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96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属于建筑结构件的技术领域。
建筑行业,常使用粘土制砖砌筑施工,或在现场浇灌墙结构,装配大型砌块结构等施工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需要较大的辅助施工场地,施工周期长,成本也偏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前开间板,后开间板、山墙板、顶板,拼装成盒子结构,再由此单元可拼装成各种建筑,施工简易,不再使用砖瓦,强度好,可抗震,隔音保温性能均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拼装式钢筋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建筑由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山墙板(3)和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1)两侧和顶部有

字形钢筋(5)(7)端面有

形孔洞(6),上端有吊钩(13),后开间板(2)顶部有

字形钢筋(8),两侧有钢筋(9),顶部两端有吊钩(10),端面中部留有窗孔(11),山墙板(3)左右两侧有

字形钢筋(12),顶部也有钢筋(14)和吊钩(15),山墙板(3)侧面的钢筋(12)与前开间板(1)和后开间板(2)钢筋(5)(9)互相嵌合,顶板的钢筋也与前后开间板(1)、(2)、山墙板的钢筋(14)嵌合,充填混凝土组成一盒子结构建筑。
一种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建筑由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5)、山墙板(3)和山墙板(27)、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1)两侧和顶部有

字形钢筋(5)(7),端面有

字形孔洞(6),上端有吊钩(13),后开间板(25)顶部也有

字形钢筋(8)和吊钩(10),左侧有一排

字形钢筋(9),右侧有向内延伸的凸边(26),凸边(26)内侧上部也有

字形钢筋(9),中部端面有窗孔(11),山墙板(3)左右两侧有

字形钢筋(12),顶部有钢筋(14)和吊钩(15),另一山墙板(2∶7)的右上侧向右凸伸一凸块(28),且有

字形钢筋(29),左侧有

字形钢筋(12),顶部有

字形钢筋(14)和吊钩(15),前开间板(1)的钢筋(5),后开间板(25)的钢筋(9)分别与山墙板(3)(27)的钢筋(12)嵌合,凸边(26)的钢筋(9)也与凸块(28)的钢筋(29)嵌合,再装上顶板(4),顶板(4)左端在前开间板(1)处向前悬伸一部分,灌装混凝土形成一盒子结构。
一种拼装式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由前开间板(30)、后开间板(33)、山墙板(3)、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30)顶部有

字形的钢筋(7)和吊钩(13)端面有

形空洞(6),左侧有向前凸伸的凸边(31),且高度低于前开间板高度,其缺口处有向前延伸的钢筋(32),右侧有向前凸伸的

字形钢筋(5),后开间板(33)左侧有

形钢筋(9),中部有窗孔(11),顶部有

形钢筋(8)和吊钩(10),右侧有向前凸伸的凸边(34),其高度低于板的高度,缺口处有向前凸伸的钢筋(35),前开间板(30)的钢筋(5)以及后开间板(33)的钢筋(9)与山墙板(3)的钢筋(12)嵌合,钢筋(32)与(35)之间另用钢筋连接,再充填混凝土,顶板(4)的钢筋与前后开间板(30)(33)的钢筋(7)(8)分别互相嵌合,组成一盒子结构。
一种拼装式混凝土盒子结要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由前开间板(35)与后开间板(38),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35)中部有

形空洞(6),顶部有吊钩(13)和

形钢筋(7),左右两侧有凸边(31)(36),其高度均低于板高,缺口处留有钢筋(32)(37),后开间板(38)中部有窗孔(11),顶部有吊钩(10)和

形钢筋(8),左右两侧有凸边(39)(34),其高度低于板的高度,其缺口处分别有钢筋(40)(35),顶板的钢筋与前后开间板(35)(38)的钢筋(32)(35)互相嵌合,插入钢筋灌充混凝土后组成一盒子结构。
前开间板(1、30、35),后开间板(2、33、38)、山墙板(3、38)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薄壁层,外层为钢筋混凝土与聚苯乙烯板复合的保温层。



图1盒子结构建筑示意图(第一实施例); 图2前开间板示意图; 图3后开间板示意图; 图4山墙板示意图; 图5拼装架示意图; 图6后开间板示意图; 图7山墙板示意图; 图8盒子结械建筑示意图(第2例); 图9前开间板示意图;
图10后开间板示意图;
图11盒子结构建筑示意图(第三实施例);
图12前开间板示意图;
图13后开间板示意图;
图14盒子结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
兹结合附图对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的结构详细叙述 由
图1,盒子结构建筑由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左右2块已墙板(3)以及顶板(4)组合而成,其顶板(4)还由前开间板(1)向前悬伸一段。
由图2,前开间板(1)是内部存有钢筋,外面浇灌混凝土形成的平板形状,其两侧和顶部都预留一排

字形钢筋(5)(7),端面具有

形孔洞(6),在上端的左右位置还留有吊钩(13),在拼装时可用于吊运安装,前开间板(1)与拼装架(见图5)之间通过铁丝杆连接。
由图3,后开间板(2)也是由钢筋混凝土预制成的平板形状,其顶部有一排

