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的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66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轨的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家具的抽屉等移动部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此类滑轨,目前已有具有外轨(外侧导轨)、与该外轨滑动自如的内轨(内侧导轨)、在该外轨与内轨的上下弯折缘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的结构的滑轨。作为此类滑轨的锁定机构,有日本专利文献1(实公平2-30989号公报)记载的机构。锁定机构也有利用保持器所保持的球使其具有锁定功能的类型。该锁定结构,通过在外轨上经冲压加工设置小凸起,由球保持器保持的球朝该小凸起移动并登上去,从而发挥锁定功能。即,将内轨收纳于外轨内时,或是从外轨抽出时,由球保持器保持的球朝该小凸起移动并登上去,从而进行锁定。
但是,上述球锁定机构,存在由于外轨、内轨制作时的加工误差,其锁定力因其制造批而异的问题,为了满足一定的锁定力需要再次进行加工。另外,还存在用于锁定的小凸起,是将外轨进行冲压加工设置的,因与淬硬钢的球发生摩擦而使小凸起磨损,继续使用会使锁定力慢慢减弱的问题。
另外,作为滑轨的锁定机构,有日本专利文献2(实公平5-17952号公报)记载的机构。该锁定机构,是作为用于将移动侧导轨拉出的机构进行设置的。其结构为,具有设置在移动侧内导轨上的弹性止动件,一旦使移动侧内导轨前进,则弹性止动件的止动件孔与移动侧外轨的前部止动部卡合,移动侧内轨相对于移动侧外轨的移动停止,起到作为抽出锁定及抽回锁定机构的功能。但是,上述锁定机构,由于是作为抽出锁定机构进行制作的,故在硬要作为返回锁定机构的场合,存在成本高,要收纳时移动不顺畅的问题。
发明的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因加工误差引起锁定力差异的、安装调整容易、即使长期使用锁定力也稳定、能提高耐用性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伸缩时的移动顺畅且廉价的滑轨锁定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滑轨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该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固定侧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移动侧导轨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固定于移动侧导轨的端部,顶部具有与固定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相对的山形的板簧,该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
由于上述锁定机构构成为当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故稳定的板簧的弹性力成为锁定力,能得到长时间的稳定的锁定力。由于锁定机构固定于移动侧导轨的端部,故无传统那样的因外轨加工误差带来的锁定力的变化,并且安装调整容易。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滑轨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该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I字形的中间导轨;与该中间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中间导轨与固定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及中间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中间导轨及移动侧导轨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固定于中间导轨的两端部,顶部具有与固定侧导轨及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相对的山形的板簧,该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
由于上述锁定机构构成为当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故与上述相同,稳定的板簧的弹性力成为锁定力,能得到长时间的稳定的锁定力。锁定机构固定于中间导轨的端部,故与上述相同,无传统那样的因外轨加工误差带来的锁定力的变化,并且安装调整容易。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滑轨的锁定机构中,锁定用球是球保持器所保持的最端部的球。
如上所述,由于将锁定用球设为球保持器所保持的端部的球,故中间导轨相对于固定侧导轨和移动侧导轨移动(将滑动导轨拉伸),当球保持器的端部所保持的球越过锁定机构的板簧的山形顶部时,由板簧的弹性力引起的稳定的锁定力进行锁定。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滑轨的锁定机构中,锁定用球是配设在固定侧导轨或移动侧导轨的任何一方或双方的规定位置的托架所保持的球。
如上所述,由于将锁定用球设为托架所保持的球,故根据托架的安装位置,滑轨在所需锁定的规定的伸缩状态(比如在收缩为最短的状态或伸展为最长的状态)下,能以板簧的弹性力构成的稳定的锁定力进行锁定。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该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固定侧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移动侧导轨在伸长方向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固定于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设置顶部具有与该移动侧导轨的平坦部上设置的避让孔相对的V字形变形部及与该V字形变形部连续的导入倾斜部的板簧,同时设置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进行弯折且前端与该板簧相对的止动部,在将移动侧导轨向伸长方向移动、止动部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
