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锁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96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锁本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筒锁,特别是涉及这种型式的圆筒锁,其本体具有两个对置的同轴圆筒形半壳体,用来接纳圆筒形锁芯,有一突缘从本体的一侧伸出,在圆筒形半壳体内制有一些小孔供装入圆筒锁制动栓之用,所说两个圆筒形半壳体被一缺口隔开,该缺口欲被锁的可转动卡爪所占有,所说缺口延伸到突缘内,因此形成两个与圆筒形半壳体邻接的半突缘,它们用一桥状部互相连接,其内制有一孔用来啮合锁的固定螺钉,所说本体还包括两个增强件,它们分别被配装在所说突缘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每一增强件各有一部分环绕着所说孔。
具有上述这些特征的圆筒锁本体已被DE-U-29619634揭露。但该文件所示出的上述型式的圆筒锁本体中,设在突缘每一表面上的增强件具有基本上如眼镜的形状,其中夹部环绕着固定螺钉孔,而两端则伸入到两个上述半突缘内。因此按照现有技术,这种装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所说桥状部需要增加圆筒锁本体的强度。另外,通常锁体是用黄铜制造的,因此当受到弯曲变形,例如当窃贼用工具撬动两个半壳体中之一使它交替上下摆动时,所说以桥状部为代表的薄弱部分便会断裂。按照现有技术的装置为了要增加锁体在桥状部的弯曲强度,就在两个突缘表面上添加两个由高强度材料如钢制成的增强件。显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分设在两个突缘表面上的每一个增强件都必需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延伸到另一个半突缘上,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锁体的弯曲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上述型式的锁体,但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它能用简单得多的有效方法来阻碍窃贼活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圆筒形锁体的特征为,在突缘的一个表面上的有关的增强件只在一个半突缘和桥状部上延伸,而在突缘的另一个表面上的有关的增强件也只在另一个半突缘和桥状部上延伸。
由于上述特征,如果锁体在上述桥状部受到弯曲断裂,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使两个半壳体互相分开,因为环绕固定螺钉孔的增强件部都变成可环绕该螺钉自由旋转,由于它们都被固定在该螺钉的周围,因此可阻止两个半壳体的分开。
显然,本发明的装置所采用的原理从一开始便与上述现有技术的装置所根据的原理不同。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增强件的目的是要防止锁体的弯曲断裂,因此每一个增强件都必需在两个半突缘上延伸。而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增强件并不是用来防止锁体在桥状部的弯曲断裂。而是将这个断裂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将该装置这样安排,使当一旦锁体在桥状部被断裂时,由此而分成的两个半壳体也不能互相分离。事实上,在这情况下,每一个增强件都可自由环绕锁的固定螺钉旋转,因此能造成锁体的两个半壳体的环绕螺钉轴线的相对旋转,而可防止这两个半壳体的完全分离,因为同一个螺钉可旋转地啮合通过这两个增强件。自然,这个效果是现有技术的装置所不能得到的,因为在该情况下,每一个增强件都要在锁体的两个半突缘上延伸。这时,如果窃贼加的力大到足够使两个增强件断裂,两个半壳体将立即可互相分开。而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增强件的断裂不能发生,因此增强件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在黄铜件被断裂后仍能防止两个半壳体互相分离。自然主要的是,为了得到这个结果,在突缘的一个表面上的有关增强件只能在两个半突缘中的一个半突缘上延伸,而在另一个表面上的有关增强件只能另一个半突缘上延伸。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制的实例所作的说明中可以知道本发明另外一些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圆筒形锁体的分解透视图;图2、3为图1中的锁体的侧视图;及图4、5分别为沿图2中Ⅳ-Ⅳ线和Ⅴ-Ⅴ线切开的剖视图。
参阅附图可见,圆筒形锁体1具有两个相对而同轴的圆筒形半壳体2、3准备用来接纳圆筒形锁芯(未示出)。在圆筒形半壳2、3的一侧伸出一个突缘4,其内按照大家熟知的技术制有一些小孔5用来接纳圆筒锁制动栓(亦未示出),这些小孔是在圆筒形半壳体2、3的内腔中制出的。
