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桌的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33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合桌的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合桌的脚架,尤其涉及一种在展开高度一定时、其长宽比例设计可更自由或增加展开面积的脚架设计。
以往折合桌的构造大致如


图1所示,它包括脚架1和桌板10。该脚架1具有四根等长的支杆11,在各支杆11上分别安装有位于顶端的上端座12、位于底端的下端座13和可在支杆11上直线滑移的滑套14。为了将各支杆11组立成立体型式,在两根相邻的支杆11之间分别用撑张机构15连接。每一个撑张机构15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连板151,这些连板151的顶端都枢设在上端座12上,其底端均枢设在滑套14上,两者之间的交叉部位籍由支轴152枢接。为了能架设桌板10,在两个上端座12之间分别横跨靠杆16,而在每一个上端座12上分别设置相向设置的卡钩18。桌板10是由多块垂直于靠杆16的板材101并接而成的,在最外侧的两块板材101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可供卡钩18钩合定位的卡孔102。
以往折合桌在展开状态下,各滑套14会被引拉上移而位于各支杆11的等高位置上,两根前后平行的靠杆16水平横跨在两对上端座12之间;当桌板10放置在脚架1上、且各卡钩18卡接在桌板10的各卡孔102内时,就可组立成长宽距离相同的正方形折合桌;要收合时,先取下桌板10,再将靠杆16的一端上扳而使其垂设在其中一支杆11旁,这样,各组撑张机构15的两根连板151就可以支轴152为支点旋摆,由于各连板151的顶端被限制在上端座12上,因此,在两根连板151旋摆的过程中会造成滑套14逐渐下移,直到滑套14移向下端座13为止。
以往折合桌的脚架1在设计上,虽可借助各撑张机构15的顶撑来维持两根相邻支杆11之间的宽度,但为了使脚架1在收合后能具有较小的体积,其各撑张机构15的连板151的长度必须要相同,故在展开状态下,四个滑套14受到四组撑张机构15的限制而使其上移高度相同,两对相邻的支杆11之间的宽度也相同,因此,以往折合桌无论如何展开,其脚架1都呈现长度比例相等的正方形,同时还受到折合桌高度的限制,两根连板151的长度也受到限制,其整体展开的面积也有限;上述折合桌的展开面积和形状受限虽然不会损害折合桌的功能,但是当使用人数较多时,这种面积、形状固定的折合桌在使用上就会显得不太方便,使用者必须再增加一个折合桌后方能使用;在制造方面,虽然可以借助并接两个脚架1来形成长方形而扩大可使用面积,但受到撑张机构15的限制,该长方形折合桌展开时的长宽比例同样会受到限制,也就是说,长度一定是宽度的整数倍而无法随意的搭配出消费者需要的大小;因此,如何改善以往折合桌的脚架1,使其能够在不增加整体高度的情况下,依需要扩大面积或组立成各种不同长宽的折合桌,为折合桌的脚架设计上有待改进的课题。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展开成长宽比例在设计上更为自由的长方形以便于消费者使用的折合桌的脚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增加高度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展开面积的折合桌的脚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合桌的脚架,它在展开时可供一桌板架设,该脚架包括四个侧支杆机构,它们分别位于脚架的四个角上、且两两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每一个侧支杆机构都具有直立的支杆,这些支杆上分别套设可直线滑移的滑套,其顶、底端分别装有端座;两个第一撑张机构,它们分别衔接在左右对应的两个侧支杆机构的端座和滑套之间而前后对应;两个第二撑张机构,它们分别连结在两个前后对应的侧支杆机构的端座和滑套之间而侧向对应;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前后对应的第一撑张机构或侧向对应的第二撑张机构上分别具有两组相互交叉的上连板和下连板,这些连板靠向相邻侧支杆机构的部位分别枢设在侧支杆机构的端座和滑套上,两组交叉的上、下连板间分别借助枢轴加以枢接,各连板并具有突出于枢轴的延伸段,两根上连板的延伸段和两根下连板的延伸段分别借助枢轴加以枢接。
