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6843发布日期:2024-03-28 18:4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杆,尤其涉及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


背景技术:

1、电杆是指用于支撑和安装电力线路及其相关设备的竖立结构。它通常由金属或混凝土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电力线路所带来的重量和风压。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电杆在使用过程中,其抗弯性能较低,由于其内部结构多为金属与混凝土混合而成,缺少其弹性缓冲的结构,容易影响其抗弯曲性能,因此有必要的提出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内管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

4、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呈直线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在内管外壁的若干个固定环板,若干个所述固定环板相对面均呈对称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片,相对面若干个所述支撑片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环状橡胶管,所述内管外壁设有混凝土填充料,所述混凝土填充料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管。

5、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环板之间呈圆周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外架板。

6、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呈圆周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在内管外壁下方的若干个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远离内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侧面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斜板侧面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外壁下方,所述延伸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外管与内管下方固定安装有内环,所述内环表面呈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

8、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斜板远离延伸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环,所述外环表面呈圆周均匀分布设有若干个通孔。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电杆进行弯曲测试时,其内管与外管同步向一侧进行弯曲,其弯曲处,其相邻两个固定环板之间的两个支撑片随着内管变形状态进行配合,弯曲角内部的两个支撑片对环状橡胶管进行挤压,而弯曲角外壁的两个支撑片对环状橡胶管进行拉扯,以此进行弯曲过程进行弹性缓冲,从而能够为电杆的弯曲过程进行弹性缓冲,以增加其抗弯性能;

11、2、通过在内管下方固定若干个斜板,其斜板由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互配合,以此对斜板进行支撑,与外环配合进行固定安装,从而能够对电杆的底部安装结构中提供双重支撑,保证安装后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包括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所述内管(1)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环板(201)之间呈圆周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外架板(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呈圆周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在内管(1)外壁下方的若干个延伸板(304),所述延伸板(304)远离内管(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301),所述斜板(301)侧面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02),所述斜板(301)侧面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03),所述第一固定板(302)与第二固定板(303)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内管(1)的外壁下方,所述延伸板(304)、第一固定板(302)与第二固定板(303)均与所述外管(20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05)与内管(1)下方固定安装有内环(4),所述内环(4)表面呈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斜板(301)远离延伸板(30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环(5),所述外环(5)表面呈圆周均匀分布设有若干个通孔(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弯性能高的复合材料电杆,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呈直线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在内管外壁的若干个固定环板,若干个所述固定环板相对面均呈对称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片,相对面若干个所述支撑片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环状橡胶管,所述内管外壁设有混凝土填充料,所述混凝土填充料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管;本技术,其相邻两个固定环板之间的两个支撑片随着内管变形状态进行配合,弯曲角内部的两个支撑片对环状橡胶管进行挤压,而弯曲角外壁的两个支撑片对环状橡胶管拉扯,以此进行弯曲过程弹性缓冲,从而能够为电杆的弯曲过程弹性缓冲,以增加其抗弯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惠红,欧慧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元鹏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