如上所述,由于锁定机构由将固定于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的板簧及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进行弯折设置的止动部构成,可使锁定机构成为简单、廉价的机构。另外,由于在将移动侧导轨朝伸长方向移动、止动部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故稳定的板簧弹性力成为锁定力,能得到长时间稳定的锁定力的同时,可顺畅地解除锁定。另外,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弯折设置的止动部的高度即使因制作上的加工误差导致不均,由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吸收该不均,故不会影响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能得到一定的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并且安装调整容易。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滑轨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该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I字形的中间导轨;与该中间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该中间导轨与固定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及中间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中间导轨及移动侧导轨在伸长方向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固定于中间导轨的两端部,设置顶部具有与该中间导轨的平坦部上设置的避让孔相对的V字形变形部及与该V字形变形部连续的导入倾斜部的板簧,同时设置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及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弯折且前端与该板簧相对的止动部,在将该移动侧导轨及中间导轨向伸长方向移动、该2个止动部分别越过相对的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
如上所述,由于锁定机构由固定于中间导轨的两端部的板簧及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及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进行弯折设置的止动部构成,故与上述相同,可使锁定机构成为简单、廉价的机构。另外,由于在将移动侧导轨朝伸长方向移动、止动部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故稳定的板簧弹性力成为锁定力、能得到长时间稳定的锁定力的同时、可顺畅地解除锁定。另外,由于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弯折设置的止动部的高度即使因制作上的加工误差导致不均,也由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吸收该不均,故不会影响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能得到一定的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并且安装调整容易。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5或6所述的滑轨的锁定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板簧的前端登上避让孔的缘部。
如上所述,由于锁定机构的板簧的前端登上了避让孔的缘部,故止动部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时,该板簧两端受到支承,对止动部赋予稳定的弹性力,且锁定力及其解除力都是稳定的。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具有以下的优良效果。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将锁定机构构成为当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故稳定的板簧的弹性力成为锁定力,可提供一种能得到长时间稳定的锁定力的长寿命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另外,由于锁定机构固定于移动侧导轨的端部,故可提供一种无传统那样的因外轨加工误差带来的锁定力的变化、并且安装调整容易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将锁定机构构成为当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故与上述相同,由于稳定的板簧的弹性力成为锁定力,故可提供一种长寿命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另外,由于锁定机构固定于移动侧导轨的端部,故与上述相同,可提供无传统那样的因外轨加工误差带来的锁定力的变化、并且安装调整容易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可提供一种将锁定用球作为球保持器所保持的最端部的球,故可提供中间导轨相对于固定侧导轨和移动侧导轨移动(将滑动导轨拉伸)、当球保持器的最端部所保持的球越过锁定机构的板簧的山形顶部时、以稳定的锁定力进行锁定的长寿命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由于可提供一种将锁定用球作为托架所保持的球,故可提供