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饭石墙地砖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960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麦饭石墙地砖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建筑装饰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麦饭石墙地砖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外墙砖一般由粘土类原料、瘠性骨料和一定的助熔原料配制而成。由于对砖坯白度要求不高,因此大多采用当地低质原料(如红粘土、黑粘土和瓷砂)或废料(如废匣钵、粉煤灰)经烧结制成。
传统的地砖,大多采用含铁较高而质低的红粘土为主要原料(占50~80%)并配以一定量的砂子(石英),废通钵粉等(减粘和降低收缩,调节烧结性能)进行配制。依靠红粘土自身所含的铁质和碱性组分助熔并着色。也可以采用耐火粘土、石英、长石配料并加入少量的铁矿渣作为着色剂,经烧结制成。
陶瓷及其它硅酸盐工业制品的基本原料是天然矿物或岩石,如石英、长石、粘土三大类。从化学成份看,O、Si、Al、Fe、Ca、Na、K、Mg等八种元素占总量的绝大部分。上述造岩元素多以氧化物形式出现。而麦饭石本身就是从母岩中分离出来经长期风化而成。麦饭石具有陶瓷原料中所需的所有八种元素,并且也是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其中SiO2、Al2O3占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具备了成为陶瓷原料的基本条件。
发明的简要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麦饭石墙地砖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麦饭石墙地砖的制作工艺,包括将可塑料材料、瘠性材料和结合剂经混合、压制成型、经上釉或不上釉后,烧制,其特征在于麦饭石作为非可塑性材料在配料中至少占总重量的1%,于1100°~1300℃至少通过一次烧成。
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釉中含有至少占釉配料1%重量的麦饭石。
一种麦饭石墙地砖,包括可塑性材料、瘠性材料和粘合剂,其特征在于麦饭石作为非可塑性材料至少占总重量的1%。
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的1.现代建筑的一个普遍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建筑物内部污染问题。由于现代建筑的内装修,大量采用水泥、有机粘接剂、涂料、墙纸等可能挥发出有毒有害气体物质的装饰材料,特别是采用空调装置的建筑物,内部形成封闭的环境,对人体的损害更加明显,引发大楼病,空调病均出于此因。现在掀起的一场“绿色建材”的世界潮流,就是针对这些现代病所引发的。
麦饭石墙地砖的产品,可以为解决上述难题开辟一条道路。运用麦饭石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吸附功能,可以降低现代建筑内部的污染。此外,麦饭石墙地砖在室温下,有微量的远红外线的辐射也有益于人体健康。由此可见,麦饭石墙地砖不失为一种保健型的建筑装饰材料。
2.适于普通居民住宅的内装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和农村大规模住宅建设的兴起,普通居民家庭住宅的内装饰如何避免现代污染,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麦饭石墙地砖的问世,为人们提供一种价格适中的保健型建筑装饰材料。这种材料将在普通居民住宅的装饰领域显示其广阔的前景。
3.适用水池、浴池、游泳池的砌筑麦饭石墙地砖具有优良的吸附和溶出双重功能,不但可吸附水中Pb、Cd、Hg等重金属离子,还可吸附F、As等有害物质。对有害病菌如大肠杆菌也有相当的吸附率。麦饭石墙地砖在水中还能溶出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用麦饭石墙地砖砌筑水池、浴池、游泳池能使水起到活化、净化、矿化以及除臭和抑制细菌的作用。麦饭石水长期饮用对肠胃病、肝炎、糖尿病、高血压、便秘、外痔、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疗效。麦饭石水洗浴对医治皮肤病、脚气、骚痒、疮疽具明显效果。
麦饭石墙地砖除了保持麦饭石一定的吸附和溶出双重功能外,我们还发现麦饭石墙地砖具有对远红外线的较高辐射率。这一特殊功能是由麦饭石中除主要成份SiO2、Al2O3外,还含有较多的Fe2O3、MgO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烧结过程中,这些物质结合成一体,从而获得了对远红外线具有较高的辐射率,在550°K条件下,在105μ~2μ范围内,麦饭石墙地砖具有较高的远红外辐射率。
