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架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8058287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架,其配置有布置在上面一侧的装置和底下一侧的装置,前一装置用于把该起重架与至少两根起重索相连接,所述起重索被悬吊而顺着起重架纵向方向互相有一段距离,后一装置则用于拾取至少一个次要起重架。此种起重架通常为人所知,且专门应用于把集装箱从货轮上传送到码头上,或从码头上传送给货轮。
对起重架传送集装箱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多。对于传送集装箱的用途毕竟会继续增加,同时,由于竞争激烈,所能要求的传送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传送集装箱就必须尽可能有效地进行。在这方面,一项重要的管理费用就是用于装载和卸载集装箱,因为货轮停靠码头的费用昂贵。因此,人们就持续地寻求如何才能加快传送速度。这方面的一个问题是,集装箱货轮日益庞大,无论其高度还是宽度都很大。因此,把集装箱从货轮货舱中提升出来及放入货舱中所牵涉的时间,以及把集装箱从货轮运送到码头上和从码头运往货轮所牵涉的时间,都在持续增加。
因此,已经有人提出在一次移动过程中拾取多个集装箱的方法。本发明申请者本人已经提出一种起重架,用此种起重架可把两个集装箱顺着纵向方向邻接地放置,即让所述集装箱的末端表面彼此贴靠,这样就能在一次移动过程中拾取它们,并在所述集装箱运动期间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如WO-A-97/39973号专利所述那样。
此外,在一次移动过程中拾取两个长侧彼此贴靠的集装箱,此种方法也已为人所知。本发明所用起重架悬吊着两个彼此邻接的次起重架,这两个次要起重架各自均能拾取集装箱。这种已知的起重架在WO-A-01/98195号专利中已说明,其包括两根纵向梁,所述纵向梁的末端由两根横梁连接,次起重架或次要起重架可移动地从所述横梁上悬吊下来。为了使次要起重架移动,该起重架的形式为常规起重架即顺着纵向方向可调整的“摊铺器”(spreader),就要用台车(trolley),使所述起重架能够沿着横梁位移,并可使摊铺器经由杆子或链子而从起重架悬吊下来。主起重架的横梁中每一横梁均从起重滑车(hoistingblock)悬吊下来,所述起重滑车具有两个索轮(cable pulley)用于与一对起重索(hoisting cable)合力工作。为了对由于不均衡负载而产生的起重架不对称悬吊做补偿,例如由于两个被起吊的集装箱重量差异引起不均衡负载,每个起重滑车受液压缸或类似物件的影响而可沿横梁顺着横向方向位移。
此种已知起重架有一个缺点,即其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必须较大,以便能使处于其下方的摊铺器以稳定方式悬吊。在任何情况下,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尺寸都大于单个集装箱或摊铺器的尺寸。因此,当某一单个集装箱不适合于处在货轮中顶上那层集装箱上时,就不可能用此种已知起重架拾取该集装箱。在此种情况下,起重架就必须与起重滑车分开,并用能够在两垛集装箱之间朝下运行的常规的单个摊铺器来替换它。当一层集装箱中有许多彼此邻接的集装箱不均衡且当某一单个集装箱因此留到最后还放在原处时,也要求做同样的变更。调换起重架及标准的摊铺器要求进行许多额外的操作,从而一次同时拾取两个集装箱所节省的时间就有一部分丧失了。此外,当起重架临时不用时还要占用很多空间,该空间在集装箱起重机附近的码头上是很稀缺的且花费昂贵。装料装置(feeder)及通向起重机的卸货道路,它们均是根据单个集装箱的宽度而设计的,因此也就必须做调整以便适合于较大宽度的起重架。
此种已知起重架的另一个缺点是,在把集装箱卸下货轮货舱期间,由于现场存在的导向装置(guide)之间的摩擦以及集装箱不同垂直负载施加于起重架上的缘故,起重架就开始摆动而难以控制。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个集装箱甚至会阻塞在其导向装置中,从而起重架就被拉得对不齐,而且会使起重索卡在索轮中。由于起重索被绞住的起重机在此种超载情况下不会立即停止,但其依然具有已决定了的制动距离,所以,就有机会使装卸集装箱的起重架阻塞,从而不得不把起重架从起重滑车上释放掉,并使该起重架在货舱中留在后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起重架,其中没有上述这些缺点。