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484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迁装置,特别是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属于建筑物迁移技术领域。
目前,建筑物迁移技术已行到广泛应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多种。例如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95223447.5(下称方案1)、95231206.9(下称方案2)、95231438.X(下称方案3)和93118856.3(下称方案4)四个技术方案。其中方案1是“高层大型建筑物整体搬迁装置”,包括行走装置、支撑装置、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由钢丝绳及千斤顶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由长方体形的下支架及圆柱形钢质滚珠组成,两侧壁的两端设有通孔,支撑装置由长方体形的上支架、调节机构及钢板组成,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一般包括两套并行放置的上支架及其组件和下支架及其组件,并行的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梯形体长条形钢块。方案2是“建筑物平行迁移装置”,其特征是由结构夹梁、上滑道、滚杆下滑道和滑道基座组成,结构夹梁通过拉紧螺栓、连接梁与建筑物结构件相连,使用时通过拉紧螺栓,连接梁把结构夹梁与建筑物结构件固定在一起,在切割建筑物结构件后,便可通过推动建筑物切口上部整体平行迁移建筑物。方案3是“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置由槽钢和钢板构成的下轨道,槽钢内填充砼,下轨道上安设管状滚杆,管内是填充体,滚杆的上方是上轨道,上轨道由数节槽钢、槽钢内的填充体、连接环、连接卡等组成,槽钢两侧均开设进料孔,连接环固接在每节槽钢的两端,每侧两个,相邻两节槽钢利用连接环和连接卡联接;牵引装置由牵引圆钢、竖直垫板、横梁和螺母等组成,牵引圆钢穿过连接环的圆孔,圆钢的一头是牵引环,另一头带螺纹,由里向外套有竖直垫板和横梁,末端旋有螺母固定。方案4是“建筑物搬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建筑物上增加底盘使得原建筑物和基础分离,在底盘下设置滚动支座,另设反力支座或活动反力支座,在需移到的新址上建造新基础,在基础和新基础之间以及滚动支座的下方设置移动轨道底盘由托换梁组成,托换梁包含墙托换梁和柱托换梁,其中墙托换梁是指在原建筑物墙中分隔逐段挖孔并放入芯垫扎钢筋浇混凝土连接而成,柱托换梁是指先在原建筑物的柱子上钻孔,锚钢筋浇混凝土而制作的分担柱子压力的梁然后截断柱子后所组成;滚动支座是指在轨道梁上方、托换梁下方放上钢板,在该钢板上放置滚动体,然后再放上钢板并浇灌混凝土所组成;移动轨道是指在滚动支座的下方原有基础梁上加细石混凝土或高标号砂浆抹成水平轨道梁,或者逐段制作浇灌混凝土连接而成的钢筋混凝土轨道和连接新基础和基础裼轨道梁所组成;反力支座是指在原建筑物的基础上打入锚筋,扎箍筋浇混凝土所组成;活动反力支座是由角钢、槽钢、螺丝组成的三角架固定在移动轨道的予留孔洞下所构成。
方案1、方案2、方案3存在的共同缺点是(1)行走装置或下轨道的刚度及承载力差,只能在浅基础的地基上进行搬迁,不适宜搬迁软弱地基或深基础之间进行搬迁,适用范围窄。
(2)难以保证全部滑行轨道在同一平面上,而且调平困难。在平移过程中容易造成错位,容易导致被迁移建筑物开裂。
(3)没有设置包柱承台,只适用于搬迁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即砖墙承重的楼房),不适用于搬迁以砼柱承重的框架结构建筑物。
(4)动力体系所用的各千斤顶不能同步,容易产生错位,因而增加施工难度和危险性。
方案4的缺点是(1)上轨道由墙下圈梁和柱间钢筋砼梁构成,下轨道为条型基础、柱间钢筋砼梁结构,迁移完毕后需要拆除,不能重复使用,不但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造价,而且延长了施工周期。
(2)上、下轨道调平困难,轨道面局部凸出的地方会出现极大的集中荷载,从而容易造成所述轨道损坏和被迁移建筑物开裂。
(3)由于下轨道存在整体性不好、刚度不强,因此动力体系中的反力支座要固定于基础上,结构复杂,施工困难,成本高。