4.由于釉料中含有麦饭石,因此上釉制品不影响发挥麦饭石的吸附和溶出双重功能。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麦饭石墙地砖和其它类型的墙地砖一样,采用半干压法成型并烧制而成,因此适合于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生产,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

图1所示。
本发明所生产的麦饭石墙地砖可采用一次或二次烧成工艺,无釉制品均可一次烧成。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
本发明选用长白山麦饭石原矿具有如下组成(按重量%计
注麦饭石原矿经粉碎或除铁处理,各化学组分会有变动,配方应按实际值计算。
辅料有瓷土、红泥、白泥、腊石、石英砂、滑石、废瓷等。瓷土可直接选用瓷土矿生产的瓷土,也可自行配制。自配瓷土SiO2占60~77%;Al2O310~25%,自配瓷土原料由瓷石、长石、粘土、石英等配制,粘土可选用高岭土、苏州土、水曲柳、诸暨土、宜兴涧众泥、江西镁质泥等。
自配瓷土配方实例(按重量%计)
本发明所使用的主要原料为麦饭石、结合剂和瘠性材料。麦饭石含量从1~100%可视需要而定,尤以50~70%含量为佳。
本发明配方的设计原则①麦饭石含量<20%,麦饭石可取代相应百分比的现成墙地砖配方中的非可塑性原料,麦饭石的颗粒度可在6~250目之间选择。一般过120目筛即可。
②麦饭石含量在20~70%之间,配方设计步骤和原则为
a、分别计算出各原料SiO2、Al2O3含量,其它组分也应适当参考。
b、SiO2总含量应控制在60~75%之间Al2O3总含量应控制在13~25%之间
(铝硅比)控制在0.15~0.35之间。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除了另有说明外,配方中均为重量份数,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可参照附图1,主要采用半干压法成型、一步或二步烧成工艺制成无釉产品;或者采用压制成型、施釉、一步或二步烧成工艺制成上釉产品。
实施例1~10<
<p>实施例11~13
实施例1~13中的瓷土可直接选用瓷土矿产的瓷土,也可选用上述的自配瓷土。
实施例14
实施例15~28根据实施例1~14所述的配方压制成型后施釉、烧成后得到上釉产品。
所述的施釉包括制釉部分,釉的配方中包括麦饭石成份
所述的施釉可以是面釉、底釉或同质釉。
本发明的麦饭石墙地砖制品可根据GB11947-89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国家标准制成各种标准规格产品,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制成各种异型产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特点是将麦饭石这一我国古代最早开发的天然药石引入现代建筑装饰材料——墙地砖的制造,从而将保健和装饰功能结合于一体,形成全新概念的新一代保健型建筑装饰用的墙地砖制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麦饭石墙地砖的制作工艺,包括将可塑性材料、瘠性材料和结合剂经混合,压制成型,经上釉或不上釉后烧制,其特征在于麦饭石至少占配方总重的1%,于1100℃~1300℃通过至少一次烧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釉中含有至少占釉配方总重的1%的麦饭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麦饭石占配方总重的35~50%,烧成温度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麦饭石占配方总重的80~100%,烧成温度为1120℃±50℃。
5.一种麦饭石墙地砖,其特征在于麦饭石至少占配方总重的1%重量,于1100℃~1300℃烧成。
6.如权利要求6的麦饭石墙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地砖为上釉制品,所述的釉中含有至少占配方总重的1%的麦饭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麦饭石墙地砖,其特征在于墙地砖中麦饭石占配方总重的35~50%,烧成温度为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麦饭石墙地砖,其特征在于墙地砖中麦饭石总重的80~100%,烧成温度为1120℃±50℃。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麦饭石墙地砖,以麦饭石为主要原料,辅以必要的结合剂和瘠性材料经压制成型后烧制而成。本发明的麦饭石墙地砖兼有麦饭石溶出和吸附功能,它与墙地砖的装饰功能相结合,形成新一代保健型建筑装饰材料。
文档编号C04B33/32GK1138564SQ9512095
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7日
发明者陈威烈 申请人:陈威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