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外视面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52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外视面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对隔离型外部板的改进,诸如常称为窗的视板、窗壁、穿孔窗或条窗或者其它无幕墙板系统,尤其涉及一改进的封住外部水气漏入楼内的窗框组件。
背景窗与其它外部面板通常由楼内朝外观看,但因玻璃或其它易碎的结构材料,面板一般加框,框板由楼的其它部分支承。框板还提高了审美观。大楼的一种外部结构是外部视觉和/或其它框板一般各自由相关的内部竖框或其它内部在楼支承结构支承的幕墙,形成基本上非负符承载的大楼外表面。
另一种大楼外部结构包括至少部分支持被墙其它部分分开或隔离的相邻窗或其它面板系统的墙或其它外部结构,例如隔离型视觉组件或系统,包括一系列置于大楼外部承重墙中外墙窗台与固定框式窗格玻璃。窗或其它面板可被固定或可打开,也可置于外部门或其它相邻的通常支持隔离型窗或面板的外部结构内。墙等外部大楼结构一般包括某一种砌砖结构或混合结构,例如预制混凝土、砖块、空心砖、砌砖、泥浆、水泥和木框或钢柱框上的灰泥,而其它外部楼结构可以是用木头、塑料、金属或其它结构材料做成的门。墙或其它楼外结构可以直接承重,或在每一层受支承。
窗墙系统一般指一种隔离型视觉或其它面板组件,它在两个分割的垂直砌砖墙或其它诸如在直伸展的外部天井高层公寓楼上常见的外部结构之间从楼面延伸到天花板。穿孔墙系统常指在承重砌砖墙或木门的穿孔区内形成的视觉组件。带窗系统常指视觉面板在砌墙两条水平带之间形成一条水平带的状态。
上述三种系统和其它墙/窗系统,在对框式面板提供至少大部分支承的楼墙内被分为隔离型外窗或其它框式面板。隔离型视觉或其它面板系统与各外部面板主要不受外墙结构支承的幕墙面板系统不同。
在大型商务楼中,安装、维护与调换原有技术的隔离窗的成本不可小视,其费用包括要从楼外安装固定窗,费时间,在现场密封窗板很昂贵,要作清洗、修理与保养,还要接近固定窗,尤其是接近窗和/或窗框的外表面。
除了安装与维护费用高外,在密封件劣化后、在极大风力条件下或在诸如地震等单一事件引起极大结构负荷下,以前的隔离型或框型窗板系统仍会让过多的空气和/或雨水进入大楼。此外,楼层间偏斜、动态循环的正负风负荷(如指向和离开大楼一侧楼内部的风力和/或风负荷)、每天的热胀冷缩和其它整日的通风等设备操作,都会造成大楼连接装置松动、结构性疲劳故障、密封压力滞后损失,导致更大的损伤和d漏水。
许多外部视觉面板系统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水沿面板、框和墙连接区漏泄,尤在一段时间后,密封件和/或砌砖墙或木门因曝露于各种环境/结构负荷而造成偏斜与开裂。例如,不是以造成直接故障的楼层间偏斜、地震与其它负荷,尤其在窗安装不当或大楼结构略有形变时,仍写出使窗格玻璃开裂或松动并损坏窗密封。再者,修理要从外面进入大楼作现场堵缝以防止水与外部空气渗入(上层楼窗要用外部进入设备漏气与漏水修理实质上是经常性的,要求反复修理。因此,虽然窗框或其它隔离型面板系统在实现某些目标上有了重大进展,但仍需要有一改进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一般经实施例的板框组件连接到至少两个外部大楼表面,该板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可封接到面板以形成框式窗子组件的窗框元件和至少两个各自固定于大楼表面并封接带气密件与限水器的框式窗子组件的边框元件。框、大楼表面与面板形成至少两个空气环和一个大气空间,各自具有气密件、限水器与空气通道,基本上均衡了空气环或在大气空间内的气压和外部环境内的气压。该例中,空气通道的截面积至少为0.1平方英寸。该例类似于美国专利No.5,452,552对幕墙组件所描述的空气环系统,但是窗边框、大楼表面、周边气密件与周边限水器形成了一个通过空气通道压力均衡的大气空间。空气环与大气空间还进一步限制了限水器的透水,因而气密件不必与大量水作斗争。空气环与大气空间还包括在大部分水能触及气密件之前将漏入或凝结在里面的水排出的装置。即使在密封变得不完美之后,空气环、大气空间、限水器与间隔开的气密件仍能长期减小漏水问题。另外,利用滑动设置在阴接合区里的键槽型阳件允许在边框与面板框件之间的相对位移而不丧失限水器或气密件功能,尽量减小了边框与面板框之间相对垂直偏斜/位移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减少了长期漏水问题。而且,该例使用了滑动夹具与键槽,安装窗框不必从楼外进入。该设计还使用了相容的面板邻接幕墙或同类窗,尽量减少了连接问题。
