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式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0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合式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只用于大门的开关扣合,而并非设有钥匙可锁死的扣合式门锁。
背景技术
一般住家房门的门板厚度大都是有其一定的规格,但也有因设计上的需要或制造上的误差使门板厚度产生变化,然而目前习见的扣合式门锁是一种固定规格的设计,也就是说其锁心及前后锁身的接合为固定尺寸,并无法做适度的调整,因此常常因为门板厚度的差异,造成装配锁具的困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式门锁,可以随意调整前、后锁身套合的间距而可适合装设于不同厚度的门板上。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式门锁,包括相互套接的前、后锁身及嵌设于门板锁具槽内的锁心,其特征在于该前、后锁身分别包括一圆形板面及以环状立板围设成的套合部,该前、后锁身的套合部相互套接,该锁心设置于其套合空间内,该前、后锁身各穿设一方形旋杆,该旋杆近末端设一凸缘,该旋杆末端插入该锁心位于门板锁孔处的栓孔内,而该旋杆另一端套置一渐缩锥状弹簧及一阶梯状定位套环,且分别穿过该前、后锁身的轴孔,并以扣片将该定位套环扣合固定于该轴孔上,而该渐缩锥状弹簧则置于该旋杆凸缘与该前、后锁身的圆形板面之间,使前、后锁身可于旋杆上滑移以调整前、后锁身套合的间距,得以适合用于不同厚度的门板装设,而于扣片另侧套设锁固外盖及把手。
所述扣合式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前、后锁身的套合部的外径不等,以便相互套合,且于该套合部同一侧边皆开设有一供锁心穿过的缺口,另于后锁身的套合部上设有螺孔,而于前锁身的套合部上相对位置则设有圆孔,以螺栓穿过前锁身套合部的圆孔旋入后锁身的套合部上的螺孔锁固。
所述扣合式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旋杆上可设有定位槽,而于该定位套环侧边旋入定位栓并伸入该定位槽内。
所述扣合式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前、后锁身的圆形板面上设有扣合孔,而该外盖内侧面设有扣接凸柱,该扣接凸柱与该扣合孔卡扣,使外盖与前、后锁身接合,而该把手设有方形接合孔以与该旋杆套接。
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门锁,主要是于前、后锁身上皆设有一套合部以相互套合并与锁心结合,而于前后锁身内皆设有一与锁心插接的旋杆,于旋杆上配设有弹簧及定位套环,并以扣片将定位套环与锁身扣合,而弹簧则置于锁心与锁身之间,藉此可令前、后锁身的间距能随意调整变化,以适合各种不同厚度的门板而且能达到最理想的组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门锁主要包含有前锁身10、后锁身20及锁心30等主要构件,该锁心30与一般习用的锁心相同,是先置入门板40的锁具槽402内而可伸缩于门内外,其末端位于门板40的锁孔401处并设有栓孔301以供旋杆插接,而该前、后锁身10、20为相对形态的设计,并分别配设有旋杆11、21、定位套环12、22、弹簧13、23、扣片14、24、外盖15、25及把手16、26等构件;该前、后锁身10、20是由一圆形板面上形成一环状立板围立板围设的套合部101、201,而前锁身10的套合部101的径宽大于后锁身20的套合部201,使套合部101可将套合部201套置于内,于二套合部101、201的同一侧皆开设有一缺口1011、2011,使当前、后锁身10、20相互套合时,锁心30可穿越于套合部101、201的缺口1011、2011处以做伸缩滑移的动作,另于前后锁身10、20的圆形板面中央设一轴孔102、202,而于轴孔102、202两侧适当处则分设有两个扣合孔103、203,扣合孔103、203分别包括两个相通的大扣合孔和小扣合孔。