通过采用上述折合桌的脚架,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得以改良,不但在折合椅的脚架上有所创新,该项设计更可改变长久以来折合桌展开长宽比例受限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在不升高折合桌高度的情况下,加大脚架可展开的面积,以使制造者能按需制作出各种长宽比例或面积不同的长方形脚架。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折合桌的脚架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一种以往折合桌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和桌板之间对应关系的正面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和桌板之间对应关系的侧视分解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上各支杆机构和各撑张机构之间的组立关系对应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上中间支杆机构的局部立体卡合示意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悬挂机构立体图。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收合状态正视图。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收合状态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展开立体图。
请参阅图2和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脚架3可稳固地架设在地面上,并供桌板30架设,该桌板30由多块板材301平行并接而成,在其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直向开孔302;该脚架3包括四个侧支杆机构4、两个中间支杆机构5、四个第一撑张机构6、两个第二撑张机构7、一个第三撑张机构8和一个悬挂机构9。
请配合图2和4所示,这些侧支杆机构4分别位于脚架3的四个角上,并前后左右对称地撑立在地面上,每一个侧支杆机构4都具有一直立的侧支杆41。这些侧支杆41的底端上分别装有下端座42,在杆体上则套设有可直线滑移的侧滑套43,在侧支杆41的顶端上装有上端座44;在侧滑套43和上端座44上分别延伸出两个朝另一组相邻侧支杆机构4突出的枢耳431和441,在每一个上端座44上分别突出有一前后相向的卡钩442,在卡钩442旁垂设有一适长的靠杆45,这些靠杆45均具有一可同时向中央旋摆的靠设端451。
请配合图5所示,这些中间支杆机构5前后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侧支杆机构4之间,每一个中间支杆机构5都具有一直立的中间支杆51,这些中间支杆51的底端上套设有下端座52,在杆体上滑设有位于下方的下滑套53和位于上方的上滑套54,在杆体的顶端上并固设有上端座55。其中,下滑套53上侧向延伸有两个分别朝两根侧支杆41延伸的枢耳531,而上滑套54上则分别设有一前后向延伸的枢耳541,为了增加脚架3展开时的稳固性,在上滑套54上枢设一可向下旋摆的卡掣片56,在下滑套53上突设一与卡掣片56上下对应的卡杆57,该卡掣片56上的一卡槽561并可卡掣在卡杆57上所设置的一颈部571上;而上端座55上则具有一可供位于两个侧支杆机构4上的靠杆45的靠设端451同时卡掣定位的夹槽551,在上端座55上再向左右两侧分别延伸一枢耳552。
这些第一撑张机构6分别组装在侧向相邻的侧支杆机构4和中间支杆机构5之间,每一个第一撑张机构6都具有两根交叉设置的叉接连板61,这些叉接连板61的中央部位籍由第一枢轴62枢接形成一个支点部位,每一根叉接连板61的两个板端分别籍由第二枢轴63枢设在各枢耳431、552和枢耳441、531之间。