(4)动力体系所用的各千斤顶不能同步,容易产生错位,因而增加施工难度和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该装置承载力强,适用于平移任何结构、任何基础性质的建筑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结构特点是由下轨道机构、上轨道机构、滚动机构、动力机构和若干个型钢包柱承台组成,下轨道机构由若干个固定于基础钢上的钢桁架构成,各钢桁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型钢包柱承台由包围柱子的钢构件连接而成,各包柱承台之间通过钢结构连接梁连接成刚体;上轨道机构由固定于型钢包柱承台下侧面的型钢梁构成、其数量与型钢包柱承台的数量对应,各型钢梁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滚动机构由若干个实心滚轴构成,位于上轨道机构与下轨道机构之间;动力机构由若干个反力架和若干个千斤顶组成,反力架位于下轨道机构的上弦面,千斤顶背靠反力架、其机械能输出端顶住型钢包柱承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动力机构中的反力架为钢结构、位于下轨道机构钢桁架的上弦面上,利用下轨道机构钢桁架的上弦旁边设置的等距离预留孔,通过插销将反力架固定在钢桁架上;千斤顶为电动液压千斤顶,千斤顶的后部顶住反力架、前部顶住型钢包柱承台。
电动液压千斤顶固定在反力架上,在反力架上设置一块钢板,该钢板上设置操作平台和控制箱,控制箱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液压千斤顶的控制输入端,以实施对电动液压千斤顶的操作及监控,控制箱设置若干个信号输出端、分别对各个液压千斤顶进行监控或将所有液压千斤顶并联后统一监控;反力架为易拆式活动反力架,液压千斤顶随同上轨道梁每平移一段距离,所述反力架就移动一次,以保持反力架始终顶住液压千斤顶的后部。
型钢包柱承台由四块钢构件连接而成,所述四块钢构件在建筑物支承柱的断口上方形成包围圈,该包围圈与支承柱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轴截面为倒三角形、下端紧贴柱子,在所述间隙中填上具有高强聚合力砂浆,各型钢包柱承台之间通过钢结构连接梁固定连接成桁架刚体。
上轨道机构由钢梁构成,所述钢梁位于型钢包柱承台的正下方、并通过螺栓与型钢包柱承台固定连接,其数量相当于型钢包柱承台的个数,其长、宽的尺寸大于型钢包柱承台的长、宽的尺寸,所有钢梁之间保留一定距离,以增加上轨道机构方向的灵活性。
下轨道机构的钢桁架制成标准段,可在现场组装接长,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处具有足够的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并可调节,每一列柱的两旁各安装一钢桁架,钢桁架之间通过脚手架旋转卡和钢管连接成空间网架,保证下轨道具有整体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由于起支承建筑物作用的下轨道机构由连接成刚性平面的钢桁架构成,因此本实用新型承载力强,使建筑物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各部份同步移动,保证建筑物不会产生裂痕,适用于平移任何结构、任何基础性质的建筑物。
2.采用电动液压千斤顶,同步性能好,在推动平移过程中运动平稳,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加工和装配误差引起振动和撞击,从而避免其他千斤顶由于不同步带来的危险,使整个平移过程更加安全。同时由于液压千斤顶中的油液具有吸振能力,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换向,可以在运行中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因此,本实用新型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于实现自动控制、过载保护。
3.由于所用钢结构为工具式钢结构,因此在现场组装及拆卸工序简单,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但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降低了设计及施工的难度,减轻了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设计及施工的周期(也能降低成本)。
4.采用钢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但可同时进行多个工序的施工、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减少了钢筋砼质量离散性带来的危险。
5.减少施工噪音和余泥的排放,有利于环保。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A-A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轨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轨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从