其次于后锁身20的套合部201的相对位置两侧各设一螺孔2012,而于前锁身10的圆形板面相对处则设有圆孔104,得以螺丝由此将二锁身接结合;该旋杆11、21为方杆形态,于旋杆11、21近末端处形成一凸缘111、211,另于旋杆11、21的一表面上设有长条形的定位槽112、212,以旋杆11、21的末端插置于锁心30的栓孔301内,而分别由另一端各套入一渐缩锥状弹簧13、23,并套入阶梯形的定位套环12、22,定位套环12、22包括一较大外径部位和一较小外径部位,由定位套环12、22较大外径部位的侧面旋入一定位栓121、221而伸入旋杆的定位槽112、212内,但并未紧迫旋杆,使定位套环12、22可以定位槽112、212的长度做一定距离的滑移,再将旋杆11、21分别穿插于前、后锁身10、20的轴孔102、202,并使定位套环12、22的较小外径部位亦穿入轴孔102、202,而以其较大外径部位抵止于轴孔102、202内侧,再以一扣片14套扣于较小外径部位上,使定位套环12、22夹扣于锁身的轴孔102、202上,而弹簧13、23则置于前、后锁身10、20的圆形板面与旋杆的凸缘111、211之间,并使前、后锁身10、20可于旋杆11、21上滑移,而其滑移距离则受限于定位槽112、212的长度而定;另于前、后锁身10、20的扣合孔103、203内面锁固一弹性夹片17、27。再请配合图2、3所示,组配完成的前、后锁身10、20,由门板40前后锁孔401分别将其旋杆11、21末端插入已置于门锁具槽402的锁心30的栓孔301内,并将前、后锁身10、20的套合部101、201相互套合,并施压使前、后锁身10、20以相对位移向门板靠移,至前、后锁身的圆形板面紧靠门板后,以螺栓50由前锁身10的圆孔104旋入后锁身20的螺孔2012而使前、后锁身10、20锁固夹靠接合于门板40上,随后以于内面设有扣接凸柱151、251的外盖15、25穿过旋杆11、21而盖住前、后锁身10、20的圆形板面,且其扣接凸柱151、251恰插入锁身10、20的扣合孔103、203的大扣合孔内,再将外盖15、25稍做转动而让扣接凸柱151、251卡入扣合孔103、203的小扣合孔内形成卡固,并藉由卡扣孔103、203内面设的弹性夹片17、27将扣合凸柱151、251夹紧,使其不会因震动的外力而松旋,最后将设有方形接合孔161,261的把手16、26套插旋杆11、12再以螺丝162、262固结合。如此设计,使该门锁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门板,且能达到最精准的组装,让该门锁更具实用的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扣合式门锁,包括相互套接的前、后锁身及嵌设于门板锁具槽内的锁心,其特征在于该前、后锁身分别包括一圆形板面及以环状立板围设成的套合部,该前、后锁身的套合部相互套接,该锁心设置于其套合空间内,该前、后锁身各穿设一方形旋杆,该旋杆近末端设一凸缘,该旋杆末端插入该锁心位于门板锁孔处的栓孔内,而该旋杆另一端套置一渐缩锥状弹簧及一阶梯状定位套环,且分别穿过该前、后锁身的轴孔,并以扣片将该定位套环扣合固定于该轴孔上,而该渐缩锥状弹簧则置于该旋杆凸缘与该前、后锁身的圆形板面之间,而于扣片另侧套设锁固外盖及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合式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前、后锁身的套合部的外径不等,且于该套合部同一侧边皆开设有一供锁心穿过的缺口,另于后锁身的套合部上设有螺孔,而于前锁身的套合部上相对位置则设有圆孔,以螺栓穿过前锁身套合部的圆孔旋入后锁身的套合部上的螺孔锁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合式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旋杆上设有定位槽,而于该定位套环侧边旋入定位栓并伸入该定位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合式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前、后锁身的圆形板面上设有扣合孔,而该外盖内侧面设有扣接凸柱,该扣接凸柱与该扣合孔卡扣,使外盖与前、后锁身接合,而该把手设有方形接合孔以与该旋杆套接。
专利摘要一种仅供大门开关而并非设有钥匙可锁死的扣合式门锁,包括相互套接的前、后锁身及嵌设于门板锁具槽内的锁心,该前、后锁身分别包括圆形板面及相互套接的套合部,该前、后锁身各穿设一方形旋杆,该旋杆末端插入该锁心的栓孔内,而另一端套置一弹簧及一定位套环,且分别穿过该前、后锁身的轴孔,并以扣片将该定位套环扣合固定于该轴孔上,而于扣片另侧套设锁固外盖及把手。本实用新型是使前、后锁身可于旋杆上滑移以调整前、后锁身套合的间距,以适合装设于不同厚度的门板。
文档编号E05B15/00GK2620744SQ0324326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9日
发明者欧阳明 申请人: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