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靠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69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靠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背靠垫,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靠垫装置。
由于每个人的身材体格都有所不同,所以背部的脊椎曲线弧度状态亦有所差异,因此一般椅具在供使用者坐着之后;往往椅具的椅背并无法完整的顺应人体背部予以支撑,所以一定会造成背部与椅背悬空的状态,致而无法令使用者充分获得椅具的舒适性,而今虽然椅具在经由改进之后已朝向人体工学方面加以设计,但是一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椅具却仍是无法满足广大使用者的分别需求,因为所谓人体工学设计乃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体格状态取得一设计时的平均值,所以必定仅能合乎体格状态等于平均值的使用者才能适合使用,否则便会产生不适用的误差值,因此单纯针对椅背装置填充物予以改进的弧度设计尚有其改进的空间。
本创作人鉴于上述的问题点,遂以其多年从事专业设计制造的经验,积极研发改进,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之下,终于开创出本结构的组成,将可在设置于椅具后提供具有调整性的靠垫功能,兹以因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而提供完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调式靠垫装置,能使使用者躺靠在椅背上时获得充分的支撑作用;能使使用者不论在任何坐姿下都可获得良好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式靠垫装置,主要包括有靠垫,其特征在于由调整器连动控制该靠垫所组成,该靠垫是为一略弯弧状态的弹性板体,该靠垫两侧的上下端是经由轨条穿置而固定于椅背上呈可滑动的状态,而以经由调整器调节长度后而令靠垫弯曲的第一导线连接于靠垫上下端;而以经由调整器相对扯放而致使靠垫相对轨条上下位移的第二、三导线则是分别固定于靠垫一端上下。
该靠垫于两侧上下端设有穿孔,并于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柱孔及一相对延设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并设有两相对的第二、三凸柱孔及一导线管容固部。
该轨条为可经由穿孔穿置的棒体。
该调整器为一经由螺杆螺设导线卡掣螺容入壳体中予以调节导线的结构体,其中于壳体上穿设一U型销而夹置于螺杆两侧构成枢接,且在壳体一侧另凸伸一弹片以容设摇摆卡齿;对应调整螺内部沿圆心朝圆周设有多个扇形齿啮合盖覆;该靠垫两侧上下端的穿孔穿置有使该靠垫呈滑动状态的轨条,该轨条两端处经由垫片固定于椅背上,该轨条与椅背具有一悬空间距,以两个调整器分别接设第一、二导线,与一调整器接设的第一导线的导线管抵固于靠垫的导线管容固部中,而导线凸柱则是容固于第一凸柱孔内;且另一调整器的第二导线的导线凸柱则是容固于第二凸柱孔中,第三导线的导线凸柱容固于第三凸柱孔内,且第三导线的末端则是接固于一端已固定在椅背的弹簧另端。
该椅背上第二、三导线在接引至靠垫的转折处是设有转轮,而且第二、三导线的导线管末端是接固于一能在组装时微调第二、三导线的外露长度的调节座上。
该一调整器中的导线卡掣螺是具有两反向的凸柱孔,由该同一调整器的两凸柱孔分别连设第二、三导线以连接靠垫的第二、三凸柱孔。
该靠垫两侧上下端设有供轨条穿置的穿孔,并于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导线凸柱容固的第一凸柱孔及一相对延设出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设有相对于第二、三导线凸柱容固的第二、三凸柱孔及一与第一导线的导线管抵固的导线管容固部;该调整器的调整螺是连设一杆而枢设于壳体内部呈可轴向滑动的状态;并配设有一齿侧具导齿的主齿轮,而在主齿轮两侧前、后则是各枢设有一具导齿的从动齿轮连设的螺杆及其导线卡掣螺结构,并于其一导线卡掣螺上具有两反向的凸柱孔,该具两反向凸柱孔的导线卡掣螺分别连接第二、三导线至靠垫上,而另一组螺杆的导线卡掣螺则连接第一导线至靠垫中,该调整螺的主齿轮相对轴向位移而啮合带动一组进行调整靠垫弧度或位置的螺杆的从动齿轮。
