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60阅读:1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字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背景 一般房屋有遮风挡雨、防暑御寒、安全防卫等功效。金字屋是我运用自己的新宇宙学理论及金字塔建造之原理所做的新的房屋设计。金字屋具有脱水(保持物体干燥)、防腐、防锈、养生等功效。

发明内容
一、技术要点金字屋以其特殊结构、特殊材料来过滤、筛选宇宙射线,特别是过滤、筛选太阳射线,即屏蔽长波射线和过多的短波射线,同时,漏过、接收适量的短波射线,从而巧妙地利用宇宙射线,达到脱水、防腐、养生的目的。
1、金字屋的形状为“金”字形,它的高与底边长之比,随金字屋所在纬度不同而不同;2、金字屋的墙体材料为混凝土;3、金字屋的墙体厚度与金字屋所在纬度有关,在1-1.5米之间;4、金字屋外墙涂白色或灰色涂料,内墙涂蓝色涂料;5、金字屋内地表以上设高、低二室,二室的位置,与金字屋所在纬度有关;6、金字屋的使用与季节有关,夏季处低室,冬季居高室。
二、原理及作用(一)场爱因斯坦后半生致力于统一场的研究,因为没能参透引力的实质,最终未果。前面,关于引力场的性质已有过阐述,现在,将光、电、磁、引力、X射线等具有“场”性质的动态物质体系,合并分析研究。
那么,什么是场呢?由一个中心体和与之相关的无数条射线组成的动态物质体系就叫场。它之所以叫做场,还因为它占据一定的空间。
1、场的分类(1)按射线的方向划分,有聚合场,放射场(发散场)。
(2)按组成射线的粒子的性质划分,有光场,磁场,电场,引力场,X光场等。
(3)按组成射线的粒子的运动速度和该场占据空间范围的大小划分,有强场,弱场。
2、中心体场,都有一个中心体,它或放射物质,或接纳物质。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场,因为它们必然要放射出物质,也接纳物质,或者说既释放又接纳物质。这就是说,是场就有中心体;是物体就有自己的场。场,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
3、射线(1)射线的组成。射线由粒子组成,射线就是粒子流。粒子有大小之分,有基本粒子,超微粒子;粒子也有性质的区别,有光子,电子,磁力子、引力子等等。
(2)射线的方向。射线也就是粒子流是有方向的。有向心的射线,有离心的射线。聚合场的射线是向心的;放射场的射线是离心的。
(3)射线的波浪形路线。射线即粒子流,是沿着波浪形路线运动的。粒子流的粒子密度越大波长越短;粒子流的粒子密度越小波长越长。(4)粒子流的速度。粒子流的速度即射线的速度取决于粒子的大小粒子越小则速度越快;粒子越大则速度越慢。
(5)粒子流的结构。粒子流结构是指粒子流的物质密度。物体内外的物压差(即物质密度差)决定射线(粒子流)的物质密度,射线的物质密度决定射线的波长及强度。
4、场的产生任何物体包含的物质数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物体随时都在增加物质,同时也在减少物质。只不过两种趋势中,有一种趋势占主导地位罢了。宇宙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物质结构形态决定物质能量形态,物质能量形态决定物质运动形态,物质运动改变物质结构形态。当物体的微观物质密度小于临界值时,便与外界形成“物压差”,外界的物质微粒便流向这里,这个物体与向心粒子流共同组成一个聚合场。当物体的微观物质密度大于临界值时,也与外界形成“物压差”,这里的物质微粒便流向四面八方,这个物体与离心粒子流共同组成一个放射场。
5、复合场的产生一般说,一个物体既聚合物质,又放射物质。既有聚合场,同时又存在放射场。这就是复合场。那么,复合场是怎样产生的呢?在我的新宇宙学中,把物体分为若干层级,相邻层级的物质形态是相反的,相间层级的物质形态是相同的。就是说,宏观与微观是相对的,一个光子,相对于普通物体而言,它是微观粒子;但是,对于它内部的超微粒子而言,光子是宏观物体。根据质能恒比原理,宏观物质形态与微观物质形态是对立统一的。在一个物体层级上,是发散形态的物质结构,那么在与之相邻的物体层级上,就必然是聚合形态的物质结构。因此,一个物体可以同时既聚合物质粒子,又发射物质粒子,只不过此粒子与彼粒子不同,它们处在不同的物体层级上。在一个物体层级上聚合物质,在与之相邻的物质层级上就必然放射物质。这便是复合场产生的机理。其实,物体的场,都是复合场,即,既具有发散场,又同时具有聚合场,就是说,物体在一个层级上放射物质,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个物质层级上又吸纳物质。有时,发散场占主导地位,物体的质量就不断减少;有时,聚合场占主导地位,物体的质量就不断增加。
6、场的强弱场的强弱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粒子流的速度,速度越大,场就越强;二是场的空间范围大小,范围越大,场就越强。那么又是什么决定粒子流的速度和场的范围的呢?(1)物体的结构即微观物质密度决定物体内外物压差的大小,物压差的大小,决定粒子流的速度大小。
(2)物体的质量(即物体包含的物质数量)和物体的微观物质密度,共同决定这里的物质容量或者过剩物质量。物质容量或过剩物质量越多,场的覆盖范围就越大。
7、物体的质量、结构、能量、运动、时空与场物体的质量(物体包含的物质的数量)、结构、能量、运动、时空等属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都是相对的、可变的。引入场的概念,可以更好地说明这种相对性、可变性。
前面说过,物体的质量多少影响该物体的场的强弱。场的强弱反过来也影响物体的质量。如果是聚合场(引力场)增强,物体的运动就不单纯是物体本身的运动了,而是该物体连同一张巨大的立体的网在运动,要耗费的能量可能会增加若干倍,甚至数万倍。这时对物体施加一定能量,该物体却不会出现相应的速度增加,有人便断定这是物体的质量增加了。测定物体质量的公式是M=E/C。M是质量,E是使物体运动的能量,C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与使物体运动的能量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成反比。因为,场的增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包含的物质的数量的增加;二是物体的结构或者说物体的微观物质密度增大。如果是后一个原因,物体的实际质量数,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物体的场的强弱。但是,由于物体密度增大引起聚合场增强与由于物体质量增加引起聚合场增强,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同,对于物体运动的阻滞作用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误认为是物体的质量增加了。