诸实施例的隔离型或框型面板组件还包括下列特点空气通道尺寸足以均衡空气环与外部环境的压力并以空气环排气,而且配用隔板或突起形成限制水进入的迂回通路限水器,在结构上保持在坚固框元件里的框式窗子组件起密封作用并抵抗正向(向里)与负向(向外)风负荷,一个或多个框元件的热断裂增大了对楼内与外部环境之间热传递的阻力,以及便于窗组件装拆但限制无意拆卸的遮框元件。
附图简介

图1是本发明带单孔窗面板的典型空气环外观面板系统的分段部分外部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带多孔窗板或窗墙系统的典型空气环外观面板系统的分段部分外部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有带窗系统的典型空气环外观面板系统的分段部分外部正视图。
图4是图1或图2或图3中沿直线4-4截取的部分截面图。
图4a是另一拱墙层板系统实施例类似图4的部分截面图。
图5是图1或图2或图3中沿直线5-5截取的部分截面图。
图6是图1中沿直线6-6截取的部分截面图。
图7是图2或图3中沿直线7-7截取的部分截面图。
图8是图2中沿直线8-8截取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边框组装前的等比例图。
图10是夹具定位组装边框的等比例图。
图11a~11d示出气密角的连接法。
图中用同样的标号和/或字母表示同样的元件或类似功能的特征。
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文使用了下列术语窗或其它面板固定于并且名义上密封于窗或面板框的玻璃或其它实质上无负荷的承墙元件;内气环环绕玻璃或其它面板元件的边缘附近通常在窗框或面板框内形成环路的大气空间;外气环环绕靠近内气环的窗格或面板形成环路的大气空间;周边大气空间位于现场安装的边框与附近楼表面例如砌砖墙内隔离型窗切割表面之间的大气空间;水密封件外部水路中朝向楼内内部空间的密封管线,在密封管线两端很少或没有差分大气压时,水密封限制水渗透;限水器尽量减少外水路中水朝内部空间诸如迂回通路渗透的水密封件或其它装置,能从通过的空气中除去水滴;和气密件限制外部空气渗入船内建筑并与水密封件或其它限水器隔开的密封管线。
图1示出孔窗型气环外观面板系统10的实施例,包括带工厂安装的窗口板框12的单玻璃板11、顶板框13和两个侧柱板框14与四个现场安装的边框窗框15、顶框16与两个侧框17。虽然本例中框架用挤压的铝合金构成,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用其它结构材料,如挤压钢材、PVC或其它较硬的塑料。
图示的孔窗系统支持双格窗板11,后者受砌砖墙或支柱墙W支持。在其它实施例中,面板11还具有金属、塑料或其它连接的装饰性侧柱元件(如形成两个或四个玻璃板系统),它们由塑料、光电材料或其它面板材料组成,不用玻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窗板11由单玻璃板、复合材料板或其它种窗状面板组成。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外观面板系统位于外部大楼表面而不是外部砌砖墙,诸如屋面结构的天窗或外部大门窗。
图1示出各种框件上的斜接角。如下所述和图11a~11d所示,框角还接气密件,使大气空间或气环让空气和/或水绕窗板11周边流动而不渗透楼内I(楼内、气环与大气空间见图4,四角的较佳密封实施例见图11a~11d)。若角被连接,气环与大气空间就让水从气环上部排到气环下部的排放孔,如图4所示。若气环或大气空间不作角连接,各段或各部包括一条均衡大气压和/或排水的空气通路。
