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厂房改造的屋架结构荷载快速转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93413阅读:来源:国知局
103的底面要和底座钢板5相接触,屋架加固底座103的侧面和屋架支座6相接触,或者仅有很小的间隙;根据屋架结构所需顶升的行程确定立柱102的长度;根据相邻屋架之间的距离确定立柱102外周面的尺寸;根据支撑托架的设置位置及其承重结构的规格尺寸确定上拉梁101的长度;根据所需加固连接在一起的相邻组成屋架的整体重量以及它们需要被顶升的行程,确定顶升装置3,顶升装置3通常为液压千斤顶,通常选择50吨的液压千斤顶作为混凝土屋架顶升的顶升装置3 ;结合支撑托架的承重结构尺寸,所需加固连接在一起的相邻组成屋架的整体重量,顶升装置3的重量,以及屋架结构所需的顶升行程确定门型支架2的规格尺寸;为了便于将上述组件的组装拼接,上述组件均采用钢构件。
[0032]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上述组件,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用于工业厂房改造的屋架结构荷载快速转移装置。首先在屋架加固底座103上焊接连接立柱102,在立柱102顶部呈对称布局焊接连接上拉梁101,从而制成上拉装置I ;接着在上拉装置I的两侧设置门型支架2,门型支架2和上拉装置I之间有间隙;最后在门型支架2上端的中部设置顶升装置3,顶升装置3的顶部位于上拉梁101的正下方。通过上述操作可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工业厂房改造的屋架结构荷载快速转移装置。
[0033]使用时,如图6所示,第一步,将用于工业厂房改造的屋架结构荷载快速转移装置安装在需要加固连接的两个相邻组成屋架之间。首先,将上拉装置I设置在两个相邻屋架之间,其中,屋架加固底座103的底面和底座钢板5相接触,立柱102位于两个屋架支座6之间,上拉梁101的两端均从两个屋架支座6之间的空隙伸出;接着,用电焊枪将屋架加固底座103和底座钢板5焊接连接,将屋架加固底座103和屋架支座6焊接连接,通过本步骤将上拉装置I和两个相邻组成屋架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屋架结构的加固,确保屋架结构自身的荷载可以转移到上拉装置I上;最后,在上拉装置I的两侧设置门型支架2,门型支架2设置在支撑托架上,将门型支架2和支撑托架焊接连接。通过以上步骤实现屋架结构荷载快速转移装置的设置,此时屋架结构荷载仍由混凝土支撑柱承担。
[0034]第二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屋架结构荷载的快速转移到支撑托架。首先操作上拉装置I两侧的液压千斤顶,使它们的顶部和上拉梁101的下部边缘接触;在确认上拉梁101被液压千斤顶顶实后,同时顶升上拉装置I两侧的液压千斤顶,屋架结构的荷载也就逐渐转移到上拉装置1,上拉装置I通过上拉梁101将荷载转移到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再通过再通过门型支架2转移到支撑托架上;继续顶升液压千斤顶,当液压千斤顶将屋架结构拉离混凝土支撑柱后,屋架结构上的荷载就完全转移到支撑托架;当屋架结构被顶升到预定高度后,锁死液压千斤顶。
[0035]第三步,使用本实用新型将支撑托架承受的屋架结构载荷快速转移到新建的支撑柱上。在原混凝土支撑柱被更换成新的钢结构支撑柱后,解锁上拉装置I两侧的液压千斤顶,操作液压千斤顶让屋架结构回落到钢结构支撑柱上,当屋架结构和钢结构支撑柱接触后,支撑托架所承担的屋架结构的荷载被逐渐转移到钢结构支撑柱上,液压千斤顶的顶部和上拉梁101脱开,屋架结构的荷载被全部转移到钢结构支撑柱。
[0036]第三步,拆卸用于工业厂房改造的屋架结构荷载快速转移装置。用电焊枪将门型支架2焊离支撑托架,将屋架加固底座103焊离底座钢板5及屋架支座6,将本实用新型从屋架结构上拆除。