根据本发明,这是让起重架顺着横向方向在缩拢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进行调整而达到目的,在缩拢位置上起重架的横向尺寸至多等于次要起重架的尺寸,而在展开位置上起重架的横向尺寸大于次要起重架的尺寸,且达到上述目的还采用拾取装置,该装置适应于在缩拢位置上拾取单个次要起重架并在展开位置上拾取两个互相邻接的次要起重架。使起重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可调整的形式,从而其具有最小尺寸,该尺寸小于摊铺器或集装箱的尺寸,适合于同时处理两个集装箱以及单个集装箱,其中,当集装箱不是位于顶上那一层时,所述起重架也能处理单个集装箱。
当起重架顺着纵向方向被划分时就能达到有效的构造,起重架各局部(parts)至少在横向方向上是彼此相对可移动的,且拾取装置包括分布在起重架各局部上的多个拾取部件。因此,就能以单一方式达到合乎要求的移动。
此处所述的起重架最好具有可控装置,以便使起重架各局部彼此相背及相向地移动。这些移动装置能有利地包括至少一个长度可调整的构件,该构件连接着起重架各局部,其中,通过调整所述连接构件的长度,就可使起重架各局部彼此相背或相向地移动。
移动装置最好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器(actuator),其与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合力工作。因此就可驱使移动进行。
当至少一个连接构件是枢转臂时,就形成坚固而紧凑的构造。还能以简单方式驱使枢转移动进行并加以控制,而且枢轴被阻塞的风险小于沿着导向装置做线性移动情况下所出现的风险。所述枢转臂最好基本平行于起重架主平面而可枢转。以此方式,起重架的构造高度就保持受限制。
为了减轻起重架各局部上的负载,可经由一个枢轴而使至少一根枢转臂与起重架各局部相连接,并在枢转臂与枢轴之间布置驱动器。因此,负载就经由最短路径而被传输。
为了能够得当地控制起重架的移动,所述起重架最好具有至少两根枢转臂,每根该枢转臂被至少一个相关驱动器所移动。对于精确的决定性移动而言,最好使两个驱动器与至少一根枢转臂相连接。
当枢转臂被布置成相对于起重架的横向中线基本对称且处于起重架相反两侧上的枢转臂可顺着相反方向枢转时,负载就在起重架上均匀分布了。
同样的,为了使负载均匀分布并考虑到生产的情况,建议使每根枢转臂相对于起重架的纵向中线基本对称。因此,可以使用同样的枢转臂部件。
对于起重架各局部的稳定移动而言,建议使连接装置适应于把起重架与至少两对起重索相连接,所述起重索顺着起重架的纵向方向彼此有一段距离地悬吊下来,且连接装置顺着纵向方向被划分成使每个起重架各局部均能与两条起重索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包括索轮,且每个起重架各局部最好均能承载顺着纵向方向彼此有一段距离的至少两个索轮。
对于起重装置的均衡负载而言,最好把拾取部件基本直接布置在处于展开位置的起重架的索轮之下。
为了在拾取和放下负载期间增强起重架的挠性,处在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最好顺着横向方向可调整,以便改变两个次要起重架之间的空间。
当起重架各局部在起重架平面上可彼此相对地枢转时,就可拾取并非彼此准确平行放置的负载。
为了在不规则的表面上可使负载被拾取或放下,起重架各局部最好还在起重架平面上可彼此相对做横向枢转。此处所述起重架可带有布置在一个索轮的转动轴线与起重架各局部之间的至少一个驱动器,从而就可进行枢转移动。
起重架各局部最好还顺着纵向方向可彼此相对移动,以便可拾取并不准确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负载。
所述次要起重架或每个次要起重架最好也是顺着纵向方向可调整的,从而可使不同长度的负载例如尺寸为20英尺、30英尺、40英尺及45英尺的负载被拾取。
本发明还涉及传送负载例如集装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把符合上述任何权利要求的起重架在第一位置放下;b)当起重架缩拢时就在第一位置拾取一件负载,或当起重架展开时就拾取两件负载;c)把带有已拾取负载的起重架提升起来;d)把带有已拾取负载的起重架位移到第二位置;e)把带有已拾取负载的起重架在第二位置放下;f)使负载与起重架分开;g)提升起重架;h)把起重架从缩拢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或从展开位置移动到缩拢位置,其中,次要起重架被连接或被分开;以及i)重复步骤(a)到(g)。
