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式自动拉手门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56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式自动拉手门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特别是一种按式自动拉手门窗锁。
现有的铝合金门窗锁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使用也不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按式自动拉手门窗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锁体、锁扣,其特征在于按键装于锁体内,锁扣通过转轴装于锁体与挡板之间,按键的底部与锁扣之间设有传动机构,面板的底部与锁扣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传动机构包括轴、杠杆,轴穿过杠杆后固定于锁体上,杠杆的一端与按键的底部连为一体,另一端与锁扣接触。弹性元件可采用弹簧,面板的底部设有凸柱,锁扣上也设有位置与之对应的凸柱,弹簧安装于凸柱与凸柱之间。转轴一端插装于锁体上,另一端设有螺纹,螺接于挡板上,锁扣活动穿装于转轴上,锁体及挡板上都设有两组对应的转轴安装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处于钩合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处于脱钩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
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1、锁体2、锁扣3、按键4、转轴5、挡板6、传动机构、弹性元件等。传动机构包括轴7、杠杆8;弹性元件可采用弹簧9。
面板1上设有条形孔1-2,锁体2装于条形孔1-2之下,形成空腔11。按键4设于空腔11内;轴7穿过杠杆8后固定于锁体2上,杠杆8的一端与按键4的底部连为一体,另一端可顶住锁扣3。锁体2及挡板6上都设有两组对应的转轴安装孔10,转轴5可任意安装在其中一组安装孔内(可按锁扣3设置的方向调整);安装时,把转轴5的一端插装于锁体2上,转轴5的另一端设有螺纹,螺接于挡板6上,锁扣3活动穿装于转轴5上。由于转轴5螺接于挡板6上,故装拆很方便,可随意调整锁扣的方向及位置,以适应不同的门窗。面板1的底部设有凸柱1-1,锁扣3上也设有位置与之对应的凸柱3-1,弹簧9安装于凸柱1-1与凸柱3-1之间。
使用时,按下按键4,其底部的杠杆8绕轴7转动,并会把锁扣3顶起;此时锁扣3会绕转轴5转动,向上翘起,使锁扣3与固定扣钩12脱离。在锁扣3向上翘起的过程中,会压缩弹簧9。当锁扣3脱钩后由于弹簧9的作用会自动复位。此时窗(门)被打开。当关窗(门)时,固定扣钩12会碰撞锁扣3,使锁扣3又再压缩弹簧9,向上翘起,并和固定扣钩12自动扣合;扣合后,锁扣3在弹簧9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恢复锁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合各类铝合金门窗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按式自动拉手门窗锁,包括面板(1)、锁体(2)、锁扣(3),其特征在于按键(4)装于锁体(2)内,锁扣(3)通过转轴(5)装于锁体(2)与挡板(6)之间,按键(4)的底部与锁扣(3)之间设有传动机构,面板(1)的底部与锁扣(3)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轴(7)、杠杆(8),轴(7)穿过杠杆(8)后固定于锁体(2)上,杠杆(8)的一端与按键(4)的底部连为一体,另一端与锁扣(3)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可采用弹簧(9),面板(1)的底部设有凸柱(1-1),锁扣(3)上也设有位置与之对应的凸柱(3-1),弹簧(9)安装于凸柱(1-1)与凸柱(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转轴(5)一端插装于锁体(2)上,另一端设有螺纹,螺接于挡板(6)上,锁扣(3)活动穿装于转轴(5)上,锁体(2)及挡板(6)上都设有两组对应的转轴安装孔(10)。
专利摘要一种按式自动拉手门窗锁,包括面板、锁体、锁扣,其特征在于:按键装于锁体内,锁扣通过转轴装于锁体与挡板之间,按键的底部与锁扣之间设有传动机构,面板的底部与锁扣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合各类铝合金门窗使用。
文档编号E05C19/08GK2445067SQ0023967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1日
发明者欧永锋 申请人:欧永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