[0037]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实施方式。从上述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屋架加固底座103具有加固屋架结构,固定立柱102并将屋架结构的荷载转移给立柱102的技术作用;立柱102具有固定上拉梁101并将屋架加固底座103传来的屋架结构的荷载转移给上拉梁101的技术作用;上拉梁101具有将立柱102传来的屋架结构的荷载转移给顶升装置3的技术作用;顶升装置3具有顶升上拉装置I将屋架结构拉离原混凝土支撑柱,以及将屋架结构落架到的新的钢结构支撑柱的技术作用;门型支架2具有支撑固定顶升装置3,并将顶升装置3传来的屋架结构的荷载转移给支撑托架的技术作用。
[0038]从整体上看,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件在技术上相互关联,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屋架结构荷载的快速转移。由于采用屋架加固底座103焊接连接底座钢板5和屋架支座6,使上拉装置I和屋架结构一体化,实现了相邻屋架结构之间的加固连接,这种加固结构相较于采用单块钢板加固连接相邻两个屋架,在结构上更稳固,利于屋架结构荷载的快速转移;由于采用与支撑托架焊接连接的门型支架2来支撑固定顶升装置3,其更能适应屋架结构周围复杂的空间环境,有效降低顶升装置3的顶升行程,从而大幅减小顶升装置3将屋架结构拉离原混凝土支撑柱或者将顶升后的屋架结构落架到新的钢结构支撑柱的操作行程,操作行程的减小,屋架结构的起落也就平稳很多,屋架结构震动小,不易造成屋架结构破坏,从而确保屋架结构荷载实现快速、安全、有效地转移。
[0039]屋架加固底座103,在结构上只有同两个相邻屋架之间空间结构相适配,才能更好地加固屋架结构,以便屋架结构荷载及时、有效地通过上拉装置I转移给支撑托架。
[0040]为了提高屋架加固底座103对屋架结构的加固能力,本实用新型在基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同时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屋架加固底座103包括底座支撑板104和设置在底座支撑板104两端的底座侧板105。
[0041]实施时,根据底座钢板5的长宽尺寸及两相邻屋架支座6之间的空间结构,选择一定尺寸的钢板作为底座支撑板104,在底座支撑板104两端焊接连接底座侧板105,从而制成屋架加固底座103。从整体上看,屋架加固底座103为具有两个槽口的H形结构。
[0042]使用时,通过屋架加固底座103的两个槽口将屋架加固底座103的卡合固定在两个相邻屋架支座6的底部,也即两个相邻屋架支座6被对应固定在屋架加固底座103的两个槽口内;接着将屋架加固底座103与底座钢板5焊接连接,相较于采用整块钢板作为屋架加固底座103,本实施方式的屋架加固底座103与底座钢板5之间具有更多的焊接连接点,更大的焊接连接面积;接着将屋架加固底座103与屋架支座6焊接连接。相较于采用整块钢板作为屋架加固底座103,本实施方式的屋架加固底座103与屋架支座6之间具有更多的焊接连接点,更大的焊接连接面积。
[0043]从整体上看,本实施方式的屋架加固底座103将两个相邻屋架支座6包合固定在其两个槽口内,作业时两个相邻屋架支座6产生相对位移的几率极小,再通过更多的焊接连接点和焊接连接面积将屋架加固底座103分别与底座钢板5、屋架支座6焊接连接,屋架结构加固效果好,确保能更有效地将屋架结构的荷载转移到支撑托架上。
[0044]设置在底座支撑板104两端的底座侧板105,其形状结构直接关系到屋架加固底座103的装卸效率,同时,只有在底座侧板105与相邻屋架支座6侧面的相交线较长时,底座侧板105与相邻屋架支座6之间的焊接连接面积才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屋架加固底座103装卸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在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同时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为,底座侧板105为梯形结构的钢板。
[0045]实施时,选用梯形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