图1、图2可知,本实施例由下轨道机构1、上轨道机构2、滚动机构3、动力机构4和型钢包柱承台5构成。其中下轨道机构1为由工具式的分段型钢连接成钢桁架6并固定于原基础及新建基础(搬迁目的地基础)之上,整个下轨道机构1连接成平整的平面刚体,钢桁架6的两侧上弦面设置若干个等距离的预留孔;型钢包柱承台5由四块钢构件9焊接而成,所述四块钢构件9对支承柱形成包围圈,该包围圈与支承柱之间留有间隙16,该间隙16的轴截面呈倒三角形、并填充具有高强聚合力的砂浆17,各包柱承台5之间通过钢连接梁7连接成刚体;上轨道机构2由型钢梁8构成,所述型钢梁8固定于型钢包柱承台5的下方,其长、宽尺寸大于型钢包柱承台5的长、宽尺寸,各型钢梁8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以保证搬迁过程的灵活性;滚动机构3由实心滚轴12构成、位于上轨道机构2的型钢梁8与下轨道机构1之间;动力机构4由活动式反力架10和电动液压千斤顶11组成,千斤顶11的后部顶住反力架10、前部顶住钢包柱承台5,反力架10通过插销定位于下轨道机构1的上弦面的预留孔,千斤顶11利用反力架10的反作用力,对上轨道钢梁8施加推力并推动上轨道机构2前移,千斤顶11每前移一段距离,反力架10就要前移相同距离。
从图3可知,活动式反力架10为钢结构,下轨道机构1钢桁架6的上弦旁边设置等距离预留孔,活动式反力架10通过插销固定在该预留孔上;千斤顶11为电动液压千斤顶并固定在型钢梁8上,在钢结构连接梁7上设置钢板15,所述钢板15上设置操作平台13和控制箱14,控制箱1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液压千斤顶11的控制输入端,以实施对电动液压千斤顶11的操作及监控,控制箱14设置若干个信号输出端,实施对各个液压千斤顶11监控或将所有液压千斤顶11并联后统一监控;反力架10为易拆式活动反力架,液压千斤顶11随同上轨道梁8每平移一段距离,所述反力架10就移动一次。
从图4可知,下轨道机构1由钢桁架6构成,钢桁架6由制成标准段的工具式型钢连接而成,可在现场组装接长,各标准段之间的连接处具有足够的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并可调节。每列支柱的两旁各安装一钢桁架6,钢桁架6之间通过脚手架旋转卡18和钢管19连接成空间网架,保证下轨道机构具有整体性。当上部荷载过大时可以将两个钢桁架6并在一起使用,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所述下轨道机构1的钢桁架6固定在原有基础及新做基础上,其作用是承受上轨道传来的移动载荷和提供平整的轨道面。能重复使用。
从图5可知,上轨道机构2由钢梁8构成,钢梁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型钢包柱承台5的下侧面,其数量相当于包柱承台5的个数,其长、宽的尺寸大于型钢包柱承台的长、宽的尺寸,两上轨道钢梁8之间保留一定距离,以增加上轨道机构2方向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适用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的整体平移。
下面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平移实施过程(1)在建筑物平移目的地做新基础,所做新基础与建筑物原有基础相同。
(2)拼装下轨道机构1。先在新基础及原有挖孔桩承台上用砂浆找平,并预埋钢板,以构成钢桁架支座,支座宽度要求大于1.2m。将钢桁架标准段安放在找平钢板上并通过螺栓将钢桁架6固定在基础上,并一节连一节地延长。最后用一定直径的钢管19及旋转卡18将钢桁架6连接成立体网架。钢桁架6按8.0m跨度、130t移动荷载来设计,要求腹间距较密,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反力支座上均有足够的腹杆去承受液压千斤顶11的反作用力。
(3)安放实心滚轴12和型钢上轨道机构2的钢梁8,其中,滚轴12垂直于下轨道机构1的钢桁架6,型钢梁8固定连接于型钢包柱承台5的下侧面。
(4)安装型钢包柱承台5。先将柱子的外表面凿毛、清洗干净,然后用型钢9在适当位置将柱子包裹起来,型钢9与柱子之间留有空隙16,构成型钢包柱承台5;所述型钢包柱承台5通过螺栓与上轨道梁8连接,最后在型钢包柱承台5与柱面之间的空隙16中填充具有高强聚合力的砂浆17。
(5)安装钢结构件连接梁7。先在每个型钢包柱承台5上各安装两块钢板,然后将钢结构连接梁7焊接在钢板上并将其延长,构成水平面内的桁架。
(6)安装动力机构4。动力机构4由活动反力架10和电动液压千斤顶11组成,活动反力架10通过插销固定钢桁架的上弦上。每条柱两边的两钢桁架6上各安装一个活动反力架10,然后在该两个反力架10上固定设置一条钢梁及一块钢板,所述钢板上放置千斤顶11及其操作平台13和控制箱14。千斤顶11的后端顶住钢梁,前端顶住型钢包柱承台5。
(7)断柱。将所有柱子在型钢包柱承台5的下方断开。
