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4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砖瓦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房屋的装修和仿古建筑的流行,使得带榫筒瓦的需求越来越大,有的生产厂家曾采用机械挤坯人工粘榫的方法制作带榫筒瓦,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粘上的榫也容易脱落。针对这种情况,本人曾设计一种用于生产带榫筒瓦的机头,并已获得专利,其中国专利号为CN95206784.6,采用机械方式来生产带榫筒瓦,由于内模、外模都为半圆形,一次只能生产一块半圆型带榫筒瓦,且存在着坯体凉晒容易变形,模具磨损修复不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的一种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该机头结构合理,通过法兰安装在练泥机或砖瓦机的出泥口上,一次可出两块带榫筒瓦,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包括带榫头的内模、外模和压榫滑块及设在出坯口前面的瓦坯输送台组成,其中内模为圆柱状,外模为圆筒状,两模中心线重合,两个压榫滑块呈对开式安装在外模出泥口端面处的滑架上,滑架固定在外模上,两个压榫滑块的同时开合通过由操纵杆、滑轮、钢丝组成的操纵装置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带榫头的内模是由内衬及套在内衬上的筒模组成;瓦坯输送台与出坯口之间设置有理坯管,用于控制坯摆动,保证其成型质量;瓦坯输送台的横截面为弧形,以利于坯筒的输送。为了在瓦坯挤送过程中使其自动分割成两半,可在内模两侧各设一分割刀,也可在理坯管内壁两侧各设一分割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备的优点在于一次可出两块瓦,工效比原设备提高一倍,坯体凉晒不易变形,模具磨损后便于修复,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下降,市场竞争力较强。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
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分割刀安装在内模上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如
图1、图2所示本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包括带榫头的内模(2)、外模(3)和压榫滑块(5)及设在出坯口前面的瓦坯输送台(6)组成,瓦坯输送台的横截面为弧形,以利于坯筒的输送;外模(3)通过法兰安装在练泥机或砖瓦机的出泥口(1)上,其中内模(2)为圆柱状,是由内衬及套在内衬上的筒模组成,外模(3)为圆筒状,两模中心线重合,在内模(2)两侧各设有分割刀(13)(如图3所示),两个压榫滑块(5)呈对开式安装在外模出泥口端面处的滑架(9)上,滑架固定在外模(3)上,两个压榫滑块(5)的同时开合通过由两个操纵杆(12)、滑轮(11)、钢丝(10)组成的操纵装置控制,两个操纵杆分别与滑架、压榫滑块相连接,且固定在相对应侧的钢丝上,以保证带动压榫滑块的同时开合,该操纵装置可采用手动方式控制,即手压下、抬起操纵杆,也可使用电驱动来完成开合。
本机头的工作过程为泥料在主机的挤压作用下从内、外模腔中呈筒状挤出,通过压榫滑块(5)的开合压出榫头,同时通过设在内模(2)上的分割刀(13)在挤出坯筒时划出分坯线,之后通过理坯管(4)和瓦坯输送台(6),送入切坯环(7)由切弓(8)(即钢丝)切成标准长度,待筒瓦坯凉晒干后掰为两块带榫筒瓦。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它包括带榫头的内模(2)、外模(3)和压榫滑块(5)及设在出坯口前面的瓦坯输送台(6)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内模(2)为圆柱状,外模(3)为圆筒状,两模中心线重合,两个压榫滑块(5)呈对开式安装在外模出泥口端面处的滑架(9)上,滑架固定在外模(3)上,两个压榫滑块(5)的同时开合通过由操纵杆(12)、滑轮(11)、钢丝(10)组成的操纵装置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其特征在于带榫头的内模(2)是由内衬及套在内衬上的筒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其特征在于瓦坯输送台(6)与出坯口之间设置有理坯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其特征在于瓦坯输送台(6)的横截面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其特征在于在内模(2)两侧各设一分割刀(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其特征在于在理坯管(4)内壁两侧各设一分割刀(13)。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它包括带榫头的内模、外模和压榫滑块及瓦坯输送台组成,其特征为内模为圆柱状,外模为圆筒状,两个压榫滑块呈对开式安装在外模出泥口端面处的滑架上,滑架固定在外模上,两个压榫滑块的同时开合通过由操纵杆、滑轮、钢丝组成的操纵装置控制,在内模设有分割刀。本机头的优点是一次可出两块瓦,工效比原设备提高一倍,坯体晾晒不易变形,模具磨损后便于修复,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下降,市场竞争力较强。
文档编号B28B3/02GK2354722SQ98235828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7日
发明者李银生, 李银亮, 李西庚 申请人:李银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