根据质能恒比原理,物体宏观运动速度极大增加时,其微观能量大幅度减少,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减缓,微观粒子的间距缩小,物体密度增大。然而,超微观层级的物质密度反而减小,从而聚合场极大增强。并且,产生钟慢尺缩,时空改变的现象。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物体宏观运动可以改变物体的微观物质结构,进而改变物体场的强弱,并且改变物体的质量数值,但实际上物体包含的物质的数量却并没有改变。这就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能量没有变成物质,只是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质能等价观点,是一个误解,是对自然现象的歪曲的反映。
8、射线的加速度与场的有限性。
聚合射线即向心粒子流是加速的。如果追溯向心粒子流的起点,它必然起于静止。就是说,聚合场必是有限的。超出聚合场的覆盖范围,此处的物体便不再受聚合场中心体的吸引。牛顿的引力公式也不再适用。
发散射线即离心粒子流是减速的。因为并没有绝对真空,在所谓真空中仍然存在着细小的物体,它们对离心粒子流必然有微弱的阻滞作用,离心粒子流则必然被减弱、最后消失。宇宙中任何有形的、具体的物质体系都是有限的。
9、磁场(1)磁场的特点。磁场是由两个相关的场组成,一个发射场,一个聚合场。它与上面提到的复合场不同复合场只有一个中心体,磁场却有两个中心体,分别为一个物体的两端;复合场的粒子是分属两个不同层级,而磁场的粒子是同属一个层级。(2)磁场的粒子与铁质有关,因此,铁质物体对磁力线敏感。
(2)磁场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物体运动,使物体的两端出现结构的不均衡,而造成一端发射物质粒子,另一端吸纳物质粒子。在物体表面形成从物体的一端到另一端的粒子流,这便是磁力线。无数磁力线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便是磁场。
(3)地球磁场。地球磁场的产生,可能与地球自转、月球绕转地球的运动有关。月球绕地轨道与地球赤道并不平行,磁力线与地球经线也不重合。磁力线与月球绕地轨道是否垂直呢?我想,应该是吧,这与地球磁场的产生也许不无关系。
10、场与物质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消亡场理论切实解决了物质体系的形成及运动。太阳与九大行星共同组成太阳系,原子核与电子共同组成原子,等等。我们以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为代表,说明物质体系的形成和运动。地球存在于太阳的聚合场中,同时也存在于太阳的发散场中。地球时时受到太阳的聚合射线(即向心粒子流)的击打,亦即受到太阳引力的牵引,产生靠近太阳的聚合趋势;地球同时受到太阳发散射线(即离心粒子流——光子流、电子流)的击打,亦即受到太阳发散力排推,产生远离太阳的趋势。前者为拉,后者为推,这一拉一推,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于是产生了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物体间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就是物质体系的形成、存在。
当然,这种拉力与推力并非完全相当,总有一方面占主导。现在,太阳的推力就占主导。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不断扩大。我们知道,宏观发散,必然引起物体的微观聚合,太阳、地球的微观物质密度必然不断增大。我们还知道,物体微观物质密度增大,物体的引力场必然增强,太阳、地球的微观物质密度增大后,它们的引力则必然大增,总有一天,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拉力会超过推力,占据主导地位。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就不再扩大,而是不断缩小。
太阳与地球距离缩小,也就是宏观聚合。我们知道,物体的宏观聚合,必然引起物体的微观发散,太阳和地球的微观物质密度不断变小,最终,导致太阳、地球的解体,太阳、地球等都不复存在了,太阳系自然也就消亡了。
小结“统一场论”是世界上首次将光、电、磁、引力等具有场性质的动态物质体系给予统一的阐释。
“场论”阐明了各种场的共同本质,场就是由中心体与向心粒子流或离心粒子流组成的动态物质体系。
“场论”阐明了场的产生机理,物体内部结构变化造成物体内外的物压差,从而产生物质粒子的流动。
“场论”阐明了场的分类,一类是由中心体与向心粒子流组成的聚合场;另一类是由中心体与离心粒子流组成的放射场(发散场)。
“场论”阐明了场的普遍性,是物体就有场,宇宙万物莫不如此,而且是复合场既有聚合场,又有放射场。只是组成向心射线的粒子与组成离心射线的粒子不同,它们处在不同的物体层级上。
“场论”阐明了场的力学原理,发散场可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使物体间的距离扩大、使物体的质量减少,但由于其反作用必使物体缩小,并在微观物质层级上增大物质密度,在超微观物质层级上减小物质密度,且不断增强物体的引力,减弱物体的发散力;聚合场可使物体运动速度减慢、使物体间的距离缩小、使物体质量增加,并在超微观物质层级上增加物质密度,在微观物质层级上减小物质密度,且不断减弱物体的引力,增强物体的发散力。可见,发散场与聚合场既有相对、相反、相互抵消的一面,也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最终相互转化的一面。所以,发散场与聚合场是对立统一的。
“场论”应用了新宇宙学的基本原理,如弹簧原理,质能恒比原理,物体结构决定物体能量、物体能量决定物体运动、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结构原理等。场理论与新宇宙学理论是一致的,物体结构有聚合结构、发散结构,能量有聚合能、发散能,运动有聚合运动、发散运动,场有聚合场、发散场(放射场),可见,场理论是新宇宙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宇宙学是具有网络结构的知识体系。