用此种方法,就可容易地把一次传送单个集装箱转换为传送两个集装箱,以及反之亦然。
现在根据几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说明中参照附图,在这些附图中

图1的透视图,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起重架,其处于展开位置上,带有两个次要起重架,每个该次要起重架承载两个集装箱;图2的透视图,显示图1所示处于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图3的透视图,显示图1所示两个次要起重架;图4A是沿着图1中箭头IV看去的前视图,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起重架,其处于完全展开位置上,其中,在两个从其悬吊下来的起重架之间留有明显的空间;图4B是对应于图4A的视图,显示处于最短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其中,从其悬吊下来的次要起重架互相接触;图4C是对应于图4A及4B的视图,显示处于缩拢位置上的起重架,其中,只有单个起重架悬吊在下面;图5A的顶视图显示处于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其中,起重架各局部及安装在该起重架上的次要起重架在所示起重架的平面上围成一个角度;图5B是对应于图5A的视图,显示起重架各局部,其所处位置与纵向方向平行但偏离;图6的透视图,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起重架,其处于展开位置上;图7A的顶视图显示图6所示起重架,其处于缩拢位置上,其中,只有单个起重架悬吊在下面;图7B是对应于图7A的视图,显示处于最短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其中,从其悬吊下来的次要起重架与集装箱互相接触;图7C是对应于图7A及7B的视图,显示处于完全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其中,在两个起重架与从其悬吊下来的集装箱之间留有明显的空间;图8A是沿着图6中VIII看去的前视图,显示符合本发明的起重架,其带有次要起重架及其下面的集装箱;图8B和8C是对应于图8A的视图,分别显示处于最短展开位置与完全展开位置上的次要起重架及集装箱;图9的顶视图显示处于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其中,起重架各局部及安装在其上面的次要起重架和集装箱在起重架平面上围成一个角度;图10是对应于图9的视图,其中所示起重架各局部处于顺着纵向方向平行但偏离的位置上;图11的前视图显示处于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其中,起重架各局部也是横切起重架主平面而枢转的;以及图12是对应于图6的视图,显示符合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起重架。
符合本发明的起重架1包括装置2和装置4,前一装置用于把起重架与两对起重索3相连接,后一装置布置在底下,用于拾取一个或两个次要起重架或摊铺器5。在所示实施例中,次要起重架或摊铺器5是所谓“Long Twin”TM摊铺器,本申请者在WO-A-97/39973号专利中对其曾做过标记并予以说明。每个摊铺器5均以通常方式包括一根主梁7、两根滑动梁(slide beam)8以及处于每根滑动梁末端上的横梁28,该横梁承载着外“转锁”(twist-lock)31。可滑动的鞍状物9布置在主梁7上,其承载着内转锁30。转锁30、31与集装箱6的角部上的开口或“角部铸件”合力工作,以便使集装箱连接或分开。
起重架1顺着横向方向可在缩拢位置(见图4C、7A、8A)与展开位置(见图4A、7B、8B、4B、7C、8C)之间被调整,在缩拢位置上起重架的横向尺寸至多等于次要起重架5及其所承载的集装箱6的尺寸,在展开位置上起重架1的横向尺寸大于摊铺器5或集装箱6的尺寸。处于起重架1底下的拾取装置4,该装置适应于与处于每个摊铺器5上面一侧的对应连接装置33(见图3)合力工作,其外形及尺寸可使其能够在起重架1的缩拢位置上拾取单个摊铺器5,同时,其可在展开位置上与两个摊铺器5合力工作。