图2示出窗墙型气环外观面板系统20的实施例,包括多块视觉玻璃板11,各块具有工厂安装的窗口板框12、顶板框13和两个侧板框14,全部封接边框。四个边框通常在现场安装成边框组件窗框15、顶框16和两个侧框18。窗墙系统20由砌砖墙W支持。与上述的孔窗系统相似,其它实施例对玻璃板11使用了其它材料与设计。除了图2的固定窗板以外,其它实施例还配用了双悬窗、窗扉或其它种面板或窗。
图2还示出斜型框角。类似于上述讨论和下述讨论及图11a~11d所示,斜角还对围绕窗墙系统延伸的各种气环与大气空间提供附加的角密封与流体通路。
图3示出带窗型气环外观面板系统30的实施例,它包括多块视觉玻璃板11,每块具有工厂安装的窗口板框12、顶板框13、两个侧柱板框14,并且接通常现场安装的两个边框侧框15和顶框16。带窗由砌砖或支柱墙W支持。在其它实施例中,带窗包括天井或其它门、窗扉或其它可开的窗,还有其它类似于上述的变化。
图3还示出斜面角。类似于上述与下述的讨论,斜面角对围绕带墙系统周边延伸的各种气环提供排气和/或排水通路。
图4示出周边窗口状态一实施例沿图1或图2或图3中直线4-4截取的一典型分段截面。周边窗框15一般在现场安装,包括开口和/或悬臂式结构周边窗件15a与内窗盖15b。周边窗件15a由砌砖墙W支持。在其它实施例中,结构周边窗件15a由窗拱墙梁或其它结构件支持,后者由其它墙、门或支持结构支承。此外,在悬臂式窗件15a与墙W之间还安置了防雨、绝缘、密封或其它连接材料。
墙W较佳地包括凹缘24,其深度(从第一紧固件25连接边窗件15a的墙面到墙W)虽可变,但较佳至少为1/8英寸(0.32cm),更佳至少为1/4英寸(0.63cm),最佳至少为1/2英寸(1.27cm)。若墙外侧缘也如图所示向下朝外倾斜,则墙W外缘斜部的深度(也是从第一紧固件25连接边窗件15a的墙面到墙W)至少为1/4英寸(0.63cm),更佳至少为1/2英寸(1.27cm),最佳至少为1英寸(2.54cm)。
内窗盖15b的盖凸起15bp较佳地与窗件凸起15ap搭配合,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用其它使内窗15b连接窗件15a的工具,例如螺钉、夹具、粘剂、窗闩、可开铰链或其它紧固件。
窗框件15a与下部板与边连接框或窗框12的设计对周边大气空间23和外气环22形成两个不密封的开口,让外部环境E的空气进入而均衡一个或多个排水也57两侧的压力。然而,任何空气流入周边大气空间23或外气环22的内部的通路是迂回曲折的,根据流向内环境的空气,可用作限水器和/或除水装置。虽然周边大气空间23的尺度变化很大,但是尺寸过小会在边窗框15a与墙W之间产生干扰与容差问题,尤其在墙偏斜旱。不过,周边大气空间23(和外气环22)的开口与截面尺寸过大会导致周边大气空间内迂回通路与透水深度不足。在本实施例中,边窗件15a任一表面与砌砖窗缘24(排水孔57外部与第一连接装置和连接填隙片60的外部)之间的标称距离至少为0.01英寸(0.025cm)~不大于1英寸(2.5cm),最佳为至少0.125英寸(0.32cm)~不大于0.375英寸(0.96cm)。
外部打开的气环22的底段形成在边窗件15a与连接或板窗框12之间,构成一限水器,此时为箭头通路TP所示的从外环境E到气孔55的逆回气路。迂回通路TP的作用类似于周边大气空间23内的凹槽水路。对于移向楼内部I的空气而言,在空气进入气孔55或能及气密件21之前,一部分外气环22内的迂回通路TP写于消除水滴。从外气环22除出的水经排水孔57被排入大气空间下部23而排到墙W外面。
通过墙W与边窗框15a外部之间的通路,图示的大气空间下部23与外部E也压力均衡。边窗件15a较佳地用至少两人第一紧固件25在结构上固定于砌砖边缘。阳键槽(与气密件21组合时设计成使边窗件15a与连接框(或板窗框)12成结构性接合。连接框或板窗框12有一个或多个气孔55,使内气环56与压力均衡的在大气空间下部23保持压力均衡。
内盖15b设计成具有内窗口光洁度。在图4实施例中,内盖15b还遮盖住内墙26的顶缘,但其它实施例可以不包括内墙。
周边气密件43a较佳地用可固化填料形成在结构性窗件15a与砌砖窗缘24之间,但其它实施例可用其它密封材料。在边窗件15a例如图1中穿孔窗板11当中的下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排水孔57。
