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及楼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0196阅读:1140来源:国知局
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及楼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及楼体。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和办公用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过程较为复杂,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拆除时,需要进行破坏性拆除,拆卸后的建筑材料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插接式的楼体结构应运而生。而插接式楼体结构中,为了保证楼体强度,需要在梁柱的节点位置增设隔板,而在隔板安装时,需要截断钢管柱,不仅导致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且隔板安装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施工效率。
[0003]因此,研究新型材料的建筑成为当前热门,但新型材料的排风问题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及楼体,以期解决新型材料的排风问题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包括: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设置在一层顶部的楼承层中,并从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对应于横梁下方的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位置为对应于所述横梁下方的第二开口处,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设有第三开口 ;混流式风机,所述混流式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及所述第三开口处均设有一单层排风百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混流式风机通过预埋在所述楼承层中的电线连接一预设电源,所述预设电源设置在所述楼承层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还包括:进风设备,所述进风设备设置在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一层的外墙体上,在所述外墙体上预设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进风设备相匹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距离为5300厘米。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为6000厘米。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楼体,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2]该楼体包括上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
[0013]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楼体一层排风,而且将排风管道预埋在楼承层中,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得楼体一层排风问题,而且一体化生产,方便拆卸,组装,为后期装修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及楼体,以期解决新型材料的楼体一层的排风问题。
[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参加图1所示,该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包括:排风管道1,所述排风管道I设置在一层顶部的楼承层2中,并从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对应于横梁下方的第一开口 3处,所述第二位置为对应于所述横梁下方的第二开口 5处,在所述第一开口 3与所述第二开口 5之间设有第三开口 4 ;混流式风机6,所述混流式风机6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 3与所述第三开口 4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口 3,所述第二开口 5,及所述第三开口 4处均设有一单层排风百叶。
[0020]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风管道I预埋在楼承层2中,在生产的时候即一体成型,并在楼承层2中设有第一开口 3,所述第二开口 5,及所述第三开口 4,这些均为后期的装修提供便利。并且,混流式风机6不仅用于平时排风,还兼顾事故排风,该混流式风机6也预设于楼承层2中,满足后期排风需求。
[0021 ] 优选地,所述混流式风机6通过预埋在所述楼承层2中的电线连接一预设电源,所述预设电源设置在所述楼承层2中。
[0022]优选地,所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还包括:进风设备8,所述进风设备8设置在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一层的外墙体7上,在所述外墙体7上预设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进风设备8相匹配。
[0023]增加进风口及进风设备8,促进内外空气循环,避免室内因空气不流通或流通速度慢而带来的气味。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 3与所述第三开口 4之间的距离为5300厘米。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口 4与所述第二开口 5之间的距离为6000厘米。
[0026]上述距离根据混流式风机6的功率设置,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
[0027]实用新型提供的楼体包括上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
[0028]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楼体一层排风,而且将排风管道预埋在楼承层中,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得楼体一层排风问题,而且一体化生产,方便拆卸,组装,为后期装修节省人力物力。
[0029]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设置在一层顶部的楼承层中,并从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对应于横梁下方的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位置为对应于所述横梁下方的第二开口处,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设有第三开口 ; 混流式风机,所述混流式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及所述第三开口处均设有一单层排风百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式风机通过预埋在所述楼承层中的电线连接一预设电源,所述预设电源设置在所述楼承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设备,所述进风设备设置在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一层的外墙体上,在所述外墙体上预设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进风设备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距离为5300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为6000厘米。6.一种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及楼体,该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管道设置在一层顶部的楼承层中,并从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为对应于横梁下方的第一开口处,第二位置为对应于所述横梁下方的第二开口处,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设有第三开口;混流式风机,混流式风机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之间;其中,在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处均设有一单层排风百叶。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将排风管道设置在楼承层中,及开口预留在楼层板上或外墙体上,在生产楼承层及外墙体时,即一体化成型,无需后期设置排风系统时单独动工,且,方便拆卸,组装,为后期装修节省人力物力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及楼体,该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管道设置在一层顶部的楼承层中,并从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为对应于横梁下方的第一开口处,第二位置为对应于所述横梁下方的第二开口处,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设有第三开口;混流式风机,混流式风机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之间;其中,在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处均设有一单层排风百叶。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楼体一层排风管道系统,将排风管道设置在楼承层中,及开口预留在楼层板上或外墙体上,在生产楼承层及外墙体时,即一体化成型,无需后期设置排风系统时单独动工,且,方便拆卸,组装,为后期装修节省人力物力。<!-- 2 --><!-- 3 --><!-- 4 -->
【IPC分类】E04F17/04, F24F7/06
【公开号】CN204899142
【申请号】CN201520602420
【发明人】刘锋, 郭阴生
【申请人】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