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50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位置平移的方法和装置。
众所周知,我国在城市改扩建和拓宽道路的过程中,对有保留价值或保护的建筑物实现平移可以保全。由于我国城镇房屋多属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的低层房屋,造价也较低,因此对平移所用的方法和装置要求简化适用,并能降低房屋平移的造价。国内已有构筑物和木结构建筑物平移的方法是行走用小拖车和牵引用绞车。国外平移房屋的方法属框架结构,行走方式为滑动摩擦或轮式行走(如专利SU996.694-A、DE3617.194-A)或小拖车行走(如专利DE3617-173-A),牵引方式是顶推式。本发明的平移方法是采用现浇上、下基础梁作移动的托架结构,行走方式为滚道和滚杠,推进方式为千斤顶顶推或牵引,就能实现房屋平移的方法和装置简单可靠,并能就地取材和加工,有利于降低平移工程的造价。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发明一种适合我国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低层房屋平移的方法和装置,要求平移装置简单和方法可靠,并能就地取材和加工,可以降低平移工程的造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用的新颖方法是在横、纵墙承重的条形基础大放脚上面,现浇上、下两条组合式基础梁去代替原砖或毛石砌筑的基础墙。具体方法是将基础墙两侧的多余部分去掉并刨出毛砼,现浇一对下基础梁再在下基础上安装行走装置,然后在行走装置之上再现浇一对上基础梁,同时每隔1米左右现浇一个抬梁作为上基础梁之间的连系梁并能用于调整梁的高度。在现浇上、下基础梁及抬梁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可用打眼机械或用人工将上、下基础梁之间的墙体切开,使上部建筑物的全部荷载由上、下基础及行走装置支承,而用千斤顶平行顶推或牵引即可移动房屋。下面用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平移方法和装置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房屋平移的上基础梁平面图;
图2是房屋平移的下基础梁平面图;
图3、4是横向基础梁与行走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框架结构上基础梁平面图;
图6是框架结构下基础梁平面图;
图7、8是框架结构横向基础梁与行走机构的剖面图;
图9是房屋横向平移的剖面图;
图10是滑车结构图;
图11是滚珠轴承式滚轴;
图12是推进装置;
图13是牵引装置。
本发明是由上部立体结构、上基础梁、抬梁、行走装置、推进装置、下基础梁、条形砼和素砼组成,并由现浇下基础梁→安装行走装置→现浇上基础梁→切开墙体或柱→安装推进装置或牵引装置→用千斤顶顶推平移房屋而组成建筑物平移的方法,以及由现浇的组合式上、下基础梁结构、行走装置和推进装置或牵引装置而组成建筑物平移的装置。其中现浇下基础梁,对横向平移砖混结构建筑物,如图2所示,它由横向下基础梁5、纵向下基础梁6和原基础墙7组成组合式下基础梁结构,如图3、4所示,下基础梁是直接现浇在建筑物的条形基础15上。对横向平移框架结构建筑物,如图6所示,它由横线下基础梁17、柱28和纵向下基础梁9组成组合式下基础梁结构,如图7、8所示,下基础梁是直接现浇在建筑物的条形基砼24上。而对纵向平移的组合式下基础梁平面结构正相反。
安装行走装置,对砖混结构横向平移的行走装置,如图3、4所示,它是由上滑道10、滚杠11、下滑道12、楔铁13和楔铁垫板14组成行走装置结构,(图中的1是横向上基础梁、3是抬梁、5是横向下基础梁、4、7是原基础墙、15是条形砼和16是素砼垫层),其行走装置安装在横(纵)墙的上、下基础梁(1、5)之间。对框架结构横向平移的行走装置如图7、8所示,它是由上滑道19、滚杠20、下滑道21、楔铁22和楔铁垫板23组成行走装置结构(图中的26是新砌横支承墙、8是抬梁、18是上基础梁、17是下基础梁、24是条形砼和25是素砼垫层)。其滚杠(11和20)设计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单一滚杠式;第二种为滚车式结构,如图10所示,它由车架31和滚轴32组成;第三种为轴承式滚轴,如图11所示,它由轴承座33、滚柱轴承34和滚轴35组成。上滑道(10和19)与下滑道(12、21)应按滚杠的形式和房屋的特征及是否转向来选用,其上滑道与上基础梁现浇在一起,下滑道是分节与下基础梁现浇在一起,上、下滑道可用钢轨、槽钢、角钢或工字钢制作。
现浇上基础梁,对横向平移砖混结构建筑物,如图1所示,它由横上基础梁1、纵向上基础梁2、抬梁3和原基础墙4组成组合式上基础梁结构,可直接浇在行走装置(10~14)上,用于支承上部建筑物全荷载。对框架结构的上基础梁如图5所示,它由抬梁8、横向上基础梁18、砌体墙29、纵向上基础梁30和柱28组成组合式上基础梁结构,其横、纵上基础梁(18、30)围住柱28现浇,砌体墙29从横梁18砌到上梁并用于支承立体结构荷载。对纵向平移的组合式上基础梁平面结构正相反。