起重架1在横向方向上的可调整性,在所示实施例中是让起重架1在纵向方向上采取分开的形式,以及带有可控装置12来实现的,所述可控装置用于使起重架各局部10彼此相背及相向地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这些移动装置12包括两个长度可调整的构件13,此处所述构件形式为枢转臂,其与起重架各局部相连接。此处所述每个枢转臂均由部件13A和第二部件13B形成,所述前一部件经由支架(cradle)23的轴22可枢转地安装在起重架半部(halves)10中一个半部上,而后一部件经由枢轴(pivot shaft)17连接着第一臂部件13A。第二臂部件13B可枢转地安装在轴25附近,该轴由支架26支撑在另一起重架半部10上。为了安装这一臂部件13B,采用球窝接头24,该球窝接头的目的下文将予以说明。
用于把起重架1与起重索3相连接的装置2包括多个索轮14,该索轮安装在支架15中,以便围着轴36转动。所述这些连接装置2也采取分开的形式,其意义在于使每个起重架各局部10带有两个顺着纵向方向有间隔地布置的索轮14,以便使所述索轮从起重索3上稳定悬吊下来。
拾取装置4也顺着纵向方向采取分开的形式,并在所示实施例中由4个形式为在底下突出的眼部(eyes)的拾取构件11所形成,通过这些眼部就能放置滑动销34,所述滑动销构成为摊铺器5的连接装置33的一部分。此处所述这些拾取构件11基本上直接布置在索轮14下面,以便确保索轮稳定悬吊。在每个拾取构件11的每一侧上还形成加固支承部件35,以便使因不均匀负载的集装箱而产生的力矩被吸收。
移动装置12还包括驱动器16,用以使枢转臂13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该驱动器的形式为液压缸,其实际上平行于臂部件13B而延伸,以便容许大冲程而不在起重架1的缩拢位置上占据太大的空间。
除了这些驱动器或驱动缸16之外,还有减振缸(dampingcylinder)或稳定缸18、19与臂部件13A、13B相连接,当已拾取集装箱不均匀负载或由于货轮货舱的摩擦而不均匀移动时,这些缸体起到使纵向轴线周围的每个起重架半部10抵抗摆动移动的作用,所述纵向轴线由索轮14的轴36所限定。除了被动减振作用(passive dampingaction)之外,缸体18、19还能起到驱动器的作用,并被主动控制以更正由于集装箱6的不均匀负载而产生的起重架各局部10的不对称悬吊。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这些驱动器18、19被主动地控制而使每个起重架各局部10围绕着轴36枢转以达到合乎要求的角度,从而就能在不均匀的表面上拾取或放下集装箱6。
这些减振缸18、19中,每一个均连接着相关起重架半部10上的滑杆(slide rod)20、21,同时,使臂部件13B安装在枢轴25周围的球窝接头24,可沿着这些枢轴滑动。臂部件13B之一经由连接件37而连接着缸体27,所述缸体顺着纵向方向延伸,且被固定在相应起重架半部10的支架32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枢轴22和枢轴25基本上布置为与索轮的轴36成同一直线,从而当起重架各局部10移动期间就不会在这些轴36周围产生额外的移动。
对枢转臂、驱动器及轴承的上述布置,能使起重架各局部10彼此相对做大量移动,既可平行于起重架1的平面又可横切于该起重架而做移动。当使驱动缸16做同步移动时,起重架各局部10大体上顺着横向方向及彼此平行地移动散开。因此,就能使起重架各局部10从缩拢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但它们还能从展开位置移动散开,以便在两个被提升的集装箱6之间形成中间空间D或使该空间变动。
如果两个驱动缸16当中有一个驱动缸展开或缩拢为比另外那个驱动缸小得多,且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缸体27被同时操作,那么,就可以进行两个起重架各局部10的非平行移动。例如,可把起重架各局部10放置在起重架1的平面上彼此相对成一角度α(见图5A),从而就可拾取并非彼此平行放立的集装箱6。还可以把起重架半部10横切于起重架平面而放置为彼此相对成一角度的,以便让并非完全处于水平位置上的集装箱6被拾取。