(二)光线1、光与场场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物体都有发散场和聚合场。光场是发散场的一种。光场是由光线组成。光线是离心的(发散的)、减速的粒子流,光线是宇宙射线的一种。
光子的质量。光子是物体。虽然它很小,但毕竟是物体。是物体就有质量。主流宇宙学家说光子没有质量,只是一个能量包。这种说法是不合逻辑的。我们知道,能量是物体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属性,有物质必有能量,有能量也必有物质。没有无能量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能量。这不是主观想象,是一种不可置疑的必然。事实也可以证明光子有质量。例如光线可以弯曲,就是因为光子被强引力场吸引而使光子的运动轨迹弯曲的。光子如果没有质量,它就不可能被吸引。
2、光线的弱化光线的弱化是指光子流的光子密度变小,光波变长,光速变慢,逐渐减弱为微波辐射,最后消失。所以,光线、光场都是有限物质体系。
光线的弱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光线的弱化,由发光体的运动造成(见下面的“光变”部分)。另一种情况是光子流(光线)因受阻而弱化,即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受到其它物体的阻力逐渐减速,光子密度变小,波长增大,变成微波辐射,最后消失。“消失”,是指光线消失,粒子流消失,并非光子消失。光线消失后,光子成为“自由粒子”,而后,又变成其他物质体系的成员。总之,物质形式可以改变,物质本身不会消失。这后一种情况又可以区分为四种不同情况(1)光线穿越所谓真空而弱化。宇宙中本不存在绝对真空,到处都有物质(即微小物体),这些微小粒子、超微粒子对光线(光子流)也有一定阻滞作用。当光线穿越遥远的太空时,也会减小速度、减小光子密度及增大波长,变为微波辐射,进而消失。(2)光线穿越透光物体或半透光物体时而弱化。当光线穿越空气、水、玻璃等物体时会因受阻而弱化。(3)光线受到不透光物体的阻隔时而弱化。此时,一方面,光线因受阻形成反射而弱化,另一方面会有一部分光子进入物体从而使光线弱化。(4)光线穿越某个物体的引力场时,因为受到引力线的侧击而弱化(见下面的“光线的弯曲”部分)。
3、光变每个物体都有发散场和聚合场。物体的宏观运动会影响自己的场。就是说,发散射线会因为中心体的运动受到挤压或拉伸,从而得到强化或弱化。在物体上,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的一面所发射的射线,因受到运动的物体的挤压而粒子密度增大,波长变短,速度加快;在物体上,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一面所发射的射线,因受到运动的物体的拉伸而粒子密度减小,波长变长,速度减慢。后者,也是光线弱化的一种情况。光线的弱化,被科学家们称作光的“红化”或“红移”(参看“黑洞与类星体”部分)。
4、光线的弯曲我们知道,光线是一种粒子流(光子流);我们还知道,光子是一种物体,它是有质量的;我们也知道物体都有自己的聚合场(引力场),而聚合场是由聚合射线组成的,聚合射线是向心的、加速的超微粒子流。所以,当光线穿过一个强引力场的时候,光子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聚合射线(即聚合的超微粒子流)的冲击,光子不可避免的要偏离原来的射线方向,改变原来的近于直线的运动轨迹,不可避免的向引力场的中心体靠拢,从而,使光子的运动轨迹呈抛物线形状,也就是光线弯曲了。光线的弯曲与炮弹、枪弹的运行轨迹一样,与所有抛物线没有什么不同。爱因斯坦把光沿直线传播绝对化,并据此做出了错误的推论——空间是弯曲的。光的直线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爱因斯坦把光的直线性绝对化,并作为推论的前提、依据,是一大遗憾。物体可以弯曲,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弯曲,而空间却不可以弯曲。因为,空间是物体的非物质属性,即不具有实体性的抽象属性,它是无形的,是无所谓曲与直的。
6、光阻电流有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光线也有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电流的导体、半导体有电阻,光线的导体、半导体也有光阻。光阻就是物体对穿越的光线的阻力。光线穿越物体时受到的阻力越大,其损耗越大,弱化得越严重。光的损耗,转化为热能。不同的物体,光阻不同。
与电流一样,强电流(高压电流)与弱电流(低压电流)穿越同一导体,所受阻力不同,光线也是如此。强光(短波光)与弱光(长波光),穿越同一物体时,强光遇到的阻力小,弱光遇到的阻力大。例如,蓝色光是波长比较短的光(比较强的光),它穿过人的眼球时,所受阻力较小,就是说可以顺利通过,波澜不惊;而红色光是波长比较长的光(比较弱的光),它穿过人的眼球时,所受阻力较大,就是说会激起波澜,人会觉得刺眼。红外线是波长很长的弱光,由于光阻大,极易转化为热能,于是有红外探测仪、红外治疗仪、红外烤箱等应用。紫外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它可以很容易地进入物体深层,因此,人们利用紫外线来分解生物细胞、杀灭微生物。人们还可以利用色光健身、防病、治病蓝绿色能使人平静,可以用来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红色能使人兴奋,白色能使人开朗,可以用来防治老年痴呆、抑郁症;黄色能使人轻度愉悦,可以用来增进食欲;黑色能使人低沉,常用来诱发人的哀思;等等。
7、光线的宏观推力与微观推力我们知道,物体都有发散场与聚合场,光场是发散场的一种。光场是由光线组成的。光线是离心的粒子流(光子流)。以太阳为例,它的光线击打到地球上(以及其它行星上),便是一种持续的、巨大的推力。这种推力力求把地球推开,使地球尽量远离太阳。当然,这种推力的反作用力,必然促使太阳微观上聚合,即体积缩小、物质密度增大。另一方面,太阳还有聚合场,即引力场。引力场是由引力线组成的。引力线是向心的、加速的超微粒子流。这种聚合粒子流,便是一种持续的、巨大的拉力。这种拉力力求把地球(以及其它行星)拉到自己身边,使地球尽量靠近自己(太阳)。一个推力,一个拉力,而且大体相当,这便是太阳系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原因。由于现阶段太阳的发散场强于聚合场,即推力大于拉力,所以地球与太阳之间是持续退行的。现阶段,小宇宙中的绝大多数天体,都是发散场强于聚合场,推力大于拉力,因此,造成了小宇宙的持续膨胀,也造成了小宇宙天体的微观聚合。
