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顶拱形屋面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44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顶拱形屋面大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顶拱形屋面大板。
目前,用于屋面板的板架合一的构件有单、双层拱形大板。这两种大板都具有结构合理、用料省的优点。但同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天棚顶面为拱形,拉杆外露,从室内看很不美观,如再做吊顶,则造价很高,不经济。因此这种大板构件的适用范围受到了较大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美观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顶拱形屋面大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上翼板1、下翼板2、垂直腹板3、端部卧梁4、拉杆5、独特之处在于下翼板2为水平板;拉杆5通过端部卧梁4设置在上、下翼板之间。
上述所说的上翼板1为弧形或折线形,可开孔或不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它具有单、双层拱形屋面大板的优点,又克服了单、双层拱形屋面大板的不足。顶棚(下翼板)为水平面,拉杆不外露,室内整齐美观。由于上下翼板间的空间大,通风隔热效果更好。下翼板还根据需要,预留照明或换气的备用孔,上下翼板间的空间可用于布设各类电力线路,又由于上下翼板间用垂直开孔腹板连接,故拱板的刚度大,抗震性能更好。因此,该板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除可用于工业建筑外,还可用于有振动的工业建筑及各类民用建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是
图1的纵剖图。
图3是
图1的横剖图。
以上附图所示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1为上冀板,可做成弧形或折线形;2为下翼板,制成水平面;3为连接上下翼板的垂直多条开孔腹板;4为端部卧梁,它将上、下翼板、垂直腹板连成整体,在两端和中部均预留拉杆5的穿孔;5为通过两端卧梁设置在上、下翼板之间的拉杆从拉杆孔穿过后用后张法施加预应力并用锚具固定;6为设置在上下翼板上多条与腹板3垂直的小横助,可减少腹板3的数量,且可提高上下翼板的局部抗弯强度。本实用新型跨度8-30m,宽度2-6m间可调,可与墙体同步施工,工程施工周期短。
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顶拱形屋面大板,包括有上翼板(1)、下翼板(2)、垂直腹板(3)、端部卧梁(4)、拉杆(5),其特征在于下翼板(2)为水平板;拉杆(5)通过端部卧梁(4)设置在上下翼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顶拱形屋面大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上翼板(1)为弧形或折线形,可开孔或不开孔。
专利摘要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顶拱形屋面大板,主要克服原屋面大板的天棚顶面为拱形、拉杆外露所造成的弊端。本实用新型中的下翼板为水平板;拉杆通过端部卧梁设置在上、下翼板之间而不外露。本实用新型具有刚度大、整体性能好、变形小、抗震性能好、隔热通风性能好、室内整齐美观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民用建筑。
文档编号E04C3/26GK2333777SQ98235749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3日
发明者查家骧, 康幼元, 刘森峰, 兰中平, 王爱勋 申请人:武汉市洪山金良建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