(8)平移。开动电动液压千斤顶11,将建筑物一步一步向目的地迁移。电动液压千斤顶11集中控制或分别控制,平移时分级定距离或定时间平移,并且统一指挥,监测每级的平移方向、每轴线平移量、柱子的沉降量等参数。
(9)接柱。平移到位后将柱子的钢筋与基础预留的钢筋焊接牢固,支模浇砼。
(10)钢结构拆除。拆除顺序从上至下,拆下来的钢结构以后可以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特征是由下轨道机构(1)、上轨道机构(2)、滚动机构(3)、动力机构(4)和若干个型钢包柱承台(5)组成,下轨道机构(1)由若干个固定于基础上的钢桁架(6)构成,各桁架(6)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型钢包柱承台(5)由包围柱子的钢构件(9)连接而成,各包柱承台(5)之间通过钢结构连接梁(7)连接成刚体;上轨道机构(2)由固定于型钢包柱承台(5)下侧面的型钢梁(8)构成、其数量与型钢包柱承台(5)的数量对应,各型钢梁(8)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滚动机构(3)由若干个实心滚轴(12)构成,位于上轨道机构(2)与下轨道机构(1)之间;动力机构(4)由若干个反力架(10)和若干个千斤顶(11)组成,反力架(10)位于下轨道机构(1)的上弦面,千斤顶(11)背靠反力架(10)、其机械能输出端顶住型钢包柱承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特征是动力机构(4)中的反力架(10)为钢结构、位于下轨道机构(1)钢桁架(6)的上弦面上,利用下轨道机构(1)钢桁架(6)的上弦旁边设置的等距离预留孔,通过插销将反力架(10)固定在钢桁架(6)上;千斤顶(11)为电动液压千斤顶,千斤顶(11)的后部顶住反力架(10)、前部顶住钢包柱承台(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特征是电动液压千斤顶(11)固定在反力架(10)上,在反力架(10)上设置一块钢板(15),该钢板(15)上设置操作平台(13)和控制箱(14),控制箱(1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液压千斤顶(11)的控制输入端,以实施对电动液压千斤顶(11)的操作及监控,控制箱(14)设置若干个信号输出端、分别对各个液压千斤顶(11)进行监控或将所有液压千斤顶(11)并联后统一监控;反力架(10)为易拆式活动反力架;电动液压千斤顶(11)随同上轨道梁(8)每平移一段距离,所述反力架(10)就移动一次,以保持反力架(10)始终顶住液压千斤顶(11)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特征是型钢包柱承台(5)由四块钢构件(9)连接而成,所述四块钢构件(9)在建筑物支承柱的断口上方形成包围圈,该包围圈与支承柱之间留有间隙(16),该间隙(16)的轴截面为倒三角形、下端紧贴柱子;在所述间隙(16)中填上具有高强聚合力砂浆(17),各型钢包柱承台(5)之间通过钢结构连接梁(7)固定连接成桁架刚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特征是上轨道机构(2)由钢梁(8)构成,所述钢梁(8)位于型钢包柱承台(5)的正下方、并通过螺栓与型钢包柱承台(5)固定连接,其数量相当于型钢包柱承台(5)的个数,其长、宽的尺寸大于型钢包柱承台(5)的长、宽的尺寸,所有钢梁(8)之间保留一定距离,以增加上轨道机构(2)方向的灵活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特征是构成下轨道机构(1)的钢桁架(6)制成标准段,可在现场组装接长,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处具有足够的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并可调节;每一列柱的两旁各安装一钢桁架(6),钢桁架(6)之间通过脚手架旋转卡和钢管连接成空间网架,保证下轨道具有整体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搬迁装置,其结构特点是:由下轨道机构1、上轨道机构2、滚动机构3、动力机构4和型钢包柱承台5组成,下轨道机构1由固定于基础上的钢桁架6构成;型钢包柱承台5由包围柱子的钢构件9构成;上轨道机构2由固定于型钢包柱承台5下侧面的型钢梁8构成;滚动机构3位于上轨道机构2与下轨道机构1之间;动力机构4由反力架10和千斤顶11组成,千斤顶11背靠反力架10、其机械能输出端顶住型钢包柱承台5。本实用新型施工周期短,适用于搬迁任何性质的建筑物。
文档编号E04G23/06GK2440893SQ0023796
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6日
发明者李国雄 申请人:广州市鲁班建筑防水补强专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