根据托架的安装位置、滑轨在所需锁定的规定的伸缩状态(比如在收缩为最短的状态或伸展为最长的状态)下、能以板簧的弹性力构成的稳定的锁定力进行锁定的长寿命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由于锁定机构由将固定于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的板簧及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进行弯折设置的止动部构成,故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廉价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并可提供将移动侧导轨朝伸长方向移动、止动部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稳定的板簧弹性力成为锁定力、在能得到长时间稳定的锁定力的同时、可顺利地解除锁定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另外,由于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弯折设置的止动部的高度即使因制作上的加工误差导致不均,由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吸收该不均,故不会影响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可提供一种能得到一定的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并且安装调整容易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由于锁定机构由固定于中间导轨的两端部的板簧、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及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进行弯折设置的止动部构成,故与上述相同,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廉价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另外,由于可提供一种将移动侧导轨朝伸长方向移动,止动部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的结构,故可提供稳定的板簧弹性力成为锁定力、在能得到长时间稳定的锁定力的同时、可顺利地解除锁定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另外,由于将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弯折设置的止动部的高度即使因制作上的加工误差导致不均,也由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吸收该不均,故不会影响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可提供一种能得到一定的锁定力及锁定解除力,并且安装调整容易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由于锁定机构的板簧的前端登上了避让孔的缘部,故止动部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时,该板簧两端受到支承,故可提供对止动部赋予稳定的弹性力、锁定力及其解除力都是稳定的的滑轨的锁定机构。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滑轨的整体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锁定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滑轨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锁定机构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锁定机构动作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锁定机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滑轨的整体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D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从图9的箭头F方向看到的图。
图11是表示图8的D部分的中间导轨部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作说明。图1至图4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滑轨的结构例的图,图1是表示滑轨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锁定机构的锁定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滑轨的横向剖视图。本滑轨具有固定侧导轨10、中间导轨20、移动侧导轨30。
固定侧导轨10是在将带状金属板的上下端部(宽度方向端部)朝内向圆弧状地弯曲成形的内面长度方向具有球引导槽(滚道槽)11、11的截面为大致C字形的导轨。中间导轨20是在2片将带状金属板的上下端部(宽度方向端部)朝外向圆弧状地弯曲成形的外面长度方向具有球引导槽(滚道槽)21、21的截面为大致C字形的导轨22,将该2片导轨22、22的背面相互接合构成截面大致为I字形的导轨。另外,移动侧导轨30与固定侧导轨10同样,是在将带状金属板的上下端部(宽度方向端部)朝内向圆弧状地弯曲成形的内面长度方向具有球引导槽(滚道槽)31、31的截面为大致C字形的导轨。
球保持器40是截面形成为コ字形的板状体,其上下弯折缘配置2个,使其位于中间导轨20与固定侧导轨10的上下弯折缘的球引导槽21、11之间、及中间导轨20与移动侧导轨30的上下弯折缘的球引导槽21、31之间,其上下弯折缘分别将多个球41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另外,该球保持器40、40,随着中间导轨20及移动侧导轨30的移动而分别在中间导轨20与固定侧导轨10之间、中间导轨20与移动侧导轨30之间进行移动。