除了图示的搭配连接实施例外,还能设想出连接边窗件15a与内窗盖15b的各种形状与装置,例如窗盖与边窗件螺钉连接、铰链连接与开槽连接,但边窗件15a的所有其它形状都在墙与边窗件之间设置一限水器,诸如弹性水密封件或进气的迂回通路。在其它实施例中,屏蔽或其它水接触装置可以替代或补充迂回通路或置于排水孔57上面。
排水孔57的尺寸变化很大,例如依赖于预计进入外气环22的风扇负荷以及设置在排水孔之间将排水孔之间收集的水导向附近排水孔的通道CH的通道构件CM,但排水孔57不应大得让大量水气从周边大气空间23的外部流到外气环22。对于标称的穿孔窗而言,较佳地至少一个排水孔57的截面面积至少为0.10平方英寸(0.064平方厘米),例如优选至少1/8英寸(0.32cm)的标称直径的孔。但其它应用场合可能要求尺寸更大或更小的多个排水孔,更佳地至少两个位于或接近中央的排水孔,每一个的开口至少为0.196平方英寸(1.267平方厘米),例如1/2英寸(1.27cm)标称直径的排水孔。
一个或多个气孔55的尺寸也被定成排放漏水或凝结水(如一个或多个水密封件WS的漏水),同时使内气环56压力均衡,如让水向下排放,同时使外部空气向上流动。这可以用处于不同位置(如接近一个或多个角)的一个以上气孔55来实现,其尺寸例如不得让水与空气流动,但各气孔55的尺寸较佳地类似于上述优选的排水孔57。
还要限制外气环22的迂回通路TP的尺寸以尽量减少水滴滚动。迂回通路TP不允许空气从外环境E流进气孔55的直通路。较佳地,迂回通路包括至少两块挡板,一块位于窗件15a上,另一块位于板窗框12上。通过迂回通路的气流截面积一般定为至少是气孔55截面积的二倍,还要求来自外环境E的气流转弯,至少变向一次。类似于上述边窗件15a与墙W窗表面24之间的间距,边窗件15a的任一最近部分接近下部连接框(或板窗框)12,气孔56外部较佳地至少为0.01英寸(0.025cm)~不大于1英寸(2.5cm),更佳为至少0.1英寸(0.25cm)~不大于0.5英寸(1.25cm),最佳为至少0.125英寸(0.32cm)~不大于0.375英寸(0.96cm)。在其它实施例中,水密封件可以取代迂回通路TP。
双玻璃板11受一个或多个固定块B支持,后者由板窗框12支持。若用单块B,最好断续,让通过窗水密封件WS漏泄的水通路在一个或多个气孔55处排放。即使窗水密封件不完好,例如窗水密封件因老化和/或应力而开裂,内气环56与外部环境E的压力均衡可尽量减少通过窗水密封件WS的水漏泄,并用作迂回通路限水器。
通过气孔55和排水孔57除去漏水,使内部窗密封件IS限制外部空气渗入(或内部空气向外部环境丢失),也无须在该点密封水漏泄。内部I与外部E环境间的任何压差易穿过内部窗密封件IS漏气,但不会漏水,因为与气密封件接触的水实际上被气孔、排放管、水密封件和/或限水器挡住了。这种除水法可防止腐蚀、侵蚀和面板或窗系统与内部窗密封件IS的内部进一步劣化,改善了长期性能。由于水实际上被阻止与内部窗密封件IS接触,因此可使用多种因接触水而劣化的气密封。
图1-3所示的框件斜角形成内外气环段(如具有图4所示的下部大气空间段23),它们与其它分段一起绕窗组件周边延伸(见图11a-11d)。但在有些实施例中,内外气环(如图4的下部气环56与22)与周边大气空间段23不绕周边延伸,例如可用防雨板盖住框到墙界面的其它部分,不需要大量周边大气空间,并限制水绕窗系统整个周边渗透而不用限水器。气环或大气空间不绕窗系统整个周边延伸的其它理由包括分开围绕各边的气环与排水通路,防止气环连续的支持界面,和不需要空气或水密封的敞开内部空间I。
第1紧固件25较佳地是一种可卸的砌砖螺钉,可将边窗件15固定于垫层60a与墙W。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将框元件与楼墙W隔开与紧固的装置,例如锚栓。
边窗框15的凸起CM形成一部分滑动保持夹具48的通道CH(见图9与10),通道CH较佳地在框元件15a全长度内与夹具48滑动配合(见图9与10),但滑动也限于框元件端部附近的区域。凸起CM还可用作挡板或作为限水器的附加迂回通路表面区。在另一实施例中,凸起CM可向上伸入迂回通路而置换图示的挡板之一。
