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游泳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728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多层游泳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游泳池。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游泳池是通过将其底部设置为梯形结构来将游泳池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这种结构的游泳池的深水区的深度有限,不能满足潜泳爱好者的需求,且所有游泳者都在一个高度,单位面积的游泳池容纳的人数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潜水区的多层游泳区,潜水区能够满足潜泳爱好者的需求,多层游泳区带有多个站台,站台为底部开放的中空结构,站台可供当前所在层的游泳者站立,也可以为下层游泳者提供呼吸的空间,因而能够大大的提高游泳池所能容纳的人数的多层游泳池。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种多层游泳池,包括潜水区和多层游泳区,所述的多层游泳区包括多个站台,所述的多个站台自上而下布置,所述的站台为壳形且下表面为开放式结构。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多层游泳区的底部设置有一气栗。
[0007]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游泳池的优点是:带有潜水区的多层游泳区,潜水区能够满足潜泳爱好者的需求,多层游泳区带有多个站台,站台为底部开放的中空结构,站台可供当前所在层的游泳者站立,也可以为下层游泳者提供呼吸的空间,因而能够大大的提高游泳池所能容纳的人数。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游泳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的多层游泳池的右视图;
[0011]图3为图1中的多层游泳池的主视图;
[0012]图4为图1中的多层游泳池的剖视图;
[0013]其中:
[0014]1、潜水区;2、多层游泳区;3、站台;4、气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游泳池的优点是:带有潜水区的多层游泳区,潜水区能够满足潜泳爱好者的需求,多层游泳区带有多个站台,站台为底部开放的中空结构,站台可供当前所在层的游泳者站立,也可以为下层游泳者提供呼吸的空间,因而能够大大的提高游泳池所能容纳的人数。
[00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层游泳池,包括潜水区I和多层游泳区2,该多层游泳区2包括多个站台3,该多个站台3自上而下布置,该站台3为壳形且下表面为开放式结构。潜水区I的深度可以满足潜水爱好者的需求;多层游泳区2中相临的两层站台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人的身高,比如可以设置为1.5米,这样站在下层站台3上的人的头部可以将头探入上层站台3内,从而可以自由呼吸,达到多层游泳的目的。
[0018]如图2、图3所示,该多层游泳区2的底部设置有一气栗4。站台3底部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随着人的呼吸越来越高,而且站台3底部的空气会随着人的活动而逐渐溢出,因此需要设置供气装置,为这些站台的底部空间提供新鲜空气,在多层游泳区2的底部设置一个气栗4即可以为多个站台3提供新鲜空气,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大量气泡自下向上漂起,也增加了这种多层游泳池的趣味性。
[0019]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多层游泳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区(I)和多层游泳区(2),所述的多层游泳区(2)包括多个站台(3),所述的多个站台(3)自上而下布置,所述的站台(3)为壳形且下表面为开放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游泳区(2)的底部设置有一气栗(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游泳池,包括潜水区和多层游泳区,所述的多层游泳区包括多个站台,所述的多个站台自上而下布置,所述的站台为壳形且下表面为开放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游泳池的优点是:带有潜水区的多层游泳区,潜水区能够满足潜泳爱好者的需求,多层游泳区带有多个站台,站台为底部开放的中空结构,站台可供当前所在层的游泳者站立,也可以为下层游泳者提供呼吸的空间,因而能够大大的提高游泳池所能容纳的人数。
【IPC分类】E04H4/04, E04H4/14
【公开号】CN204782119
【申请号】CN201520459333
【发明人】李思模
【申请人】李思模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