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03322发布日期:2024-05-09 21:4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单元幕墙,具体涉及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单元幕墙是一种新型的外墙幕墙系统,采用单元式的框架结构。整个幕墙由许多独立的单元框架组成,每个单元框架由纵梁和横梁连接而成,构成一个封闭的框架单元。这些单元框架彼此间通过密封件连接,组装成整个幕墙系统。

2、与传统幕墙不同的是,单元框架的内部不是中空的,而是嵌入了防水层材料,如铝合金插芯、防水胶条等。这些防水层材料将雨水阻隔在框架外侧,从根本上解决了防水问题。除了防水层,单元框架内还设计了排水孔和排水沟等排水机构,一旦有少量雨水渗入,也能够及时将其排出,避免积水和进一步渗漏。

3、单元幕墙主要由铝合金型材制成,结构紧凑、重量轻,减轻了建筑物的承重要求,也便于运输和安装。它采用现场装配的方式,将预制的单元框架和其他部件拼装而成,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4、现有技术中,防水层主要由铝合金插芯和防水胶条构成。虽然这种设计比传统幕墙有所提升,但仍可能存在漏洞。例如插芯和型材的连接处,以及防水胶条的接缝处,都可能成为雨水渗透的薄弱环节,影响整体防水性能。

5、一旦进水了,虽然设置了排水孔和排水沟,如果排水孔位置不当,雨水无法顺利流向并排出,而且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外排法,排水沟的设计容易出现倒灌现象的发生,另外维修和更换防水部件将非常困难,可能需要拆卸整个单元框架,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理想的设计应该方便局部拆卸和重新安装。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系统各部件会受到日晒雨淋、温差循环等恶劣条件的影响,导致材料老化、腐蚀等问题,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及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包括固定在结构外墙上连接件、与连接件配合安装的挂件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纵梁,所述纵梁的上端连接有上横梁,所述纵梁的下端连接有下横梁,两组所述纵梁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组成单元幕墙框架,上下两块相邻的单元幕墙框架之间在组装后存在缝隙,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相互配合插接;

4、所述上横梁包括位于上方中部的插延,所述下横梁的下方开设有与插延相匹配的插槽,所述上横梁的插延与下横梁的插槽相互匹配插接,所述插延将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隔开,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上横梁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底部呈倾斜设置,左右两块相邻的单元幕墙框架之间连接有铝合金插芯,所述铝合金插芯的四圈均粘结有防水胶条,所述铝合金插芯铺设在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内铺设有披水板,位于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分缝隙设置有防水胶条。

5、优选的,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外侧连接有铝合金托块,所述铝合金托块上安装有中空夹胶玻璃,所述中空夹胶玻璃与铝合金托块之间的填缝通过固定胶填充。

6、优选的,所述插延的上端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三元乙丙橡胶条,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条的截面呈l形设置,且三元乙丙橡胶条的一边呈30-75度倾斜设置,使三元乙丙橡胶条的两侧与插槽的内壁紧密贴合。

7、优选的,所述上横梁靠近室内的一侧与下横梁之间通过胶条密封,且在两个相邻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置有闭口海绵。

8、优选的,所述上横梁位于第二腔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的上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插延上开设有贯通第一腔体和排水腔的等压排水孔,所述上横梁位于排水腔的下面开设有导水孔,并且在上横梁的侧面开设有通气孔。

9、优选的,位于所述下横梁上的铝合金托块下方设置有阻水结构;

10、所述阻水结构包括连接在铝合金托块下侧呈弧形设置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延向室外方向弯曲,所述铝合金托块的下侧还连接有用于引导气流或者水的导流条;

11、所述凸缘的尾端侧边呈垂直设置,且垂直边的上端呈圆弧形过渡设置,所述垂直边的下端呈尖端设置,减少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快速滴落。

12、优选的,所述导流条一端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导流条的另一端呈尖锥状设置,位于导流条圆弧形的一侧靠近凸缘,所述凸缘与导流条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

13、优选的,所述导流条一端呈圆弧形设置,且位于导流条的圆弧边上开设有豁口条,所述豁口条开设角度为90-120度,所述豁口条朝内侧设置,所述豁口条其中一边呈弧形设置,且呈弧形设置的一边朝向凸缘与铝合金托块之间的排水间隙,所述导流条的另一端呈尖锥状设置,所述凸缘与导流条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

14、本申请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的防水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5、步骤一:固定连接件和调节挂件于结构外墙上,通过螺栓将纵梁安装在连接件和挂件上,将上横梁的插延插接到下横梁的插槽中,形成可拆卸的上下横梁结构,上下横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独立的内部腔室空间。

16、步骤二:在第一腔体内,沿着四周铺设并粘结铝合金插芯和防水胶条,防止雨水从插芯缝隙处渗入,在第二腔体内部铺设披水板,可引流并排出渗入的少量雨水,上横梁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底部呈倾斜设置,使第一腔体内渗入的积水顺着斜面自然流向外侧,排水腔下方在上横梁内开设导水孔,以及上横梁侧面开设通气孔。