最后,当驱动缸16被同步移动但此外纵向缸体27也被操作时,就可以在必须把彼此偏离一段距离“O”(见图5B)的集装箱拾取起来时,顺着纵向方向彼此相对地移动起重架各局部10。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起重架1(见图6)中,轴17、22及25基本上横切于起重架1的主平面而定位,且因此所述轴就大致平行于起重索3而延伸。因此,枢转臂13基本上平行于起重架1并横切于起重索3而枢转。因此,枢转臂13在起重架1上方占据较小空间。这是重要的,因为集装箱货轮所装的负载越来越高,但集装箱起重机的高度受到限制,从而起重机臂与货轮之间的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另外,枢转臂13因此靠近起重架1的重心。处于起重架1每一侧上的枢转臂13也被相对于起重架1的横向中线CL-T对称地布置,并顺着相反方向枢转,从而就可把负载均匀地分布在起重架1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枢转臂13也与起重架1的纵向中线CL-L相对称,且臂部件13A、13B是相同的。
为了安装臂部件13A、13B,就要再次使用带有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某种程度挠性的枢轴24。枢转臂13的枢轴17也可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此种挠性,从而可横切于起重架的主平面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枢转臂13赖以移动的驱动器7、8、9位于这些枢转臂13的平面上。驱动器7、8、9连接着起重架各局部10之一,以便其一个末端经由隆起部(elevation)11而在垂直枢轴27周围移动,同时,每个驱动器7、8、9的另外那个末端连接着接合件(engagement)12的一个点,所述接合件沿着因而可被操作的臂部件13A、13B而位于该臂的半中处。每个驱动器7、8、9之间的枢轴连接件27以及相关隆起部11在高度方向上也略微具有挠性,从而可使驱动器7、8、9跟随枢转臂13而移动。
枢转臂13的枢轴17和24以及驱动器7、8、9的枢轴27又能实施为球窝接头。然而,在任何情况下,当枢轴24、27采取万向接头的形式时,除了使枢轴27分别横切于主枢轴22、26之外,还分别使枢轴29横切于次枢轴28,这样就会达到更为坚固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18、19各自均以一个末端连接着连杆20,该连杆以非转动方式固定在对应的轴36上,同时,驱动器18、19的另外那个末端与起重架各局部10相接合。
所有的驱动器7、8、9、18、19在实施例中均实施为液压活塞/缸组件(unit),这些组件能以较小尺寸而施加较大的力,且还能借助于液压管而以简单方式离开很大距离操作它们及馈给(be fed)它们。
在本实施例中,当3个驱动器7、8、9被同步移动时,枢转臂13就会伸开或折叠成同样程度,且起重架半部10因此就被顺着横向方向互相平行地彼此相背或相向地移动。
如果连接着两根枢转臂13之一的驱动器7、8伸开或缩拢远远小于连接着另外那根枢转臂13的驱动器9,那么,就可能使两个起重架各局部10做平行移动。
最后,当驱动器8、9被同步移动且驱动器7被同时顺着相反方向操作时,就可以使起重架各局部10顺着纵向方向彼此相对移动。
除了上述在起重架1中的平面上移动之外,由于枢轴17、24、27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挠性,横切于此平面的受限移动也可进行。通过展开或缩拢驱动器18、19,起重架各局部10因此就能横切于起重架平面而被放置为彼此相对成角度的,从而可拾取并非完全处于水平位置上的集装箱6。在此,枢转移动不仅可在纵向中线CL-L周围进行,而且可在横向中线CL-T周围进行。
在又一个实施例的起重架1(见图12)中,有4个驱动器7、8、9、31,其中两个用于枢转臂13。此处所述驱动器7、8、9、31未直接安装在起重架各局部10上,而是以其一个末端安装在枢轴24的突出部分30上,该突出部分实施为臂部件13A、13B的万向接头,该臂部件由该接头所控制。每个驱动器7、8、9、31因此而顺着相关臂部件13A、13B的高度方向自动跟随做(微微)移动,而不必单独安装以便顺着高度方向移动。此外,每个驱动器7、8、9、31所施加的力因此并不是非要经由起重架各局部10及枢轴24传递给枢转臂13,而是直接传递给该枢转臂,从而就能使起重架各局部10的构造更为轻巧、更为简单。
有了符合本发明的起重架1,因而就能以简单、迅速及可靠的方式一次拾取长侧彼此邻接的至少两个集装箱,使其朝上移动,并同时使其位移以及再度放下。因此,带有此种起重架的起重机的传送能力实际上是双倍的。
然而,为了在各单个集装箱并不位于最上一层集装箱上时还可使用起重架来提升这些集装箱,可使起重架1简便地从其展开位置返回到缩拢位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首先使一个摊铺器5与起重架半部10分开,该摊铺器即借助于连接销11从该半部上悬吊下来,且把所述摊铺器放下在某处,使其不妨碍进一步的起重操作。在集装箱起重机附近或在起重机的起重架上通常留有一个地方,以便贮存摊铺器,因为在使用常规的、简单的摊铺器时,往往还要用上备用摊铺器。
