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04281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它包括顶部框架,顶部框架的右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有多根外侧竖直拉梁,所述外侧竖直拉梁之间焊接有爬梯杆;所述外侧竖直拉梁和爬梯杆共同构成爬梯结构;所述外侧竖直拉梁的底端靠近内侧面水平焊接有下平台结构,所述顶部框架的下底板上固定安装有顶面滑轮组件和侧面滑轮组件,所述顶面滑轮组件和侧面滑轮组件同时与轨道相配合,所述轨道通过锚杆固定安装在桥梁的顶面。通过采用本装置可有效解决跨江跨峡谷桥梁无法使用起吊吊篮的不足,可在不使用运行费用较高的桥梁检测车的前提下,低成本、高效率完成桥梁底部混凝土的修补装饰难题。
【专利说明】
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特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施工尾期翼缘板与底板部分的修补装饰用平台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桥梁施工支架及挂篮拆除后,翼缘板及底板部分混凝土表面需要修补装饰往往需要将起吊设备运至桥底,通过起吊吊篮提供施工平台,或是现场配备桥梁检测车辅助完成作业。采用起吊吊篮的方式虽比较简单,但局限性较大,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遇到桥梁跨水域或跨峡谷时,此方法不可行。桥梁检测车虽可以弥补起吊吊篮方法的不足,但必须有专业的操作人员才能完成操作,运行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通过采用本装置可有效解决跨江跨峡谷桥梁无法使用起吊吊篮的不足,可在不使用运行费用较高的桥梁检测车的前提下,低成本、高效率完成桥梁底部混凝土的修补装饰难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它包括顶部框架,顶部框架的右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有多根外侧竖直拉梁,所述外侧竖直拉梁之间焊接有爬梯杆;所述外侧竖直拉梁和爬梯杆共同构成爬梯结构;所述外侧竖直拉梁的底端靠近内侧面水平焊接有下平台结构,所述顶部框架的下底板上固定安装有顶面滑轮组件和侧面滑轮组件,所述顶面滑轮组件和侧面滑轮组件同时与轨道相配合,所述轨道通过锚杆固定安装在桥梁的顶面。
[0005]所述下平台结构的外侧面都安装有安全护栏,在下平台结构和外侧竖直拉梁之间斜拉有多根钢丝绳。
[0006]所述顶部框架的左侧末端设置有配重堆载平台,所述配重堆载平台上放置有配重块。
[0007]所述顶面滑轮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安装在下底板的下底面,支撑座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端面固定有主轴支撑板,两主轴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主轴,主轴上套装有两个轴承,两轴承之间通过双套筒定位,两轴承的外圈套装有车轮,轴承的外侧通过轴承端盖固定,轴承端盖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车轮的外壁上,轴承端盖与主轴相配的面嵌套安装有密封圈,主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和定位卡环定位安装在主轴支撑板上。
[0008]所述顶面滑轮组件的结构和侧面滑轮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侧面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侧滑轮支撑架上,侧滑轮支撑架固定安装在下底板的下端面。
[0009]所述顶部框架、外侧竖直拉梁和下平台结构都采用型钢材料制成。
[0010]所述轨道采用双拼型钢结构,而且轨道为双轨道结构。
[0011]所述轨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竖板固定相连。
[0012]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在桥梁的顶部设置轨道能够为整个悬臂式可移动型修补专用平台装置提供行走轨道,进而方便了后续整个平台的移动,进而方便了桥梁底部不同位置的修补需要。
[0014]2、通过在外侧竖直拉梁上设置爬梯杆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从桥梁的顶部下到下平台结构上,进而提高了施工人员的作业效率。也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0015]3、通过在下平台结构的周围设置安全护栏能够提高下平台结构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防止其发生坠落等危险。
[0016]4、通过钢丝绳能够提高下平台结构与外侧竖直拉梁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下平台结构发生倾覆。
[0017]5、顶面滑轮组件和侧面滑轮组件与轨道之间的配合能够降低滑轮组件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滑动效率,进而降低了作业强度。
[0018]6、通过在顶部框架上设置配重堆载平台能够向配重堆载平台上放置配重块进而提高顶部框架的抗倾覆能力。
