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8076发布日期:2023-09-27 20: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施工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特别涉及一种施工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对陡崖边坡进行治理时,需要搭设脚手架,工人站在脚手架上对陡崖岩壁的危岩体进行加固。

2、现有的施工支架大多为设置在平地上使用的,在陡崖边坡等特殊环境使用会不够稳定,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施工支架大多为整体,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增加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支架系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支架系统,所述施工支架系统用于对陡崖进行施工,其中,所述陡崖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所述陡崖的坡脚沿第一方向形成坡度,所述施工支架系统包括:

3、地基平台,所述地基平台设置于所述陡崖的坡脚上,所述地基平台包括多级台阶,多级所述台阶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连接且高度递增;

4、悬臂,所述悬臂靠近所述地基平台设置,并锚固于所述坡脚的坡面上;

5、第一级支架,所述第一级支架部分搭建于所述地基平台的多级台阶上,所述第一级支架部分搭建于所述悬臂上;

6、悬挑平台,所述悬挑平台锚固于陡崖岩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级支架上方;

7、以及

8、第二级支架,所述第二级支架搭建于所述悬挑平台上。

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台阶包括第一级台阶、第二级台阶、第三级台阶以及第四级台阶,所述第一级台阶、所述第二级台阶、所述第三级台阶以及所述第四级台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连接,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级台阶、所述第三级台阶以及所述第四级台阶,所述第一级台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最大的延伸长度,所述悬臂配合所述第一级台阶、第二级台阶、第三级台阶以及第四级台阶对所述第一级支架进行支撑。

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悬臂设于所述第一级台阶远离所述第四级台阶的一侧,所述悬臂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段和延伸段,所述固定段锚固于坡脚的坡面,其中,所述固定段所在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级台阶所在的高度,所述延伸段朝向背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级支架部分架设于所述延伸段上。

1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悬挑平台包括:

12、多个悬挑架,多个所述悬挑架搭建于所述第一级支架上方,多个所述悬挑架沿所述陡崖的山体横向排布连接,每一所述悬挑架锚固于陡崖岩壁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13、在一种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悬挑架均为钢桁架形式。

1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悬挑平台还包括:

15、第一槽钢系杆,所述第一槽钢系杆的槽口向上固定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顶面,所述第二级支架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槽钢系杆上。

1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顶面采用对边角焊缝连接。

1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支架包括多个第二级支架立杆,所述第一槽钢系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级支架立杆,所述第二级支架立杆的端部限位于所述第一槽钢系杆的翼板内。

1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系统还包括连墙件,所述连墙件的一侧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所述连墙件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级支架立杆连接。

1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支架为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所述连墙件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第二级支架的立杆连接。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地基平台包括多级台阶,能够适应陡崖坡脚处复杂的环境,为上级支架提供稳定的支撑。悬挑支架是锚固于陡崖上的,悬挑支架与陡崖岩壁之间紧密连接,为施工人员提供稳定的作业环境。悬挑支架结构稳固,使得施工环境更加安全稳定。第二级支架是架设于悬挑架上的,与第一级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而第一级支架与第二级支架之间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这样第二级支架的搭设不会增加第一级支架的负担,更加安全。且,施工过程的进行,可对第一级支架进行拆除,而不会影响上级支架的搭建。之后使用第一级支架的符合要求的材料用于搭设上面支架。节约了建筑材料,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系统用于对陡崖进行施工,其中,所述陡崖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所述陡崖的坡脚沿第一方向形成坡度,所述施工支架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包括第一级台阶、第二级台阶、第三级台阶以及第四级台阶,所述第一级台阶、所述第二级台阶、所述第三级台阶以及所述第四级台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连接,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级台阶、所述第三级台阶以及所述第四级台阶,所述第一级台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最大的延伸长度,所述悬臂配合所述第一级台阶、第二级台阶、第三级台阶以及第四级台阶对所述第一级支架进行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设于所述第一级台阶远离所述第四级台阶的一侧,所述悬臂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段和延伸段,所述固定段锚固于坡脚的坡面,其中,所述固定段所在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级台阶所在的高度,所述延伸段朝向背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级支架部分架设于所述延伸段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平台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悬挑架均为钢桁架形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平台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顶面采用对边角焊缝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系统还包括连墙件,所述连墙件的一侧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所述连墙件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级支架立杆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支架为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所述连墙件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第二级支架的立杆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施工支架系统,包括:地基平台、悬臂、第一级支架、悬挑平台以及第二级支架,地基平台设置于陡崖的坡脚上,地基平台包括多级台阶,多级台阶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连接且高度递增,悬臂靠近地基平台设置,并锚固于坡脚的坡面上第一级支架部分搭建于地基平台的多级台阶上,第一级支架部分搭建于悬臂上,悬挑平台锚固于陡崖岩壁上,并位于第一级支架上方。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邹杨,马瑞成,高凯,何东,马伟,周睆,陈春生,谢文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