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带肋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71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型带肋楼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预制开口小盒子浇注成型具有上、下板面和封闭空腔的钢筋混凝土复合型带肋大楼板。
以往在建筑结构上,特别是在民用住宅上采用预制开口的钢筋混凝土小盒子,或者采用预制开口的水泥砂浆小盒子生产的带肋楼板都具有上、下板面。上板面是楼层地面,下板面是楼层顶棚。一般先浇灌下板面混凝土,在其上放置若干小盒子,然后浇灌小盒子之间混凝土,即肋混凝土,最后浇灌小盒子之上的上板面混凝土,复合型带肋楼板即生产完毕。由于在小盒子面板之上又复合一层板面,形成双重板面,其重量和造价都随之增高,失去了竞争力,无法大面积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型带肋楼板,小盒子的底面就作为楼板的一个板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盒子受力作用,从而降低了楼板的重量和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小盒子之上的上面板取消,小盒子的底面就作为楼板的一个板面,将双层板面变成单层板面。这种楼板可以正放使用,也可以翻转180°使用,甚至立放做墙板使用。
在正放使用时,虽然无连续浇注的上面板,但由于上面板处于受压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会丧失整体性,其结构受力性能并不比原方案差。
在翻转使用时,由于小盒子侧面都衬在现浇肋上,不会掉下来。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楼板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种楼板剖面图。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型带肋楼板的构造细节及生产过程。
该带肋楼板由现浇混凝土肋(3)、底板(1)和预制小盒子(2)所组成。用作上面板的小盒子是
字形,此小盒子(2)置于用作下板面的混凝土层底板(1)上面,小盒子(2)的四侧是混凝土肋(3),在小盒子(2)和底板(1)之间形成封闭空腔(4),其内无填芯材料。在(2)之上不再有结构性受力面层。
其生产过程如下先支上底模和边模,在底模上整浇一层下板面混凝土(1),接着,在下板面混凝土上放置若干预制小盒子(2),在下板面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小盒子之间以及小盒子与边模之间的肋混凝土(3)并与小盒子上面板一平,楼板即形成。它可以翻身180°做楼板使用,也可以立放做墙板用。
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种复合型带肋楼板的构造细节及生产过程。
该带肋楼板由现浇混凝土肋(3)与预制成对小盒子(6)、(7)组成。用作上、下面板的成对小盒子(6)、(7)组合成□字型,其外没有结构性受力面层,其四侧是混凝土肋(3),在成对小盒子(6)、(7)之间形成封闭空腔(5),其内无填芯材料。
其生产过程如下先支上底模及边模,在底模上放置若干个上开口小盒子(6)并在(6)上扣以下开口小盒子(7),接着浇注小盒子之间混凝土及小盒子与边模之间混凝土(3)并与小盒子上面板一平,楼板即形成。这种楼板也可以立放做墙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型带肋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由混凝土肋(3),底板(4)和预制水盒子(2)所组成,用作上面板的小盒子(2)是冂字形,此小盒子(2)置于作下面板的混凝土层底板(1)上面,小盒子(2)的四侧是混凝土肋(3),在小盒子(2)和底板(1)之间形成封闭空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楼板,其特征在于用作上、下面板的成对小盒子(6)、(7)组成的口字形。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型带肋楼板,由预制小盒子和现浇钢筋混凝土肋等组成,具有上、下板面和封闭空腔,小盒子的面板就作为带肋楼板的面板,特别适于各种住宅建筑。
文档编号E04C1/39GK2076141SQ8921645
公开日1991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11日
发明者高振先 申请人:高振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