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可折叠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594阅读:20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可折叠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构成室内装修工程等作业用的移动式可折叠脚手架。
在进行室内天花板、壁面等高处内装施工时,为能顺利进行上述作业常采用移动式作业脚手架。
传统的移动式作业脚手架,比如有将一对在下部装有活动车轮的支撑架用支撑臂连接竖立后,在面对面的支撑架上部之间铺设脚手板形成移动式脚手架,也有在下部四角处装有活动车轮的框状构件上铺设脚手板构成脚手架的,并将所需台数并列设置形成作业平台。
然而,在内装工程中使用的脚手架需随着施工的进度在室内经常移动。移动时一方面受出入口等开口部分的限制,还因房梁等存在,要求能变化其宽度及高度。
此外,由于作业者是在脚手板上进行作业,如果在脚手板出现不稳,则会造成作业的姿态不稳,这是极危险的。
由于上述传统的移动式脚手架在构造上均不能使宽度变化,因此,在室内移动困难,当需要移动时,要经过全部解体然后再组装的工序,因而就产生了每次移动时很费工夫的问题。
此外,上述的任何一种脚手架,均由于其负荷与支承负荷的部分相互呈垂直状,因此,存在无论如何也会在脚手板上产生不平稳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宽方向上可以折叠,能顺利在室内进行移动,而且在脚手板上不会产生不稳、能安全进行作业的移动式可折叠脚手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采用在用横梁连接一对立柱而成的梯架的一侧面上安装可折叠的支撑架,将该撑架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该梯架的上部,且使能沿着梯架自由折叠,在上述梯架和支撑架的下部分别安装活动车轮,用两折连杆连接上述梯架和支撑架的下部,能使梯架和支撑架在相互倾斜竖立状态下保持稳定撑开,将支承脚手板的支承台固定在梯架上端,在使梯架成倾斜竖立状态时,使所述支承台的上部支承面成水平。
撑开梯架和支撑架,使其相互成倾斜竖立状态时,在相邻的梯架的支承台上部间架设脚手板,则能构成脚手架,因下部装活动车轮能自由移动的同时,由于支承脚手板荷重的梯架成倾斜状竖立,故能使梯架在支承荷重状态下保持撑开,起到稳定支撑脚手板的作用。
若将支撑架相对梯架进行折叠,则能使脚手架整体宽度变小,因而能顺利地通过室内开口部分。
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有关本实用新型脚手架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同一脚手架被切去一部分后的主视图,图3为同一脚手架侧视图,图4为表示同一脚手架成半撑开状态时的主视图,图5为表示同一脚手架成折叠状态时主视图,图6为将支承台部分放大的主视纵剖面图,图7为将支承台部分放大的侧视纵部面图,图8为表示梯架和支撑架安装部分的剖面图,图9为表示梯架高度调整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10为表示两折连杆构造俯视横剖面图,
图11为表示作为组装成脚手架第一例的立体图,
图12为组装成脚手架第二例的立体图。

图1至图5所示,移动式的折叠脚手架1是由一对立柱2、2
前面提到的二折连杆8如
图10所示,用螺栓23将一对杆体使能自由折叠的连结在一起,再装上弹簧24,使两杆体21、22形成互相有弹性的压接状态,同时在杆体21的端部设置能使两杆体21、22保持向一方成直线弯曲的定位片25的同时,在杆体22的用螺栓23连结成的枢轴部分上,设置当两杆体21、22成接近90°弯曲状态时能嵌入杆体21的弯曲凹部26。
上述二折连杆8如图4所示,由于受到弯曲部26的限制,在弯曲到接近90°状态固定时,梯架4和支撑架5能保持在中间折叠的状态,这样就是当活动车轮6、7在移动状态下,也能使宽度变窄,即便是在有出入口的室内也能顺利进行移动。
上述的支承台9如图3所示,具有能并列放下三块脚手板的长度,在它的两侧端部设有能使脚手板31的侧面嵌入的逆L字形端壁32、33,在梯架4的上端部,将支承面33固定成当梯架4成倾斜状时保持水平的状态。
在支承台9的上支承面33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全长设有间隔突条34,使夹住此突条34的两侧成为脚手板31端部的支承部。
脚手板31如图6及图7所示,是使用金属板制成断面呈ㄇ形状,在其两端,用断面呈 状的端部金属件35嵌在其外部,在支承台9的支承面33表面接近两侧部的位置上,设置突起36。放置在支承架台9上面的脚手板31的端部金属件35如图6所示的那样,放在突条34和突起36的中间,使脚手板31不会沿长度方向脱离支承台9。
将脚手板31放置到上述支承台9时,按
图1所示,先将脚手板31放在支承台9的两边,在嵌入端壁32、32的状态下,再在这两边脚手板31的中间放入最后一块脚手板31,这样,三块脚手板31就成并列的稳定状态了。
在支承台9的两端外部分别固定着一对金属挂架37,使之能与与多根横梁3相结合组成的梯架4、安装在梯架4的一侧面上的支撑架5、分别装在梯架4下部两侧及支撑架5下部两侧的活动车轮6和7、连结在梯架4和支撑架5下部的二折连杆8及固定在梯架4上部的支承台9等构成。
