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预制板以及成品楼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8099发布日期:2023-09-14 04:0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预制板以及成品楼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楼板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半预制板以及成品楼面板。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预制混凝土楼板因其平整、规则,且容易达到高标准化程度、实现流水线自动生产的优势而受到业内的重点关注。相较于传统现浇模式,半预制楼板具有现场湿作业少、构件质量好、节省模板和支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然而,现有半预制楼板在建筑中仅作为结构构件使用,功能单一,集成化程度低,尚未最大程度地利用工业化制造的优势。

2、专利公告号为cn2065543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中桁架式半预制墙板。涉及混凝土预制连接技术领域,该墙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侧的预制板体以及两侧预制板体中间部分的现浇板体,所述预制板体内布置有加强筋,还包括伸出于预制板体之外的将两侧预制板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筋,两侧的预制板体相互对正且相互间隔有空隙,所述连接筋位于所述空隙内,现浇板体浇筑于所述空隙中。该墙板既能达到所需要的强度,且操作步骤简便,速度快,安装快捷。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制作该半预制墙板时,首先需要将加强筋与连接筋焊接,再浇筑形成两侧的预制板体,在这过程中,由于加强筋与连接筋位置的阻碍,导致制作两侧预制板体的模板不易拆装,进而降低半预制墙板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助于简化半预制楼板的结构并提高半预制楼板的制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半预制板以及成品楼面板。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半预制板以及成品楼面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

4、一种半预制楼面板,包括底半预制板、底钢筋网、支撑连接件以及顶钢筋网,所述底钢筋网设置在所述底半预制板内,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底半预制板内并与所述底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半预制板的外侧并与顶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顶钢筋网与底半预制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供现场浇筑混凝土的空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施工底钢筋网,将底钢筋网放置于模具中,接着在底钢筋网上固定好相应数量的支撑连接件,准备就绪后浇筑混凝土,最后对成品脱模,形成半预制楼面板,半预制楼面板运输到现场后再进行浇筑,形成成品楼面板。与相关技术中的空中桁架式半预制墙板相比,本申请的半预制楼面板的结构更为简化,制作工序更为简单,并且施工方便,提高了半预制楼板的制作效率,并且预留有支撑连接件起到稳固支撑作用,保障后续成品楼面板的质量。

6、可选的,所述底钢筋网包括纵横交错固定的底第一层钢筋和底第二层钢筋,所述底第二层钢筋靠近顶钢筋网设置,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连接筋和支撑筋,所述连接筋与底第二层钢筋背离顶钢筋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固定在所述连接筋的端部并穿出底半预制板,所述支撑筋远离连接筋的一端与顶钢筋网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筋能够钩住底钢筋网,增强连接强度,支撑连接件对顶钢筋网起到支撑作用,保障顶钢筋网安装位置的稳固,并对底钢筋网和顶钢筋网起到连接作用。同时,支撑连接件能够起到加强新旧混凝土连接强度的作用,保障楼板质量。

8、可选的,所述支撑筋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与连接筋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部与顶钢筋网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部起到承托顶钢筋网的作用,因此在施工时,顶钢筋网可以在水平部上滑动从而调整顶钢筋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

10、可选的,所述顶钢筋网包括纵横交错固定的顶第一层钢筋和顶第二层钢筋,所述顶第一层钢筋靠近底半预制板设置,所述水平部与所述顶第一层钢筋平行且所述水平部背离底半预制板的一侧与顶第二层钢筋顶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部与顶第一层钢筋平行,在浇筑后,水平部与第一层钢筋处于同一层中,提高了该层结构的强度,同时,这样的设置也能进一步缩小顶钢筋网与底半预制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对成品楼面板的厚度进行精确控制。

12、可选的,一所述支撑筋至少连接两连接筋,两所述连接筋的延伸方向相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连接筋能够起到一个稳固的支托结构,位置交错的设置也方便施工人员对连接筋与底钢筋网进行连接固定。

