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6615发布日期:2024-02-22 20:5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帐篷,具体地涉及一种帐篷。


背景技术:

1、帐篷是撑在地上,为使用者起到遮蔽风雨并提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帐篷通常包括由帆布制成的帐篷面和支撑骨架,其可在现场后进行快速地组装。此外,帐篷具有易拆卸和搬运的功能,以实现快速转移的目的

2、cn201883759u公开了一种方便开关门的帐篷,其包括帐篷体和设置在帐篷体上的帐篷门,特点是:所述的帐篷门包括帐篷门框和一侧固定在帐篷门框上的帐篷门体,帐篷门体另一侧经魔术贴与帐篷门框连接,帐篷门体上设有门体支撑架。其虽然能够实现帐篷的基本功能,但是其仍存在以下问题。

3、其一、在搭建的过程中,该帐篷的骨架不具备自立能力,从而需要多人协同配合才能够完成搭建工作,进而加重了帐篷的搭建时间。其二、帐篷门为内凹式的布局方式,因此使用者在进入帐篷时极为费力,并且也极易造成磕碰;此外,内凹式布局还会造成用户体验顶部空间不足,在感官上会存在压迫感和不舒适。

4、因此,在本领域希望提供一种帐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帐篷,其中骨架在搭建后具备单独自立的能力,并且搭建好的骨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为内帐提供稳定的支撑。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帐篷,包括内帐,所述内帐包括沿周向交替分布的构造成半圆形的第一帐面和构造成三角形的第二帐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帐面与第二帐面之间的第三帐面,

3、通过紧固件支撑所述内帐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帐面外的第一骨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帐面外的第二骨架部分,以及交叉分布在所述第三帐面的顶端处的第三骨架部分和第四骨架部分,以及

4、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骨架之间的连接件。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部分与所述第三骨架部分之间的构造成四通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骨架部分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之间的构造成四通结构的第二连接部。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骨架部分与第四骨架部分之间的第三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构造成杆状形式的主体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并套设在所述第三骨架部分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外的限位部分。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缠绕在所述第三骨架部分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外的魔术贴。

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骨架部分与所述第二骨架部分的端部均形成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堵头,

9、所述骨架还包括设置在内帐的底部的固定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并用于与所述堵头形成卡接的鸡眼扣。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骨架部分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均构造为弧形。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帐面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帐面部分和第二帐面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帐面部分朝第一方向倾斜并与竖直方向形成有10°~20°的夹角;所述第二帐面部分朝第二方向倾斜并与竖直方向形成有10°~20°的夹角。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帐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帐面上的门帘,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帐面上的窗帘。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撑杆,所述帐篷还包括通过所述撑杆罩设在所述骨架外的外帐。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内帐的边缘设有多个间隔开的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构造为挂钩或扎带中的任一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其一、本实用新型中的骨架在搭建后具备单独自立的能力,并且搭建好的骨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为内帐提供稳定的支撑。此外,由于搭建好的骨架具备单独自立的能力,并且内帐与外帐能够分别通过紧固件和撑杆直接固定在骨架上,其不仅有效地缩短了帐篷的搭建时间,还能够确保搭建好的帐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7、其二、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帐面与第二帐面能够分别在第一骨架部分和第二骨架部分的作用下向外翻,从而能够扩大了帐篷内部的使用空间以满足更多人员的使用需求。

18、其三、在仅悬挂外帐的情况下,帐篷还能够延展为厅状结构的使用状态,从而不仅确保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到帐篷内,还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顶部空间,从而带来舒适的感受。



技术特征:

1.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部分(11)与所述第三骨架部分(13)之间的构造成四通结构的第一连接部(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骨架部分(12)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14)之间的构造成四通结构的第二连接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骨架部分(13)与第四骨架部分(14)之间的第三连接部(33),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2)包括构造成杆状形式的主体部分(33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331)的两端并套设在所述第三骨架部分(13)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14)外的限位部分(3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缠绕在所述第三骨架部分(13)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14)外的魔术贴(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骨架部分(11)与所述第二骨架部分(12)的端部均形成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堵头(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骨架部分(13)与所述第四骨架部分(14)均构造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帐面(21)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帐面部分(211)和第二帐面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帐面部分(211)朝第一方向倾斜并与竖直方向形成有10°~20°的夹角;所述第二帐面部分朝第二方向倾斜并与竖直方向形成有10°~20°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帐面(21)上的门帘(21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帐面(22)上的窗帘(2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0)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上的撑杆(18),所述帐篷还包括通过所述撑杆(18)罩设在所述骨架(10)外的外帐。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帐的边缘设有多个间隔开的所述紧固件(201),所述紧固件(201)构造为挂钩或扎带中的任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帐篷,包括内帐,所述内帐包括沿周向交替分布的构造成半圆形的第一帐面和构造成三角形的第二帐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帐面与第二帐面之间的第三帐面,通过紧固件支撑所述内帐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帐面外的第一骨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帐面外的第二骨架部分,以及交叉分布在所述第三帐面的顶端处的第三骨架部分和第四骨架部分,以及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骨架之间的连接件。本技术中的骨架在搭建后具备单独自立的能力,并且搭建好的骨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为内帐提供稳定的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峰,李凡,童达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新钱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