切开墙体或柱,当现浇的上、下基础梁(1和18、5和17)及抬梁(3和8)达到设计强度后,可用打眼机械或用人工将上、下基础梁之间的墙体或柱(4和28)切开,使行走装置所支承的上基础梁和立体建筑物与下基础梁脱开。如图9所示,平移建筑物是自由地支承在滚杠(11和20)上。
安装推进装置或牵引装置,推进装置如图12所示,是由推进杆38、推进杆座37、千斤顶座40和千斤顶41组成,其推进杆座37通过予埋螺栓固定在上基础梁36上,推进杆38与推进座37焊接在一起,千斤顶41固定在千斤顶座40上并通过予埋螺栓固定在下基础梁上,同时随上基础梁36移动要不断的向前更换固定位置,为此予埋螺栓为全梁布置。牵引装置如图13所示,它由绳环43、钢丝绳44、千斤顶座45、千斤顶46、牵引环47和牵引横梁48组成,其绳环43与上基础梁42固定连接,千斤顶座45和牵引横梁48与下基础梁的延长部固定连接,千斤顶46与千斤顶座45固定连接(图中49是基础墙)。如图12、13所示,可用平行转压千斤顶(41和46)直接推动推杆38或牵引横梁48而带动上基础梁(36和42)平移,即实现房屋平移。
本发明的平移装置如图9所示,它由上部立体结构(27为纵墙、28为柱)、上基础梁(1和18)、抬梁3、行走装置(滚杠11和20)、推进装置、下基础梁(5和17)、条形砼(15和24)和素砼垫层(16和25)组成。其上基础梁和抬梁现浇在行走装置上并支承上部立体结构,行走装置安装在上、下基础梁的滑道之间并支承上基础梁和上部立体结构,并用固定在下基础梁上的推进装置推动平移,下基础梁现浇在素砼垫层上面的条形砼上并用于支承行走装置和固定推进结构。
总之,按本发明的实施例设计制作由现浇上基础梁、行走装置、推进装置和下基础梁组成房屋平移的方法和装置,就可以从模(纵)方向平移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的低层房屋。本发明还具有平移装置简单和方法可靠的特点,可以就地取材和加工,能够降低房屋平移工程造价。如按本发明实施的第一例平移房屋的造价,仅为拆除重建所需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它由上部立体结构、上基础梁、抬梁、行走装置、推进装置、下基础梁、条形砼和素砼垫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由现浇下基础梁→安装行走装置-→现浇上基础梁→切开墙体或柱→安装推进装置或牵引装置→用千斤顶顶推平移房屋而组成建筑物平移方法,以及一个由现浇的组合式上、下基础梁结构、行走装置和推进装置或牵引装置而组成建筑物平移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基础梁对砖混结构是由横向下基础梁5、纵向下基础梁6和原基础墙7,或对框架结构是由横向下基础梁17、柱28和纵向下基础梁9组成直接现浇在条形砼(15和24)上的组合式下基础梁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基础梁对砖混结构是由横向上基础梁1、纵向上基础梁2、抬梁3和原基础墙4,或对框架结构是由抬梁8、横向上基础梁18、纵向上基础梁30、柱28和砌体墙29组成直接现浇在行走装置上的组合式上基础梁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是由上滑道(10和19)、滚杠(11和20)、下滑道(12和21)、楔铁(13和22)和楔铁垫板(14和23)组成安装在上、下基础梁(1和18、5和17)之间的行走装置结构。其滚杠(11和20)有单一滚杠式,或滚车式结构,或轴承式滚轴等三种形式的设计结构,上、下滑道(10和19、12和21)分别与上、下基础梁(1和18、5和17)现浇在一起,其材质可用钢轨、槽钢、角钢和工字钢制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推进装置是由推进杆38、推进杆座37、千斤顶座40和千斤顶41组成,其推进杆座37通过予埋螺栓固定在上基础梁36上,推进杆38与推进座37焊接在一起,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座40上通过予埋螺栓固定在下基础梁39上;或牵引装置是由绳环43、钢丝绳44、千斤顶座45、千斤顶46、牵引环47和牵引横梁48组成,其绳环43与上基础梁42固定连接,千斤顶座45和牵引横梁48与下基础梁的延长部固定连接,千斤顶46与千斤顶座45固定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是由上部立体结构、上基础梁、抬梁、行走装置、推进装置、下基础梁、条形砼和素砼垫层组成,并由现浇下基础梁、安装行走装置、现浇上基础梁、切开墙体或柱、安装推进装置和千斤顶顶推平移房屋而组成房屋平移的方法,以及由现浇的组合式上、下基础梁结构、行走装置和推进装置或牵引装置而组成房屋平移的装置。本发明的建筑物平移方法和装置简单可靠,并能就地取材和加工,可以降低平移工程的造价。
文档编号E04G23/06GK1077512SQ9211191
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5日
发明者高继良 申请人:高继良, 重庆市南桐矿区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南桐矿务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