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及支模拆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4759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及支模拆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后浇带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及支模拆模方法。


背景技术:

1、后浇带是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后期浇筑的混凝土带。尤其针对沉降后浇带,需要在结构主体施工完成后才可封闭,留置周期相当长。

2、目前针对后浇带的留置,通常采用独立支撑加顶部木模板防护的方式。在满堂架拆除后,上述采用独立支撑留置后浇带的方式,占用场地,且留设时间相当长,严重影响下部空间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在满堂架拆除后,采用独立支撑留置后浇带的方式,占用场地,且留设时间相当长,严重影响下部空间施工的缺陷。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包括:

3、第一板件,覆盖于后浇带位置处的底部;

4、第二板件,覆盖于后浇带位置处的顶部;在所述第二板件上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与后浇带内部连通;

5、多根第一螺杆,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上;多根第一螺杆的顶端穿过后浇带后,从第一板件贯穿;且多根第一螺杆的顶端通过螺母和垫圈紧固,将后浇带夹于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在多根第一螺杆位于后浇带内的部分分别套设有第一套筒;

6、盖板,覆盖于所述预留孔处,以封闭所述预留孔。

7、可选地,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预留孔的边缘通过企口结构贴合。

8、可选地,还包括:

9、防护装置,覆盖于所述第二板件上,以对所述后浇带进行防护。

10、可选地,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11、防护模板,边缘通过水泥砂浆与第二板件的边缘密封连接。

12、可选地,还包括:

13、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下方,所述支撑架适于顶托所述第一板件。

14、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

15、顶托,适于顶托所述第一板件;

16、第二螺杆,顶端与顶托固定连接;

17、第二套筒,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靠近底端的部分;所述第二套筒适于旋转,以调节第二螺杆露出的长度,进而调节支撑架的高度;

18、连接件,顶端与第二套筒连接;

19、底座,与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20、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21、支板,所述连接件的顶端贯穿所述支板设置,且所述第二套筒的底端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顶端;

22、三个支腿,顶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板的边缘,三个支腿围绕所述连接件均布排布;且三个支腿向外倾斜,三个支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位于同一平面上。

23、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套筒上设有适于旋转第二套筒的手柄。

24、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支腿均为管件。

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支模拆模方法,应用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包括:

26、将第一板件覆盖于后浇带位置处的底部;

27、将第二板件覆盖于后浇带位置处的顶部;

28、通过多根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并在第一螺杆位于后浇带内的部分分别套设第一套筒;

29、在第二板件的预留孔上覆盖盖板;

30、打开盖板,通过预留孔浇筑后浇带;

31、在浇筑后浇带完毕后,在预留孔上覆盖盖板;

32、在完成后浇带的浇筑养护后,拆除第一螺杆、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盖板;

33、封堵第一套筒。

3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35、1.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包括:第一板件,覆盖于后浇带位置处的底部;第二板件,覆盖于后浇带位置处的顶部;在所述第二板件上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与后浇带内部连通;多根第一螺杆,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上;多根第一螺杆的顶端穿过后浇带后,从第一板件贯穿;且多根第一螺杆的顶端通过螺母和垫圈紧固,将后浇带夹于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在多根第一螺杆位于后浇带内的部分分别套设有第一套筒;盖板,覆盖于所述预留孔处,以封闭所述预留孔;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前紧固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可解决满堂架拆除后,后浇带独立支撑长时间占用场地的问题;不影响下部空间的施工。第二板件开设预留孔,浇筑时打开,平时关闭,实现后浇带的封闭处理。本申请所述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且便于快支快拆和循环使用,施工简便,减少安装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和周转速率。

36、2.本发明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预留孔的边缘通过企口结构贴合;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盖板与第二板件紧密贴合,达到可靠防护的目的。

37、3.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还包括:防护装置,覆盖于所述第二板件上,以对所述后浇带进行防护;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装置结合第二板件,对后浇带的顶部具有双重防护功能;且通过防护装置防护第二板件和阻水,防止上层水流沿后浇带流入下层结构。

38、4.本发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模板,边缘通过水泥砂浆与第二板件的边缘密封连接;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模板用于跨后浇带的运输及防止杂物掉落。

39、5.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还包括: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下方,所述支撑架适于顶托所述第一板件;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在平时无需支设,可以仅在浇筑混凝土时独立支设,避免传统后浇带独立支撑长时间存在影响跨区域施工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的边缘与所述预留孔(16)的边缘通过企口结构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套筒(11)上设有适于旋转第二套筒(11)的手柄(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7)和支腿(12)均为管件。

10.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支模拆模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后浇带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及支模拆模方法,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包括:第一板件覆盖于后浇带底部;第二板件覆盖于后浇带顶部;在第二板件上设预留孔;多根第一螺杆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板件上;第一螺杆顶端穿过后浇带后,从第一板件贯穿;第一螺杆顶端通过螺母和垫圈紧固,将后浇带夹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在第一螺杆位于后浇带内的部分分别套设第一套筒;盖板覆盖于预留孔处;本申请通过提前紧固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可解决满堂架拆除后,后浇带独立支撑长时间占用场地的问题;不影响下部空间的施工。第二板件开设预留孔,浇筑时打开,平时关闭,实现后浇带的封闭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孙祯,张耀林,薄子龙,毛治军,叶浩然,翟华阳,罗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