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1492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在混凝土基块上接合有装饰材料的所谓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
现有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是把设于装饰材料背面的插合脚(锚状件)埋入混凝土基块内而成的砖装饰材料结构。
上述这种现有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适用于装饰材料为扁平形式,将砖表面全部覆盖的结构,但对于要将许多凹凸装饰材料设于砖的表面以及想增大装饰材料的浮突量时,就出现了不能采用的问题,而且在插合脚的接合作业中还有费时费力等问题。此外,在采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将贴面砖等附着于底砖上时,水泥砂浆会粘附到贴面砖等的表面,为了把它除净,不仅要花很大的时间与劳力,甚至有可能损伤贴面砖等的表面。
但是,本发明通过可用水除去的接合剂,使之于确保预定深度的同时作暂时性的固结形式,在其上灌注混凝土;或通过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来暂时性地结合上贴面砖等,以解决上述问题,而能成功地大规模生产有许多装饰材料呈立体突出形式的混凝土砖。
本发明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之特征是,于型箱底板上排列好许多装饰材料,在此底板和装饰材料之间隙部分按预定深度注入埋入剂,随即于装饰材料上方组装钢筋,接着灌注混凝土,一旦混凝土硬化后即行脱型,再用水洗去装饰材料间的埋入剂。这里,装饰材料可以是石料或贴面砖、烧结材料、玻璃、金属材料与木料。
本发明的另一项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特征是,将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涂敷于型箱内壁,随即通过接口材料(合成树脂制)敷设贴面砖,按预定高度装配入钢筋后,便于型箱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脱型并以水洗贴面砖表面,同时除去接口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项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特征是,将装饰材料排列设置于多孔支承板上,令支承板处于上方而使装饰材料定位于型箱之内,朝型箱底板上与装饰材料的间隙部分充填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钠系树脂,再向型箱内支承板上方组装入钢筋,然后灌注混凝土,一但该混凝土硬化后脱型,再用水洗去前述固结式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钠系树脂。这里的支承板可以是网板、冲孔的金属板、网式钢板、金属丝网板、树脂网板、玻璃纤维网板或碳质网板。
本发明的又另一项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特征是,以分隔件为中介,将装饰材料排列设置于多孔支承板上,令此支承板处于上方而使装饰材料定位于型箱之内,在此支承板的适当部位配置个数任意的调高分隔件,于型箱的底板上和装饰材料的表面之间充填固结式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纳系树脂,将钢筋组装到此支承板上,然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进行脱型,再用水洗去上述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钠树脂。这里的调高分隔件可以是支筒和调节支筒高度的螺栓和类似器件。
本发明还有的另一项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特征是,以固定器件将一批木块固定于支承材料上,将处于支承材料上的木块置入型箱之内。于此木块群的表面载承上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在其接口部分中充填硅酸钠树脂,再向上述型箱内组装入钢筋,同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即以水洗去木块表面上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
前述的埋入剂最好是注入时为液体,能较早固化且易用水除去的材料。例如可用硅酸钠为主要材料,并将硬化剂按1∶1的比例混合于其中作为埋入剂。至于这种硬化剂,例如有无机酸式盐NaHSO4、NaHCO3、NaH2PO4、KHSO4与Na2HPO4等。除此,在硬化剂中还把硅酸钠的硬度调节剂(例如乙二醛、叔丁内酯、碳酸亚丙酯与柠檬酸等)作为常用的增强剂,按5~40%左右的量加入来调节硬度。
其次,型箱的内壁又有以其底壁为侧壁的特征。此外,上述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之特征为使用这样一种硬化树脂层,即从碱性膨化剂中混合入少量的吸水性聚合物和/或单体,再加入硬化剂,使之硬化,由此而得到的带有吸水性聚合物的硬化树脂层。
作为上述的碱性膨化剂,例如有聚酯树脂、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醇缩乙醛等。
前述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则在以下各种(1)将有机溶剂加入碱性膨化树脂中,予以混合,于其中加入吸水性聚合物,然后和硬化剂混合使之硬化,而得到的带有吸水性聚合物的硬化树脂层;
(2)在碱性膨化剂中混合搅拌吸水性的聚合物和/或单体,再加入硬化剂,硬化后所得到的带吸水性聚合物的硬化树脂层;
(3)在碱性膨化剂中加入单体使达到可以应用的状态,再于其中加入硬化剂,硬化后所得到的带吸水性聚合物的硬化树脂层;
