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通道门门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94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码头通道门门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通道用于防止潮水或洪水涌入的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堤塘通道门,一般为电动启闭门,需配置电动启闭设备,考虑到停电因素,还要配置发电机、变压器及配电柜等,投资成本高,维修、管理费用大,启闭速度较慢,不适应需快速闭门情况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电力能源、开闭轻便、快速的码头通道门的门轴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顶枢和底枢组成,其特征在于顶枢由与门体上端焊连的上转架和预埋在坝体上的调节座组成,与上转架轴销连接的拉杆的另一端与调节座用螺母连接;底枢为与门体下端焊连的下转架和预埋底座呈凹凸球面可转动配合结构。顶枢有两根拉杆和两个调节座,拉杆一端制成环状,均与装在上转架上的轴销套连,另一端各制有外螺纹,两拉杆夹角为90°~120°。下转架下端碗座嵌装凹球面铜轴碗,底座上焊连轴头座,其上安装凸球面轴头,铜轴碗开有通往凹凸交接面的润滑注入孔。
本实用新型在门体上端与坝体(或墙体)用拉杆转轴连接,门体下端与地面用凹凸球面滑动摩擦和承重,使门的开闭轻便自如,单人就可快速操作,对抗击台风和大潮水时关键时刻极为有利。另外门体若产生小量变形(又称跌角)时,改变拉杆的长短即可调整矫正。产品成本和运行成本均很低,除了加注滑润油外,无需其他维护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枢放大图。
图3为图2右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拉杆形状图。
图6为图1中顶枢放大图。
图7为图6顺时针旋转9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门体1一侧上端安装顶枢2,并与坝体4连接;下端安装下枢3。
参照图2、图3,底枢3的下转架31焊连于门体1侧下端,其正下方预埋于地层的底座32,底座32与下转架31之间安装承重转动装置。标记5为固定在门体1下沿的堵水橡胶条。
参照图4,上述的承重转动装置由焊连在下转架31下端的碗座36、球面轴碗33、球面轴头34组成,轴碗33与轴头34呈球面凹凸接合面。为使承重状态下转动轻便,在轴碗33上开有灌注润滑油的注油孔331,使润滑油进入球面凹凸接合面。图中轴头座35底面与预埋底座32焊连。
参照图6,顶枢2的上转架21焊连在门体1侧上端,制有水平叉23,叉口正对开孔,两拉杆25插入叉口内后由不锈钢轴销22从叉口孔贯穿两拉杆25后用螺母锁定。拉杆25形状如图5所示,其一端制有供轴销22穿过的环孔252,另一端制有螺纹251,用以与预埋在坝体4顶端的调节座27可调整连接。
参照图7,两拉杆25环孔端同处一轴心,其螺纹端张开90°~120°角,各与其调节座27用螺母26连接。图中标记271为加强板,272为预埋地铆,用于固连调节座27。当发现门体1产生小量扭曲变形时,拧动两个调节座27上的调节螺母26,以适当改变拉杆25的有效长度,可矫正门体1的扭曲度。
权利要求1.一种码头通道门门轴装置,由顶枢(2)和底枢(3)组成,其特征在于顶枢(2)由与门体(1)上端焊连的上转架(21)和预埋在坝体(4)上的调节座(27)组成,与上转架(21)轴销(22)连接的拉杆(25)的另一端与调节座(27)用螺母(26)连接;底枢(3)为与门体(1)下端焊连的下转架(31)和预埋底座(32)呈凹凸球面可转动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轴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枢(2)有两根拉杆(25)和两个调节座(27),拉杆(25)一端制成环状,均与装在上转架(21)上的轴销(22)套连,另一端各制有外螺纹(251),两拉杆(25)夹角为9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轴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转架(31)下端碗座(36)嵌装凹球面铜轴碗(33),底座(32)上焊连轴头座(35),其上安装凸球面轴头(34),铜轴碗(33)开有通往凹凸交接面的润滑注入孔(3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码头通道门门轴装置,由顶枢和底枢组成,顶枢由与门体上端焊连的上转架和预埋在坝体上的调节座组成,与上转架轴销连接的拉杆的另一端与调节座用螺母连接;底枢由与门体下端焊连的下转架和预埋底座呈凹凸球面可转动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使门开闭轻便自如,单人就可快速操作,对抗击台风和大潮水时关键时刻极为有利,门的运行成本低。
文档编号E05D11/00GK2637661SQ0321048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5日
发明者何昌顺 申请人:台州市椒江区水利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