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104发布日期:2024-03-22 10:4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钢支撑指运用钢管、h型钢、角钢等增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情况是倾斜的连接构件,最常见的是人字形和交叉形状,钢支撑在地铁、基坑围护方面被广泛应用。因钢支撑可回收再利用,具有经济性、环保性等特征。

2、传统的钢支撑的支撑形式适用于支撑高度不大于3.2m的建筑层高,对于支撑高度为3.2m-6m来说,传统的支撑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建筑铝模可调组合钢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包括可调钢支撑、不可调节的钢支撑、横杆、连接盘和销钉,可调钢支撑由套管和插管组成,套管的外部开设有插口,且套管在插扣处设有l型插销,插管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插孔,l型插销与插孔相适配,且套管和插管通过l型插销连接固定,连接盘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套管上,不可调节的钢支撑的两端以及可调钢支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起连接作用。

4、进一步的,底板采用矩形设置,且底板上等距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共计四个孔位。

5、进一步的,连接盘采用圆形设置,且连接盘上等距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共计八个孔位。

6、进一步的,销钉包括长销钉和短销钉,横杆与底板或连接盘之间通过长销钉连接,不可调节的钢支撑上的底板与可调钢支撑上的底板之间通过短销钉连接。

7、进一步的,长销钉和短销钉的一端外部均设有销片。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已有的可调节钢支撑与不可调节的钢支撑,横杆进行组合,从而可以对在3.2m-6m的层高进行有效支撑,此外,支撑高度为根据支撑高度的变化,可以增加横杆的个数,降低了支撑使用的局限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扩大了支撑的使用范围,同时解决了传统满堂架搭设的繁琐,费时费工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包括可调钢支撑、不可调节的钢支撑、横杆、连接盘和销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钢支撑由套管和插管组成,套管的外部开设有插口,且套管在插扣处设有l型插销,所述插管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插孔,所述l型插销与插孔相适配,且套管和插管通过l型插销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盘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套管上,所述不可调节的钢支撑的两端以及可调钢支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起连接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采用矩形设置,且底板上等距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共计四个孔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采用圆形设置,且连接盘上等距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共计八个孔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包括长销钉和短销钉,所述横杆与底板或连接盘之间通过长销钉连接,不可调节的钢支撑上的底板与可调钢支撑上的底板之间通过短销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销钉和短销钉的一端外部均设有销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可调节支撑结构,涉及建筑领域,包括可调节钢支撑,不可调节钢支撑,连接盘,底板,横杆,其中,可调节钢支撑由套管和插管组成,并且通过L型插销连接固定,套管的底部焊接底板。不可调节钢支撑由一个固定钢管和两侧焊接的底板组成。可调节钢支撑和不可调节钢支撑通过底板,销钉连接成独立的钢支撑。本技术通过套管与插管的配合,可对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层高3.2米以上6米以下的层高的支撑需求,降低了支撑使用的局限性,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且中间可通过连接盘与横杆加以连接,使整体更加稳固,同时解决了传统满堂架搭设的繁琐,费时费工的问题,大大的减少了综合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合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