17、步骤三:第一腔体内的积水顺着内底部的斜面流向等压排水孔,进入排水腔内,排水腔与第一腔体之间存在一定落差高度,可防止倒灌现象发生,排水腔内的积水通过导水孔进入上横梁内部的积水向两侧流动,并进入到下一层单元内进行内部排水。

18、步骤四:阻水结构,包括凸缘、导流条和导流通道,凸缘的弧形结构和垂直侧边缘设计可阻挡外部雨水沿缝隙流入,凸缘下端尖锐设计减小水分子附着力,有利于雨水快速滴落,导流条的流线型设计引导外部气流和水流朝室外侧疏散,导流通道利用特斯拉阀原理,在大雨时进一步提高阻水效果,在导流条的圆弧边开设豁口条,利用风压作用打破可能形成的“水密层”。

19、有益效果:

20、凸缘的弧形结构可阻挡沿玻璃外壁顺流而下的雨水流入上下横梁间的缝隙,凸缘的垂直侧边缘设计构成“挡水坎”,即使在大风压情况下,雨水也难以逆着侧边缘渗入内部。凸缘下端尖锐设计减小水分子附着力,有利于雨水快速滴落,避免雨水长期停留形成“水密层”。

21、导流条的流线型设计可引导外部气流和水流朝室外侧疏散。导流通道利用特斯拉阀原理,在大雨时可进一步提高阻水效果。在导流条的圆弧边开设豁口条,利用风压作用打破可能形成的“水密层”,确保系统内外等压,促进积水排出。

22、凸缘、导流条等多重结构的设计,从多角度阻挡雨水渗入,全面增强防水能力。引导气流水流外排的设计,避免了内部渗漏发生的风险。阻水结构整体设计巧妙,在防止外部雨水渗入、避免风压导致渗漏、促进雨水高效滴落、引导气流水流疏散等多方面展现出极大优势,大幅提升了整个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的综合防水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包括固定在结构外墙上连接件(100)、与连接件(100)配合安装的挂件(200)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纵梁(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00)的上端连接有上横梁(400),所述纵梁(300)的下端连接有下横梁(500),两组所述纵梁(300)与上横梁(400)和下横梁(500)之间组成单元幕墙框架,上下两块相邻的单元幕墙框架之间在组装后存在缝隙,所述上横梁(400)和下横梁(500)之间相互配合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400)和下横梁(500)的外侧连接有铝合金托块(900),所述铝合金托块(900)上安装有中空夹胶玻璃(910),所述中空夹胶玻璃(910)与铝合金托块(900)之间的填缝通过固定胶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延(410)的上端两侧开设有安装槽(412),所述安装槽(412)内插接有三元乙丙橡胶条(413),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条(413)的截面呈l形设置,且三元乙丙橡胶条(413)的一边呈30-75度倾斜设置,使三元乙丙橡胶条(413)的两侧与插槽(510)的内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400)靠近室内的一侧与下横梁(500)之间通过胶条密封,且在两个相邻的上横梁(400)和下横梁(500)之间设置有闭口海绵(4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400)位于第二腔体(430)的下方设置有排水腔(440),所述排水腔(440)的上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插延(410)上开设有贯通第一腔体420和排水腔(440)的等压排水孔(411),所述上横梁(400)位于排水腔(440)的下面开设有导水孔(441),并且在上横梁(400)的侧面开设有通气孔(4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横梁(500)上的铝合金托块(900)下方设置有阻水结构(9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922)一端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导流条(922)的另一端呈尖锥状设置,位于导流条(922)圆弧形的一侧靠近凸缘(921),所述凸缘(921)与导流条(922)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9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922)一端呈圆弧形设置,且位于导流条(922)的圆弧边上开设有豁口条(924),所述豁口条(924)开设角度为90-120度,所述豁口条(924)朝内侧设置,所述豁口条(924)其中一边呈弧形设置,且呈弧形设置的一边朝向凸缘(921)与铝合金托块(900)之间的排水间隙(925),所述导流条(922)的另一端呈尖锥状设置,所述凸缘(921)与导流条(922)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923)。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的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单元幕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阻水式单元幕墙防水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连接件、挂件、纵梁、上横梁和下横梁等部件,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铝合金插芯和防水胶条防渗漏,第二腔体内设置披水板引流渗水,上横梁内底部倾斜设置,渗水可顺斜面流出等压排水孔,采用内排水设计,避免外排式倒灌问题。该系统还设置有阻水结构,包括凸缘、导流条和导流通道,凸缘阻挡外部雨水渗入,垂直侧边形成“挡水坎”抵御风压,导流条引导气流水流朝室外疏散,导流通道利用特斯拉阀原理,进一步提高阻水效果,导流条上还开设豁口条,利用风压打破可能形成的“水密层”。该系统全面提高了防水和排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厉双双,文伟权,葛梦瑶,安治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瑶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