(4)带有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硬化树脂层的粉末化制品。
上述各物质中,硬化树脂层具有呈碱性的弱吸水性,一旦开始吸水,硬化树脂层的硬度即失去均衡,而这种不稳定状态将长期继继。
本发明采用可由水洗去的固接剂作暂时性结合,或通过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装接,故在脱出型箱后以水洗装饰材料,便可制得带有许多以立体形式突露的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而且装饰材料相互间的间隙深度得以在装饰材料的厚度范围内自由选定。此外,涉及的非硬化材料等易用约70Kg/Cm2压力的加压水洗去。
根据本发明,在型箱的内壁上,以非硬化材料层为中介暂时性地接装上贴面砖或石料后,即行灌注混凝土,脱型后以水洗此块状件来除去非硬化的材料层,即可容易地制成使装饰材料呈立体式显露的混凝土砖。
又,在型箱底上排列的石料间隔中充填以易用水洗去的接合剂,再行灌注混凝土,脱型后经水洗去接合剂,即可与上述相同容易制成使装饰材料呈立体式显露的混凝土砖。
又,在多孔支承板上,中介以分隔件来排列设置装饰材料,即使装饰材料的厚度不等,但把它们提升到均匀的高度后,从表面一侧就会显现凹凸的效果。迄今,为了实现上述状态,由于必须向装饰材料的表面侧以分隔件、砂、发泡材料等为中介物质,不仅费力耗时,而且需要高度的技巧,但是按照本发明,便能极为简单地达到此目的。还有,当以膜层料来暂时接合上装饰材料以固接到支承板上时,由于能以暂时接合的方式来高精度地确定装饰材料的排列,就能适用于由许多装饰材料来构成图案的情形。此外,在使用木块的场合,也不必担心接合剂膏状物污染木纹,从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又,当设置了支承板的高度调节装置后,就不会将混凝土的荷重加到装饰材料上,而且还能调节装饰材料的高度。
下面简单地说明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过程中灌注混凝土前的剖面图,图2为同一实施例中灌注混凝土后的剖面图,图3为同一实施例中制品的平面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贴面砖暂时接附到侧面上的混凝土砖在施工过程中的剖面图,图5为将贴面砖暂时性地装接到型箱底上之实施例中间工序的剖面图,图6为使用石料的实施例中之中间工序的剖面图,图7为适才所述实施例中制品的平面图,图8为将石料接附于支承板上的部分剖面图,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将装饰材料固定到支承板上的部分剖面图,图10为将第9图中附有支承板之装饰材料置入型箱内的部分剖面图,图11为采用了调高分隔件的实施例的部分剖面放大图,图12为将图11中之装置放入型箱内的部分剖面图,图13为将木块固接到支承板上的剖面图,图14为对应于上图的平面图,图15为将图13所示装置装于型箱内的部分剖面图。
下面阐明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下面以图1至3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底板1的四周竖立起侧板2,2形成一型箱3,在底板1上将较厚的装饰用石料4,4按适当间隔排定,向各石料4,4的间隙部注入埋入剂,此埋入剂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并加入掺有增强剂的作为硬化剂的无机酸式盐。
虽然可以根据这种注入量来确定石料4,4的突出量,但可以通过目视来将埋入剂按适度的量注入(到低于石料顶面的位置)。随即在石料4的上方以合适的间隔组装上钢筋5。然后向型箱3内灌注混凝土6。按此状态通过常温熟化或蒸汽熟化,脱型后用加压水洗去石料4表面的杂质及埋入剂,即得带有突出装饰材料的即石料4,4的混凝土砖8。
实施例2在图4的实施例中,于型箱3的侧板2,2的内壁上涂敷上非硬化材料层9,在此非硬化材料层9的内侧暂时附上贴面砖10后,于型箱3内适当处所组装上钢筋11,随即灌注混凝土。经常温熟化或蒸汽熟化,脱型与用水洗去非硬化材料层后,即得带有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
又在图5中,于型箱3的底板1上设置非硬化材料层9,在此非硬化材料层9的内侧暂时附上贴面砖10,加入接口材料14并适当的组装上钢筋11后,即灌注混凝土。经常温熟化成蒸汽熟化,脱型与用水洗去非硬化材料层后,即得带有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
实施例3本实施例如图6与7所示,于型箱3的底板1上设置非硬化材料层9,再在其上暂时性地接装石料4,4,组装入钢筋后即灌注混凝土。随后进行常温熟化或蒸汽熟化,脱型,并用水洗去非硬化的材料层和未硬化的混凝土,即得带有石料4,4形态的混凝土砖13。
上述的非硬化材料层9若为接合剂,或是为在水溶或碱水溶的接合剂中混入有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2粉末构成,则它们有可能暂时粘附到石料4,4之上。
在上面所说的情况中,石料4的大小虽有不同,但总要使其突出量大体上一致,这时可如图8所示,以非硬化材料25为中介,将石料4接附到一板材24(也可以是网板)上,依此方式装配于型箱3内,然后再如前法处理。
实施例4下面说明图9与10所示的实施例。
于网板15上中介以分隔件15排列好石料,并以盲铆钉26固定或用接合定位方式固定,作为一种带有石料的网板,把它置纳于型箱3内。随后在型箱3的底板1与石料2的表面间之空隙中,灌装以加有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的填充剂7。上面之所以采用网板,是因为较薄的石料4a与较厚的石料4b,4b相比,会成为一种悬挂状态。在组装入钢筋之后便灌注混凝土。经常温熟化或蒸汽熟化,脱型并以水洗去石料4表面及接口部分中的填充剂,即得带有石料4凹凸状态的混凝土砖。
上面之所以采用网板,是因为即使混入有较薄的石料,也可不必在它与型箱底板之间采用分隔件。而且在混凝土砖较小或在网板强度较大的情形,可以省除钢筋。
实施例5下面说明图11与12所示的实施例。
