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97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
生活中的门由墙体门框和门板组成。门框固定在墙体门洞中,门板以合页与门框相连。门板以装合页的门框为轴线运动,达到开关门目的。为达到开关门目的,必须留有门板运动的扇形空间,在门开时且不可避免的产生门后死角,给室内物品摆放带来不便。门还是气流的通道,在自然风的作用下,门板会不随人的意识而关闭,且会产生强烈振动,对门板上的玻璃或锁造成损坏。目前装修业采用的是横向推拉门,两扇门在不同的轨道上活动,门宽度虽有两扇门之宽但实用宽度只有一扇门之宽,给来往、通风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时不占活动空间,不产生死角且实用空间更大的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选择三倍于门板宽度的墙体,墙体分为内避、外壁,中间为空心夹屋,其宽度略宽于门板,便于门板在空心夹层中移动。墙体上开有门洞,墙体内壁、外壁上之门洞位置相对,形状面积相同。墙体内壁门洞两侧边沿和上边沿是可拆卸的立方体柱,是为便于门板、门板活动装置及密封件安装、维修设置的。墙体内外壁是一次浇注而为一体的。在墙体浇注的同时,外壁内侧门洞上方同时浇注出一突出台阶,在台阶上固定有轨道。固定在门板上侧边的定滑轮组挂在轨道上,使门板刚好离开地面,可使门板延轨道自由移动。在空心夹层上方一角固定有定滑轮,一根钢丝绕定滑轮而过,钢丝一端固定在一组定滑轮上,另一端与拉簧相连,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空心夹层的上方另一角。在拉簧的作用下,门板总是处于门洞中间,即关闭状态,当外边作用门板朝拉簧相反方向移动,门板打开,拉簧被拉伸,当外力消失后,在拉簧拉力作用下,门板又恢复原位,门被关闭。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墙体是一次成型的,在砌有门的墙时就不用一砖一砖的垒墙和加过梁了。可缩短建筑施工时间,减少建材使用量,特别适用于框架结构房屋的建设。由于门板是在中间夹层中移动,避免了风力作风下门板的关闭,也因门开时,门板是编于空心夹层中的,所以门的实用宽度更大,也避免了传统门开关时所必须占有的空间和门开时产生的死角。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三为关门侧立柱与外壁结合剖面图。
图四为上横柱剖面图图五为开门侧立柱剖面图图六为墙体正视图图七为墙体侧视剖面图图八为上下的轨道式结构剖面图参照图一,墙体1由内壁2外壁3和空心夹层4组成,墙体1上开有门洞17。台阶10是与外壁3浇注为一体的,其宽度小于空心夹层4的宽度。台阶10上固定有轨道11,其长度与墙体1相同,位于空心夹层4中的门板9,其宽度高度都大于门洞17,保证门板9在任何位置受纵向力时不从空心夹层4中脱出,门板9的厚度小于空心夹层4的宽度。门板9上侧边固定有角铁21,角铁21把门板9与滑轮组12连接起来,将门板9挂在轨道11上,门板底侧边略离开地表面,地面与墙体底层上平面是平行的,门板9可以延轨道11自由移动。定滑轮13固定于空心夹层4上方一角,钢丝14一端固定在滑轮组12上,绕过定滑轮13另一端与拉簧15相连,拉簧15另一端固定于墙体空心夹层4上方另一角。在拉簧15的作用下,门板9始终与关门侧重柱(5)靠紧,也就是门关闭状态。当门板9受到拉簧15反向力的作用,使门板9朝开门立柱6方向移动,拉簧15被拉伸,门处于开启状态,当外力消失,在拉簧15的作用下,门板9又恢复到原位。因门板9略大于门洞17,为安装拆卸门板9和维修方便,关门侧立柱5、开门侧立柱6和上横柱7做成可拆卸部分,参照图四、图五、图六、图七,关门侧立柱5、开门侧立柱6、上横柱7与墙体接触面为阶梯状。装到位时内壁外侧为一平面。内壁2上开有维修孔18。参照图二,维修孔为阶梯形孔,常态下是被同形状的塞子盖住的,只有安装维修时才把塞子拿掉。参照图三,关门立柱5其厚度是内壁2于空心夹层4宽度之和,也就是说空心夹层4被填充,且填充空心夹层4部门的平面低于门洞17侧表面,与外壁3形成凹槽,关门状态下,门板9一侧正好坎入凹槽,凹槽内上下方各有一减震器16,关门时可减轻门板9与关门立柱5的碰撞。
在关门侧立柱5、开门侧立柱6以及外壁3门洞两侧,相对于门板9上拉手20位置设有凹陷,保证门板9,开关到位时不损伤拉手20。在关门侧立柱5、开门侧立柱6、上横柱7朝向空心夹层4的平面及外壁3相对应的位置上装有密封件19,在门板9关闭时,门板9三侧与密封件19相接触,起防尘、隔音作用。
当然,本实用新型可设计成如图八的结构,门板9是双扇双向的中开式,在封闭钢丝25的作用下,不论拉簧15反作用力作用在那扇门板上,门板9将同时向两侧运动,达到开门的目的,当外力消失,在拉簧15的作用下,门板9又同时向中间运动,最终达到关门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式不限于一种。如墙体1可以是内壁2,外壁3分别浇注成,而后组装在一起。也可以用建筑材料分别砌成。门板9移动的轨道11可以不借助突台10,而直接固定在外壁3内侧。门板9移动结构可采用上下双轨道式,即门板9四角各装一定滑轮,门板9在上轨道23,下轨道24之间移动,从而使门板更稳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门,门开时门板9是完全处在空心夹层中的,所以避免了风力无意的关闭,同时避免了开关门必须所占的立体空间,使门的实用性更大。
权利要求1.一种门,由墙体(1)和门板(9)组成,其特征在于墙体(1)由内壁(2)和外壁(3)、空心夹层(4)组成的,墙体上开有门洞(17),内外壁上位置相应,形状、面积相同;内壁门洞两侧及上边沿是可拆卸的长方体柱;内壁门洞两侧长方体柱及外壁门洞两侧,在门板内外拉手相应位置上,有相应的凹陷;其中一侧沿厚度为内壁(2)厚、空心夹层(4)宽度之和,且处在空心夹层(4)部分的平面低于门洞(7)侧表面,并于外壁(3)凹槽,此平面上下部分分别设有减震块(16);内壁门洞三侧边可拆卸长方体柱,面向空心夹层(4)部分及外壁(3)相应位置设有密封件(19);内壁上设有维修孔;中间夹层内有可横向移动的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墙体(1)的、内壁(2)、外壁(3)是一次浇注成型,是一体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墙体(1)的、内壁(2)、外壁(3)是分别浇柱成型,而后组装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门板(9)是单扇单向开闭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门板(9)是双扇双向开门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它由墙体和门板组成,其特点是:墙体是一次浇注成型的,它分为内壁、外壁,中间为空心夹层;墙体上开有门洞;门板可以在空心夹层中移动;门在开启状态下门板是完全处于空心夹层中的,所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门开闭时所需的扇形立体空间,以及门开时产生的死角;因墙体是一次浇注成型的,给建筑施工带来方便,使施工工期缩短,同时减少了建材的使用。
文档编号E06B3/32GK2514100SQ0023718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7日
发明者张洪民 申请人:张洪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