两个半壳体2、3被一缺口6互相隔开,该缺口打算被锁的一个可旋转的卡爪(未示出)占用,该缺口还延伸通过突缘4的一部分,形成两个半突缘7、8,它们被一桥状部9连接在一起。
上述形状是本领域所熟悉的和传统的。而且按照现有技术,在桥状部9上还有一个带螺纹的通孔10用来啮合螺钉(未示出)以便将锁体固定到一个例如装在门上的支承框架上。
在突缘4的两个相反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增强件11、12,它们被配装在突缘4表面上制出的具有互补形状的凹陷的支座内(在图1中只看到增强件中的一个)。
这两个增强件11、12均由钢制成,而锁体1通常是由黄铜制成的。
从图(特别是图5)可看到,两个增强件11、12都只在两个半突缘7、8中的一个半突缘上延伸,并且都各有一个端头11a、12a在桥状部9上延伸,形成一个带孔11b、12b的环环绕着固定螺钉孔10。
如上所述,窃贼可能会使用工具撬动两个半突缘中的一个使它交替上下移动,尝试使锁体1断裂一直到锁体1在桥状部1被完全弯曲断裂为止。
按照现有技术,分别设在突缘4每一个表面上的增强件各有一个如眼镜的形状,其中央部环绕着孔10,另外有两个端部。而在本发明中,不同的是每一个增强件只在其一个有关的半突缘上延伸,同时只有一个环绕孔10的端部。但这个构造上简单的差别却在操作上带来重大的不同。在已知的装置中,两个增强件的目的是要增加锁体的弯曲强度。但窃贼能够施加足够的力使两个增强件也被断裂,这样两个半壳体2、3就立即可以互相分开,从而窃贼就可容易地将锁卸下。
而在本发明中,增强件11、12并不要对桥状部9的弯曲强度作出多大贡献,但在桥状部9被断裂时却能使两个圆筒形半壳体2、3不能完全被分开,因为一旦发生断裂由于增强件11、12的两个端部11b和12b环绕着螺钉,两个半壳体7、8便可环绕啮合在孔10内的固定螺钉自由旋转。不管窃贼使上多么大的劲,甚至使桥状部9断裂,它将永远不能使两个半壳体完全分开。
因此显然,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能对未经授权的将锁打开提供高得多的安全程度,使所采用的却是简单不过的价格低廉的设施。
当然,在本发明的原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上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举的例子的构造细节是可以作出各种变化的,但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圆筒形锁体,具有两个对置的同轴圆筒形半壳体(2、3),用来接纳圆筒形锁芯,有一突缘(4)从本体的一侧伸出,在圆筒形锁体内制有一些小孔(5)供装入圆筒锁制动栓之用,所说小孔是在圆筒形半壳体的内腔内制出的,所说两个圆筒形半壳体(2、3)被一缺口(6)隔开,该缺口欲被锁的可转动卡爪所占有,所说缺口(6)在突缘(4)内延伸,因此形成两个与圆筒形半壳体(2、3)邻接的半突缘(7、8),它们用一桥状部(9)互相连接,其内制有一孔(10)用来啮合锁的固定螺钉,所说本体(1)还包括两个增强件(11、12),它们分别被固定在所说突缘(4)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每一增强件(11、12)各有一个部分(11a、12a)环绕着所说孔(10),其特征为,在突缘(4)的一个表面上的相应的增强件(11)只在该半突缘(7)和桥状部(9)上延伸,而在突缘(4)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相应的增强件(12)也只在另一个半突缘(8)和桥状部(9)上延伸。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圆筒形锁体,其特征为,每一增强件(11、12)各有一个带孔环形的端头(11a、12a),环绕着所说固定螺钉的孔(10),并各有一个框架形的固定在该相应半突缘(7、8)上的对置端(11c、12c)。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圆筒形锁体,其特征为,每一增强件(11、12)各由一块平钢板构成,配装在突缘(4)的相应表面上制出的一个具有互补形状的支座(13a)内。
4.一种圆筒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体。
全文摘要
圆筒形锁体具有两个圆筒形半壳体(2、3)和两个相关的半突缘(7、8),这两一半突缘被一桥状部(9)连接,在桥状部内制有一孔(10)供圆筒锁固定螺钉使用。在两个半突缘(7、8)中的一个半突缘的一个表面上和另一个半突缘的另一个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着一个增强件(11、12),它们各有一个部分(11a、12a)环绕着固定螺钉的孔(10)。每一个增强件只在两个半突缘中的一个半突缘上延伸,因此当锁体在桥状部(9)发生弯曲断裂时,两个半壳体(2、3)不能完全相互分开,因为各该增强件(11、12)能以其带孔环状的端头(11a、12a)与固定螺钉啮合而自由旋转。
文档编号E05B9/10GK1288997SQ0012880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2日
发明者S·莫特图拉 申请人:莫图拉保险锁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