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4632发布日期:2023-10-14 21:0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改扩建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的使用年限增加,越来越多的老旧建筑需要进行改建和扩建。在改扩建中,常常会对既有建筑顶部进行拆除,以便于对上部进行增层改造。但是一味的拆除极易破坏原有建筑和街景的风貌,如何保留原有建筑的独特记忆点是改扩建中新兴的功能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用以解决老旧框架建筑改建中如何利用原有网架结构、如何进行增高设计以及支撑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包含一组原框架柱、连接于相邻原框架柱上的原框架梁、连接于原框架柱的新钢柱以及连接于新钢柱顶部的网架组件;

4、所述新钢柱包含连接于原框架柱顶部的新钢柱体、连接于新钢柱体顶部的新钢顶座以及连接于新钢顶座与新钢柱体之间的新钢肋板;所述新钢顶座与网架组件固定连接;

5、所述网架组件划分为单元式且地面拼装而成,单元式的网架组件包含一组旧上弦杆、对应旧上弦杆设置的旧下弦杆、连接于旧下弦杆和旧上弦杆之间的旧腹杆、设置于相邻旧腹杆之间的装饰布以及旧腹杆与旧下弦杆之间的连接点;所述连接点对应连接于新钢顶座上。

6、进一步的,所述原框架柱和原框架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原框架柱顶部植筋并伸入新钢柱内;或原框架柱顶部凿除,凿除部留有纵筋,纵筋伸入新钢柱内。

7、进一步的,所述新钢柱对应原框架柱一一设置,新钢柱为钢管柱且内部填充有混凝土。

8、进一步的,所述新钢柱体为方形柱或圆形柱,新钢柱体横截面长度或直径小于原框架柱对应的横截面长度。

9、进一步的,所述新钢顶座为圆形钢板,圆形钢板直径大于新钢柱体横截面长度或新钢柱体直径。

10、进一步的,所述新钢肋板在新钢顶座环形间隔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旧上弦杆和旧下弦杆分别在顶层和底层呈方形网状布置,且在方形网状四周加密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旧腹杆在相邻的两个旧上弦杆之间呈锥形四面框架体设置且底部汇聚于一个旧下弦杆上。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点为爪状,爪的分支对应呈锥形四面框架体底部的腹杆并形成汇聚节点。

14、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布为三角形,间隔设置于呈锥形四面框架体的腹杆上;且在装饰布四周还设置有彩灯。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网架组件的单元式设置,利于保证先将原有网架拆除,而后地面拼装后再次进行吊装利用;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钢柱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网架组件的高度,另一方其与原框架柱连接增加了整体性和受力性能;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点的设置,既利于旧腹杆的对接连接,又利于旧下弦杆与新钢顶座的固定。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原框架柱(1)、连接于相邻原框架柱(1)上的原框架梁(2)、连接于原框架柱(1)的新钢柱(3)以及连接于新钢柱(3)顶部的网架组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框架柱(1)和原框架梁(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原框架柱(1)顶部植筋并伸入新钢柱(3)内;或原框架柱(1)顶部凿除,凿除部留有纵筋,纵筋伸入新钢柱(3)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钢柱(3)对应原框架柱(1)一一设置,新钢柱(3)为钢管柱且内部填充有混凝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钢柱体(31)为方形柱或圆形柱,新钢柱体(31)横截面长度或直径小于原框架柱(1)对应的横截面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钢顶座(32)为圆形钢板,圆形钢板直径大于新钢柱体(31)横截面长度或新钢柱体(31)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钢肋板(33)在新钢顶座(32)环形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上弦杆(41)和旧下弦杆(42)分别在顶层和底层呈方形网状布置,且在方形网状四周加密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腹杆(43)在相邻的两个旧上弦杆(41)之间呈锥形四面框架体设置且底部汇聚于一个旧下弦杆(4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45)为爪状,爪的分支对应呈锥形四面框架体底部的腹杆并形成汇聚节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布(44)为三角形,间隔设置于呈锥形四面框架体的腹杆上;且在装饰布(44)四周还设置有彩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建中利用旧网架的支撑结构,包含一组原框架柱、连接于相邻原框架柱上的原框架梁、连接于原框架柱的新钢柱以及连接于新钢柱顶部的网架组件;新钢柱包含连接于原框架柱顶部的新钢柱体、连接于新钢柱体顶部的新钢顶座以及连接于新钢顶座与新钢柱体之间的新钢肋板;所述新钢顶座与旧下弦杆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网架组件的单元式设置,利于保证先将原有网架拆除,而后地面拼装后再次进行吊装利用;通过新钢柱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网架组件的高度,另一方其与原框架柱连接增加了整体性和受力性能;通过连接点的设置,既利于旧腹杆的对接连接,又利于旧下弦杆与新钢顶座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盛辉,孙亚奇,张红宇,展兴鹏,林琳,迟程,王东亮,王紫仪,陈丹丹,齐立轩,刘佳,闫洁,张菡,庞宠,韩雪琪,曹昕玮,王莹莹,张睿,张晓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