字形的钢筋(8),两侧有

字形的钢筋(9),顶部两端还有吊装用的吊钩(10),端面中部留有窗孔(11)。由图4,山墙板(3)是矩形板,左右两侧有一排

字形钢筋(12),顶部也有

字形钢筋(14)以及吊钩(15)。
由图5,拼装架有六根立柱(16),2根立柱(16)之间有斜支撑(17)支撑,立柱(16)上部置有槽钢,纵横交叉叠放,再铺设一平板(24),拼装架的左侧有一由纵杆(22)横杆(20)纵杆(19)组合成立方体形状的框架,两侧有斜杆(21)交叉支撑,底部装有滚轮(18),上部有顶板(23)与平板(24)对齐。
拼装时把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山墙板93)置于拼装架四周,使山墙板(3)侧面的钢筋(12)与前开间板(1)和后开间板(2)的钢筋(5)和(9)互相嵌合,再插入一长钢筋,再浇注混凝土,使它固接成一体,再放置顶板(4)也按上述原理固接成一体,由此组成如图(1)所示的盒子结构,顶板的钢筋(图未表示),也与前后开间板(1)(2)和山墙板(3)顶部的钢筋(7)(14)(8)嵌合,再浇注混凝土。
由图6,后开间板(25)顶部有

字形钢筋(8)和吊钩(10),左侧有一排

字形钢筋(9),在右侧向内延伸一凸边(26),凸边(26)内侧上部也有数个

字形钢筋(9),中部端面也有窗孔(11)。由图7,山墙板(27)也可以在山墙板(3)的基础上,其右上侧向右凸伸一凸块(28),凸块(28)右侧也有数个

字形钢筋(29),与后开间板(25)凸边(26)上部的钢筋(9)相对应。但在凸块(28)下方山墙板(27)右侧部份并无

字形钢筋。
由图8,组装时,把前后开间板(1)(2)以及山墙板(3)和山墙板(27)置于拼接架的四周,其连接表面钢筋,例如前开间板(1)的钢筋(5)以及后开间板(2)的钢筋(9)分别与山墙板(3)和(27)的钢筋(12)相嵌合,再插入钢筋,浇铸混凝土后形成一体,再装上顶板(4),使右端有一部分突伸于前开间板(1)外,山墙板(27)与后开间板(2)的凸边(26)之间形成一安装大门的空缺部分,钢筋(29)也与凸边(20)的钢筋(9)嵌合,插入钢筋,再浇注混凝土后固接成一体。由图9,前开间板(30)顶部有

字形钢筋(7),以及吊钩(13),端面有

形空洞(6),左侧均有向前延伸的凸边(31),凸边(31)的高度比前开间板(30)的高度稍低。因而形成一缺口,该缺口有向前延伸的钢筋(32),前开间板(20)右侧也有向前凸伸的

形钢筋(5)。

图10,后开间板(33)左侧有

字形钢筋(9),中部有窗孔(11),顶部有向前凸伸的一排

形钢筋(8)以及吊钩(10),右侧有向前凸伸凸边(34),其高底低于板的高度,因此形成一缺口,该缺口处也有凸伸的钢筋(35),但凸边(34)表面并未留有钢筋。

图11,组装时,把前开间板(30)、后开间板(33)、山墙板(3)置于拼装架四周,使前开间板(30)的钢筋(5)与山墙板(3)的钢筋嵌合,使后开间板(33)的钢筋(9)也与山墙板(3)的钢筋(12)互相嵌合,凸边(31)也(34)互相对应,其钢筋(32)(35)之间插装钢筋,灌混凝土后再安置顶板(4),同理,浇铸成
图11所示的盒子结构,其顶板(4)左侧也有一部分凸伸于前开间板(30)外面。