请参阅图3和4,第二撑张机构7左右对应地组装在两个前后设置的侧支杆机构4之间,每一个第二撑张机构7都具有两根下连板71和两根上连板72,其中,下连板71的底端上分别籍由第三枢轴73枢设在侧滑套43的枢耳431上,其顶端籍由第四枢轴74相枢接,而该上连板72的顶端上分别籍由第五枢轴75枢设在前后对应的两个上端座44的枢耳441上,其重叠的底端籍由第六枢轴76枢设在一起,在前方两根上、下连板72、71的交叉部位和后方两根上、下连板72、71的交叉部位上分别由第七枢轴77连接,籍由第七枢轴77将上连板72区隔成靠向侧支杆41的枢摆段721和介于第七、六枢轴77、76之间的延伸段722,而下连板71也因第七枢轴77的区隔而具有相对设置的枢摆段711和延伸段712;在设计上,枢摆段721、711的长度为叉接连板61的一半,而这些延伸段712、722的长度可用来决定脚架3的展开宽度。
第三撑张机构8架设在前后设置的两个中间支杆机构5之间,并与第二撑张机构7侧向对应,其具有籍由多根第八枢轴81进行枢结的两组等高对应且交叉设置的连板82,各连板82上均具有枢摆段821和延伸段822,惟一的差别在于两根下连板83的底端上分别枢设在两个下端座52上,而两根上连板82的顶端则枢设在两个上滑套54上。
请配合图3、6所示,悬挂机构9悬挂在四根水平设置的靠杆45上,并与桌板30上的开孔302直向对应;该悬挂机构9具有两根与靠杆45垂直设置的垂直架杆91,这些垂直架杆91的两个杆端上分别固设有可抵接于靠杆45内侧的顶接头92,在两根垂直架杆91之间撑设有两根与靠杆45平行的平行架杆93,每一根平行架杆93的两个杆端上同样分别装有可抵接于垂直架杆91内侧的顶接头94,在这些垂直架杆91上分别挂设悬挂件95,该悬挂件95具有两根向下垂设的垂挂段951,四根垂挂段951的底端上分别枢设在滑片96上,四个滑片96之间垂挂有底盘97。
请参阅图2、3和4,本实施例的脚架3在展开状态下,各个侧滑套43、下滑套53会上移位于侧支杆41和中间支杆51靠中间位置,此时,各第一撑张机构6朝向侧支杆41和中间支杆51的一夹角α相同,而由于侧滑套43与下滑套53的高度相同,因此,两个第二撑张机构7上朝向侧支杆41的夹角β会和夹角α相同,也就是说,它会呈现出全等三角形的状态;此时,由于第二、三撑张机构7、8上均具有延伸段712、722,籍由这些延伸段712、722的延伸可增加同侧两根侧支杆41之间的宽度,也就是脚架3的长度是由同步上移的侧滑套43和下滑套53来决定的,而其宽度则是由第二、三撑张机构7、8的延伸段712、722的长度来决定的,这就是本实施例可展开成长方形的原因。
请配合图5所示,为了提高展开的稳固性,本实施例可将位于上滑套54上的卡掣片56下扳,使其扣合在下方卡杆57的颈部571上,在四根靠杆45上方则架设悬挂机构9,这样,使用者可在底盘97上放置例如炉具等物品。在设计上,本实施例将第三撑张机构8设置在下方的目的是为了让悬挂机构9得以向下垂设,假设本实施例不设计该悬挂机构9,则该第三撑张机构8就可同第二撑张机构6一样设置在上方。
请参阅图3、7和8,本实施例在收合时先取下悬挂机构9,并将卡掣片56上扳,然后向中间压合四个第一撑张机构6,就可使各侧滑套43和中间滑套53下移,直到第一撑张机构6的两根叉接连板61的夹角α张开至最大角为止,其上的侧滑套43和下滑套53也会因此而降至最底端,两个第二撑张机构7和第三撑张机构8会收合至最小。
上述实施例是以延伸段712、722的长度来决定展开时脚架3的宽度的,但在设计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后侧支杆41和中间支杆51之间不需要纵向杆体的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宽度展开的设计上不受限制;它除了可如上述实施例那样,也可同图9所示,在两者的延伸段712、722之间再增设一组交叉设置的延伸杆70,籍由上述延伸杆70的延伸可增加脚架3可展开的宽度,以便于配合消费者按需制造出各种长宽比例不等的脚架3。
本实用新型也可如
图10所示,同样具有偶数个前后对应设置的支杆机构21,在前端两对左右相邻的支杆机构21之间分别架设第一撑张机构22,在后方两对左右相邻的支杆机构21之间同样分别籍由第一撑张机构22连接,而前后对应的两个支杆机构21之间籍由第二撑张机构23加以连结;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该第一、二撑张机构22、23的构造一样,也就是每一个撑张机构22、23都包括两组交叉设置的连板24,籍由上述设计,可使脚架2在不必增加支杆长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脚架2展开时的面积。
在设计上,本实用新型除了可如上述实施例那样以双并的方式来决定脚架3的长度外,其组装上只要有四个支杆机构4和四个撑张机构,并使其中一组左右对应或者前后对应的撑张机构间形成双交叉连板的构造,就可组立出长宽比例不同的脚架3,因此在设计上,本实用新型不必要有六个支杆机构25。同时,本实用新型