锁定机构50固定于中间导轨20的两端,中间导轨20及移动侧导轨30朝滑轨的伸展方向移动,到达规定的伸展位置(比如,最大伸展位置)时进行锁定的机构。锁定机构如图3所示,具有截面为コ字形,上下弯折缘(宽度方向弯折缘)上带有形成山形的板簧52、52的锁定构件51。该锁定构件51安装在中间导轨20的导轨22的端部。这里,如图5(b)所示,将导轨22与导轨22的背面错开用于安装锁定构件51的尺寸d进行相互接合,将锁定构件51安装在该部分上使该板簧52的顶部52a与移动侧导轨30的球引导槽31相对。由此,锁定构件51的背面侧成为导轨22,在该导轨22的上下弯折缘设有与锁定构件51的弹簧52对应的局部缺口22a。
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锁定机构50的动作的图。如图6(a)及(b)所示,一旦将中间导轨20相对于固定侧导轨10朝箭头B方向(使滑轨进行伸展的方向)进行移动,则球保持器40在中间导轨20和固定侧导轨10之间与中间导轨20相同方向移动1/2,同图(b)中,锁定机构50的板簧52已经登上了球保持器40所保持的最终端的球41上,当进一步移动时,则如图(c)所示,最终端的球41越过板簧52的顶部成为锁定状态。中间导轨20的另一端部设有的锁定机构50,虽然省略了图示,也是通过移动侧导轨30朝滑轨伸展方向的移动,使处于中间导轨20与移动侧导轨30之间的球保持器40所保持的最终端的球41爬到板簧52上,当进一步移动时,越过板簧52的顶部52a而成为锁定状态。
上述实施形态例中,对具有固定侧导轨10、中间导轨20及移动侧导轨30的3根导轨的滑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滑轨也可由截面为大致C字形的外轨(外侧导轨)和与该外轨滑动自如的内轨(内侧导轨)的2根导轨构成,在内轨的端部也可设置锁定机构。另外,在此场合,外轨或内轨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侧导轨,另一方作为移动侧导轨。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锁定机构动作的图。这里,如图所示,在固定侧导轨10的端部安装有托架60,该托架60内旋转自如地保持有球61。中间导轨20的端部上安装的锁定机构50与上述完全相同。从图7(a)的状态开始,如同图(b)所示,中间导轨20朝箭头C方向(滑轨的收缩方向)移动时,则托架60保持的球61爬到锁定机构50的板簧52上,当进一步移动时,该球61越过板簧52的顶部52a,成为锁定状态。
此时,在锁定构件51的背面侧,导轨22的前端部与将固定侧导轨10的端部进行弯折设置的止动部12抵接。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同样将托架60安装在移动侧导轨30的端部,该托架60所保持的球越过设置在另一端部的锁定机构50的板簧52的顶部52a时进行锁定。而且,保持在该托架60内的球61将中间导轨20放入固定侧导轨10内时,可起到中间导轨导向的功能。
图7中,对滑轨进行收缩(收纳)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从将球61进行保持的托架的安装位置,将滑轨在规定的伸缩位置进行锁定的场合,比如也可将滑轨在最大限度伸展的状态下进行锁定。另外,图7的场合,滑轨也可由截面为大致C字形的外轨(外侧导轨)和与该外轨滑动自如的内轨(内侧导轨)的2根导轨构成,通过在内轨的端部设置锁定机构50,在外轨的规定位置设置保持球61的托架60,也可使滑轨在规定的伸缩状态(比如,最小收缩状态、最大伸展状态)下进行锁定。
图8~图1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滑轨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图8是表示滑轨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图8的D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0是从图9的箭头F方向看到的图,图11是表示图8的D部分的中间导轨部的立体图。本滑轨具有固定侧导轨10、中间导轨20、移动侧导轨30、球保持器40。这些固定侧导轨10、中间导轨20、移动侧导轨30、球保持器40的结构及其作用与图1至图4所示的滑轨的场合大致相同,故在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所示,本滑轨具有在伸缩方向设置的锁定机构70-1、在伸长方向设置的锁定机构70-2。锁定机构70-1,具有固定于中间导轨20的与固定侧导轨10相对的导轨22的滑轨收缩方向端部(端附近)的板簧71-1;将固定侧导轨10的滑轨伸长方向端部弯折、以使其前端与板簧71-1相对(与固定侧导轨10相对的导轨22的平坦部相对)地进行设置的止动部13。锁定机构70-2,具有固定于中间导轨20的与移动侧导轨30相对的导轨22的滑轨伸长方向端部(端附近)的板簧71-2;将移动侧导轨30的滑轨伸长方向端部弯折、以使其前端与板簧71-2相对(与移动侧导轨30相对的导轨22的平坦部相对)地进行设置的止动部33。
板簧71-1具有V字形变形部71-1a和与该V字形变形部71-1a连续的导入倾斜部71-1b。板簧71-2也同样具有V字形变形部71-2a和与该V字形变形部71-2a连续的导入倾斜部71-2b。中间导轨20的与固定侧导轨10相对的导轨22的收缩方向端部附近的平坦部设有避让孔22b,同样,中间导轨20的与移动侧导轨30相对的导轨22的伸长方向端部附近的平坦部设有避让孔22b。各板簧71-1、71-2分别设置成其V字形变形部71-1a、71-2a的顶部与避让孔22b、22b相对。另外,各板簧71-1、71-2被固定于中间导轨20的导轨22、22的端部上以使其前端部71-1c、71-2c分别爬到避让孔22b、22b的缘部上。
图12是用于说明上述锁定机构70的动作的图。如图12(a)及(b)所示,将中间导轨20及移动侧导轨30相对于固定侧导轨10朝箭头E的方向(将滑轨进行伸展的方向)移动时,则该图(b)中,固定侧导轨10的止动部13、移动侧导轨30的止动部33分别登上锁定机构70-1、70-2的板簧71-1、71-2的导入倾斜部71-1b、71-2b,当进一步移动时,如图(c)所示,止动部13、13越过该导入倾斜部71-1b、71-2b,到达V字形变形部71-1a、71-2a的谷部,进行锁定。
此时,由于板簧71-1、71-2的前端部71-1c、71-2c分别登上避让孔22b、22b的缘部,故止动部13、33越过板簧的导入倾斜部71-1b、7-2b时,该板簧71-1、71-2两端受到支承,对止动部13、33赋予稳定的弹性力,锁定力及其解除力都是稳定的。
