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3411发布日期:2023-09-09 15:0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


背景技术:

1、在装配式楼梯中,常采用固定支座等一般形式的连接节点,即楼梯的梯段板左右端预埋锚筋灌浆限定滑动量,这种做法的楼梯生产中需预埋连接件,施工中吊装定位难度较大,预埋件容易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变形、损坏;同时,规范中明确对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有所限制,即主体构件变形范围在50mm,且大于等于踏步段高度的1/50,需小于支撑楼梯的挑耳宽(通常约200mm),故将锚筋和二次浇灌固定作为锚固措施,适用环境单一,适应性差,其必要性和作用有待研究、优化和改进,并且在地震作用下,该传统连接节点未能解决楼梯先于整体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

2、而滑动连接节点是建筑物中常用的一种支座形式,目前滑动连接节点在用于楼梯的安装过程中极为复杂,施工时,梯梁上端与梯段板的左右端下方利用预埋钢板、锚筋等预埋件将其固定在梯梁上表面,施工不便,可操作性不强,且现有的如ata型和atb型滑动支座无法与装配式楼梯很好的融合,在遭遇地震时,仍会出现楼梯剪切滑移破坏的情况,k字斜撑效应明显,楼体先于整体结构破坏,未能起到在地震作用时,楼梯作为逃生通道的作用,故而提出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装配式楼梯的连接节点施工不便,地震中抗震能力不够,变形严重,导致梯段板的k字斜撑效应明显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能有效避免地震作用中传统装配式楼梯的k型斜撑效应,实现了楼梯连接处的弱处理,提升了连接节点处的变形能力,且施工方便,防护可靠。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包括上休息平台板、下休息平台板和预制梯段板,所述预制梯段板上下两端通过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分别与上休息平台板、下休息平台板连接;

4、所述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连接结构一和滑动连接结构二,所述预制梯段板两端部底面通过滑动连接结构一与下方的楼梯梯梁连接,所述预制梯段板两端部侧面通过滑动连接结构二与上休息平台板、下休息平台板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上休息平台板设在楼梯梯梁上方,所述下休息平台板两端连接在框架梁上,所述预制梯段板两端连接在楼梯梯梁上。

6、进一步的,所述楼梯梯梁包括楼梯梯梁一、楼梯梯梁二和楼梯梯梁三,所述上休息平台板设在楼梯梯梁一上,所述预制梯段板上下两端分别设在楼梯梯梁二和楼梯梯梁三上。

7、进一步的,进一步的,所述楼梯梯梁一的一侧连接在框架柱上,另一侧连接在楼梯梯柱上,所述楼梯梯梁二两端连接在楼梯梯柱上,所述楼梯梯梁三两端连接在框架梁上。

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一的上下表面分别与预制梯段板和楼梯梯梁粘接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一为聚四氟乙烯板。

10、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乙烯板厚度为4mm。

1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二的一侧与上休息平台板/下休息平台板粘接,另一侧与预制梯段板端部侧面贴合。

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二为聚苯填充板。

13、进一步的,所述聚苯填充板厚度为10mm。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梯段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形成上下两组双向滑动连接节点,具有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微小滑移功能和缓冲变形功能,实现了预制梯段板端部的双向滑动,通过提高节点的滑动能力,可弱化地震能量,尽可能消除梯段板的k字斜撑效应,可以减小地震作用力向预制梯段板的传递,提升连接节点处的变形能力,减少预制梯段板与平台板破坏的发生。

16、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通过聚四氟乙烯板、聚苯填充板与梯梁、休息平台板连接,形成双向滑动连接节点,节点连接处不采用锚筋等固定方式的传统做法,不需要预埋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操作性较高。

17、3.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滑动连接节点通过结合装配式楼梯,从而达到在地震作用中减小建筑整体结构抗侧向刚度的作用,比传统装配式楼梯的固定支座更利于结构抗震。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休息平台板(5)、下休息平台板(3)和预制梯段板(4),所述预制梯段板(4)上下两端通过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分别与上休息平台板(5)、下休息平台板(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休息平台板(5)设在楼梯梯梁(6)上方,所述下休息平台板(3)两端连接在框架梁(9)上,所述预制梯段板(4)两端连接在楼梯梯梁(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梯梁(6)包括楼梯梯梁一(601)、楼梯梯梁二(602)和楼梯梯梁三(603),所述上休息平台板(5)设在楼梯梯梁一(601)上,所述预制梯段板(4)上下两端分别设在楼梯梯梁二(602)和楼梯梯梁三(6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梯梁一(601)的一侧连接在框架柱(8)上,另一侧连接在楼梯梯柱(7)上,所述楼梯梯梁二(602)两端连接在楼梯梯柱(7)上,所述楼梯梯梁三(603)两端连接在框架梁(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一(1)的上下表面分别与预制梯段板(4)和楼梯梯梁(6)粘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一(1)为聚四氟乙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厚度为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二(2)的一侧与上休息平台板(5)/下休息平台板(3)粘接,另一侧与预制梯段板(4)端部侧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结构二(2)为聚苯填充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填充板厚度为1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向滑动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楼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休息平台板、下休息平台板和预制梯段板,所述预制梯段板上下两端通过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分别与上休息平台板、下休息平台板连接,所述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连接结构一和滑动连接结构二,所述预制梯段板两端部底面通过滑动连接结构一与下方的楼梯梯梁连接,所述预制梯段板两端部侧面通过滑动连接结构二与上休息平台板、下休息平台板连接;本技术能有效避免地震作用中传统装配式楼梯的K型斜撑效应,实现了楼梯连接处的弱处理,提升了连接节点处的变形能力,且施工方便,防护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秦朗,陈德银,廖阔,熊晓瑜,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