该调整螺的杆末端是接设有一电路板控制的马达,且于两组导线卡掣螺及调整螺的杆上是各设有感测器;并于导线卡掣螺活动空间的上下死点及壳体相对两从动齿轮间距处对应设有感测片以连设电路板,且该马达连接一控制开关。
该调整器的壳体枢设杆处是容设有一具弹力的顶掣珠,该调整螺的杆上则是设有相对从动齿轮间隔距离的凹环,该每一凹环可容置顶掣珠。
该调整器的壳体内部于导线牵引出的转折处是设有减少导线与壳体磨擦的滑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调式靠垫装置,该靠垫是为一略弯弧状态的弹性板体,并令该靠垫两侧的上下端是经由轨条穿置而固定于椅背上呈可滑动的状态,以第一导线连接于靠垫上下端;而第二、三导线则是分别固定于靠垫一端,而可在第一导线经由调整器调节长度后而令靠垫弯曲;且在第二、三导线相对扯放下可致使靠垫相对轨条位移的效能,达到使用者靠在椅背上时获得充分支撑作用及不论在任何坐姿下都可获得良好舒适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其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靠垫具有经由第一导线调整靠垫弧度的效能,所以可以因应使用者的背部曲线予以贴合,由于靠垫是一具有弹性的板体,所以不仅可以经由第一导线的受力而更弯曲,且可因应使用者背部的躺靠力而适度变形,使使用者躺靠在椅背上时可以获得充分的支撑作用;2、本实用新型靠垫相对椅背的高度位置则可以经由第二、三导线的相对扯放而调整位移,所以可以因应不同使用者的坐姿需求而改变支撑位置,使使用者不论在任何坐姿下都可以获得良好的舒适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靠垫部分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器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器的调整螺底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靠垫弧度操作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靠垫位移操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靠垫与调整器连接操作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调整器结构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调整器的组成状态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调整器与靠垫连接操作示意图。
如图1、2、4、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调式靠垫装置,主要是由调整器7连动控制靠垫1所组成,靠垫1是为一略弯弧状态的弹性板体,并令该靠垫1两侧的上下端是经由轨条2穿置而固定于椅背3上呈可滑动的状态,又以第一导线4连接于靠垫1上下端;而第二、三导线5、6则是分别固定于靠垫1一端上下,而可在第一导线4经由调整器7调节长度后而令靠垫1弯曲;且在第二、三导线5、6相对扯放下而致使靠垫1相对轨道2上下位移,藉以令靠垫1可以依使用者的躺靠位置而调整支撑效能。
其中靠垫1,为一略弯弧状态的弹性板体,于两侧上下端设有穿孔11,并于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柱孔13及一相对延设的延伸板12,该延伸板12上并设有两相对的第二、三凸柱孔14、15及一导线管容固部16。
轨条2,为可经由穿孔11穿置的棒体。
调整器7,为一经由螺杆71螺设导线卡掣螺72容入壳体73中予以调节导线的结构体,其中于导线卡掣螺72侧旁设有凸柱孔79,于壳体73上穿设一U型销78而夹置于螺杆71两侧构成枢接,且在壳体73一侧另凸伸一弹片74以容设摇摆卡齿75;如图3所示,对应调整螺76内部沿圆心朝圆周所设的多个扇形齿77加以啮合盖覆,兹可在调整螺76转动时产生音效。
藉由上述的构件,首先令靠垫1以其穿孔11供轨条2穿置而呈可滑动状态,于轨条2两端处经由垫片21固定于椅背3上,促使轨条2得以与椅背3具有一悬空间距,如图6所示,两个调整器7分别接设第一、二导线4、5,与一调整器7接设的第一导线4的导线管41抵固于靠垫1的导线管容固部16中;而导线凸柱则是容固于第一凸柱孔13内,而另一调整器7的第二导线5的导线凸柱则是容固于第二凸柱孔14中,再者令第三导线6的导线凸柱容固于第三凸柱孔15内,而第三导线6的末端则是接固一端已固定在椅背3的弹簧8另端,最后再将两调整器7装置椅具上即可。