资料“根据经典物理学,如果我们要预言一个基本粒子未来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就必须准确地测出它现在的位置和速度。但是,德国科学家威·海森堡发现,对基本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准确,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过来也一样,对速度测量得越准确,对位置的测量就越不准确。“由此,海森堡在1926年提出了粒子的‘测不准原理’,也就是‘不确定性原理’。它的含义是不可能知道一个粒子在什么位置上,同时又知道它如何运动。位置与运动(严格地说动量)构成微观粒子实在性互不相容的两个方面。”(见《太空探索》2003/4“宇宙探索100问”)“我们知道,要对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就必须用光去照射它,这样,一部分光波被这个粒子散射开去,由此就指明了它的位置,然后用光波的波长为尺度,对它的位置进行测量。但是,如果光波的波长比粒子的尺度还大,那是无法测量的。因而,为了准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就必须用短波长的光,也就是用能量大的光去测量。我们知道,光是量子化的,即光是一个个能量包,而我们最少要用一个光量子去对粒子进行测量。这样,一个能量更大的光量子打在那个被测量的粒子上,就会对那个粒子造成扰动,不仅会使那个粒子改变位置,而且会使那个粒子以不可预见的方式改变运动速度。照射的光量子的波长越短,能量越大,对粒子的扰动越大,因而对位置和速度的测量越不准确。如取其一,则位置测量得越准确,速度就测量得越不准确,反之亦然。”(同上)有人根据不确定性原理,认为微观粒子是一个“模糊世界”,是一个“幽灵”,是一个“小妖精世界”,借以说明微观粒子的不可知性。据引文可知,“不确定性原理”也叫“测不准原理”。测不准的原因,是测量手段的局限性,人们认识手段的局限性,是个技术问题。“测不准”与粒子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不确定”显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研究中的“技术问题”;而后者则是“粒子的实在性”。以后者代换前者是偷换概念,是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再由此引申为微观粒子“不可知”,就有“不可知论”(唯心论之一种)之嫌了。
据资料称,(1)“光量子”能够对微观粒子产生“扰动”;(2)短波光的光子比长波光的光子能量更大;(3)长波光的光波波长大于微观粒子的尺度,因此无法用长波光去测量微观粒子的位置;(4)用短波光去去测量,那个粒子的位置和运动速度都会因光子的击打而以不可预见的方式改变。
由此推断(1)光子与微观粒子存在可比性——光子的质量与微观粒子的质量有可比性、光子的运动速度与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有可比性、光子的运动的波长与微观粒子的运动的波长有可比性。微观粒子肯定比光子大(包含的质量多),否则就不会产生光的反射,但是,也大不了很多,这就叫“可比质量”。光线的推力,在一个很大的物体上,体现得不很明显,难以直接观察到;光线的推力,在一个很小的物体上,比光子还小,就会把那些很小的物体冲跑,根本就形不成光子的反射,因此也难以观测到;光线的推力,只有在一个与光子具有可比质量的物体上,才会有明显的体现,才能够明显得“看到”那个物体被光子推动而产生的“扰动”。
(2)短波光的能量大于长波光的能量,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短波光的光子运动速度比长波光的光子运动速度更大呢?不是的。物理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测量是用一束光线,而非一个光子。短波光的能量之所以强于长波光的能量,是因为短波光的粒子(光子)密度大于长波光的粒子密度。就是说,在同样的时间里,短波光的照射比长波光的照射不同的是,前者有更多的光子击打到那个物体上。因此,就意味着被短波光照射,也就是受到更大的推力、获取更多的能量。在光变原理中,运动中的发光体,一边运动一边发光,在发光体的与运动方向相同的一面所发的光,被前进的物体挤压,光子密度增大;在发光体的与运动方向相背的一面所发的光,被前进的物体拉伸,光子密度减小。因此推断,光线的波长与光线的粒子密度有关光线的光子密度越大,光线的波长越短;光线的光子密度越小,光线的波长越长。
光线的宏观推力与微观推力的区别在于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光子被反射回来,物体是光线推力的受力者,光线的推力转化为物体的整体运动,这就是光线的宏观推力;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光子被物体吸收,物体内的微观粒子是光线推力的受力者,光线的推力转化为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例如热运动,这就是光线的微观推力。一般说,光线的推力,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整体运动,一部分转化为物体内微观粒子的运动。二者所占的比重,取决于受光物体的表面结构。
8、光速极限论批判爱因斯坦认为,光速(30万公里/秒)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这个判断是否正确呢?爱因斯坦有个十分卓越的思想,任何物体都具有它的质量乘以光速平方的能量,即E=MC2。C指光速,是个常数。尽管这个数值不见得准确,但是,认为物体的能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的观点还是值得赞赏的。就按爱因斯坦自己的质能公式来作进一步推断每个物体都具有MC2的能量;物体的能量可以分为宏观能量与微观能量,宏观能量指体现在物体整体运动上的能量,微观能量指体现在物体内部粒子运动上的能量;质能恒比原理告诉我们,宏观能量增加,则微观能量减少,宏观能量减少,则微观能量增加,物体的总能量不变;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它的宏观能量占其总能量的比重大小,一个物体的宏观能量在它的总能量中占的比重越大,它的运动速度就越快;一个物体的宏观能量不可能达到或者超过MC2,因为物体的微观能量不可能为零值或负值,但是物体的宏观能量可以接近MC2,而且是无限接近;因此,如果E=MC2成立,那么物体运动的速度就可以无限接近C2,但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或超过光速的平方。