图12,前开间板(35)的中部也有

形空洞(6),顶部有吊钩(13)和

形钢筋(7),左右两侧均有凸边(31)和(36),该凸边(31)(36)高底低于板的高度,形成一缺口,缺口处各留有钢筋(32)(37)。

图13,后开间板(38)同样在中部有窗孔(11),顶部有吊钩(10)和一排

形钢筋(8),左右两侧均有向前延伸的凸边(39)和(34),而且其高度均低于板的高度,因而形成一缺口,该缺口处有前伸的钢筋(40)和(35)。

图14,组装时把前开间板(35)和后开间板(38)分别置于拼装架两旁,使凸边(31)和凸边(341)相对,凸边(36)也与凸边(39)相对,由上部的钢筋(32)与(35),钢筋(40)与(37)另用钢筋连接后灌注混凝土,形成一体,再在上部覆盖一顶板(4),也使顶板的钢筋与钢筋(7)(8)嵌合,灌注混凝土后形成如
图14的盒子结构,其顶板(4)的左端均伸出于前开间板(35)外面一部份。
前开间板(1、30、35)和后开间板(2、25、58、33)、山墙板(3、27)都是聚苯乙烯板与混凝土复台而成的保温板,而顶板(4)是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块复合而面的密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具有下列优点 1、盒子结构可以成批生产,加快建筑速度; 2、不再使用砖瓦砌筑,可节约制砖瓦土地; 3、保温性能胜过砖瓦结构; 4、可耐8级抗震强度; 5、施工简便,可节省施工用地,一般5000m2,六层建筑只要6-8月可以全部装饰峻工; 6、可以移动,拆迁,可重复使用; 7、利用前后开间板、山墙板,可任意组合成多种型式。
权利要求1、一种拼装式钢筋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建筑由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山墙板(3)和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1)两侧和顶部有
字形钢筋(5)(7)端面有
形孔洞(6),上端有吊钩(13),后开间板(20顶部有
字形钢筋(8),两侧有钢筋(9),顶部两端有吊钩(10),端面中部留有窗孔(11),山墙板(3)左右两侧有
字形钢筋(12),顶部也有钢筋(14)和吊钩(15),山墙板(3)侧面的钢筋(12)与前开间板(1)和后开间板(2)钢筋(5)(9)互相嵌合,顶板的钢筋也与前后开间板(1)、(2)、山墙板的钢筋(1 4)嵌合,充填混凝土组成一盒子结构建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山墙板(3)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薄壁层,外层为钢筋混凝土与聚苯乙烯板复合的保温层。
3、一种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建筑由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5)、山墙板(3)和山墙板(27)、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1)两侧和顶部有
字形钢筋(5)(7),端面有
字形孔洞(6),上端有吊钩(13),后开间板(25)顶部也有
字形钢筋(8)和吊钩(10),左侧有一排
字形钢筋(9),右侧有向内延伸的凸边(26),凸边(26)内侧上部也有
字形钢筋(9),中部端面有窗孔(11),山墙板(3)左右两侧有
字形钢筋(12),顶部有钢筋(14)和吊钩(15),另一山墙板(27)的右上侧向右凸伸一凸块(28),且有
字形钢筋(29),左侧有
字形钢筋(12),顶部有
字形钢筋(14)和吊钩(15),前开间板(1)的钢筋(5),后开间板(25)的钢筋(9)分别与山墙板(3)(27)的钢筋(12)嵌合,凸边(26)的钢筋(9)也与凸块(28)的钢筋(29)嵌合,再装上顶板(4),顶板(4)左端在前开间板(1)处向前悬伸一部分,灌装混凝土形成一盒子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开间板(1),后开间板(25)、山墙板(3、27)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薄壁层,外层为钢筋混凝土与聚苯乙烯板复合的保温层。
5、一种拼装式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由前开间板(30)、后开间板(33)、山墙板(3)、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30)顶部有
字形的钢筋(7)和吊钩(13)端面有
形空洞(6),左侧有向前凸伸的凸边(31),且高度低于前开间板高度,其缺口处有向前延伸的钢筋(32),右侧有向前凸伸的
字形钢筋(5),后开间板(33)左侧有
形钢筋(9),中部有窗孔(11),顶部有
形钢筋(8)和吊钩(10),右侧有向前凸伸的凸边(34),其高度低于板的高度,缺口处有向前凸伸的钢筋(35),前开间板(30)的钢筋(5)以及后开间板(33)的钢筋(9)与山墙板(3)的钢筋(12)嵌合,钢筋(32)与(35)之间另用钢筋连接,再充填混凝土,顶板(4)的钢筋与前后开间板(30)(33)的钢筋(7)(8)分别互相嵌合,组成一盒子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开间板(30),后开间板(33)、山墙板(38)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薄壁层,外层为钢筋混凝土与聚苯乙烯板复合的保温层。
7、一种拼装式混凝土盒子结要建筑,其特征在于盒子结构由前开间板(35)与后开间板(38),顶板(4)组成,前开间板(35)中部有
形空洞(6),顶部有吊钩(13)和
形钢筋(7),左右两侧有凸边(31)(36),其高度均低于板高,缺口处留有钢筋(32)(37),后开间板(38)中部有窗孔(11),顶部有吊钩(10)和
形钢筋(8),左右两侧有凸边(39)(34),其高度低于板的高度,其缺口处分别有钢筋(40)(35),顶板的钢筋与前后开间板(35)(38)的钢筋(32)(35)互相嵌合,插入钢筋灌充混凝土后组成一盒子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开间板(35),后开间板(35)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薄壁层,外层为钢筋混凝土与聚苯乙烯板复合的保温层。
专利摘要一种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它由前开间板、后开间板、山墙板、顶板组成,一盒式结构板的两侧或顶端均有コ字形钢筋,组合时互相嵌接,再加钢筋和二次浇灌,前后开间板山墙板的内墙为钢筋混凝土墙外墙与钢筋混凝土与聚苯乙烯板的复合墙。顶板为复合的密肋板,本结构不用砖瓦,节省施工占地,抗震强度保温性能均高。
文档编号E04B1/348GK2285797SQ9624240
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3日
发明者张兆亮 申请人:北京市东升新型盒子房屋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