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列车用拉手锁、门体及列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用拉手锁、门体及列车。
背景技术:
目前,列车是人们日常出行中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随着列车的不断发展,列车中 使用的设备也越来越人性化。例如大部分列车中配备了车用厨房或车用卫生间等设备。 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拉动门体上的拉手将门体打开,因此,列车中的门体在使用过 程中需要频繁的开关。现有技术中,列车中的门体使用的拉手通常为旋转式结构,例如门把手,门把手 固设在门体上。在需要将门体打开时,用户要先旋转门把手,门把手上的锁舌与门框上的锁 挡脱离开;然后,再拉动门把手,将门体打开。另外,当需要将门体锁在门框上防止用户使用 时,需要在门体上额外设置门锁,以通过门锁将门体锁在门框上。由上可知,现有技术的拉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旋转再拉动拉手才能打开门体, 操作复杂;并且,当需要将门体上锁时,还需要额外设置的门锁将门体锁住。因此,现有技术 中的拉手操作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列车用拉手锁、门体及列车,解决现 有技术中的拉手操作复杂,不方便使用的缺陷,实现简化列车用拉手锁的操作过程、方便用 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用拉手锁,包括底盒、铰接在所述底盒 上的拉手、锁舌和锁止装置;所述底盒开设有锁舌孔,所述锁舌穿过所述锁舌孔设置在所述 拉手上,所述锁舌用于跟随所述拉手转动;所述锁止装置固设在所述拉手上,用于将所述拉 手和所述底盒锁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用拉手锁,通过将锁舌设置在拉手上,使锁舌能够跟随拉 手转动,当列车用拉手锁装配到门体上后,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锁舌转动,方便的实现 门体的打开,使用户能够在拉动拉手的同时将门体打开,从而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的操作 过程,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从而无需在门体上增设门锁,通过 拉手上的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将门体锁住,从而更加简化了拉 手的操作过程,更方便用户使用。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为了方便的通过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所述锁 止装置包括锁芯和固设在所述锁芯的旋转轴上的锁片;所述底盒开设有与所述锁片对应的 锁孔;所述锁片用于通过旋转轴带动所述锁片转动,使所述锁片与所述锁孔配合实现所述 锁止装置的开关。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为了使拉手能够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始终紧靠在底盒 上,所述拉手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底盒铰接;所述列车用拉手锁还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 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扭转弹簧用于对所述底盒和所述拉手施加弹簧力,以使所述 拉手紧靠在所述底盒上。
3[0012]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所述锁舌与所述拉手连接的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锁 舌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为了方便用户在关上门体后,使锁舌与门框上的锁挡 自动锁牢,所述锁舌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拉手铰接;所述拉手与所述底盒铰接的端部设 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在所述拉手转动时所述挡板抵靠在所述锁舌的一侧面上以带动所 述锁舌转动;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盒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锁舌的另一侧面。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为了方便的实现锁舌能够跟随拉手转动,所述锁舌固 设在所述拉手上。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为了方便牢固的将锁舌锁紧在锁挡上,所述锁舌为U 形结构。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所述锁片为非圆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体,包括门体主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列车 用拉手锁,所述列车用拉手锁设置在所述门体主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体,通过将列车用拉手锁的锁舌设置在拉手上,使锁舌能够 跟随拉手转动,当列车用拉手锁装配到门体上后,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锁舌转动,方便 的实现门体的打开,使用户能够在拉动拉手的同时将门体打开,从而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 的操作过程,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从而无需在门体上增设门 锁,通过拉手上的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将门体锁住,从而更加简 化了拉手的操作过程,更方便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包括列车主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门 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列车主体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通过将列车用拉手锁的锁舌设置在拉手上,使锁舌能够 跟随拉手转动,当列车用拉手锁装配到门体上后,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锁舌转动,方便 的实现门体的打开,使用户能够在拉动拉手的同时将门体打开,从而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 的操作过程,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从而无需在门体上增设门 锁,通过拉手上的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将门体锁住,从而更加简 化了拉手的操作过程,更方便用户使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列车用拉手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阶梯剖视图一;图3为图1中A-A阶梯剖视图二 ;图4为图2中的锁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4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列车用拉手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阶梯剖 视图一,图3为图1中A-A阶梯剖视图二,图4为图2中的锁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 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包括底盒1、铰接在底盒1上的拉手2、 锁舌3和锁止装置4。