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662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
传统的围墙由砖砌而成。这较为麻烦,需挖沟建设墙基,而后在墙基基础上逐块砌砖,不但费时,费工而且施工速度慢,墙体横向承受力小,施工要求技术水平高,施工成本大。同时墙体占用土地面积大,墙体不能拆除,拆除后墙体材料不能重新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用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板拼装围墙,使其具有建设速度快,成本低,占用土地少,墙体承受力大和墙体材料反复重新应用,墙体拼装组合变化多,美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墙体和围墙柱所组成,围墙板为分体式围墙板,围墙由可移动的围墙板,围墙柱和基础墩组合而成,基础墩位于地下,围墙柱位于基础墩的墙柱固定槽内,围墙板两端通过围墙柱上的墙板卡槽彼此连接。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用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板拼装围墙,围墙建设速度快,仅用传统围墙建设速度的1/5时间,而墙体建设成本比传统围墙成本低50%。墙体占用土地少,仅是传统围墙建设用地的1/2。墙体横向承受力较大。而且墙体材料可反复使用,墙体可任意拼装组合变化多,墙体图案不单一,整个墙体美观大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为带孔围墙板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4为墙体花池示意图图5基础墩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围墙柱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剖面示意图图9为围墙柱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A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由墙板和围墙柱2所组成,围墙板为分体式围墙板,围墙由可移动的围墙板,围墙柱和基础墩4组合而成,基础墩位于地下,围墙柱位于基础墩的墙柱固定槽内,围墙板两端通过围墙柱上的墙板卡槽12彼此连接。围墙板可为带孔墙板1,围墙板上可设花纹槽21。花池围墙板7上设有墙体花池6。墙体花池两端设有卡槽9,墙体花池内底设花池水孔8,卡槽卡在花池围墙板上。围墙板可为铁围墙板。围墙柱和围墙板面可对应设置焊接连接板13。
具体制作时,可用混凝土在横具中预制带孔围墙板1和不带孔围墙板2,不带孔围墙板2上可设有花纹槽21,每块不带孔围墙板上的花纹槽21在拼接时应保证互相对应或拼合,以保持美观。每块围墙板长度约为2-4米之间,宽为0.38-1米。在模具中用凝土预制围墙柱3,围墙柱上依墙体高度预留墙板卡槽12,其宽度与各围墙板两端相同。围墙柱和围墙板面可预留焊接连接板13,在模具中用混凝土预制基础墩4,呈正方体形,其中部设有墙体固定槽11,用以插接墙体柱。在预制花池围墙板,墙体花池6,基础墩,围墙柱和各带孔围墙板时均应在里面设钢筋10,为传统结构板不再累述。墙体花池6位于花池围墙板7上,墙体花池为槽形其底设花池水孔8,墙体花池两端设卡槽9用以卡接花池于花池围墙板上。
围墙板的部份整体部分还可用铁围墙板5代替,铁围墙板可为铁棍或铁板焊接而成,其边缘与围墙柱面上焊接连接板焊接连成一体。
使用时,(如
图1所示)按一定位置预埋基础墩,基础墩上插接围墙柱。各围墙板通过围墙柱上的墙板卡槽连成一体,围墙板可根据需要拼装,如花池围墙板,带孔围墙板,花纹槽围墙板互相组合,在拼装的围墙正面可漆颜色以增加美观。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施工迅速,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组合式围墙板。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由墙板和围墙柱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围墙板为分体式围墙板,围墙由可移动的围墙板、围墙柱和基础墩组成而成,基础墩位于地下,围墙柱位于基础墩的墙柱固定槽内,围墙板两端通过围墙柱上的墙板卡槽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其特征在于围墙板可为带孔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其特征在于围墙板上可设有花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其特征在于围墙板可为花池围墙板,花池围墙板上设有墙体花池,墙体花池两端设有卡槽,墙体花池内底设花池水孔,卡槽卡在花池围墙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其特征在于围墙板可为铁围墙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其特征在于围墙柱和围墙板面可对应设置焊接连接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为克服传统围墙占地面积多、施工速度慢,成本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围墙分为分体式围墙板,围墙由可移动的围墙板,围墙柱和基础墩所组成,基础墩位于地下,墙柱位于基础墩墙柱固定槽内,墙体两端通过墙板卡槽连成一体,达到了用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围墙板拼装围墙,使其具有建设速度快,成本低,占用土地少,墙体承受力大和墙体材料反复重新应用优点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H17/00GK2306290SQ9722807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9日
发明者杨嗣河 申请人:杨嗣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