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0652发布日期:2023-09-16 20: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施工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施工支架,特别涉及一种施工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1、为了对高陡边坡的危岩进行边坡治理,需要搭设施工支架,陡崖岩壁的地势复杂,坡度陡,现有的陡崖处的施工支架有采用悬挑的方式搭设施工支架,将悬挑架固定于陡崖岩壁上,向外倾斜固定后进一步搭设上级施工支架,由于施工高度大,陡崖的坡度很陡,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如何提高悬挑架的稳定性,为施工支架提供更好的支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支架系统,旨在提高施工支架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施工支架系统设于陡崖岩壁上,其中,所述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所述施工支架系统包括:

3、第一级支架;

4、悬挑平台,所述悬挑平台固定于所述陡崖岩壁,并位于所述第一级支架的上方;

5、第二级支架,所述第二级支架部分设置于所述悬挑平台上;以及

6、坡面锚杆,所述坡面锚杆锚固于所述陡崖岩壁,并位于所述悬挑平台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二级支架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坡面锚杆上。

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坡面锚杆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定义所述坡面锚杆锚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固定段,定义所述坡面锚杆伸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伸出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伸出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级支架与所述伸出段固定连接。

8、在一种实施例中,一所述坡面锚杆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所述槽钢的背部固定拼接。

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支架包括多个立杆以及多个可调底座,多个所述可调底座间隔固定于所述伸出段的槽钢的翼板内,一所述立杆直立安装于一所述可调底座上。

10、在一种实施例中,定义所述伸出段支撑所述可调底座的位置的中心为支撑点,所述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的距离不大于80mm。

1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系统还包括连墙件,所述连墙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部和延伸部,所述锚固部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立杆连接。

1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立杆连接,其中连接点位于立杆的盘扣主节点下方,且与所述立杆的盘扣主节点距离不大于300mm。

1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墙件为q235水平钢管。

1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墙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3000mm,竖向间距3000mm布置。

15、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级支架的两端,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1500mm,竖向间距1500mm布置。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悬挑平台架设于第一级支架上方,在悬挑平台上架设第二级支架的主体部分,在坡面锚杆上架设第二级支架的其他部分。通过坡面锚杆和悬挑平台共同对第二级支架进行支撑,使得第二级支架30更加稳定,由于相邻两层支架之间,位于上方的支架并非是直接架设于位于下方的支架上,而是架设于悬挑平台上,而悬挑平台是锚固于陡崖岩壁上的,这样,就保证了上下级相邻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系统设于陡崖岩壁上,其中,所述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所述施工支架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锚杆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定义所述坡面锚杆锚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固定段,定义所述坡面锚杆伸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伸出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伸出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级支架与所述伸出段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坡面锚杆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所述槽钢的背部固定拼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支架包括多个立杆以及多个可调底座,多个所述可调底座间隔固定于所述伸出段的槽钢的翼板内,一所述立杆直立安装于一所述可调底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伸出段支撑所述可调底座的位置的中心为支撑点,所述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的距离不大于8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系统还包括连墙件,所述连墙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部和延伸部,所述锚固部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立杆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立杆连接,其中连接点位于立杆的盘扣主节点下方,且与所述立杆的盘扣主节点距离不大于300mm。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件为q235水平钢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3000mm,竖向间距3000mm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级支架的两端,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1500mm,竖向间距1500mm布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施工支架系统,该施工支架系统设于陡崖岩壁上,其中,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施工支架系统包括:第一级支架、悬挑平台、第二级支架以及坡面锚杆,悬挑平台固定于陡崖岩壁,并位于第一级支架的上方;第二级支架部分设置于悬挑平台上;坡面锚杆锚固于陡崖岩壁,并位于悬挑平台的上方,其中,第二级支架的另一部分设于坡面锚杆上。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施工支架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成,邹杨,刘威杰,何东,苏志伟,马伟,高凯,赵旭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