对于可供综合贴附用的片材(纸、合成树脂膜或布等),将装设有装饰材料18(贴面砖,石料等)的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层9粘贴于其上,同时组装上发泡合成树脂的接口材料14,于此装饰材料18的背面,通过分隔件16(或贴面砖的脚)由盲铆钉26固定住网板15,或者采取接合方式固定。在上述装饰材料18的接口部分,于适当的位置处组装上由支筒19与螺栓20组成的调高用分隔件23。将此装饰材料18集纳置于型箱3内,用螺栓20将型箱3的底板1与网板15间的高度调节之后,即组装入钢筋11,随之灌注混凝土12。接着依通常方法使混凝土硬化、脱型,并用水洗去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层,除去接口材料同时卸除螺栓,对接口部进行修整,即得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能调节网板的高度,而具有使装饰材料不成为直接支承体的优点。
下面说明图13至15所示的实施例。
将网式钢板21与表面设有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层9之木块22用U形钉固接,把这一固接成的整体件装定于型箱3内,用接口材料或接口填充剂14充实后,组装入钢筋11,随之灌注混凝土12。对此混凝土作常温熟化、蒸汽熟化等适当处理后,一旦混凝土硬化便进行脱型,除去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以及接口材料后,即得具有木纹装饰的混凝土砖。
代替上述的网式钢板21,也可用铁丝网板、树脂网板、碳质网板、玻璃纤维网板等。
过去应用木块时,存在着稳定性差且表面上附着有接合剂膏状物而不易除去等问题,根据本发明,则能使木块装设牢靠,同时不必担心接分剂膏状物会侵入木纹等内面,而能显现美观的木纹。
权利要求
1.一种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于型箱之底板上排列好许多装饰材料,在此底板和装饰材料之间隙部分按预定深度注入埋入剂,随即于装饰材料上方组装钢筋,接着灌注混凝土,一旦混凝土硬化后,即行脱型,再用水洗去装饰材料间的埋入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其中的装饰材料为贴面砖、烧结物、玻璃、金属与木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其中的埋入剂为硅酸钠与加有增强剂之硬化剂的混合物。
4.一种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涂敷于型箱内壁,随即通过接口材料敷设贴面砖,按预定高度装配入钢筋后,便于型箱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脱型型并以水洗贴面砖表面,同时除去接口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型箱内壁中,以其底壁为侧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是,在碱性膨化剂中混合入少量的吸水性聚合物和/或单体,加入硬化剂使之硬化,由此而得到的带有吸水性聚合物的树脂硬化层。
7.一种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其特征是将装饰材料排列设置于多孔支承板上,令此支承板处于上方而使装饰材料定位于型箱之内,在此型箱的底部上和装饰材料的间隙部分填充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钠系树脂,于上述型箱内的支承板上组装钢筋,然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脱型,用水洗去所说的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钠系树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其中所述的支承板为网板、冲孔的金属板、网式钢板、金属丝网板、树脂网板、玻璃纤维板或碳质网板。
9.一种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分隔件为中介,将装饰材料排列设置于多孔支承板上,令此支承板处于上方而使装饰材料定位于型箱之内,在此支承板的适当部位配置个数任意的调高分隔件,于型箱的底板上和装饰材料的表面之间充填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钠系树脂,将钢筋组装到此支承板上,然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脱型,再用水洗去上述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或硅酸钠树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其中的调高分隔件是支筒和调节支筒高度的螺栓和类似器件。
11.一种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固定器件将一批木块固定于支承材料上,将处于支承材料上的木块置入型箱之内,于此木块群的表面载承上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在其接口部分中充填硅酸钠树脂,再向上述型箱内组装入钢筋,同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脱型并以水洗去木块表面上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带装饰材料的混凝土砖的制法,它是通过可用水洗去的接合剂或固结成的非硬化材料,来暂时性地接合装饰材料,然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即行脱型,并以水洗上述装饰材料,而制成有许多装饰材料呈立体显露的混凝土砖一类混凝土制品。
文档编号B28B19/00GK1052627SQ90104060
公开日1991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9日
发明者関根资能 申请人:株式会社造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