底盒1开设有锁舌孔11,锁舌3穿过锁舌孔11设置在拉手2上,锁舌3用于跟随 拉手2转动;锁止装置4固设在拉手2上,用于将拉手2和底盒1锁紧。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拉手2与底盒1铰接,拉手2能够相对于底盒1转动。锁 舌3穿过底盒1上开设的锁舌孔11设置在拉手2上,当拉手2相对于底盒1发生转动时, 锁舌3能够跟随着拉手2 —起旋转运动,从而可以实现锁舌3与固设在门框上的锁挡配合, 实现门体的开关。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锁舌3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拉手2上,从而实现与拉 手2 —同转动;也可以与拉手2铰链连接,通过拉手2驱动锁舌3转动,本实施例列车用拉 手锁对锁舌3与拉手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任何能够实现锁舌3能跟随拉手2转动的连 接方式都在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的保护范围中。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拉手2上还固设有 锁止装置4,当锁止装置4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通过锁止装置4将拉手2锁紧在底盒1上, 从而实现将拉手2锁住而不能转动;当锁止装置4处于打开状态时,拉手2可以相对底盒1 转动。另外,为了方便牢固的将锁舌3锁紧在锁挡上,锁舌3可以为U形结构。通过将锁舌 3设置为U形结构,可以使锁舌3更加牢固的与锁档锁紧在一起。其中,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可以应用在列车的各种门体上,例如列车厨房中橱 柜的门体、列车洗手间使用的门体。以下以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装配到橱柜的门体上为 例进行说明。在列车投入使用后,列车中橱柜的门体需要频繁的开关,当橱柜的门体处于关 闭状态时,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中的锁舌3与门框上的锁挡配合,使门体与门框固定连 接在一起。当需要打开橱柜的门体时,通过拉动拉手2,拉手2受力将相对于底盒1转动; 此时,锁舌3将跟随着拉手2 —同转动,锁舌3将脱离开锁挡的束缚,从而使门体能够打开。 另外,当锁住橱柜的门体防止他人打开时,可以通过钥匙将锁止装置4置于关闭状态,使拉 手2锁紧在底盒1上,拉手2不能带动锁舌3转动使锁舌3 —直被锁档锁住,从而实现将橱 柜的门体完全锁住。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通过将锁舌设置在拉手上,使锁舌能够跟随拉手转动,当 列车用拉手锁装配到门体上后,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锁舌转动,方便的实现门体的打 开,使用户能够在拉动拉手的同时将门体打开,从而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的操作过程,便于 用户使用;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从而无需在门体上增设门锁,通过拉手上的 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将门体锁住,从而更加简化了拉手的操作 过程,更方便用户使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方便的通过锁止装置4将拉手2和底盒1锁紧, 锁止装置4包括锁芯41和固设在锁芯41的旋转轴(未图示)上的锁片42 ;底盒1开设 有与锁片42对应的锁孔12 ;锁片42用于通过旋转轴带动锁片42转动,使锁片42与锁孔
512配合实现锁止装置4的开关。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锁止装置4包括锁芯41和锁片42。其中,锁芯41中可以 插入钥匙,通过旋转钥匙带动锁芯41中的旋转轴转动,而锁片42将随着旋转轴一同转动。 为了实现通过锁止装置4将拉手2锁紧在底盒1上,本实施例中的底盒1还开设有锁孔12, 该锁孔12的形状可以与锁片42的形状相同,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锁片42可以设置为非圆 形结构,从而当锁片42穿过锁孔12后,通过转动钥匙使锁片42转动,使锁片42被锁孔12 限制住,从而实现锁止装置4将拉手2锁紧在底盒1上。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中的锁止 装置4处于打开状态,通过拉动拉手2,拉手2将带动锁止装置4中的锁片42自由的穿越锁 孔12 ;图3中的锁止装置4处于关闭状态,当拉动拉手2时,锁片42将抵靠在锁孔12的外 沿,锁孔12将限制锁片42从锁孔12中脱离出,从而实现通过锁止装置4将拉手2锁紧在 底盒1 ±o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通过锁芯和锁片组成锁止装置,可以方便的实现锁止装 置的功能;锁片与底盒上的锁孔配合,可以有效的通过锁止装置牢固的将拉手锁紧在底盒 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使拉手2能够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始终紧靠在 底盒1上,拉手2通过连接轴6与底盒1铰接;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还包括扭转弹簧5, 扭转弹簧5套设在连接轴6上;扭转弹簧5用于对底盒1和拉手2施加弹簧力,以使拉手2 紧靠在底盒1上。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拉手2通过连接轴6实现与底盒1铰接。为了使拉手2 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能够紧靠在底盒1上,本实施例中列车用拉手锁在底盒1和拉手2之间 设置有扭转弹簧5,该扭转弹簧5套设在连接轴6上。其中,在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的装 配过程中,扭转弹簧5可以事先进行变形处理,使扭转弹簧5装配到连接轴6上后,能够对 拉手2和底盒1施加弹簧力,使拉手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紧靠在底盒1上,从而实现本实施 例列车用拉手锁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锁舌3与拉手2连接的端部可以开设有通孔(未图示), 锁舌3通过通孔套设在连接轴6上。具体的,为了增大锁舌3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的锁 舌3套设在连接轴6上,当拉手2绕连接轴6转动时,锁舌3能够转动较大的角度,从而使 锁舌3能够与门框上的锁挡更加稳定的配合,有效的避免在拉动拉手2的过程中,因锁舌3 转动角度过小而造成锁舌3不能完全脱离开锁档的现象。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用户在关上门体后,使锁舌3与门框上的锁挡自动锁牢,本 实施例中的锁舌3可以通过连接轴6与拉手2铰接;拉手2与底盒1铰接的端部设置有挡 板21,挡板21用于在拉手2转动时挡板21抵靠在锁舌3的一侧面上以带动锁舌3转动; 扭转弹簧5的一端设置在底盒1上,另一端抵靠在锁舌3的另一侧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 的锁舌3通过连接轴6与拉手2铰接,从而使锁舌3能够相对于拉手2转动;为了实现在拉 动拉手2的同时,通过拉手2带动锁舌3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拉手2在与底盒1的铰接端部 设置有挡板21,当拉动拉手2时,挡板21将抵靠在锁舌3上,驱动锁舌3绕连接轴6转动; 另外,扭转弹簧5的一端设置在底盒1上,另一端抵靠在锁舌3的另一侧面,从而在本实施 例列车用拉手锁不受力的情况下,锁舌3受扭转弹簧5施加的弹簧力紧密的抵靠在挡板21 上,从而使拉手2紧靠在底盒1上。