而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当第一导线4经由调整器7而扯放时,由于将会改变第一导线4外露于导线管41外部的长度,所以便会相对改变靠垫1两端的直线距离,造成靠垫1两端直线距离愈短时则靠垫1弧度愈弯曲(如图4所示),而靠垫1两端直线距离愈长时则靠垫1弧度愈趋近直线的状态,因此在靠垫1可经由调整而改变弧度的效益下;将可因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而调整出一最适合的弧度支撑效能,再者于另一调整器7扯放第二导线5时;由于第一导线6的弹簧8伸缩效能将可因应第二导线5的状态而产生,所以将可在第二导线5拉扯靠垫1时促使靠垫1沿着轨条2而向上移动,反之;于第二导线5松放后便可藉由弹簧8的回复力而拉扯第三导线6,令靠垫1沿着轨条2而向下移动,达到调整控制靠垫1相对椅背3位置的效能(如图5、6所示),因此便可以因应使用者的坐姿不同而随时调整,以提供最佳的舒适性。
而在上述结构的设计中,由于靠垫1的上下移动是必须经由第二、三导线5、6的相对扯放所产生,而采用弹簧8的结构技术有弹性疲乏的缺点产生,为解决此一问题而简化结构组成,其中;可于调整器7结构中令导线卡掣螺72具有两反向的凸柱孔79(请参阅图7、8所示),藉以由同一调整器7的两凸柱孔79分别连设第二、三导线5、6以连接靠垫1的第二、三凸柱孔14、15,所以便可在同一调整器7的调整下达到控制靠垫1上下位移调整的目的。
而为令第二、三导线5、6在控制靠垫1的操作上可更为顺畅,其中椅背3上第二、三导线5、6在接引至靠垫1的转折处是设有转轮22,而且第二、三导线5、6的导线管51、61末端是接固于调节座23上,藉以可在组装时微调第二、三导线5、6的外露长度。
又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靠垫1的构成上必须于单一椅具设置有两个调整器7,如果再加上椅具本体具有的座椅、扶手高度调整或其他构成时;势必将造成椅具外观极为复杂甚至操作时混淆的现象,为此第一、二、三导线4、5、6的调整器7有其整合的必要性,因此以下将再针对靠垫1必备构成的调整器7改进如后调整器7,如图7所示,其调整螺76是连设一杆761而枢设于壳体73内部呈可轴向滑动的状态;并配设有一齿侧具导齿的主齿轮762,而在主齿轮762两侧前、后则是各枢设有一具导齿的从动齿轮711连设的螺杆71及其导线卡掣螺72结构,并于其一导线卡掣螺72上具有两反向的凸柱孔79。
所以在由此一调整器7进行靠垫1的调整控制时;可令具两反向凸柱孔79的导线卡掣螺72供第二、三导线5、6分别连至靠垫1上,而另一组螺杆71的导线卡掣螺72则是供第一导线4连设至靠垫1中,而在调整靠垫1时便可依调整螺76的主齿轮762相对轴向位移而啮合带动一组螺杆71的从动齿轮711,达到进行调整靠垫1弧度或位置的效能(如图8、9所示)。
上述调整器7于壳体73枢设杆761处是容设有一具弹力的顶掣珠731,而在调整螺76的杆761上则是设有相对从动齿轮711间隔距离的凹环763,令每一凹环763可供顶掣珠731抵掣时形成一定位力,防止调整螺76在操作的过程中呈现任意轴向位移而滑脱的问题。
又在上述调整器7的壳体73内部于导线牵引出的转折处是设有滑轮732,以减少导线与壳体73的磨擦。
最后,为考虑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器7在操作更为简便,是配设有电动调整的能力,兹令调整螺76的杆761末端是接设有一电路板控制的马达70,且于两组导线卡掣螺72及调整螺76的螺杆761上是各设有感测器721;并于导线卡掣螺72活动空间的上下死点处及壳体73相对两从动齿轮711间距处对应设有感测片722以连设电路板(关于此处的电路设计是属已知部份,相对的是可令杆761及导线卡掣螺72设置感测片722;而上下死点处及壳体73相对两从动齿轮间距处设置感测器721,或者于杆761及导线卡掣螺72处设置极限开关以侦测位移距离而连设电路板亦可达到相同的控制效能),且该马达70并由一开关701所控制,因此本调整器7在未按压开关701时将可保持手动调整控制的效果(此时的马达70仅是随着杆761而空转),而在按压开关701后则可因应调整螺76位置所对应的一组导线卡掣螺72进行传动,促令使用者获得电动操作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靠垫装置,主要包括有靠垫,其特征在于由调整器连动控制该靠垫所组成,该靠垫是为一略弯弧状态的弹性板体,该靠垫两侧的上下端是经由轨条穿置而固定于椅背上呈可滑动的状态,而以经由调整器调节长度后而令靠垫弯曲的第一导线连接于靠垫上下端;而以经由调整器相对扯放而致使靠垫相对轨条上下位移的第二、三导线则是分别固定于靠垫一端上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靠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靠垫于两侧上下端设有穿孔,并于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柱孔及一相对延设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并设有两相对的第二、三凸柱孔及一导线管容固部。