当一个摊铺器5因此而以此种方式分开之后,另外那个摊铺器5也暂时分开并放下,于是,由于驱动缸体16,起重架半部10就被彼此相向移动。此处所述起重架1也顺着横向方向略微位移,以便把拾取眼部11对准单个余下那个摊铺器5的外连接销34。当实现连接之后,就可用起重架1来拾取单个集装箱。图4A至4C显示了各个方面,其中,也显示了略微做了修改的实施例,其带有以不同方式形成的轴承支架15和以不同方式放置的减振及稳定缸18、19。
尽管已根据一个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显然并不局限于此。不是采用由可以彼此相对位移的两个局部构成起重架,而是因此使用一个起重架,所述这一起重架具有放置在伸缩臂上的拾取装置,那么,实际上就获得了顺着横向方向起作用的摊铺器构造。
不是用所示枢转臂,而是用另一种移动机构例如伸缩臂或水平剪切构造,这也是可以设想到的。例如,把一根垂直枢转臂与水平伸缩筒(telescope)结合起来,也是可以想见的。
当然,对于本发明而言,哪种类型的摊铺器悬吊在起重架之下并不重要。除了所示“Long Twin”TM摊铺器之外,还可使用顺着纵向方向的常规摊铺器,甚或还可布置带有转锁的固定起重架。
起重架与摊铺器之间的连接还能以许多不同方式实施。除了所示滑动销和眼部之外,例如也可采用想见得到的转锁连接件。也可布置多个拾取眼部,从而就可在顺着横向方向彼此有一段距离的两个点上拾取每个摊铺器,甚至当使用带有两个摊铺器而处于展开位置上的起重架时,也是如此。
最后一点是,当然也可以把本发明的观念从两个摊铺器扩展为三个或更多个摊铺器,其中,一个起重架可适合于在缩拢位置上拾取两个摊铺器,且在展开位置上拾取三个摊铺器,甚或可在这两个位置之间变动,拾取一个、两个或三个摊铺器。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是完全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
权利要求
1.配置有装置(2)和装置(4)的起重架(1),所述装置(2)布置在上侧,其用于把所述起重架与顺着起重架(1)纵向方向互相有一段距离而悬吊下来的两根起重索(3)相连接,所述装置(4)布置在下侧,用于拾取至少一个次要起重架(5),其特征在于起重架(1)顺着横向方向在缩拢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可调整,在缩拢位置上,起重架的横向尺寸至多等于次要起重架(5)的尺寸,而在展开位置上,起重架的横向尺寸大于次要起重架(5)的尺寸,且拾取装置(4)适应于在缩拢位置上拾取单个次要起重架(5)并在展开位置上拾取两个互相邻接的次要起重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起重架(1)顺着纵向方向被划分,起重架各局部(10)至少顺着横向方向可彼此相对移动,且拾取装置(4)包括分布在起重架各局部(10)上的多个拾取构件(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可控装置(12)用于使起重架各局部(10)彼此相背及相向地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长度可调整的构件(13),所述构件连接着起重架各局部(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器(7、8、9、16、31),所述驱动器与至少一个连接构件(13)配合工作。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13)是枢转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枢转臂(13)基本上平行于起重架(1)的主平面而可枢转。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枢转臂(13)经由枢轴(24)连接着起重架各局部(10),且所述驱动器(7、8、9、31)布置在枢转臂(13)与枢轴(24)之间。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根枢转臂(13)各自均由至少一个相关驱动器(7、8、9、16、31)所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驱动器(7、8、9、16、31)连接着至少一根枢转臂(13)。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臂(13)布置为基本相对于起重架(1)的横向中线(CL-T)而对称的,且起重架(1)相反两侧上的枢转臂(13)可顺着相反方向枢转。
