埋设置有内螺纹螺母,所述浮动连接件远离所述内螺纹螺母的一面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浮动连接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螺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浮动连接件固定在墙体本体上时,将内螺纹螺母嵌设固定于墙体本体内,再通过螺栓将浮动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压槽槽底,从而将浮动连接件与墙体本体相连。

8、可选的,所述浮动连接件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设的第一腰型孔,所述角钢的另一端直角弯折后连接于无反坎现浇楼板的顶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与无反坎现浇楼板连接时,将螺栓穿设于第一腰型孔内,能够将角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墙体本体,且螺栓可以在第一腰型孔内位移,再将角钢的另一端与无反坎现浇楼板的顶面相连,从而可以将墙体本体竖向连接于无反坎现浇楼板顶面。

10、可选的,所述浮动连接件为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设的第二腰型孔,所述平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有反坎的现浇楼板的侧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与有反坎现浇楼板连接时,将螺栓穿设于第二腰型孔内,能够将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墙体本体,且螺栓可以在第二腰型孔内位移,再将平板的另一端与无反坎现浇楼板的顶面相连,从而可以将墙体本体竖向连接于有反坎现浇楼板的侧面。

12、可选的,所述浮动连接件远离所述压槽槽底的一面设置有砂浆层,所述砂浆层内填充有抗裂柔性砂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动连接件连接在压槽内时,在浮动连接件远离压槽槽底的一面填充砂浆层封闭,能够增加浮动连接件的牢固性,再使用抗裂柔性砂浆填充,从而增加浮动连接件的柔性缓冲,进而提高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

14、可选的,所述墙体本体靠近现浇楼板的一端的侧面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金属防裂网,所述金属防裂网用于连接所述墙体本体和现浇楼板,所述缓冲槽内填充有抗裂柔性砂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墙体本体和现浇楼板连接时,在缓冲槽内安装金属防裂网,蒸饺墙体本体和现浇楼板连接的强度,同时,在缓冲槽内填充抗裂柔性砂浆,从而增加墙体本体和现浇楼板连接处的柔性缓冲,进而提高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

16、可选的,所述墙体本体的底部远离所述浮动连接件的一面设置有发泡聚乙烯棒,所述发泡聚乙烯棒位于所述墙体本体和现浇楼板的连接缝隙之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墙体本体顶面和现浇楼板连接时,墙体本体顶面的粗糙面能够增加墙体本体于现浇楼板之间的摩擦力,在没有大幅度震动时,提高墙体本体和现浇楼板的连接稳固性。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当需要墙体抗震时,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墙体本体,在墙体本体的窄面侧壁嵌设有多个支座阻尼器,多个支座阻尼器等距分布且与现浇柱相连接,减小了墙体本体与现浇柱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提高了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在墙体本体的宽面侧壁开设有压槽,压槽内固定安装有浮动连接件,浮动连接件连接于压槽槽底的一端能够位移浮动,减小了地震时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进而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

20、2.当墙体需要增加水平缓冲时,在墙体本体内嵌设外壳,将阻尼弹簧和连接杆安装在外壳内,连接杆的一端穿出外壳和现浇柱相连接,从而使墙体本体与现浇柱柔性连接,在外壳靠近现浇柱的一面埋设挤塑聚苯板,将外壳封闭安装于墙体内,同时挤塑聚苯板具有一定的弹性,进一步增加墙体本体与现浇柱之间的缓冲;

21、3.当需要浮动连接件固定在墙体本体上时,将内螺纹螺母嵌设固定于墙体本体内,再通过螺栓将浮动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压槽槽底,从而将浮动连接件与墙体本体相连。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本体(1),所述墙体本体(1)为预制加筋混凝土构件,所述墙体本体(1)的窄面侧壁等距分布嵌设有多个支座阻尼器(2),所述支座阻尼器(2)用于将所述墙体本体(1)水平连接于现浇柱(10),所述墙体本体(1)的宽面侧壁设置有压槽(3),所述压槽(3)内设置有浮动连接件(4),所述浮动连接件(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槽(3)槽底且能够位移浮动,所述浮动连接件(4)的另一端连接于现浇楼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阻尼器(2)包括外壳(21)、阻尼弹簧(22)和连接杆(23),所述外壳(21)嵌设于所述墙体本体(1)内,所述阻尼弹簧(22)设置于所述外壳(21)内部,所述连接杆(23)穿设于所述阻尼弹簧(22)内,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阻尼弹簧(2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3)远离所述阻尼弹簧(22)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壳(21)且与现浇柱(10)相连接,所述外壳(21)的外壁靠近现浇柱(10)的一面设置挤塑聚苯板(24),所述挤塑聚苯板(24)预埋于所述墙体本体(1)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3)槽底预埋设置有内螺纹螺母(5),所述浮动连接件(4)远离所述内螺纹螺母(5)的一面设置有螺栓(6),所述螺栓(6)穿过所述浮动连接件(4)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螺母(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件(4)为角钢(41),所述角钢(41)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栓(6)穿设的第一腰型孔(411),所述角钢(41)的另一端直角弯折后连接于无反坎现浇楼板(11)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件(4)为平板(42),所述平板(42)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栓(6)穿设的第二腰型孔(421),所述平板(42)的另一端连接于有反坎的现浇楼板(11)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件(4)远离所述压槽(3)槽底的一面设置有砂浆层(7),所述砂浆层(7)内填充有抗裂柔性砂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1)靠近现浇楼板(11)的一端的侧面设置有缓冲槽(8),所述缓冲槽(8)内设置有金属防裂网(81),所述金属防裂网(81)用于连接所述墙体本体(1)和现浇楼板(11),所述缓冲槽(8)内填充有抗裂柔性砂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1)的底部远离所述浮动连接件(4)的一面设置有发泡聚乙烯棒(9),所述发泡聚乙烯棒(9)位于所述墙体本体(1)和现浇楼板(11)的连接缝隙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预制PC墙体,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为预制加筋混凝土构件,墙体本体的窄面侧壁等距分布嵌设有多个支座阻尼器,支座阻尼器用于将墙体本体水平连接于现浇柱,墙体本体的宽面侧壁设置有压槽,压槽内设置有浮动连接件,浮动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压槽槽底且能够位移浮动,浮动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现浇楼板。本申请具有降低墙体的连接刚度,提高墙体的减震缓冲能力,提高墙体的抗震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剑锋,贾勇,唐兴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