上述实施形态例中,对具有固定侧导轨10、中间导轨20及移动侧导轨30的3根导轨的滑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滑轨也可由截面为大致C字形的外轨(外侧导轨)和与该外轨滑动自如的内轨(内侧导轨)的2根导轨构成,在内轨的收缩方向端部(端部附近)也可设置锁定机构。另外,在此场合,外轨或内部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侧导轨,另一方作为移动侧导轨。
权利要求
1.一种滑轨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所述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所述固定侧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所述移动侧导轨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移动侧导轨的端部,顶部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相对的山形的板簧,该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
2.一种滑轨的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该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I字形的中间导轨;与该中间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所述中间导轨与固定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及中间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所述中间导轨及移动侧导轨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中间导轨的两端部,顶部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轨及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相对的山形的板簧,该板簧的山形顶部越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锁定用球时,发挥锁定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用球是所述球保持器所保持的最端部的球。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用球是配设在所述固定侧导轨或移动侧导轨的任何一方或双方的规定位置的托架所保持的球。
5.一种滑轨的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该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所述固定侧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所述移动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顶部设有板簧,该板簧具有与该移动侧导轨的平坦部上设置的避让孔相对的V字形变形部及与该V字形变形部连续的导入倾斜部,同时设置将所述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进行弯折且前端与该板簧相对的止动部,将移动侧导轨向伸长方向移动、该止动部越过所述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
6.一种滑轨的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与该固定侧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大致呈I字形的中间导轨;与该中间导轨滑动自如的、截面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在所述中间导轨与固定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及中间导轨与移动侧导轨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由该球保持器保持的球;将所述中间导轨及移动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中间导轨的两端部,顶部设有板簧,该板簧具有与该中间导轨的平坦部上设置的避让孔相对的V字形变形部及与该V字形变形部连续的导入倾斜部,同时设置将所述固定侧导轨的伸长方向端部及所述移动侧导轨的收缩方向端部弯折且前端与该板簧相对的止动部,在将该移动侧导轨及中间导轨向伸长方向移动、该2个止动部分别越过相对的所述板簧的导入倾斜部、到达V字形变形部的谷部时发挥锁定功能。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滑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的前端搁在所述避让孔的缘部。
全文摘要
一种滑轨的锁定机构,具有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固定侧导轨(10);截面大致呈I字形的中间导轨(20);截面大致呈C字形的移动侧导轨(30);在中间导轨(20)与固定侧导轨(10)的上下弯折缘间及中间导轨(20)与移动侧导轨(30)的上下弯折缘间将球(41)旋转自如地进行保持的球保持器(40);以及锁定机构(50),锁定机构(50)固定于中间导轨(20)的两端部,顶部具有与固定侧导轨(10)及移动侧导轨(30)的上下弯折缘相对的山形的板簧(52),该板簧(52)的山形顶部越过球保持器(40)的最端位置的球(41)时发挥锁定功能。本发明不因加工误差而产生锁定力差异,安装调整容易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持稳定的锁定力、提高耐久性。
文档编号A47B88/04GK1496694SQ0316016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6日
发明者粕川励, 石原和明, 明 申请人:Thk株式会社, 日本滑动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