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材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29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型材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用的推拉窗,尤其是指一种窗框架体和窗扇架体均由金属型材及木质材料(或石材)嵌合而成的组合型材推拉窗。
背景技术
用于建筑上的平开窗,除玻璃外,其窗框和窗扇一般均由单一的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常用的有木材、塑钢或铝合金材料。其中木质窗体和塑钢窗体强度差、易变形,且塑钢窗体各边框、压线均以胶粘接,塑质框架体的有害物质及胶在使用中会不断发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而铝合金窗体虽具有强度较高的特性,但是其隔音、隔热、保温效果差。因此所述公知窗体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虽有人研制了用铝合金与木材结合的窗体,可具有强度较高、不易变形的、且其隔音、隔热、保温优点,但是该公知的铝木复合窗体是藉由胶水粘接而制成,不仅其生产工艺繁琐,连接不牢固,非常容易脱落,而且其窗框、窗扇四边的连接处均为90度碰角,外表不美观。
本设计人鉴于上述公知结构存在的缺陷,遂乃构思研发加以改进,经过了潜心的研究之后,终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材推拉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型材推拉窗,尤其是指一种窗框架体和窗扇架体通过其型材与木质结构(或石材)直接压套而成,不需粘接,且稳固性好的组合型材推拉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型材推拉窗,包含由金属型材构成的窗框架体和窗扇架体,其中所述窗框架体的一侧面嵌设有窗框边框,所述窗框架体与窗扇架体相接触的纵向内框部设有内框及密封件,所述内框及密封件横向并列设置,所述窗框架体与窗扇架体相接触的下部横向内框部上嵌设有底框;在窗框边框的同一侧,所述窗扇架体嵌设有窗扇边框,所述窗扇架体纵向两侧边嵌设有窗边嵌条。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内框及密封件在所述窗框架体两侧的纵向内框部为交错设置。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窗框边框、内框、底框以及窗扇边框、窗边嵌条与窗框架体和窗扇架体间均为榫槽连接。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窗框边框及窗扇边框上分别设有燕尾形凸榫,与之相配合的窗框架体及窗扇架体上设有对应的燕尾槽。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窗框架体的内框、底框及窗扇架体的窗边嵌条上分别设有榫槽,与之相配合的窗框架体及窗扇架体上设有对应的凸榫。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窗扇架体上设有一侧与窗扇边框相压合、另一侧与窗扇玻璃相压合的直脚压线。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直脚压线与窗扇边框相压合的一侧设有一凹槽,一直脚压线连接件的一端为固定端,其嵌合在所述的凹槽内,另一端为与固定端成直角设置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具有与窗扇架体固定连接的卡合部,在窗扇架体的玻璃安装部位上设有一接合口,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接合口内。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窗框架体的底框上设有滑轨,上述窗扇架体的底部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复数个滑轮,所述上方的窗框架体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件,所述窗扇上端设有导槽,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导槽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窗扇架体具有一啮接部,所述啮接部与所述直角压线位于所述窗扇玻璃的两侧,所述窗扇玻璃为三层窗扇玻璃。
如上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所述的金属型材为铝合金型材;所述窗框架体的窗框边框、内框、底框及窗扇架体的窗扇边框、窗边嵌条、直脚压线均为木质结构或石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将窗框边框、内框、底框压套入窗框架体;将窗扇边框、窗边嵌条压套入窗扇架体,并藉由直脚压线连接件的卡合部与接合口相互卡合而与直脚压线结合为一体,该窗扇架体与直脚压线藉由胶条卡合窗户玻璃以最终构成窗扇,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结构中各结构需粘接的缺点,其加工组装简单方便牢固,不易脱落。