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渗微晶水泥外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590阅读:1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渗微晶水泥外加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外加剂,尤其涉及一种抗渗微晶水泥外加剂。
水泥与砂石骨料拌合而成的混凝土与砂浆材料已经使用了一个多世纪,它成为现代土木工程必不可少的工程材料。但是,人们发现一般的混凝土、砂浆结构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水泥浆与骨料间易产生微裂缝,结构中总有孔隙,再加上干缩产生的微裂导致混凝土及砂浆抗渗、抗压能力降低。近年来,在材料科学、细观力学、水泥化学等学科发展的影响下,混凝土材料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防水外加剂的开发和应用,扩大了混凝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目前,防水外加剂按化学成份可分为无机质和有机质两大类,无机质防水剂包括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硅酸钠类防水剂、硅酸质粉末类;有机质防水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有亲水性塑化剂、憎水性塑化剂、微沫剂和乳液状防水剂。虽然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有很好的抗渗效果,但对钢筋会产生腐蚀作用,硅酸钠、硅酸质防水剂对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和后期混凝土的密实性有影响,有机类防水剂容易产生老化、失效,时效性很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使水泥石的密实性不断加强,显著提高混凝土(砂浆)抗渗性的微晶水泥外加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抗渗微晶水泥外加剂,它采用以下配方组成(重量百分数,下同)工业用SiO240~60%超细矿渣20~50%工业用纯Al2O30~25%萘系减水剂 0~5%上述超细矿渣的比表面积为5000~8000cm2/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产品含有相当量的高活性SiO2,它在与水泥加水混合搅拌时水解成硅溶胶,溶胶分子可渗透到混凝土(砂浆)的每个毛细孔内,阻塞和切断毛细管通道,同时能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硅酸钙与水泥水化石形成一体。部分未分解的微晶、微粉填充混凝土孔隙,借助微粉与水泥的水化反应的作用,增加水泥石的密实性,在这种硅酸盐物理化学的作用下,随着水泥不断水化,水泥石的密实性不断加强,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砂浆)的抗渗性。此外,本发明产品对钢筋不产生腐蚀作用,不存在老化与失效,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墙壁效应,对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取工业用SiO260公斤,超细钢铁厂矿渣40公斤,采用三维混料器进行混合,制得抗渗微晶水泥外加剂100公斤。其中所用超细矿渣的比表面积为5000cm2/克。实施例2取工业用SiO250公斤,超细矿渣50公斤,采用三维混料器进行混合,制得本发明产品100公斤。其中所用超细矿渣的比表面积为6000cm2/克。实施例3取工业用SiO260公斤,超细矿渣20公斤,工业用纯Al2O320公斤,采用三维混料器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制得本发明产品100公斤。其中所用矿渣的比表面积为8000cm2/克。实施例4取工业用SiO250公斤,超细矿渣25公斤,工业用Al2O320公斤,萘系减水剂5公斤,采用三维混料器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制得本发明产品100公斤。其中所用矿渣的比表面积为5000cm2/克。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实施例5取工业用SiO240公斤,超细矿渣30公斤,工业用Al2O325公斤,萘系减水剂5公斤,采用三维混料器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制得本发明产品100公斤。其中所用矿渣的比表面积为7000cm2/克。
本发明产品作为一种水泥外加剂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8~10%为宜。
权利要求
1.抗渗微晶水泥外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方组成(重量百分数)工业用SiO240~60%超细矿渣20~50%工业用纯Al2O30~25%萘系减水剂 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渗微晶水泥外加剂,其特征在于超细矿渣的比表面积为5000~8000cm2/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渗作用的水泥外加剂,它含有高活性SiO
文档编号C04B40/00GK1223237SQ9812197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30日
发明者范炳连, 胡一平 申请人:上海微晶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