我们知道,小宇宙中天体越大,温度越高;天体越小,温度越低。这是因为,体积小的物体,散热面积相对较大;体积大的物体,散热面积反而较小。也就是说,体积小的物体,微观能量占物体总能量的比重较小,宏观能量占物体总能量的比重较大;体积大的物体,微观能量占物体总能量的比重较大,宏观能量占物体总能量的比重较小。因此,我们推断物体的体积越小(即物质含量越少),其宏观运动的能量占其总能量之比重就越大,其速度极限就越大。如果说物体运动速度有极限的话,那么,可能就是900万公里/秒(前提是M=C2成立);如果说物体运动速度没有极限的话,那就是物体越小,其运动速度极限越大;而物体之小是无限的,所以物体运动速度之接近光速的平方也是无限的。因此物体运动速度是有极限与无极限的统一。能够肯定的是物体的总能量因物体的质量而确定,是相对确定的数值;值得商榷的是E=MC2所表示的数值是否准确,不过,它并不影响我们得出关于物体运动速度极限的结论光子不是最小的物体,超微粒子是构成光子、电子的更小的粒子,它的运动速度就比光速更快;当然还有比超微粒子更小的粒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比超微粒子更快。引力线便是一种超微粒子流,超微粒子的运动速度就比光速更快。
结论光速,不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物体运动速度,是有极限与无极限的对立统一。物体越小,就越接近速度极限。
(三)金字塔能资料科学家证实,金字塔的形状有一股奇异的力量,能使尸体迅速脱水,加速“木乃伊”化,古代法老相信这会加速他们的复活。有研究亦发现,假如把一枚锈斑斑的金币放进金字塔里,不久就会变得金光闪烁;假如把一杯鲜奶放进金字塔内,二十四小时后取出,鲜奶仍然新鲜;假如有人牙痛或头痛,到金字塔呆一小时后,就会消肿解痛。
人类对于金字塔神秘力量的研究,从未间断。不少科学实验证明,把肉食、蔬菜、水果、牛奶等放在金字塔模型,可以保持长期新鲜不腐。现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一些乳制食品公司,也把这项实验成果运用于生产线内,采用金字塔形的袋盛载鲜奶,保鲜时间可以很久。
不止如此,把种子放在金字塔模型内,可以加快发芽;断根的农作物栽在金字塔内,可继续生长。所以有人考虑把葡萄棚设计成金字塔状,以提高葡萄产量,增加含糖量。
金字塔能拥有这种力量,有科学家解释是和金字塔的形状与其空间内所进行的自然、化学、生物的进程有关。不同种类的几何图形外状,会加速或减慢空间内的自然进程,只是金字塔形有较强的影响力。
有关金字塔神力的发现,可溯及至上世纪初。热衷于超自然科学的法国人安东尼·博维于1930年前往埃及,在参观了吉萨金字塔群落后,他提出大金塔的形状非同一般,由此又为金字塔神秘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博维热衷于“感觉辐射”的造型研究。这项技术的基本概念就是说物体会辐射某种能量,这种能量目前尚不能为现代物理学所解释。当博维在金字塔参观时,进入“国王墓室”的他,不经意地往当成垃圾箱的罐子一看,发现里面竟放着猫和老鼠的尸体。当时他想这些动物大概是在金字塔内迷路,无法定出而死亡,而被丢在坡圾罐中的吧!可是,他随即又注意到有些奇怪的事,因为尽管墓室中非常潮湿,但尸体却未腐烂,这么说来,这些动物不就和木乃伊一样干透了吗?且墓室中岂不是具有能够使物质脱水之力吗?博维心想这种现象应该是和大金字塔的几何学图形有关,于是在返国后就立即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底边0.9公尺的大金字塔的模型。并将其4个方位配合上东西南北的方向,再将猫的尸体放在与墓室相同,距底部1/3高度之处。结果他发现过了数日,猫的尸体竟然变成了木乃伊。
接着,他又用肉片及蛋等等加以实验,结果确认不论放入什么全都不会腐烂。于是他就发表了有关他对金字塔神力的研究结果。
捷克的无线电技师卡尔·德鲍尔根据鲍维斯的发现,创制了“金宁塔”刀片锋利器”,井在1959年获得了捷克颁发的“专利权”。
德鲍尔还说,金字塔内部的空间形状与空间内所进行的自然、化学、生物进程有关。如果我们使用某种几何图形作外形,那么这种外形就会加速或延缓它内部空间里的自然进程。这项发明虽然采用金字塔形,但其它形状的结构空间也可产生这种作用。此外,也可用其它绝缘体来制造这种结构物。为什么一定要用绝缘体呢?他解释说,微波可以穿透绝缘体,活跃模型内的震荡波,而导体则不行。
把自来水放在金字塔模型内,24小时后取出,称之为“金字塔水”。这种水在塔里所获得的能源被“禁钢”在水分子之中,它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可放入冰箱或其它潮湿的地方,长期贮藏,以备不时之需。用“金字塔水”泡茶、煮咖啡、冲牛奶、制作清凉饮料,昧更醇;用它烧莱、熬汤,比用普通水昧道更鲜美;每天喝杯“金字塔水”能健胃,助消化,医治神经紊乱;用它洗脸,可使皮肤娇嫩;它能消淤止痛,减轻关节炎患者的痛楚,甚至治好关节炎;它对医治粉刺、黑痣、鸡眼、痈疽、疣肿等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用“金字塔水”浇灌农作物,可促进作物的茁壮生长,提高产量;用它浇果树、蔬菜和花木,水果和蔬菜的滋味更佳,鲜花尤为缤纷馥郁;摘下的鲜花如插在盛“金字塔水”的花瓶里,可推迟凋谢,延长观赏的时间。
但是,最奇妙、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对人体的试验了。金字塔模型成了治疗许多疾病的医疗器械和无形的灵丹妙药。假若你想在工作时消除久坐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在你办公室的座椅下面放一个小金字塔模型;如果你晚上失眠或睡觉不踏实,就请你在床下放置一个模型;要是你的孩子夜里哭闹,扰得全家不宁,你把他放人金字塔模型内,他会立即安然入睡;假如你患有头痛、牙痛等病痛,或者高血压、疲劳和其它不适,你最好进人金字塔模型稍坐片刻,或者睡上一觉。它能止痛、降压、恢复人体的青春活力、延年益寿,等等。
金字塔形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其模型的制作和试验都很简便。据介绍,可采取底边长12厘米,棱长11.4厘米,高8厘米或底边9厘米,棱长8.55厘米,高6厘米两种比例。模型的大小可根据被试验物情况,从8厘米至2.3米高。试验时一定要对准南北方向,不要把模型靠近墙壁、金属物和电器旁。