图4a是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类似于图4,该例用拱墙层板代替砌砖墙。这种拱墙层板系统一般包括间隔的垂直支柱件61a(一般由钢构成)、支柱轨件61b、结构面64、绝缘泡沫板62和防水保护层63。冲洗板66(一般用铝制作)连接(一般用胶泥或其它粘剂)拱墙层板系统顶面而构成排水表面。与图4相比,结构性边窗件15a换用图4a的另一种边窗件15c,图4的限水器通路换用水密封件65,通常为工厂安装的泡沫带。水密封件65较佳地不连续,在中心附近留一至少为0.1英寸(025cm)的小空隙供排水,空隙更佳为1英寸即2.5cm。断续的水密封件65加上另一窗件15c的突出部分OV在窗件15c与拱墙层板系统墙之间的大气空间内作为迂回通路与限水器,基本上让空气与外部环境保持压力均衡,防止水滴通过断续的水密封件65透入。为限制水通过断续的水密封件65进入,突出部分OV较佳至少为1英寸(2.5cm),更佳至少为2英寸(5.1cm)。对拱墙层板窗而言,另一实施例的其它部分包括下连接框12,类似于图4的砌砖墙。
图5示出周边顶部一实施例沿图1或图2或图3中直线5-5截取的典型部分截面。上部外气环27的顶段形成在周边顶件16与窗板顶框13之间。如本文所述和图11a~11d所示,斜角连接以流体方式将上部外气环27连接至下部外气环22。较佳地,上下部周边大气空间28与23(图4)与侧面周边大气空间36(图6与8)各自独立地与气孔或开口保持压力均衡。上部周边大气空间28形成在周边顶件16与楼墙W的砌砖顶缘31之间。周边顶件16较佳地用至少两只第二紧固件32在结构上固定于砌砖缘31。第一与第二紧固件较佳地一样,但也可使用上述的其它紧固件。
周边顶件16的阴性连接与密封空间33接合面板顶框13、键槽52与气密件34。面板顶框13用阳性连接键槽52与第三紧固件53保持于接合位置,并用第三紧固件53和天花板角填隙片或垫层60a接至天花板边缘支承角铁54(为简明起见,未示出天花板边缘支承角铁54与天花板或其它楼以承件的连接)。键槽52与第三紧固件可从楼内装拆面板组件而不用从外部进入。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连接装置(如上所述)和其它密封接合件,如保持型圆环与滑动衬垫连接件。
滑动密封件34和阴性连接/密封空间33结构允许边框16与面板顶框13之间的相对移动。相对移动由某些墙结构部分例如在相邻楼层中活动负荷变化下的偏斜造成的,支承边框分段的相对窗切割表面间的距离会变化,但这种支承墙面偏斜移动一般被楼结构的结构刚度所限制。在楼层的最大设计活动负荷下,偏斜一般为3/8英寸(0.95cm),至少为1/4英寸(0.64cm),不超过0.5英寸(1.27cm)。对于较佳的键槽52和穿入阴性连接与密封空间33的深度D的键槽,深度一般至少为3/8英寸(0.95cm),常见为至少1/2英寸(1.27cm)。在其它实施例中,滑动密封件34配置成滑动型密封垫、圆环或其它适应面板顶框13与键槽52的密封表面之间这些相对移动的密封件。
上部外气环部分27包括气环内的搭撞挡板SB,形成箭头TP所示的另一条迂回通路,功能与设计类似于前述的迂回通路TPF(见图4)。撞在搭撞挡板SB上的水向外部环境回排放,上部外气环27里除出的水还排到一个或多个斜角,从斜角排到外气环其它部分,直到水例如从图4的排水孔57排到外部楼墙面。在另一实施例中,因紧固件53从里面安装,故可将挡板SB做成顶板框13的整体部分。上部外气环部分27的形状变化很大,但TP空气通路的作用类似于上述下部外部分22的压力均衡与限水作用。
上周边气密件43b、上周边水密件44a、周边顶框16部分与砌砖缘31部分形成上周边大气空间28的其它边界。上周边气密件43b较佳地使用现场安装的固化填料,周边水密件44a较佳地使用在周边顶框16上工厂安装的泡沫带,但其它实施例也可使用其它密封法和/或材料,如圆环、C型密封件与填密片。为排放凝结水或漏水和/或使上周边大气空间28压力均衡,较佳地在隔开紧固件32的位置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气孔29。可以设想出各种周边顶件16的形状和各种连接法,例如用凸起和/或其它形状构成其它迂回通路TP而取代上周边水密封件44a。
图6示出边侧框17一实施例沿图1中直线6-6截取的典型部分截面。边侧框17较佳地在现场安装,包括结构性边侧件17a、侧气盖件17b与内侧盖17c,它连接在周边顶件16与周边窗件15,形成连续或断续的面板外气环和/或周边大气空间段。