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将所需的边框在生产时直接装配于金属型材架体上,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从而在室内装修时无需再对窗户进行包覆作业,以工业化生产提高了房屋装修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型材推拉窗,由金属型材和木材(或石材)组合构成,即保留了金属构架强度大,不易变形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其保温、隔热效果差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由于位于室内的一侧面装设有木质或由石材构成的边框,其构架由金属制成,克服了塑钢窗体及木质窗体强度差、易变形,以及塑钢窗体各边框、压线均以胶粘接,塑质框架体的有害物质及胶在使用中会不断挥发,对人体构成危害的缺陷,在提高窗体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可适合单层、双层、三层或多层窗户玻璃,且随着玻璃层数的增加,在技术上并不会加大其组装难度,相对于公知技术中相同层数玻璃而言,节省了组装时间及降低了制造成本。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型材推拉窗,窗户玻璃与窗扇架体相接触的左、右、上、下端均设置有玻璃垫,所述窗扇架体具有一啮接部,该啮接部与直脚压线藉由胶条将所述窗户玻璃卡固,其中所述啮接部的设置可将胶条牢牢地固定于窗户玻璃两端,不易脱落。如此所述窗扇架体、窗户玻璃、玻璃垫及胶条的相互配合构成一严密的密封结构,具有良好的防震、防尘、隔热、隔音的功能。另外在窗框架体于关闭状态时与窗扇结合的一端设有密封件,并与窗扇配合紧密,其于关闭状态同样具有上述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材推拉窗呈关闭状态的窗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B-B线的剖面俯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沿C-C线的剖视示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材推拉窗的底框滑道部分结构;图5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材推拉窗上的导向件部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包含由金属型材构成的窗框架体1和窗扇架体2,其中所述窗框架体1的一侧面嵌设有窗框边框11,所述窗框架体1与窗扇架体2相接触的纵向内框部设有内框12及密封件28,所述内框12及密封件28横向并列设置,所述窗框架体1与窗扇架体2相接触的下部横向内框部上嵌设有底框13;在窗框边框11的同一侧,所述窗扇架体2嵌设有窗扇边框21,所述窗扇架体2纵向两侧边嵌设有窗边嵌条22。
本实施例中,所述窗框边框11、内框12、底框13以及窗扇边框21窗边嵌条22与窗框架体1和窗扇架体2均为榫槽连接。即所述窗框边框11及窗扇边框21上分别设有凸榫111、211(可为燕尾形凸榫),与之相配合的窗框架体1及窗扇架体2上设有对应的榫槽14、24(可为燕尾槽);所述窗框架体的内框12、底框13及窗扇架体的窗边嵌条22上分别设有榫槽,与之相配合的窗框架体1及窗扇架体2上设有对应的凸榫。
所述窗扇架体2上设有一侧与窗扇边框21相压合、另一边与窗扇玻璃4相压合的直脚压线3。所述直脚压线3与窗扇边框21相压合的一侧设有一凹槽32,一直脚压线连接件31的一端为固定端321,其嵌合在所述的凹槽32内,另一端为与固定端成直角设置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具有与窗扇架体2固定连接的卡合部322,在窗扇架体玻璃安装部位上设有一接合口323,所述卡合部322卡合在接合口323内,如此所述直脚压线3不需胶水粘接,即可与窗扇架体2结合成稳固的一体。
所述窗户玻璃4与窗扇架体2相接触的左、右两侧及上、下端均设置有玻璃垫41,所述窗扇架体2具有一啮接部23,该啮接部23与直脚压线3藉由胶条42将所述窗户玻璃4卡固,其中所述啮接部23的设置可将胶条42牢牢地固定于窗户玻璃4两侧,不易脱落。如此所述窗扇架体2、窗户玻璃4、玻璃垫41、胶条42、直脚压线3及直脚压线件31的相互配合构成一严密的密封结构,不仅可有效地防震、防尘,而且可以隔热及隔音,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图中所示为双层窗户玻璃,根据需要也可将其设置为单层、三层或多层窗户玻璃,根据检测可知,三层窗户玻璃相对于普通中空玻璃而言,其隔热、隔音效果均可降低50%,具有“绿色窗户”之称,而本实用新型的推拉窗将双层窗户玻璃改设为三层在技术上并未加大其制造难度,相对公知三层窗户玻璃而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密闭、隔音、隔热功能,使得室内的保温效果显著,从而使得节能效果更为明显。
上述金属型材可为铝合金型材,所述窗框边框11、窗扇边框21、窗框架体的内框12、底框13及窗扇架体的窗扇边框21、窗边嵌条22、直脚压线可为木质结构或或石材结构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当上述各榫槽压套入与之对应的凸榫,可分别构成由金属型材与木质材料(或石材)组成的窗框和窗扇。所述内框12及密封件28在所述窗框架体1两侧的纵向内框部上为交错设置,即,所述窗框架体1纵向内框部一侧,靠近窗框边框11的内侧嵌设有内框12,该内框12的外侧嵌设有密封件28,上述窗框架体1的对应侧纵向内框部,该密封件28设置在靠近窗框边框11的内侧,而内框12则设置在该密封件28的外侧。当推拉窗呈关闭状态时,所述窗扇的一侧边恰与所述密封件28接触,且其间相互配合,可构成一严密的密封装置。所述由金属型材构成的窗框架体1的外侧面为建筑物贴合的金属支架,通过适当方式,如膨胀螺栓即可将所述窗框架体1牢固地固定于建筑物上。
如图4所示,所述窗框架体1与所述窗框架体1的底框13上可设有滑轨16,为了使所述窗扇架体2能更好地在窗框架体1内滑动,减小其摩擦,所述窗扇架体2的底部设有与该滑轨16相配合的复数个滑轮26,所述滑轮26嵌设于所述滑轨16上,使所述窗扇架体2可在窗框架体1上滑动。另如图5所示,所述窗框架体1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件17,所述窗扇上端设有导槽(图中未示),所述导向件17与所述导槽相匹配,且可藉由密封件及毛条(图中未示)起到密封作用,所述窗框架体1与所述导向件17可为分体设置,亦可为一体设置。其中在所述导向件17中可嵌设密封块171,其可起到防盗作用,当然该密封块171也可与导向件17一体设置。