图10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在使桌板高度维持在60公分的情况下,展开成80公分×80公分的正方形折合桌,或者展开成100公分×80公分的长方形折合桌。
虽然以上是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作了具体说明的,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仅是用来说明的,而不是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则上述实施例的各种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折合桌的脚架,它在展开时可供一桌板架设,所述脚架包括四个侧支杆机构,它们分别位于脚架的四个角上、且两两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每一个侧支杆机构都具有直立的支杆,所述支杆上分别套设可直线滑移的滑套,其顶、底端分别装有端座;两个第一撑张机构,它们分别衔接在左右对应的两个侧支杆机构的端座和滑套之间而前后对应;两个第二撑张机构,它们分别连结在两个前后对应的侧支杆机构的端座和滑套之间而侧向对应;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前后对应的第一撑张机构或侧向对应的第二撑张机构上分别具有两组相互交叉的上连板和下连板,所述连板靠向相邻侧支杆机构的部位分别枢设在侧支杆机构的端座和滑套上,两组交叉的上、下连板间分别借助枢轴加以枢接,各连板并具有突出于枢轴的延伸段,两根上连板的延伸段和两根下连板的延伸段分别借助枢轴加以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撑张机构都具有两组并排且交叉设置的连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的脚架,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左右对应的侧支杆机构之间再分别增设中间支杆机构,在前后设置的两个中间支杆机构之间架设与第二撑张机构侧向对应的第三撑张机构,所述第三撑张机构的构造和第二撑张机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合桌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撑张机构架设在两个中间支杆机构的滑套和底端端座之间,在各侧支杆机构上分别设有可同时跨设在中间支杆机构上的靠杆,在两两对接的靠杆之间架设有悬挂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合桌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具有两根与靠杆垂直的垂直架杆,在两根垂直架杆的两个杆端上分别固设有可抵接在靠杆内侧的顶接头,在两根垂直架杆之间撑设有两根与靠杆平行的平行架杆,每一根平行架杆的两个杆端同样分别装有可接在垂直架杆内侧的顶接头,在所述垂直架杆上分别挂设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具有两根下垂的垂挂段,四根垂挂段底端分别枢设在滑片上,四个滑片之间悬挂有水平的底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合桌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杆机构的支杆上套设有另一滑套,在两个上下对应的滑套上分别装有可在脚架展开时对应卡合的卡掣片和卡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的脚架,其特征在于在交叉设置的两组上、下连板之间再增设一组交叉设置的延伸杆。
专利摘要一种可供桌板架设的折合桌的脚架,至少具有四根前后左右对应的支杆机构,在左右相邻和前后对应的两个支杆机构之间衔接着撑张机构,至少一组前后或侧向对应的撑张机构上设有两根上连板和两根下连板,这些连板靠向支杆机构的部位分别枢设在支杆机构的端座或滑套上,在两组交叉的上下连板之间分别由枢轴枢接,在两根上连板和两根下连板的延伸段之间分别由枢轴枢接。该脚架可使制造者按需制作出各种长宽比例或面积不同的长方形脚架。
文档编号A47B3/00GK2492124SQ0025517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9日
发明者陈高山 申请人:陈高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