外气环35的侧部或段形成在边侧件17a与面板侧框14之间。挡板或其它进入外气环侧部35的凸起再次提供一条空气迂回通路,它类似于对外气环其它部分所描述的空气迂回通路。侧边大气空间部分36形成在侧件17a和17b与墙W的砌砖侧缘38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通常隔开侧紧固件39位置的气孔37,侧边大气空间部分36与外部环境E压力均衡。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形成限水器的凸起或刮水器取代水密件44b和/或可在框角从不同的周边段进入外部空气,则不需要气孔37。
周边侧间17a用靠一个或多个填密片或衬垫60隔开墙W的侧紧固件39在结构上固定于墙W的砌砖缘38。虽然优选的侧填密片或衬垫60和侧紧固件39类似于前述的顶、侧紧固件,但也可使用前述的其它紧固件、填密片与衬垫。
侧气盖件17b和气密件41a在结构上用气盖紧固件42固定于侧件17a,在安装搭接内盖17c之前,气盖紧固件42可从楼内I触及。外气环35的侧段形成在边侧件17a与面板侧框14之间,迂回通路形状类似于外气环其它部分。周边大气空间36形成在周边水密件44b、周边气密件43b、边侧柱17与砌砖墙W类似于大气空间28顶部的边侧缘38之间(见图5)。内盖17c设计成具有任选的内侧柱光洁度,或利用其它连接装置代替图示的搭接零件接至侧气密件17b。
侧边气密件43b较佳地包括现场置于侧气密件17b与砌砖侧缘38之间的固化填料。侧周边水密件44a较佳地包括在工厂安装在边侧框17上的泡沫带,置于结构性侧件17a与砌砖侧缘38之间,类似于其它边框元件处的其它周边水密件。可设想出边侧件17a与侧气密件17b的各种形状和各种连接方法来形成密封表面和/或其它迂回通路。
图7示出中间直板连接一实施例沿图2或图3中直线7-7截取的典型部分截面。带第一与第二中间气密件46a与46b的垂直或凸起连接件45较佳地包括最好在工厂装在凸起连接件45上的泡沫带,中间紧固件53将垂直连接件45固定于面板组件11。中间外气环35a的形状与功能类似于图7所示外气环35的侧段。
图8示出边侧柱18另一实施例沿图2中直线8-8截取的典型部分截面。说明与功能均类似于图6,但边侧框18是另一种单件,不是图6所示的边侧件17的三部分。
在以上说明中,直件17a~17c、18与45的端部必须开槽口,让边窗框15与边顶框16通过。如图4-8和11a-11d所示,完成周边气密封须作下述密封连接1.沿边窗15a端部型面连接气密件43a~43c;2.沿侧气密件17b的端型面连接气密件43c~41;3.在转角连接气密件43c~43b;和4.在直接件45端部连接气密件46a~46b。
图9示出边顶件与边窗件15a与16和两个侧边件17a的等比例解析图,侧边件17a较佳地在工厂制造在分解位置中,再在现场装接到楼墙(见图4~7)。为便于现场竖立,边顶框16与边窗件15a较佳地在工厂里在组装位置49用定位螺钉51连接端部定位夹48。在夹具(接合穴59)与定位螺钉51滑到安装位置50之前,图9示出具有代表性解析图的组装位置,该位置离边顶框16端部与窗件15a端部约6英寸。还设置了螺孔50,把夹具48固定于顶边窗件18与15a上的安装位置。
图10示出定位夹48的等比例图。夹具的角槽58使其在框件15a、16、17a与18中的接合穴59内随意滑动(如见图6)。图11a示出在框元件端部用角气密件43d接到气密件43a的气密件43c。气密件43较佳地在现场加填料,但也可用其它密封手段。图示其它项目的功能类似于图4。
图11b示出用角气密件41b与41a接气密件41的气密件43c。角气密件41a一般在工厂加泡沫带,角气密件41b一般在现场加填料。图示的其它项目的功能类似于图4。
图11c示出在角处接气密件43b的气密件43c。气密件43b与43c一般在现场加填料。图示的其它项目类似于图5。
图11d示出气密件46c接气密件46b的气密件46a。气密件46c较佳地在工厂加泡沫带,图示的其它项目的功能类似于图4。
参照图1~11d,代表性的边框现场竖立步骤包括步骤1垂直侧件17a或18与定位夹48滑动接合。