12.如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每根枢转臂(13)基本上相对于起重架(1)的纵向中线(CL-L)为对称的。
13.如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2)适应于使起重架(1)与顺着起重架(1)纵向方向彼此有一段距离而悬吊的至少两对起重索(3)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装置顺着纵向方向被划分,从而每个起重架各局部(10)均能与至少两根起重索(3)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2)包括索轮(14),且每个起重架各局部(10)承载着放置成顺着纵向方向彼此有一段距离的至少两个索轮(14)。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构件(11)基本上直接放置在处于展开位置的起重架(1)的索轮(14)之下。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在展开位置上,起重架(1)顺着横向方向可调整,以便改变两个次要起重架(5)之间的空间(D)。
17.如权利要求2至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架各局部(10)在起重架(1)平面上可彼此相对枢转。
18.如权利要求2至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架各局部(10)横切于起重架(1)的平面可彼此相对枢转。
19.如权利要求14和18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驱动器(18、19)布置在一个索轮(14)的转动轴线(36)与起重架各局部(10)之间。
20.如权利要求2至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起重架各局部(10)顺着纵向方向可彼此相对移动。
21.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起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每个次要起重架(5)顺着纵向方向可调整。
22.传送负载(6)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把符合上述任何权利要求的起重架(1)在第一位置放下;b)当起重架(1)缩拢时就在第一位置拾取一件负载(6),或当起重架(1)展开时就拾取两件负载(6);c)把带有已拾取负载(6)的起重架(1)提升起来;d)把带有已拾取负载(6)的起重架(1)位移到第二位置;e)把带有已拾取负载(6)的起重架(1)在第二位置放下;f)使负载(6)与起重架(1)分开;g)提升起重架(1);h)把起重架(1)从缩拢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或从展开位置移动到缩拢位置,其中,次要起重架(5)被连接或被分开;以及i)重复步骤(a)到(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架(1),其上面一侧可连接起重索(3),且其具有布置在底下而用于拾取次要起重架(5)的装置。起重架(1)顺着横向方向在缩拢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可调整,在缩拢位置上,起重架的横向尺寸至多等于次要起重架(5)的尺寸,而在展开位置上,起重架的横向尺寸大于次要起重架(5)的尺寸。拾取装置(4)适应于在缩拢位置上拾取单个次要起重架(5)并在展开位置上拾取两个互相邻接的次要起重架(5)。
文档编号B66C1/66GK1659096SQ03813494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0日
发明者科内利斯·斯蒂尼斯, 卡雷尔·F·德伦特, 科内利斯·J·赖森布里伊, 耶罗恩·布鲁伊恩 申请人:斯蒂尼斯贝赫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