所谓的“金字塔能”究竟有没有?它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引出上述种种神奇的效果?为什么它正好聚集于胡夫殡室的位置上,即塔高三分之一的地方?这是巧合还是古人已掌握了这种能源?各国的金字塔信徒们正千方百计地寻求它的谜底。他们大多认为“金字塔能”是当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的“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个前提下,有的人认为金字塔形状等于一个大镜头或电容器,里面积聚着无名的能源;有的人说金字塔形状能在其内部聚集宇宙射线、磁性震荡和某些未名的射线;有的人设想这种能源是由于某种宇宙的力量和地球引力相结合的产物;有的人推测金字塔形内部产生一种高频震荡,影响着人体的细胞和肌肉,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有的人解释说,不仅是金字塔形状,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造物都会在其内部产生一种力场,一种能源。这种特殊的力场或与自然力场相互抵消,或增强或减弱自然力场。法国工程师杜拜尔在其《形状波》一书中强调指出,各种形状,如圆锥形、球形、正方形、金字塔形,都能通过宇宙射线或阳光改变其内部的宇宙波。金字塔形并不是会在其内部空间产生特殊能场的唯一形状。(来自网络)根据上面的记述,金字塔能可以概括为三种1、脱水。即使物体干燥或保持干燥。2、保持物体表面粒子的稳定性。即不使物体表面发热,亦即不使物体表面粒子的活性增加。3、养生。即疏通经络,促进生物体内物质循环,增强其生理机能,从而,起到止痛、降压、强身健体、促进生长等作用。
金字塔能的实质是什呢?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至今尚无人能解,若能揭示金字塔能之迷,必能为人类造福。根据我的新宇宙学的有关原理,结合金字塔的结构、形状等状况,试分析之1、场,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都有场。发散场,是物体发射粒子;聚合场是物体吸纳物质粒子。物体同时具有这两种场,即,既发射物质粒子,同时又吸纳物质粒子。物体的结构状况(密度)决定哪种场占主导地位。场,不仅仅是力场、能量场,它首先是物质场,是物体(微观粒子、超微粒子)运动。
2、场,是由射线组成的。发散场由发散射线组成;聚合场由聚合射线组成。射线是粒子流,是由运动的粒子组成的。射线的速度由粒子大小决定,粒子越小,速度越快;射线的波长,由粒子的密度决定,密度越大,波长越短。
3、不同波长的射线具有不同特性。不同的介质对射线的阻力不同;不同波长的射线穿越同一种介质时,所受到的阻力也不同;长波射线受到的阻力大,短波射线受到的阻力小。这即是说,长波射线多止于物体的表面并能转化为热能,使物体表面的粒子活性增加,从而使物体表面粒子易于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就是说,长波射线对物体的影响是使物体腐烂(包括无机物的锈蚀等)的基本原因之一。短波射线因受阻力小,利于深入物体内部并穿越物体。就是说,短波射线主要影响物体的内部(1)可以带走物体内的水分,使物体脱水、干燥;(2)由于组成射线的粒子的推力,大量短波射线可以使有机体内在粒子受冲击运动加快,产生机能紊乱(包括机能亢进)并迅速脱水,从而危害有机体,甚至造成有机体死亡;(3)适量的短波射线可以推动、冲击有机体内在粒子,使其加快运动,从而,促进有机体的经络通畅,物质循环加快,有利于有机体的生长。
4、金字塔即“筛子”、“过滤器”。它的独特形状、塔体物质结构使它具有“过滤”、“筛选”宇宙射线的作用。(1)影响地球和人类的宇宙射线主要有来自太阳的射线、来自月亮的射线、来自遥远天体的射线及地球自身的射线。其中以太阳射线与地球自身的射线最为重要。(2)长波射线主要来自于太阳。(3)塔体的斜面锥形结构使它易于反射太阳的射线,阻止、屏蔽太多的太阳射线进入或者穿越塔体;(4)塔体的内部物质的结构(密度)为混凝土结构,其密度刚好能屏蔽大部分长波射线而又能漏过适量的短波射线,因为长波射线与短波射线穿越介质时所受阻力不同。。探测者用X光照射金字塔,不能成像(即不能反射X光),而石头在X光的照射下却能成像(即能反射X光)。而砖和木材密度又太小,能够漏过短波射线,却也能漏过较多的长波射线。混凝土的密度小于石头又大于砖木,也就是说,金字塔的塔体物质密度刚好能屏蔽长波射线,并同时能漏过短波射线。金字塔不可能是石头做成,而必然是用混凝土所造,因为混凝土的密度略小于石头,正好适合做宇宙射线的“过滤器”。
5、金字塔的用途。金字塔并不是埃及法老的坟墓,而是为法老制作木乃伊的地方。
(1)据金字塔的性能推断。金字塔能是对宇宙射线特别是对太阳射线的巧妙利用。金字塔具有筛选宇宙射线的作用,金字塔能具有脱水、防腐、养生之功效。因为物体腐烂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物体表面粒子活性增加,二是需要水分参与。金字塔防止、屏蔽了大部分长波射线,因而具有保持物体粒子稳定性即不使其活性增加的作用;金字塔还漏过、接受了一定数量的短波射线,它们则可以穿越物体,带走物体所含水分,使物体干燥。所以,金字塔完全具备为法老尸体制作木乃伊的功能。
(2)据金字塔的主体建在地表以上的事实推断。金字塔能是对宇宙射线的利用;要利用宇宙射线就必须建在地表以上;如果是作为法老坟墓之用,金字塔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地下宇宙射线甚微,长波射线几乎为零,能够保持尸体物质粒子的稳定性,只要解决好防潮问题,就是墓地的最好选择;金字塔的设计者们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科技知识,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肯定,金字塔具有非墓地的用途。
(3)据金字塔内的经文推断。金字塔内的经文多次推提到“升天”、“拉”(太阳神)。“升天”具有“复活”的含义,符合法老追求永生的梦想。“拉”(太阳神),具有借用太阳神(太阳的射线)来制作木乃伊,为等待未来复活打下物质基础。(如果不能保存尸体,复活的梦想将无所寄托)。可见,金字塔虽然不是法老的坟墓,但确与法老的死亡有关,即为死后的法老制作木乃伊,以等待未来的复活。
(4)据金字塔内的石棺无盖的事实推断。金字塔的石棺大多无盖,如果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石棺不可能无盖;如果有人盗走法老的尸体,也决不可能连棺盖一起盗走;唯一合乎逻辑的推论,无盖石棺是为法老尸体制作木乃伊时使用。而制作木乃伊时是不需要棺盖的。
(5)据金字塔内找不到法老尸体的事实推断。在所有金字塔内,从未找到一具法老的尸体;但在金字塔外却发现了法老们的坟墓,并找到了几十具法老的木乃伊。虽然有人仍怀疑金字塔内另有密室保存法老的尸体,也仅仅是猜想,却不知道金字塔并非哪一位法老专用的坟墓,而是供所有国王级的法老死后制作木乃伊之处。