14、可选的,所述底半预制板开设有预埋灯箱开孔,所述预埋灯箱开孔内卡接有预埋灯箱。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半预制板在制作完成后,预先在底半预制板上开孔,然后在孔中安装预埋灯箱,待将底半预制板运输到现场后,直接浇筑即可形成成品楼面板。这样的设置节省了现场安装预埋灯箱的步骤,有利于节省现场安装预埋灯箱不便造成的花费的额外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16、可选的,所述底半预制板的表面安装有线管,所述线管位于所述顶钢筋网与底半预制板之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管和预埋灯箱可以在工厂内预先安装,有利于节省现场机电管线预埋的时间,提高线管和预埋灯箱的安装效率并保障线管和预埋灯箱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18、可选的,所述底半预制板的表面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远离底半预制板的一侧与所述顶钢筋网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座置于底半预制板表面,顶住顶钢筋网,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顶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

20、第二方面

21、一种成品楼面板,包括半预制板以及顶现浇板,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一部分结构和顶钢筋网位于顶现浇板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半预制板在工厂预制生产后,在底半预制板上安装预埋灯箱和线管,铺设管线路径后再出厂。运输至现场施工,由现场将板与板、板与墙之间的管线进行串联,并铺设搭接筋及钢筋网片,节省现场机电管线预埋的时间,减少现场大面积的楼板钢筋施工。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与相关技术中的空中桁架式半预制墙板相比,本申请的半预制楼面板的结构更为简化,制作工序更为简单,并且施工方便,提高了半预制楼板的制作效率,并且预留有支撑连接件起到稳固支撑作用,保障后续成品楼面板的质量。

25、2.水平部起到承托顶钢筋网的作用,因此在施工时,顶钢筋网可以在水平部上滑动从而调整顶钢筋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

26、3.底半预制板在工厂预制生产后,在底半预制板上安装预埋灯箱和线管,铺设管线路径后再出厂,运输至现场施工,由现场将板与板、板与墙之间的管线进行串联,并铺设搭接筋及钢筋网片,节省现场机电管线预埋的时间,减少现场大面积的楼板钢筋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半预制板(1)、底钢筋网(2)、支撑连接件(3)以及顶钢筋网(4),所述底钢筋网(2)设置在所述底半预制板(1)内,所述支撑连接件(3)的一端插入底半预制板(1)内并与所述底钢筋网(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连接件(3)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半预制板(1)的外侧并与顶钢筋网(4)固定连接,所述顶钢筋网(4)与底半预制板(1)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供现场浇筑混凝土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钢筋网(2)包括纵横交错固定的底第一层钢筋(21)和底第二层钢筋(22),所述底第二层钢筋(22)靠近顶钢筋网(4)设置,所述支撑连接件(3)包括连接筋(31)和支撑筋(32),所述连接筋(31)与底第二层钢筋(22)背离顶钢筋网(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32)固定在所述连接筋(31)的端部并穿出底半预制板(1),所述支撑筋(32)远离连接筋(31)的一端与顶钢筋网(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32)包括竖直部(321)和水平部(322),所述竖直部(321)的一端与连接筋(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322)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部(322)与顶钢筋网(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钢筋网(4)包括纵横交错固定的顶第一层钢筋(41)和顶第二层钢筋(42),所述顶第一层钢筋(41)靠近底半预制板(1)设置,所述水平部(322)与所述顶第一层钢筋(41)平行且所述水平部(322)背离底半预制板(1)的一侧与顶第二层钢筋(42)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支撑筋(32)至少连接两连接筋(31),两所述连接筋(31)的延伸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半预制板(1)开设有预埋灯箱开孔(51),所述预埋灯箱开孔(51)内卡接有预埋灯箱(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半预制板(1)的表面安装有线管(6),所述线管(6)位于所述顶钢筋网(4)与底半预制板(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半预制板(1)的表面安装有支座(7),所述支座(7)远离底半预制板(1)的一侧与所述顶钢筋网(4)连接。

9.一种成品楼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半预制板以及顶现浇板(8),所述支撑连接件(3)的一部分结构和顶钢筋网(4)位于顶现浇板(8)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半预制板以及成品楼面板,属于楼板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半预制板、底钢筋网、支撑连接件以及顶钢筋网,所述底钢筋网设置在所述底半预制板内,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底半预制板内并与所述底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半预制板的外侧并与顶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顶钢筋网与底半预制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供现场浇筑混凝土的空间。本申请半预制楼面板的结构更为简化,制作工序更为简单,并且施工方便,提高了半预制楼板的制作效率,并且预留有支撑连接件起到稳固支撑作用,保障后续成品楼面板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伍后彬,谭军俊,刘少远,文蕾,宋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