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626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0002]车架是摩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固定、支撑发动机和其它部件的作用,并将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装置、车轮等连接在一起,使各组件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车架除了承受驾驶员和乘客、发动机等总成质量的静载荷外,还要承受并传递摩托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载荷与冲击载荷,因此,对于摩托车车架在刚度和强度上要求较高,以保证摩托车行驶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3]现有的摩托车车架具有以下不足:一、车架的强度、刚度较差,摩托车在行驶时不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二、车架不能灵活适应不同规格发动机的使用要求,限制了车架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架,它结构设计合理,增强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使摩托车在行驶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能满足不同发动机的使用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车头立管,车头立管的上部一侧与一主梁管的前端固连,主梁管的后端向下倾斜设置,车头立管的下部与一向主梁管倾斜的斜管固连,在主梁管下部设有两车头立管加强板,每个车头立管加强板的上部与主梁管的前端和车头立管固连,每个车头立管加强板的下部与斜管上部固连,两车头立管加强板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一前撑管的前端与车头立管加强板的下部固连,前撑管的后端与主梁管的后部固连,主梁管的后端两侧分别与一前侧撑管的上端固连,两前侧撑管向后倾斜并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两前侧撑管的中部通过中横管固连,两前侧撑管的下端通过下横管固连,两前侧撑管的上部分别于一平缓设置的主撑管的前端固连,两主撑管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两主撑管的后端向上弯折并通过一尾段横管相连,两主撑管的中部分别与一后侧撑管的上端固连,两后侧撑管向前倾斜并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两后侧撑管的下端分别与位于其同侧的前侧撑管的下部固连;在前撑管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前上吊装板,在斜管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前下吊装板,在中横管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后上吊装板,在下横管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后下吊装板,两发动机前上吊装板、两发动机前下吊装板、两发动机后上吊装板及两发动机后下吊装板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
[0006]两主撑管的中部通过主撑中横管相连。
[0007]在每根主撑管和后侧撑管的连接处均设有一后减支撑板,后减支撑板的上部与主撑管固连,后减支撑板的前部与后侧撑管固连,两后减支撑板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
[0008]每根后侧撑管的下部与一支架上管的前端固连,支架上管的后端向下倾斜设置,每根前侧撑管的下端与一支架下管的前端固连,支架下管的后端向上倾斜设置并与支架上管的后端固连,两支架上管与两支架下管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
[0009]在每根前侧撑管上位于发动机后上吊装板和发动机后下吊装板之间的部分均设有一摇臂安装板,两摇臂安装板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
[0010]车头立管、斜管、前撑管、主撑管、前侧撑管、后侧撑管、尾段横管、中横管和下横管均为圆管。
[0011]主撑中横管为圆管。
[0012]支架上管与支架下管均为圆管。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4]1、主梁管、前撑管及两车头立管加强板固连构成位于车架前部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三角形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保证了车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使车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车头立管与主梁管的前端及两车头立管加强板的上部固连,使车头立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位于车架前部的三角形支撑结构能够对车头立管产生足够的约束,使车头立管满足摩托车前叉倒减的使用要求。
[0015]2、位于同侧的主撑管、前侧撑管及后侧撑管固连构成位于车架中部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两个三角形支撑结构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三角形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保证了车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使车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6]3、两前侧撑管的上端与主梁管的后端两侧固连,使位于车架中部的两个三角形支撑结构与位于车架前部的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牢固的相连,使整个车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7]4、在前撑管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前上吊装板,在斜管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前下吊装板,在中横管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后上吊装板,在下横管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动机后下吊装板,两发动机前上吊装板、两发动机前下吊装板、两发动机后上吊装板及两发动机后下吊装板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这种设计满足了摩托车发动机的吊装要求,通过调整发动机前上吊装板、发动机前下吊装板、发动机后上吊装板及发动机后下吊装板能满足不同发动机使用要求。
[0018]5、主撑管为平缓设置的,设计简洁合理,制造费用低,为摩托车的外观造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0019]6、在每根主撑管和后侧撑管的连接处均设有一后减支撑板,后减支撑板的上部与主撑管固连,后减支撑板的前部与后侧撑管固连,两后减支撑板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这种设计增强了车架尾部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0020]7、两主撑管的中部通过主撑中横管相连。这种设计增强了两主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整个车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1]8、两前侧撑管的中部通过中横管固连,两前侧撑管的下端通过下横管固连,这种设计增强了两前侧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刚度,提高了整个车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2]9、每根后侧撑管的下部与一支架上管的前端固连,支架上管的后端向下倾斜设置,每根前侧撑管的下端与一支架下管的前端固连,支架下管的后端向上倾斜设置并与支架上管的后端固连,两支架上管与两支架下管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这种设计使支架上管、支架下管与位于车架中部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牢固的相连,使支架上管与支架下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使摩托车搁脚具有足够的支撑力。
[0023]10、在每根前侧撑管上位于发动机后上吊装板和发动机后下吊装板之间的部分均设有一摇臂安装板,两摇臂安装板沿主梁管纵向中心对称设置。这种结构设计用来安装固定摩托车摇臂。
[0024]11、车头立管、斜管、前撑管、主撑管、前侧撑管、后侧撑管、尾段横管、中横管、下横管、主撑中横管、支架上管及支架下管均为圆管,强度高,不用单独定制管材,降低了车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车头立管,2、主梁管,3、斜管,4、车头立管加强板,5、前撑管,6、前侧撑管,7、中横管,8、下横管,9、主撑管,10、尾段横管,11、后侧撑管,12、发动机前上吊装板,13、发动机前下吊装板,14、发动机后上吊装板,15、发动机后下吊装板,16、主撑中横管,17、后减支撑板,18、支架上管,19、支架下管,20、摇臂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9]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头立管I,车头立管I的上部一侧与一主梁管2的前端固连,主梁管2的后端向下倾斜设置,车头立管I的下部与一向主梁管2倾斜的斜管3固连。在主梁管2下部设有两车头立管加强板4,每个车头立管加强板4的上部与主梁管2的前端和车头立管I固连,每个车头立管加强板4的下部与斜管3上部固连,两车头立管加强板4沿主梁管2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一前撑管5的前端与车头立管加强板4的下部固连,前撑管5的后端与主梁管2的后部固连。主梁管2的后端两侧分别与一前侧撑管6的上端固连,两前侧撑管6向后倾斜并沿主梁管2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两前侧撑管6的中部通过中横管7固连,两前侧撑管6的下端通过下横管8固连。两前侧撑管6的上部分别于一平缓设置的主撑管9的前端固连,两主撑管9沿主梁管2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两主撑管9的后端向上弯折并通过一尾段横管10相连。两主撑管9的中部通过主撑中横管16相连。两主撑管9的中部分别与一后侧撑管11的上端固连,两后侧撑管11向前倾斜并沿主梁管2纵向中心对称设置,两后侧撑管11的下端分别与位于其同侧的前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