该轨条为可经由穿孔穿置的棒体。该调整器为一经由螺杆螺设导线卡掣螺容入壳体中予以调节导线的结构体,其中于壳体上穿设一U型销而夹置于螺杆两侧构成枢接,且在壳体一侧另凸伸一弹片以容设摇摆卡齿;对应调整螺内部沿圆心朝圆周设有多个扇形齿啮合盖覆;该靠垫两侧上下端的穿孔穿置有使该靠垫呈滑动状态的轨条,该轨条两端处经由垫片固定于椅背上,该轨条与椅背具有一悬空间距,以两个调整器分别接设第一、二导线,与一调整器接设的第一导线的导线管抵固于靠垫的导线管容固部中,而导线凸柱则是容固于第一凸柱孔内;且另一调整器的第二导线的导线凸柱则是容固于第二凸柱孔中,第三导线的导线凸柱容固于第三凸柱孔内,且第三导线的末端则是接固于一端已固定在椅背的弹簧另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靠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椅背上第二、三导线在接引至靠垫的转折处是设有转轮,而且第二、三导线的导线管末端是接固于一能在组装时微调第二、三导线的外露长度的调节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靠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调整器中的导线卡掣螺是具有两反向的凸柱孔,由该同一调整器的两凸柱孔分别连设第二、三导线以连接靠垫的第二、三凸柱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靠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靠垫两侧上下端设有供轨条穿置的穿孔,并于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导线凸柱容固的第一凸柱孔及一相对延设出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设有相对于第二、三导线凸柱容固的第二、三凸柱孔及一与第一导线的导线管抵固的导线管容固部;该调整器的调整螺是连设一杆而枢设于壳体内部呈可轴向滑动的状态;并配设有一齿侧具导齿的主齿轮,而在主齿轮两侧前、后则是各枢设有一具导齿的从动齿轮连设的螺杆及其导线卡掣螺结构,并于其一导线卡掣螺上具有两反向的凸柱孔,该具两反向凸柱孔的导线卡掣螺分别连接第二、三导线至靠垫上,而另一组螺杆的导线卡掣螺则连接第一导线至靠垫中,该调整螺的主齿轮相对轴向位移而啮合带动一组进行调整靠垫弧度或位置的螺杆的从动齿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靠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螺的杆末端是接设有一电路板控制的马达,且于两组导线卡掣螺及调整螺的杆上是各设有感测器;并于导线卡掣螺活动空间的上下死点及壳体相对两从动齿轮间距处对应设有感测片以连设电路板,且该马达连接一控制开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调式靠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器的壳体枢设杆处是容设有一具弹力的顶掣珠,该调整螺的杆上则是设有相对从动齿轮间隔距离的凹环,该每一凹环可容置顶掣珠。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调式靠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器的壳体内部于导线牵引出的转折处是设有减少导线与壳体磨擦的滑轮。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式靠垫装置,主要包括有靠垫,其特征是该靠垫为一略弯弧状态的弹性板体,该靠垫两侧的上下端是经由轨条穿置固定于椅背上呈可滑动的状态,以第一导线连接于靠垫上下端;而第二、三导线则分别固定于靠垫一端上下,而可在第一导线经由调整器调节长度后而令靠垫弯曲;且在第二、三导线相对扯放下致使靠垫相对轨条位移,藉以该靠垫可依使用者的躺靠位置而调整支撑效能,使使用者不论在任何坐姿下都可获得良好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47C7/46GK2442587SQ00254258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0日
发明者萧景隆 申请人:晨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