[0019]7、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到达桥梁的下底面,通过悬臂结构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在桥梁的底面正常施工,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能够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实用新型平台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本实用新型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顶部框架1、外侧竖直拉梁2、下平台结构3、轨道4、爬梯杆5、配重堆载平台6、钢丝绳7、安全护栏8、锚杆9、顶面滑轮组件10、下底板11、侧滑轮支撑架12、侧面滑轮组件
13、精扎螺纹钢锚固杆14、桥梁15、下悬臂结构16;
[0025]顶板401、竖板402、底板403;
[0026]支撑座1001、安装板1002、主轴支撑板1003、车轮1004、主轴1005、密封圈1006、轴承端盖1007、双套筒1008、固定螺栓1009、轴承1010、定位卡环1011、固定板1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参见图1-3,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它包括顶部框架1,顶部框架I的右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有多根外侧竖直拉梁2,所述外侧竖直拉梁2之间焊接有爬梯杆5;所述外侧竖直拉梁2和爬梯杆5共同构成爬梯结构;所述外侧竖直拉梁2的底端靠近内侧面水平焊接有下平台结构3,所述顶部框架I的下底板11上固定安装有顶面滑轮组件10和侧面滑轮组件13,所述顶面滑轮组件10和侧面滑轮组件13同时与轨道4相配合,所述轨道4通过锚杆9固定安装在桥梁15的顶面。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到达桥梁15的下底面,通过悬臂结构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在桥梁15的底面正常施工,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能够方便的进行整个桥面底部的修补作业,操作方便,无需其他大型吊车等或者起重设备就可以作业使用。
[0029]进一步的,所述下平台结构3的外侧面都安装有安全护栏8,在下平台结构3和外侧竖直拉梁2之间斜拉有多根钢丝绳7。通过安全护栏8能够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防止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从下平台结构3上坠落,多根斜拉的钢丝绳7能够提高下平台结构3连接强度,防止其发生倾覆或者坠落。通过下平台结构3能够在桥梁15的下底面形成悬臂结构,进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进行作业。
[0030]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框架I的左侧末端设置有配重堆载平台6,所述配重堆载平台6上放置有配重块。用于增大抗倾覆稳定性。
[0031]进一步的,所述顶面滑轮组件10包括支撑座1001,支撑座1001固定安装在下底板11的下底面,支撑座100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002,安装板1002的下端面固定有主轴支撑板1003,两主轴支撑板1003之间固定安装有主轴1005,主轴1005上套装有两个轴承1010,两轴承1010之间通过双套筒1008定位,两轴承1010的外圈套装有车轮1004,轴承1010的外侧通过轴承端盖1007固定,轴承端盖1007通过固定螺栓1009固定在车轮1004的外壁上,轴承端盖1007与主轴1005相配的面嵌套安装有密封圈1006,主轴1005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1012和定位卡环1011定位安装在主轴支撑板1003上。
[0032]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面滑轮组件10中所用的轴承1010为滚子轴承,通过滚子轴承能够提高抗挤压能力,进而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在轴承端盖1007上密封圈1006能够对主轴1005上的润滑油进行密封,防止其发生漏油,提高润滑效果,延长使用寿命O
[0033]进一步的,所述顶面滑轮组件10的结构和侧面滑轮组件13的结构相同,所述侧面滑轮组件13固定安装在侧滑轮支撑架12上,侧滑轮支撑架12固定安装在下底板11的下端面。通过两套滑轮组件能够提高顶部框架I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降低了摩擦力,进而提高了顶部框架I的滑动效果。同时通过侧面滑轮组件13能够防止顶部框架I发生倾覆的危险。
[0034]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框架1、外侧竖直拉梁2和下平台结构3都采用型钢材料制成。且顶部框架I为较大型型钢,外侧竖直拉梁2与下平台结构3为较小型型钢材料。采用型钢材料能够提高结构强度,进而保证其稳定性和耐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35]进一步的,所述轨道4采用双拼型钢结构,而且轨道4为双轨道结构。采用双拼型钢结构能够保证其稳定性,同时通过双拼型钢顶部的侧板能够对侧面滑轮组件13进行有效的支撑。
[0036]进一步的,可选的在顶面滑轮组件10的主轴1005上安装驱动电机,能够驱动主轴1005,通过主轴1005带动车轮1004,通过车轮1004在轨道4上行走,进而减少了人工作业的强度,无需人工推动顶部框架I就可以实现整个装置沿着轨道4行走,提高自动化程度。