本推拉窗在加工时,将所述窗框边框11、内框12分别压套入与之对应的窗框架体1,可分别构成窗框的上、左、右三边框,而所述窗框边框11、底框13分别压套入与之对应的窗框架体1,构成窗框的下边框,该窗框四边框的头尾两端均为45度,将该四边框通过连接件组合挤压而构成一完整的窗框,其中由于窗框四边框的头尾两端均为45度,连接后其四角连接处构成45度的碰角,可使得窗形外表美观,如图1所示,且为了使其连接更加牢固,在碰角连接处的窗框边框11之间可设置竹钉。所述窗扇边框21和窗边嵌条22分别压套入与之对应的窗扇架体2,以上述相同的方法构成窗扇,并通过将直脚压线连接件31的卡合部322与接合口323压装卡合,使玻璃4固定于窗扇2,其中由于是采用压装固定玻璃压线,因此该压线亦为直脚压线,其四角处均为45度碰角连接,与窗框、窗扇构成以美观的整体结构,克服了公知的铝合金窗为90度碰角连接,结构不美观的缺陷。由于压线为压装卡合固定连接,克服了公知的塑钢窗通过胶粘,导致污染环境的缺陷。
所述金属型材构成的窗框架体1的外侧面为与建筑物贴合的金属支架,通过适当方式,如膨胀螺栓使该金属支架与建筑墙体结合,以将该窗框牢固地固定于建筑物中。再将所述窗扇架体2嵌套于窗框架体1内,并使所述滑轮26嵌置于所述滑轨16中,所述导向件17与所述导槽相匹配,即窗扇架体2可于窗框架体1内顺利滑动。其中在所述窗框架体1的纵向内框部嵌套入密封件28,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材推拉窗组装完毕。另外每两个窗扇架体2的两端面之间也可设置密封装置,如此其不仅具有防震的功能,且推拉窗在处于关闭状态时,还具有很好的防尘、隔音和隔热效果。此外,可用PVC嵌合于金属型材内,进一步增加密闭效果。
唯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型材推拉窗,包含由金属型材构成的窗框架体和窗扇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架体的一侧面嵌设有窗框边框,所述窗框架体与窗扇架体相接触的纵向内框部设有内框及密封件,所述内框及密封件横向并列设置,所述窗框架体与窗扇架体相接触的下部横向内框部上嵌设有底框;在窗框边框的同一侧,所述窗扇架体嵌设有窗扇边框,所述窗扇架体纵向两侧边嵌设有窗边嵌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及密封件在所述窗框架体两侧的纵向内框部为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边框、内框、底框以及窗扇边框、窗边嵌条与窗框架体和窗扇架体间均为榫槽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边框及窗扇边框上分别设有燕尾形凸榫,与之相配合的窗框架体及窗扇架体上设有对应的燕尾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架体的内框、底框及窗扇架体的窗边嵌条上分别设有榫槽,与之相配合的窗框架体及窗扇架体上设有对应的凸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架体上设有一侧与窗扇边框相压合、另一侧与窗扇玻璃相压合的直脚压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脚压线与窗扇边框相压合的一侧设有一凹槽,一直脚压线连接件的一端为固定端,其嵌合在所述的凹槽内,另一端为与固定端成直角设置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具有与窗扇架体固定连接的卡合部,在窗扇架体的玻璃安装部位上设有一接合口,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接合口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架体的底框上设有滑轨,上述窗扇架体的底部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复数个滑轮,所述上方的窗框架体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件,所述窗扇上端设有导槽,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导槽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架体具有一啮接部,所述啮接部与所述直角压线位于所述窗扇玻璃的两侧,所述窗扇玻璃为三层窗扇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型材为铝合金型材;所述窗框架体的窗框边框、内框、底框及窗扇架体的窗扇边框、窗边嵌条、直脚压线均为木质结构或石材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型材推拉窗,包含由金属型材构成的窗框架体和窗扇架体,其中所述窗框架体的一侧面嵌设有窗框边框,所述窗框架体与窗扇架体相接触的纵向内框部设有内框及密封件,所述内框及密封件横向并列设置,所述窗框架体与窗扇架体相接触的下部横向内框部上嵌设有底框;在窗框边框的同一侧,所述窗扇架体嵌设有窗扇边框,所述窗扇架体纵向两侧边嵌设有窗边嵌条。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结构中各结构需粘接的缺点,其加工组装简单方便牢固,不易脱落。
文档编号E06B1/04GK2623831SQ0324511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
发明者孙锡高 申请人:孙锡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