步骤2把有定位夹48的边顶框16置于侧柱17a或18顶部,使夹具与侧件接合,此时边框处于组装位置但不接侧柱17a或18。后者,此时不用附加的定位螺钉侧柱17a或18固定于夹具48,以便于操作。
步骤3边组装的边框送入墙内的视孔,需要时用衬垫或填密片60把顶侧框调到安装位置(见图4,4a与5)。
步骤4用紧固件25与32把顶框16和进入顶框的侧框15a或15c固定于砌砖墙的边缘表面。
步骤5沿侧框15a或15c和顶框16的端部对砌砖墙边缘表面加固化填料。必须注意,由于侧柱17a或18在组装位置49离开墙角,此时这些构件端部可以接触到。
步骤6松开定位螺钉51并将侧柱17a或18推向墙角,再对安装位置50加上定位螺钉。此时,保证了正确的框尺寸。
步骤7必要时用填密片60填密侧柱17a或18(见图6或8),侧柱用紧固件39固定于砌墙。
步骤8如前所述,现场加填料,完成水气密封。
在带单一视频的穿孔窗系统中,装好边框后的面板竖立步骤如下步骤1提升面板11并使板底向外倾斜,然后以某一倾斜将面板阳性连接键槽合入阴性连接件33(见图5),向上滑动面板,直到底部越过阳性凸缘19(见图4)再将面板竖起和降落,使其底部与阳性凸缘19接合。必要时,可对准左右位置。
步骤2使侧柱气密件17b在两侧滑入位置,用紧固件42将17b固定于17a沿17b端部加配合填料41b,将气密件43c接至气密件41。需要的话,搭接盖17c。
步骤3通过17b将面板螺钉53插入面板阳性连接键槽52,或者同时固定天花板边缘支承角铁54(见图5)。
在有多块视板的窗墙系统或穿孔窗系统中,一套代表性的保持面板竖立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第1面板11抬起,使其底部向外倾斜,然后使面板阳性连接键槽52以一倾角合入阴性连接件33(见图5),使面板向上滑动到底部越过阳性凸缘19(见图4),在竖起面板并放下,使面板底部与阳性凸缘19接合。将面板一直向左推,与左侧的边侧框18接合(见图2)。
步骤2从侧面滑动垂直连接件45使之与第一面板11接合,并将构件45一直向左推。此时,若砌墙孔里只有两块面板,右侧空间应是以防止干扰右面的边侧框18。
步骤3重复步骤1与2,使所有面板都进入顶部与底部的接合位置,再调整所有面板11(见图2)和垂直连接件45(见图7)的左右位置。
步骤4将面板紧固件53通过构件18(见图8)与45(见图7)插入面板阳性连接键槽52(见图5)。也可同时用紧固件53固定天花板边缘支承角铁54(见图5)。
在带窗系统中,一套代表性面板竖立步骤如下步骤1把第一面板抬起使其底部向外倾斜,面板阳性连接键槽52以一倾角合入阴性连接件33(见图5),面板向上滑动到底部越过阳性凸缘19(见图4),再竖起面板将其放下,使板底与阳板凸缘19接合。需要时调整左右位置。
步骤2将垂直连接件45滑入位置,紧固件53穿过安装件45插入面板阳性连接键槽52(见图5)。或在数块面板就位后加紧固件53,同时固定天花板边缘支承角铁54。
步骤3重复步骤1与2,直到装好所有面板。若最后一块面板要求间隙,则多块面板遵循前面的诸步骤。
本发明实现的主要性能改进归纳如下。
1.如上所述,周边密封设计包括气环原理,气密件与限水器利用压力均衡的大气空间而分离,故期望改善了长期水密性。
2.如竖立步骤所述,所有的现场组装与密封都从楼层内部实施,故本发明在安装时不需要外面进入。
3.如上所述,视板或其它面板与兼容的气环幕墙面板一样,故与幕墙的连接问题最小。
4.由图5看出,支承表面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层间偏斜引起的相对移动,设计成被顶边框16的面板阳性键槽52与阴性连接件33形成的连接所吸收,滑动密封件不受层间偏斜影响。
可以设想许多其它变化,如在窗框系统中,为进入外部天井,可用门板代替一块视玻璃板。在另一实施例中,尤其对风负荷大和/或面板高的应用场合,通过向内或向外延伸,如带式设计,可将垂直连接件45设计成结构性支承件。对隔热性要求高的实施例,可对框件加热断器。
