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式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31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置式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制作技术。
方钢管混凝土柱与传统的混凝土柱相比,因其外形具有规则的矩形,且方钢管本身的强度高,不仅在施工上带来方便,例如方钢管可兼作柱的外模和临时支撑,节省材料和人工;柱内混凝土施工配合高位抛落无振捣技术可一次施工好几层,从而加快施工进度;能更好地配合高层建筑中地下室的逆作法施工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同时可将柱内外混凝土的选用和施工完全分开,做到“井水不犯河水”,柱内采用高等级混凝土,柱外的梁板采用低等级混凝土,进一步降低了费用。除此以外,它还具有不受配筋率的限制、承载力高、柱的截面小、自重轻和占地面积少等优点。特别是因为方钢管具有较大抗弯抗剪截面,在水平地震作用时承担了两向的剪力作用,使内部混凝土少受剪力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剪能力。总之,方钢管混凝土柱比传统的混凝土柱在受力性能如延性、强度和刚度方面都要好。因此在国外,特别是日本这个多地震的国家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钢产量的提高,方钢管混凝土结构也将在各地,特别是地震高发区广泛地推广应用。
但是,至今为止,方钢管混凝土柱与梁之间的连接形式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现有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梁的连接都是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形式解决的。不管是采用在方钢管外面焊接,做成外加强板式的;还是在方钢管内焊接钢板,做成内加强板式的;或里外都焊接钢板做成贯穿加强板式的,都是依靠钢管外壁和钢梁肋板焊接或螺栓连接来传递剪力和弯矩的。上述三种形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焊缝,影响了钢材材性,易产生脆性断裂;现场焊接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施工条件差,对焊接人员要求高以及由此带来了成本造价的提高。且仅适用于型钢梁和压型钢板组成的钢结构楼面,而在我国可预见的将来量大面广的还是钢筋混凝土楼面体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力学性能好,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的连接处方钢管的外壁上设有水平钢筋或型钢,使框架梁梁端大部分剪力通过圈梁与钢筋或型钢,以纯剪的方式传递给钢管壁;钢管外围设有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圈梁,框架梁纵筋弯折锚入其中,用以传递梁端弯矩;圈梁内部配有水平八角形圈梁纵筋,圈梁箍筋,及沿方钢管外壁布置的架立筋和拉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除了方钢管外,连接点各部件的力流传递利用的都是现有材料即钢筋和混凝土,因而节省了型钢和钢板的用量,使本实用新型成本低于现有的钢管梁柱结构,仅与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成本相当。
2.由于梁端剪力传递是通过圈梁和设于钢管外壁的起抗剪作用的钢筋或型钢进行的,使本实用新型传力措施安全可靠,传力途径明确简洁,使设计简单,施工方便。
3.由于大幅度减少了焊接工作量,特别是无现场焊接工作,除了能提高连接点的强度和延性,减少强震下连接处由于焊接引起的脆性断裂外,本实用新型的力学性能优良,既高于现有的方钢管梁柱结构,也高于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I-I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点放大示意图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是由方钢管(1)、圈梁纵筋(2)、圈梁箍筋(3)、框架梁纵筋(4)、小方箍筋(5)、起抗剪作用的钢筋(6)、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圈梁(7)、拉筋(8)、架立筋(9)、框架梁箍筋(10)组成。按几层楼面高度为一段制作方钢管(1)管段,先在节点高度处的方钢管(1)的外面管壁上焊上一道抗剪钢筋环(6),然后将加工好的方钢管(1)吊装就位,与上一段方钢管(1)接上,进行钢管管段间焊接,接着将圈梁纵筋(2)、圈梁箍筋(3)及小方箍筋(5),拉筋(8)、架立筋(9)预先扎成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圈梁(7)的钢筋笼,并吊装就位,框架梁纵筋(4)弯折锚入其中;再布置框架梁箍筋(10);最后进行框架梁和圈梁及楼层钢筋的模板工程制作,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工程。
权利要求1.外置式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梁柱连接处的方钢管(1)的外壁上设有水平钢筋或型钢(6),方钢管(1)的外周设有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圈梁(7),框架梁纵筋(4)弯折锚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圈梁(7)的内部配有水平八角形圈梁纵筋(2)、圈梁箍筋(3)、及沿方钢管(1)外壁布有的架立筋(9)和拉筋(8)。
专利摘要外置式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涉及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梁柱连接处的方钢管外壁上设有水平抗剪钢筋或型钢,其外围设有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圈梁,框架梁纵筋弯折锚入其中。由于去除了现场焊接的工序,本实用新型的成本低,设计简单,力学性能优良,施工达到程序化。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梁柱构件连接处。
文档编号E04B1/58GK2385010SQ9922687
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4日
发明者吕西林, 李学平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