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37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锁。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在有线电话通信中,安装在作为用户与电信电缆相联接的交接箱上的智能电子锁。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线电话通信中,安装在作为用户与电信电缆相联接的交接箱上的保护装置,多为搭扣式机械锁。这种锁,长期来为确保有线电话的畅通起到了有效的桥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有线电话通信,不仅在城市已经普及,而且在农村也不断扩展。因此,交接箱的数量大大增加,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应用环境条件恶劣,地形地物变化复杂,加上长期无人值守,交接箱上的机械锁往往容易遭不法分子的破坏,用来盗打长途、窃听、私接电话线等,甚至盗割电线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使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所以,人们期待着有一种既安全保险,又工作可靠的锁具面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制作出的一种在有线电话通信中,安装在作为用户与电信电缆相联接的交接箱上的智能电子锁。
本实用新型由机械制动和电路控制两大部分构成。机械制动部分主要包括了锁盖、锁芯轴、锁柱、制动杆、定位板、微型电机、电机护罩、上、下、左3个锁舌和锁壳等。电路控制部分主要包括了输入电路、检测电路、通信单元、微机单元、系统时钟电路、光电传感器、电源电路、驱动电路和ID卡感应电路等。
机械制动部分在电路控制部分的作用下,完成锁具的开启与关闭工作。锁盖的左边设有1个圆形锁窗,其右边设有1个长方形ID卡感应窗,感应窗内侧装有1个ID卡感应线圈,锁盖的最右边装有1个光电传感器。微型电机安装在电机护罩内,微型电机的转轴通过1个微型涡轮与制动杆的一端相衔接,制动杆的另一端与锁柱上的凹槽相衔接。在制动杆的作用下,锁柱和锁芯轴相互配合,带动上、下和左锁舌同步运行。
电路控制部分,作为一个独立模件安装在锁盖的右后面,紧靠锁壳,与机械制动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它也可以安在交接箱内任何一个适当的位置,执行其各项控制任务。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输入电路的两根输入线A、B,直接接至用于通信电缆交接箱与线路集中监控的专用控制器的输出端,A、B线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馈电线,又用来传送数据信息,具有双重性。另外,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G2的集电极经插座SP1上的A2脚与微型电机的电源线A1引线相连接,而SP1上的B2脚与微型电机的电源线B1引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大体分为4个过程。首先是开机过程开机时,两根输入线A、B接入来自专用控制器输出的+18伏电源电压(A为+,B为-),送至电源电路,经滤波、整形、储能、变换成各部分所需的工作电压和读取ID卡开锁的专用电源电压。第2是接收信息过程当专用控制器输出的是数据信息时,输入线A、B的极性与开机正好相反,于是接通通信单元,相应数据送至微机单元处理。第3是发送信息过程当微机单元接受电子锁或交接箱门的相关信号时,继而接通通信单元,将其数据信息经输入线A、B送至专用控制器。第4是开锁过程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ID卡时,微机单元就接通专用电源电压,打开ID卡感应电路,读取ID卡上的相关数据,核对正确后,接通微型电机,打开电子锁,并随即切断专用电源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件是微机单元,它在主程序的控制下,有序地控制整机各项工作的运行,完成各种数据处理,以便检测通信线路故障,发出信号、开启电子锁等。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件是微型电机、微型涡轮和制动杆,它们在微机单元的统一控制完成相应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机械制动和电路控制相配合及ID卡感应认别开锁方式,通过一对空电话线(即输入线A、B)与专用控制器联接起来,可以实现交接箱长期无人值守,且具有保密性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又由于采用在线供电方式,无须专用电源(电池),既省电省时,又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0是电路控制模件,11是ID卡感应窗,12是ID卡感应线圈,13是电源线,14是微型电机,15是制动杆,16是带凹槽的圆形锁柱,17是锁芯轴,18是上锁舌,19是左锁舌,20是下锁舌,21是电机护罩,22是锁盖,23是锁窗,24是锁壳,25是定位板。分别与电机轴和制动杆相衔接的微型涡轮被定位板档住,图中末能画出来,特此说明。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其中1是输入电路,2是检测电路,3是通信单元,4是微机单元,5是系统时钟电路,6是光电传感器,7是电源电路,8是驱动电路,9是ID卡感应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锁壳、锁盖、锁舌和定位板,选用普通钢板,采用标准模具一次冲压成形,然后进行表面处理。制动杆、锁柱、锁芯轴为精加工件,其他各部件均为外购标准件。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电子锁,由机械制动和电路控制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机械制动部分包括了ID卡感应窗(11)、ID卡感应线圈(12)、电源线(13)、微型电机(14)、制动杆(15)、带凹槽的圆形锁柱(16)、锁芯轴(17)、上锁舌(18)、左锁舌(19)、下锁舌(20)、电机护罩(21)、锁盖(22)、锁窗(23)、锁壳(24)和定位板(25),电路控制部分包括了输入电路(1)、检测电路(2)、通信单元(3)、微机单元(4)、系统时钟电路(5)、光电传感器(6)、电源电路(7)、驱动电路(8)和ID卡感应电路(9),其特征在于微型电机(14)的转轴通过1个微型涡轮与制动杆(15)的一端相衔接,制动杆(15)的另一端与锁柱(16)上的凹槽相衔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8)中驱动晶体管G2的集电极经插座SP1上的A2脚与电源线(13)A1引线相连接,SP1上的B2脚与电源线(13)B1引线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输入电路(1)的两根输入线A、B,直接接至用于通信电缆交接箱与线路集中监控的专用控制器的输出端。
专利摘要一种在有线电话通信中,安装在作为用户与电信电缆相联接的交接箱上的智能电子锁,由机械制动和电路控制两大部分构成,在微机单元主程序的统一控制下,采用机械制动与电路控制相配合及ID卡感应认别开锁方式,通过一对空电话线与通信线路集中监控的专用控制器联接起来,可以实现交接箱长期无人值守,具有保密性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同时采用在线供电,无须专用电源,既省电省时,又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文档编号E05B49/00GK2545304SQ0227923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9日
发明者周茂华 申请人:周茂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