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5964发布日期:2023-09-20 17:3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移动施工平台,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平台是供使用者或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建筑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上下施工,但是一般向上施工是利用固定支架进行施工,不能够有效的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施工较为不方便。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482729a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座、底部移动结构和上方支撑结构,所述上方支撑结构包括上方支撑板、高度调节结构、顶部支撑座和上方防护结构,所述底部移动结构包括万向轮和穿过槽,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件,利用铰接杆一和铰接杆二实现施工平台高度的调节,利用支撑连杆实现对工作平台的防护,避免发生意外。

3、现有的建筑施工平台,需要在室外进行放置,以此来进行墙面施工,但是现有的建筑平台,一般都是通过底部表面上的滚轮对平台进行移动,过重的架子一方面会对滚轮造成压迫力,以至于造成损坏,而且过高的架子会造成不稳当,会有倒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施工平台本体,所述施工平台本体包括抗压支撑柱一,所述抗压支撑柱一的顶部外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滑动机构包括抽拉单元,所述抽拉单元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单元,所述支撑滑动机构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护机构。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压支撑柱一的顶部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对接套筒,所述限位对接套筒均匀的分布在抗压支撑柱一顶部外表面上,将抗压支撑柱一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面,对抗压支撑柱一的位置进行固定住,利用抗压支撑柱一之间的叠加,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墙面进行调整,将支撑柱套接在限位对接套筒的内侧表面上,而且配合多个支撑柱和限位对接套筒增加抗压支撑柱一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对接套筒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柱,所述抗压支撑柱一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晃支撑锁板,配合防晃支撑锁板将抗压支撑柱一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再将抗压支撑柱二套接在支撑柱的顶端表面上。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抽拉单元包括抽拉器,所述抽拉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高韧性拉动绳,当对墙面进行施工后,配合抽拉器对高韧性拉动绳进行拉扯。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高韧性拉动绳一端上的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滑动滚轮,再配合支撑底板外侧表面上的滑动滚轮在抗压支撑柱二外侧表面上的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以此来对施工的位置进行调整移动,在位置上进行改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抽拉器的外侧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抗压支撑柱二,所述抗压支撑柱二的内侧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抗压支撑柱二的内侧底部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抗压支撑立板,所述抗压支撑柱二的顶部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套头,所述套头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防护立柱,配合套头内侧表面上的支撑防护立柱对外界进行阻隔,减少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出现掉落下去。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顶部外侧表面上的保护围栏,所述保护围栏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变形软块,所述变形软块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闭合门,所述保护围栏和闭合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锁扣,配合锁扣将闭合门固定在保护围栏的表面上。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当对墙面进行施工后,配合抽拉器对高韧性拉动绳进行拉扯,将支撑底板进行拉动,再配合支撑底板外侧表面上的滑动滚轮在抗压支撑柱二外侧表面上的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以此来对施工的位置进行调整移动,在位置上进行改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配合套头内侧表面上的支撑防护立柱对外界进行阻隔,减少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出现掉落下去。

1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工作人员站立在保护围栏的内部,配合变形软块对闭合门进行摆动,将其关闭在保护围栏的表面上,配合锁扣将闭合门固定在保护围栏的表面上。

1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将抗压支撑柱一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面,配合防晃支撑锁板将抗压支撑柱一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对抗压支撑柱一的位置进行固定住,将支撑柱套接在限位对接套筒的内侧表面上,利用抗压支撑柱一之间的叠加,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墙面进行调整,而且配合多个支撑柱和限位对接套筒增加抗压支撑柱一的稳定性,再将抗压支撑柱二套接在支撑柱的顶端表面上。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施工平台本体(1),所述施工平台本体(1)包括抗压支撑柱一(1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支撑柱一(11)的顶部外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滑动机构(2),所述支撑滑动机构(2)包括抽拉单元,所述抽拉单元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单元,所述支撑滑动机构(2)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支撑柱一(11)的顶部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对接套筒(12),所述限位对接套筒(12)均匀的分布在抗压支撑柱一(11)顶部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对接套筒(12)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柱(13),所述抗压支撑柱一(11)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晃支撑锁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单元包括抽拉器(25),所述抽拉器(25)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高韧性拉动绳(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高韧性拉动绳(26)一端上的支撑底板(27),所述支撑底板(27)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滑动滚轮(2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器(25)的外侧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抗压支撑柱二(21),所述抗压支撑柱二(21)的内侧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抗压支撑柱二(21)的内侧底部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抗压支撑立板(24),所述抗压支撑柱二(21)的顶部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套头(22),所述套头(22)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防护立柱(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27)顶部外侧表面上的保护围栏(31),所述保护围栏(31)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变形软块(32),所述变形软块(32)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闭合门(33),所述保护围栏(31)和闭合门(33)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锁扣(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涉及移动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包括施工平台本体,所述施工平台本体包括抗压支撑柱一,所述抗压支撑柱一的顶部外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滑动机构包括抽拉单元,所述抽拉单元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单元。本技术当对墙面进行施工后,配合抽拉器对高韧性拉动绳进行拉扯,将支撑底板进行拉动,再配合支撑底板外侧表面上的滑动滚轮在抗压支撑柱二外侧表面上的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以此来对施工的位置进行调整移动,在位置上进行改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配合套头内侧表面上的支撑防护立柱对外界进行阻隔,减少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出现掉落下去。

技术研发人员:谢绍飞,钟良胜,邱相国,彭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元天骄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