(6)金字塔内的三室的设置推断。影响地球和人类的宇宙射线的强弱程度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白天黑夜射线强弱不同,晴天阴天射线强弱不同,夏季冬季射线强弱不同,纬度低与纬度高射线强弱不同。在金字塔内,位置的高低,其射线强弱程度也不同,这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宇宙射线的最强的屏蔽体,所以位置越低,射线强度越小。金字塔内设有三室,两个在地表以上,一个在地表以下,位置高低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法老的死亡时间是不确定的。假如夏季死亡,金字塔外宇宙射线很强,为法老尸体制作木乃伊的关键是屏蔽更多的长波射线以防止法老尸体腐烂,这就要利用中室为法老尸体制作木乃伊,因为它比上室射线要弱。如果法老死于冬季,金字塔外宇宙射线是最弱的时段,为法老制作木乃伊的关键是如何接收更多的短波射线,以便有利于尸体快速脱水,这就要选用上室为法老尸体制作木乃伊,因为它比中室射线更强。而下室处在地表以下,是木乃伊制成之后,暂存待殡之处,这里射线最弱,长波射线几乎为零,只要解决好防潮问题,是存放木乃伊的最佳之处。
(7)据胡夫金字塔使用千余年后才被封闭的事实推断。
(a)如果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其使用必为一次性;如果金字塔是为法老尸体制作木乃伊的地方,当可重复使用。胡夫金字塔建成后过了千余年才被封闭,就足以证明它不是法老的坟墓。
(b)如果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必为一人专用;如果是法老尸体制作木乃伊处,必然可以为历代法老共用;但是,胡夫金字塔也不可能为平民共用,只能是供历代国王级的法老专用,所以,胡夫金字塔是政治、宗教、科学合作的成果,是“国家行为”。正因为胡夫金字塔是集中了当时全埃及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建,所以它的设计、施工都是最先进的。其它较小的金字塔,都是其后王公贵族或有钱人效仿国王,为追求“复活”“永生”的梦想而模仿胡夫金字塔之作。这些较小金字塔的建造,是个人行为或家族行为,根本不能与胡夫金字塔相比,这也是后建者(胡夫金字塔所建最早)远比早建的胡夫金字塔为拙劣的原因。
(c)胡夫金字塔虽然是政治、宗教、科学结合的结果,但是科学与宗教却有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科学在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宗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复活”、“永生”,是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的。况且,人们纷纷效仿法老,建造金字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历经千余年后,人们终于醒悟了这种行为的荒谬,人死是不可能复生的,于是封闭了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封闭、停用,表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最终胜利。
小结根据金字塔的用途分析和金字塔能的探究,揭示了金字塔设计建造之原理,为金字屋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对不同房屋的设计建造具有借鉴意义。
金字屋是房屋建筑中的一种新技术、新理念、新设计,它是利用其特殊结构、特殊材料所建的一种特殊房屋。它是宇宙射线过滤器,能够筛选宇宙射线,特别是筛选太阳射线。具有脱水、防腐、养生的特殊功效。因为,金字屋是对宇宙射线的筛选、利用,所以必须了解射线的产生及特性;又因为射线是由物体产生的,射线与发射射线或吸纳射线的中心体共同组成“场”,所以也必须了解场的产生及特性;影响地球和人类的射线来自太阳、月球、遥远天体及地球自身,特别是长波射线,主要来自太阳,所以要重点研究太阳的射线,还必须研究地球上的不同纬度、季节、昼夜、阴晴等因素对太阳射线的影响。
1、是物体都有场,即既放射物质,又聚合、吸纳物质。场,发散场、聚合场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场,由射线组成。发散场由发散射线组成;聚合场由聚合射线组成。
2、射线是粒子流,即由运动的超小粒子组成。粒子的大小决定粒子的运动速度;粒子流的粒子密度决定射线的波长。
3、长波射线和短波射线穿越同一介质时,所受阻力不同,或者说它们的穿越能力不同。长波射线多止于物体表面,且转化为热能;短波射线就比较容易穿越密度不是很大的物体。这样,就出现了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a)长波射线能够引起物体表面发热,也就是增加物体表面粒子的活性,使它们易于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即引起腐烂、锈蚀等。如果有一种建筑物能够阻止、屏蔽长波射线进入,便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粒子的稳定性,即不使其活性增加,岂不能够有效防止物体腐烂、锈蚀吗?b)物体腐烂、锈蚀必得水分参与,如果能够使物体脱水,即变得干燥或保持干燥,便能够有效防止物体腐烂、锈蚀了。短波射线可以轻易地穿越物体,因此能够带走物体内的水分,即使物体脱水。
c)假如,有一种建筑物,既能够阻止、屏蔽长波射线进入,同时又能够漏过、接收短波射线,即既能够保持物体表面粒子的稳定性,又能够使物体干燥或保持干燥,那岂不是最理想的防腐、防锈的手段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长波射线与短波射线的穿越能力是不同的。
d)金字屋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建筑物。它利用其特殊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及特殊的材料来筛选宇宙射线,即既屏蔽多数长波射线,又漏过、接收适量的短波射线。说白了,金字屋就是宇宙射线过滤器。
e)适量的短波射线,穿越生物体,以其推力、冲击力,可以促进生物体的物质循环,疏通其经络,增强其生理机能。因此,金字屋还具有强身固本、治病防病、益寿延年的养生作用。