上述梯架4两侧的立柱2、2如图9所示,在与横梁3相结合的外侧方管10的内部,从上部自由伸缩地插入方管11,然后在外侧方管10的上部,设销子12的定位穿通孔14,同时沿内侧方管11的轴向取适当的间隔设置销子12的定位插孔14,通过销子12对定位插孔14的选择,从而使固定在内侧方管11和11上的支承台的高度能按阶梯形变化。
横梁3可作为上下时踏脚用的同时,使下面的横梁3a的两端伸出在立柱的外侧,在这两端的下部安装带有制动装置的车轮。
支撑架5是由倾斜设置在底横梁15上的两根与立柱2、2等间隔的倾斜支撑杆16、16,及安装在底横梁15两端下部的带有制动装置的车轮7构成。梯架4的组合方法如
图1、图2及图8所示,将枢轴17焊接在立柱2、2的外侧方管10的上端外侧,再将倾斜支撑杆16的上端用螺栓18可转动地固定在枢轴17的顶端,使它与梯架4形成能折能展的状态。
将上述的二折连杆8可转动的连结在梯架4的最下部横梁3a及支撑架5的底横梁15上。如
图1和图2所示,使其展开成直线状态时,梯架4和支撑架5的撑开脚角度保持一定,当活动车轮6、7成落地状态时,梯架4和支撑架5相互倾斜成倒八字状支承负重。
当梯架4和支撑架5成相互相反倾斜支撑竖立时,由于受到重量的作用形成向两侧撑开的趋势,因而,在支承负荷的部分上不会出现不稳的状况。
另外,由于梯架4成倾斜状,因此作业人员能顺利地利用横梁3走上走下。
另外准备着的连结板38的端部挂钩39相连结。在与相邻接的脚手架1的支承台9之间架设连结板38,在平行的连结板38上面铺设脚手板3,这样就形成了作业脚手架。
此外,当面对面设置脚手架1时,在梯架4最下面的横梁3a与支撑架5的基架上,如
图1所示用两端装有ㄇ形状构件40的连结杆41将其连结。当采用脚手架1与脚手板31连结时,可省略使用此连结杆。
另外,当支承台9如图所示那样省去隔条34及突起36使表面成一平面时,还可相应地放置木制脚手板。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使用多台脚手架1构成。如
图1所示,将各脚手架1的二折连杆8伸直,使梯架4和支撑架5撑开,在按所需高度设定好倾斜竖立的梯架4的支承台9的状态下,在面对面放置的脚手架1下部用连结杆41将它们连结起,在各支承台9之间铺设脚手板31,就形成
图11所示的那样,通过并排排列三块脚手板31,且使其沿长度方向连续,形成并列作业脚手架,同时,由于装有车轮6、7可进行移动。
此外,如
图12所示通过排列多台上述脚手架,用连结板38将相邻的支承台9连结起,在连结板38之间铺设脚手板,就能构成平面较宽的平台。
上述的作业台如图2所示,由于支承重量的梯架4和支撑架5成相反倾斜竖立状,形成互相鼎立支撑,完全不会产生不稳定现象。因此,在脚手板上能稳定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利用插销12拔出及插入可改变支承台的高度,从而,使脚手板31的高度能简单轻松的得到调节。
此外,脚手架1如按图5所示将二折连杆8折叠成两折,使梯架4和支撑架5成为接近平行的状态,梯架4上的限位构件42与支撑架5相接触,形成将二折连杆放置在梯架4和支撑架5之间的状态。使脚手架本体变薄便于收藏及搬运的同时,如将活动车轮6、7按相反的方向将它们顺次叠起则可重叠放置收藏。
图4是表示在室内有出入口等宽度较窄的情况下,移动脚手架时的状态,将二折连杆8折叠成接近直角状,使梯架4和支撑架5保持半撑开状态,这样使脚手架1的宽度变窄,便于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梯架与支撑架能自由进行折叠,能从室内开口部等狭窄处自由通过。从而能在室内顺利进行移动的同时,由于能进行折叠使其体积变小,从而能毫无困难地进行搬运及收藏。
此外,由于梯架和支撑架成相互倾斜竖立状支承脚手板,因而能稳定支承脚手板、提高在脚手板上作业安全性的同时,由于梯架成倾斜竖立状,因此作业人员能较顺利的从脚手板走上走下。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可折叠脚手架,包括其下部分别安装着活动车轮、相互连接固定的支撑架和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用横梁连接一对立柱而成,将上述支撑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梯架一侧面上的上部,为使所述支撑架能相对所述梯架自由折叠,用两折连杆进行梯架和支撑架下部的连接,能使梯架和支承架成相互倾斜竖立,且保持稳定撑开状态,此外,在上述梯架上端,固定着支承脚手板的支承台,且使此支承台的上部支承面在梯架成倾斜竖立状时,保持水平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施工用移动式可折叠脚手架,包括在梯架的一侧面上可自由折叠地安装着支撑架,分别在梯架和支撑架下部安装活动车轮,用两折连杆连接此两者的下部,在用活动车轮使脚手架能自由移动的同时,由于梯架和支撑架在倾斜立状时支承荷重,因而能在脚手板上不发生不稳现象,提高脚手架的移动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E04G1/00GK2116044SQ92200509
公开日1992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14日
发明者松浦正大 申请人:朝阳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