[0037]进一步的,所述轨道4包括顶板401和底板403,所述顶板401和底板403之间通过竖板402固定相连。通过上述的轨道结构能够提高滑轮组件滑动的稳定性。
[0038]实施例2:
[0039]采用所述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进行桥梁底部修补的施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0040]1、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安装,采用普通型钢依次制作顶部框架1、外侧竖直拉梁2和下平台结构3;安装轨道4,利用锚杆9将轨道4与桥梁15的上顶面固定相连;将顶部框架I配合安装在轨道4上,然后通过人工向配重堆载平台6上放置配重物,利用吊车再将外侧竖直拉梁2固定安装在顶部框架I的外侧面,再将下平台结构3固定安装在外侧竖直拉梁2上,最终使顶部框架1、外侧竖直拉梁2和下平台结构3形成悬臂式可移动型修补专用平台装置;
[0041]2、在下平台结构3的三个侧面焊接安全护栏8,然后在下平台结构3和外侧竖直拉梁2之间连接钢丝绳7,然后用精扎螺纹钢锚固杆14将顶部框架I与轨道4固定相连;
[0042]3、施工人员施工作业,待所有的平台结构安装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通过爬梯杆5从桥梁15的顶部框架I爬到下平台结构3,到达下平台结构3之后施工人员对桥梁15的下悬臂结构16进行修补,施工人员作业完成之后通过爬梯杆5到达顶部框架I,在回到桥面,准备平台装置的整体前移;
[0043]4、悬臂式可移动型修补专用平台装置整体前移,施工人员到达桥面后,人工搬除放置在配重堆载平台6上放置的配重物,拆除精扎螺纹钢锚固杆14,此时原本被固定的平台装置成为一个可沿轨道4滑动的平台装置,通过施工人员手动推动平台装置使平台装置沿着轨道4向前滑移一端距离,到达下一个需要修补的位置,再通过精扎螺纹钢锚固杆14将顶部框架I与轨道4固定相连,使平台与轨道型钢形成一个整体,人工向配重堆载平台6上放置配重物,增加抗倾覆稳定性;重复上述步骤3循环完成整个桥梁底部修补施工;
[0044]5轨道4型钢延长,当桥梁底部需要修补的长度较长时,轨道型钢不能提供足够行驶距离时,可先拼接轨道型钢至下一工作部位上方桥面,并利用铆钉固定,再重复步骤3至4即可。
[0045]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部框架(I),顶部框架(I)的右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有多根外侧竖直拉梁(2),所述外侧竖直拉梁(2)之间焊接有爬梯杆(5);所述外侧竖直拉梁(2)和爬梯杆(5)共同构成爬梯结构;所述外侧竖直拉梁(2)的底端靠近内侧面水平焊接有下平台结构(3),所述顶部框架(I)的下底板(11)上固定安装有顶面滑轮组件(10)和侧面滑轮组件(13),所述顶面滑轮组件(10)和侧面滑轮组件(13)同时与轨道(4)相配合,所述轨道(4)通过锚杆(9)固定安装在桥梁(15)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结构(3)的外侧面都安装有安全护栏(8),在下平台结构(3)和外侧竖直拉梁(2)之间斜拉有多根钢丝绳(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I)的左侧末端设置有配重堆载平台(6),所述配重堆载平台(6)上放置有配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滑轮组件(10)包括支撑座(1001),支撑座(1001)固定安装在下底板(11)的下底面,支撑座(100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002),安装板(1002)的下端面固定有主轴支撑板(1003),两主轴支撑板(1003)之间固定安装有主轴(1005),主轴(1005)上套装有两个轴承(1010),两轴承(1010)之间通过双套筒(1008)定位,两轴承(1010)的外圈套装有车轮(1004),轴承(1010)的外侧通过轴承端盖(1007)固定,轴承端盖(1007)通过固定螺栓(1009)固定在车轮(1004)的外壁上,轴承端盖(1007)与主轴(1005)相配的面嵌套安装有密封圈(1006),主轴(1005)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1012)和定位卡环(1011)定位安装在主轴支撑板(100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滑轮组件(10)的结构和侧面滑轮组件(13)的结构相同,所述侧面滑轮组件(13)固定安装在侧滑轮支撑架(12)上,侧滑轮支撑架(12)固定安装在下底板(11)的下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I)、外侧竖直拉梁(2)和下平台结构(3)都采用型钢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 )采用双拼型钢结构,而且轨道(4 )为双轨道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臂式可移动型桥梁底部修补用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包括顶板(401)和底板(403),所述顶板(401)和底板(403)之间通过竖板(402)固定相连。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5591111SQ201620255982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符强, 吕芝林, 骆大新, 孙向楠
【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