三、金字屋的设计和建筑。金字屋建筑方案是根据新宇宙学设计的,虽然借鉴了金字塔的建筑原理,但并非简单的模仿,是因时、因地而制宜的创造、发明。
1、外部结构。金字屋的高与其底边长的比随建筑位置不同而不同在赤道左右为1∶1;在纬度30度左右为1∶1.5;在纬度60度左右为1∶2;在纬度高于75度处为1∶2.5。原则是纬度越低,金字屋的屋顶越尖,以利于反射更多的宇宙射线;纬度越高,金字屋的屋顶越平缓,以利于接收更多的短波射线。
2、内部结构。金字屋内设三室地表以上设高室和低室,地表以下另设一室。在低纬度地区,高室在距底部三分之一高处,以下为低室;在高纬度地区,高室在距底部二分之一高处,以下为低室。原则在低纬度地区,内室位置偏低;在高纬度地区,内室位置偏高。道理是室外射线强,则内室位置低,,以便屏蔽更多的射线;室外射线弱则内室位置高,以便接收足够数量的短波射线。
3、墙体厚度。金字屋的墙体厚度随金字屋所在纬度高低而有所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墙体厚度在1.5米以上;在中纬度地区,墙体厚度在1.25米左右,在高纬度地区,墙体厚度在1米左右。原则是,纬度越低,室外射线越强,墙体越厚,以便于屏蔽较多的射线;纬度越高,室外射线越弱,墙体越薄,以便接收更多的短波射线。
4、墙体材料。金字屋的混凝土为建筑材料。因为混凝土的物质密度略小于石材的密度,而大于砖木的密度,刚好能够有效阻隔、屏蔽长波射线而又能漏过、接收短波射线,使金字屋具备筛选宇宙射线的功能。
5、外墙涂料。在低纬度地区,金字屋的外墙涂以白色材料,以便有效反射更多的宇宙射线,白色涂料可以顶替一定厚度的墙体;在高纬度地区,金字屋外墙涂以灰色涂料,以便接收较多的射线。
6、内墙涂料。金字屋的内墙涂以蓝色涂料。蓝色意味着吸收长波射线,反射短波射线。因为金字屋不可能完全屏蔽掉长波射线,进入屋内的射线,其长波射线可以为蓝色涂料吸收,并反射其中的短波射线,因此,蓝色物质具有“二次筛选”宇宙射线的作用。
四、金字屋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1、防腐、防锈。金字屋凭借其特殊结构和特殊建筑材料有效地阻止、屏蔽了大部分长波射线,保持物体表面粒子的稳定,有效阻止物体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同时吸收一定数量的短波射线,短波射线穿越物体,带走物体内的水分,使物体保持干燥。不仅可使有机物防腐保鲜,还可防止金属物品的锈蚀。
2、治病、防病。中医治病讲究“扶正”、“去邪”相结合,前者为“固本”,后者为“治标”。适量的短波射线可以穿越人体,“冲击”人体内的微观粒子,促进人体的生理活动,疏通经络,促进体内物质循环,从而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血通畅,是强身健体的根本。本固则百邪不入。因此,金字屋对各种疾病均有辅助治疗作用。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3、益寿延年。金字屋可以疏通经络、降低血压,稳定情绪、保持愉悦、恢复体力和良好情绪,从而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益寿延年的功效。
4、金字屋的使用方法。无论是防腐还是养生,夏季,低室效果更佳;冬季,高室效果更佳。
5、金字屋可用于医院、疗养院、储藏室和普通家居之建筑。
6、金字屋是对宇宙射线这种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只需一次性建设资,而长期“免费”使用,所以,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法一、金字屋的高与底边长的比随金字屋所在纬度不同而不同赤道左右为1∶1;纬度在30度左右为1∶1.5;纬度在60度左右为1∶2;纬度在75度以上为1∶2.5。
二、金字屋内建地下室,地表以上设高低二室低纬度(小于45度),高室在距屋底三分之一高处,以下为低室;高纬度(大于45度),高室在距屋底二分之一高处,以下为低室。
三、墙体厚度随纬度高低变化而不同低纬度地区,墙体厚度不少于1.5米;中纬度地区,墙体厚度在1.25米左右;高纬度地区,墙体厚度在1米左右。
四、墙体材料为纯混凝土。
五、外墙涂料。低纬度地区,外墙涂白色涂料;高纬度地区,外墙涂灰色涂料。
六、内墙涂料。内墙涂蓝色涂料。
七、金字屋开口于地下室,经由地下室与室外通连;在距屋底三分之二高处,东西对称各开一通风口。
八、建造方法。外墙用预制件构建,内室则直接浇筑。
九、金字屋避免邻近高大建筑物。
权利要求
金字屋是房屋建筑中的一种新技术、新理念、新设计,它是利用其特殊结构、特殊材料所建的一种特殊房屋,具有筛选宇宙射线的性能及脱水、防腐、养生的特殊功效。金字屋的特征在于以下六大基本特点中,三项以上(含三项)基本特点的有机组合。特点一、金字屋的高与底边长的比随纬度不同而不同在赤道左右为1∶1;在纬度30度左右为1∶1.5;在纬度60度左右为1∶2;在纬度75度以上为1∶2.5。特点二、金字屋室内地表以上设高、低二室,二室的位置高低与金字屋所在纬度有关在低纬度(小于45度)地区,高室在距屋底三分之一高处,以下为低室;在高纬度(大于45度)地区,高室在距屋底二分之一高处,以下为低室。特点三、金字屋的墙体厚度随金字屋所在纬度高低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小于30度),墙体厚度不少于1.5米;在中纬度地区(30度——60度),墙体厚度在1.25米左右;在高纬度地区(大于60度),墙体厚度在1米左右。特点四、金字屋的墙体为纯混凝土结构。特点五、金字屋的墙体涂料,在低纬度地区,外墙涂白色涂料;在高纬度地区,外墙涂灰色涂料;内墙一律涂蓝色涂料。特点六、金字屋的使用,夏季以低室为佳,冬季以高室为佳。
专利摘要
金字屋是房屋建筑中的一种新技术、新理念、新设计,它是利用其特殊结构、特殊材料所建的一种特殊房屋。具有筛选宇宙射线的性能及脱水、防腐、养生的功效。场,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场,由射线和中心体组成。射线是粒子流。粒子的大小决定粒子的运动速度;粒子流的粒子密度决定射线的波长。长波射线和短波射线穿越能力不同,因此,可以筛选、利用它们。屏蔽长波射线,可防止物体表面粒子活性增加,有利防锈、防腐;漏进适量短波射线,有脱水及活通人体经络、气血、降压、止痛等作用。因此,金字屋可作医院、疗养院、储藏室及家居之用。
文档编号G21F3/04GKCN1924256SQ200610151980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5日
发明者赵清杰 申请人:赵清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