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构筑物移位方法

文档序号:1820903阅读:1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构筑物移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移位方法,是一种建筑物构筑物整体移位的方法。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不少多层建筑物被迫拆除,而这些建筑物当中,有许多建成时间不长,还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几十年,拆掉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令人婉惜,为了尽可能地保留一些较好的旧建筑物,减少浪费,人们也发明了一些整体移动建筑物的方法,有的已实施,但已有的移位方法移动距离短,且不能转向。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移位距离长、在移动中可改变建筑物朝向的建筑物构筑物移位方法。
一般砖混结构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重量是沿外围墙与内承重墙传到基础上的,力通过砖砌体相对均匀地扩散压在基础上,若要整体移动建筑物或构筑物,需要做的是把建筑物或构筑物与基础分离,分离后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置于轨道梁上,再施加动力,把建筑物或构筑物移位。
以下方式可实现本发明首先通过对被移位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围墙、内承重墙及移位所经过的道路的勘测及结构计算,打好移位所经过的道路及所移动到的新位置的基础,在原基础上被移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侧浇注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在轨道梁上等距离预留孔洞,在轨道梁上面和设下滑钢板,在下滑钢板下面等距离设有钢柱,钢柱进入轨道梁上的预留孔洞内,依据上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总的荷载压力,在下滑钢板上间隔放钢滚动长珠,在钢滚动长珠上加设上滑钢板,在上滑钢板上经结构计算绑扎夹板梁钢筋,浇注混凝土,同时在夹板梁上及建筑、构筑物的墙上把夹板梁的穿墙通孔按结构计算要求打通,夹板挑梁是钢筋混凝土梁,夹板挑梁与夹板梁整浇为一体,使被移位的建筑物脱离原基础的墙体下增加了一道足够强度,完全承受住上部荷载压力的上轨道圈梁,利用多个千斤顶加钢丝绳滑轮,挂到夹板挑梁中预留钢环和移到位基础上预留钢环上,然后再把钢滚动长珠间隔所夹墙体去掉,使待移建筑物、构筑物与原基础分离,再同步起动多功能千斤顶,被移位的建筑物、构筑物整体移动,沿着浇注好的行走路线基础缓速移动,移位到指定位置的基础上,将钢滚动长珠之间及墙下的去掉部分浇捣密实混凝土,至此移位完毕。
钢筋混凝土轨道梁是采用钢屑搅拌到混凝土中制成的。
本发明可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平稳地移到预定的位置上,距离任意远,在移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原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朝向,移动时速度可控制在0.25米/小时,被移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不会受到任何损坏。


图1是实施例的A、C立面图;图2是图1的一层平面图;图3是图2的1-1剖面图;图4是图1的二层剖面图;图5是基础平面图;图6是图4的1-1剖面图;图7是图6侧立面图;图8是基础平面及行走路基平面示意图。
实施例以整体移动一座二层小楼为例,楼的长宽高尺寸为120000×4800×7400mm,小楼的外围墙、内承重墙构成其承重的基础,通过计算,把移楼行走所经过的道路及移到位的新基础浇注成与原基础同样的基础,见附图8所示,在小楼原基础上两侧外围墙处浇注钢纤维混凝土轨道梁1,截面为150mm×200mm,轨道梁1是采用钢屑搅拌到混凝土中制成的,在轨道梁1上等距离预留孔洞7,在轨道梁1上面加设下滑钢板5,钢板5宽200mm,厚10mm,在下滑钢板5下面等距离设有钢柱8,钢柱8进入预留孔洞7内,根据上部楼房总的荷载压力,在下滑钢板5上间隔300mm放钢滚动长珠4,长珠4由铸铁制成实心体,珠长150mm,直径100mm,两端头倒角45°,在钢滚动长珠4上加设上滑钢板6,尺寸同钢板5,在上滑钢板6做钢筋混凝土夹板梁2,尺寸为高×宽=250mm×200mm,通长设置,再在夹板梁2上及被移小楼墙上间隔500打通孔,同时绑扎夹板挑梁钢筋,浇注足够标号的混凝土,制成150mm×150mm截面积的夹板挑梁3,夹板挑梁3一一穿过夹板梁2和被移位小楼墙上的通孔,夹板挑梁3与被移小楼墙两边的夹板梁2整体浇注为一体,使得被移动的小楼脱离原基础的墙体下增加了一道足够强度,并完全承受得住上部荷载压力的上轨道圈梁,然后,再把两侧钢滚长珠4处所夹墙体去掉,小楼脱离原基础,利用多个千斤顶加钢丝绳滑轮,挂到夹板挑梁3中预留钢环和移到位基础上的预留钢环上,同步起动千斤顶,此时,该建筑物小楼整体移动,移动时速在0.25米/小时,待移动到指定位置的基础上,将钢滚动长珠4之间的墙下去掉部分浇捣密实混凝土,至此移位完毕,在移动过程中可改变小楼的朝向,只需将行走路线的基础设计、浇注成弯道,在移动中缓缓转变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构筑物移位方法,首先通过对被移位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围墙、内承重墙及移位所经过的道路的勘测及结构计算,打好移位所经过的道路及所移动到的新位置的基础,在原基础上被移位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侧浇注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在轨道梁上等距离预留孔洞,在轨道梁上面加设下滑钢板,在下滑钢板下面等距离设有钢柱,钢柱进入轨道梁上的预留孔洞内,依据上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总的荷载压力,在下滑钢板上间隔放钢滚动长珠,在钢滚动长珠上加设上滑钢板,在上滑钢板上经结构计算绑扎夹板梁钢筋,浇注混凝土,同时在夹板梁上及建筑、构筑物的墙上把夹板梁的穿墙通孔按结构计算要求打通,夹板挑梁是钢筋混凝土梁,夹板挑梁与夹板梁整浇为一体,使被移位的建筑物脱离原基础的墙体下增加了一道足够强度,完全承受住上部荷载压力的上轨道圈梁,利用多个千斤顶加钢丝绳滑轮,挂到夹板挑梁中预留钢环和移到位基础上预留钢环上,然后再把钢滚动长珠间隔所夹墙体去掉,使待移建筑物、构筑物与原基础分离,再同步起动多功能千斤顶,被移位的建筑物、构筑物整体移动,沿着浇注好的行走路线基础缓速移动,移位到指定位置的基础上,将钢滚动长珠之间及墙下的去掉部分浇捣密实混凝土,至此移位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方法,其特征是钢筋混凝土轨道是采用钢屑搅拌到混凝土中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方法,其特征是钢滚长珠由铸铁制成实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方法,其特征是钢滚长珠直径100±2%mm,长150-200mm,两端头倒角4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建筑物构整体移位的方法,首先通过对被移位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围墙,内承重墙及移位所经过的道路的勘测及结构计算,打好移位所经过的道路及所移动到的新位置的基础,在被移位建筑物原基础上浇注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再把建筑物与原基础分离,分离后的被移建筑物置于挑梁和轨道梁构成的圈梁上,再施加动力,把建筑物移位,本发明可平稳移动任何建筑、构筑物到任意远,在移动中,可改变被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朝向。
文档编号E04G23/06GK1132302SQ9511718
公开日1996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禹卿, 李胜杰, 符国忠, 朱俊杰, 段国忠 申请人:哈尔滨市道里区房屋土地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