当处于打开状态的门体在推力的作用下关闭的过程中,锁舌3受门框的锁档的压力将绕连接轴6转动,并最终锁紧在锁档上。其中,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本实施 例列车用拉手锁可以采用拉丝不锈钢制成。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对制造材料不做限制。本实施例列车用拉手锁,通过设置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将对底盒和拉手施加弹簧 力,以使拉手在不受力的的情况下紧靠在底盒上。通过将锁舌套设在连接轴上,实现锁舌与 拉手铰接,使锁舌能够转动较大的角度,从而使锁舌能够与门框上的锁挡更加稳定的配合; 通过在拉手上设置挡板,以通过挡板驱动锁舌转动,方便了用户在关上门体后,使锁舌与门 框上的锁挡自动锁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体,包括门体主体,还包括列车用拉手锁, 列车用拉手锁设置在门体主体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用拉手锁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 列车用拉手锁实施例中的列车用拉手锁。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用拉手锁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实用新型列车用拉 手锁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4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在门体主体上设置列车用拉手锁, 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的操作过程,可以更方便用户使用本实施例门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体,通过将列车用拉手锁的锁舌设置在拉手上,使锁舌能够 跟随拉手转动,当列车用拉手锁装配到门体上后,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锁舌转动,方便 的实现门体的打开,使用户能够在拉动拉手的同时将门体打开,从而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 的操作过程,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从而无需在门体上增设门 锁,通过拉手上的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将门体锁住,从而更加简 化了拉手的操作过程,更方便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包括列车主体,还包括门体,门体设置 在列车主体中。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门体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列门体实施例中的门体。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门体的列车用拉手锁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实用新型列车 用拉手锁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4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通过将列车用拉手锁的锁舌设置在拉手上,使锁舌能够 跟随拉手转动,当列车用拉手锁装配到门体上后,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锁舌转动,方便 的实现门体的打开,使用户能够在拉动拉手的同时将门体打开,从而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 的操作过程,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从而无需在门体上增设门 锁,通过拉手上的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将门体锁住,从而更加简 化了拉手的操作过程,更方便用户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铰接在所述底盒上的拉手、锁舌和锁止装置;所述底盒开设有锁舌孔,所述锁舌穿过所述锁舌孔设置在所述拉手上,所述锁舌用于跟随所述拉手转动;所述锁止装置固设在所述拉手上,用于将所述拉手和所述底盒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芯和固设 在所述锁芯的旋转轴上的锁片;所述底盒开设有与所述锁片对应的锁孔;所述锁片用于通 过旋转轴带动所述锁片转动,使所述锁片与所述锁孔配合实现所述锁止装置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通过连接轴与所述 底盒铰接;所述列车用拉手锁还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 扭转弹簧用于对所述底盒和所述拉手施加弹簧力,以使所述拉手紧靠在所述底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与所述拉手连接的端 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锁舌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 述拉手铰接;所述拉手与所述底盒铰接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在所述拉手转动 时所述挡板抵靠在所述锁舌的一侧面上以带动所述锁舌转动;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设置在 所述底盒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锁舌的另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固设在所述拉手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为U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用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为非圆形结构。
9.一种门体,包括门体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列车用拉 手锁,所述列车用拉手锁设置在所述门体主体上。
10.一种列车,包括列车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体,所述门体 设置在所述列车主体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用拉手锁、门体及列车。列车用拉手锁包括底盒、铰接在底盒上的拉手、锁舌和锁止装置;底盒开设有锁舌孔,锁舌穿过锁舌孔设置在拉手上,锁舌用于跟随拉手转动;锁止装置固设在拉手上,用于将拉手和底盒锁紧。通过将列车用拉手锁的锁舌设置在拉手上,使锁舌能够跟随拉手转动,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锁舌转动,方便的实现门体的打开,从而简化了列车用拉手锁的操作过程,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从而无需在门体上增设门锁,通过拉手上的锁止装置将拉手和底盒锁紧,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将门体锁住,从而更加简化了拉手的操作过程,更方便用户使用。
文档编号B61D19/00GK201695806SQ20102017211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2日
发明者刘皓锋, 朱建厂, 齐向丛 申请人:青岛威奥轨道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