虽然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和某些替代实施例,但可作出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违背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包括所有这类变化、修改,而且诸替代实施例也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与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分离外部环境与楼内环境的外墙内支承至少一块面板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组件包括能至少部分支承所述面板的至少一个板框;使所述板框与所述面板接触的面板气密件,所述面板气密件与所述内环境流动接触;位于所述板框与所述面板之间的面板限水器,面板限水器与所述面板气密件隔开,其中所述面板限水器、面板气密件、板框和面板诸部分基本上以第一气环部分为界,而第一气环部分通过第一空气通路与所述外环境压力均衡;连接所述墙并能至少部分支承所述面板与所述板框的第一边框;接触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外墙的墙气密件,所述墙气密件与所述内环境流动接触;位于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外墙之间的墙限水器,面板限水器与所述墙气密件隔开,其中至少所述墙限水器、墙气密件、墙与第一边框诸部分基本功上以周边大气空间部分为界,而周边大气空间部分通过第二空气通路与所述外环境压力均衡;位于所述板框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的框气密件,所述框气密件与所述内环境流动接触;和位于所述板框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的框限水器,框水密件与所述框气密件隔开,其中至少一部分所述框气密件、所述框水密件和所述第一边框形成至少一部分第二气环部分通过第三空气通路与所述外环境压力均衡的边界。
2.如权利要求1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板框基本上保持在所述第一边框内的可卸键槽,其中在不从所述外环境接触所述板框组件时可拆去所述键槽。
3.如权利要求2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墙隔开的填隙片;封接所述面板并形成至少一部分框组件的第二板框;连接所述墙第二部分的第二边框,其中所述墙的所述第二部分所处的位置基本上相对于所述墙连接所述第一边框的部分;连接所述边框的侧框;位于所述第二板框与所述侧框之间的侧柱气密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板框与所述侧框之间并与所述侧柱气密件隔开的侧柱限水器,其中所述侧柱气密件、所述侧柱限水器、至少一个所述边框和至少一个所述板框以至少部分第三气环部为界,其中所述侧框与边框形成至少部分在间隙尺度内把所述框组件支承在位置中的保持组件,在不从所述外环境进入和不从所述墙上拆下所述边框时,所述间隙尺度使所述框组件与所述边框滑动地断开。
4.如权利要求3的板框组件,其中在从所述板框组件取下所述面板之前,所述间隙尺度允许所述面板沿任一方向移动不超过3/4英寸,还允许在所述边框与板框之间相对移动至少1/4英寸。
5.如权利要求4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至少一个框气密件与所述侧柱气密件的端气密件。
6.如权利要求5的板框组件,其中所述墙限水器是穿过所述第二空气通路的迂回通路。
7.如权利要求5的板框组件,其中所述墙限水器是断续的水密件。
8.如权利要求6的板框组件,其中所述框限水器是穿过所述第三空气通路的迂回通路。
9.如权利要求8的板框组件,其中所述面板限水器是水密件。
10.如权利要求9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第二和第三气环部分,大多数所述气环部分具有在气环部分与外环境内均衡压力的空气通路。
11.一种在基本上固定的楼墙位置支承一块或多块隔离型视板的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组件包括与面板表面滑动连接后一起形成至少一部分框板子组件的四个板框元件;用紧固件紧固于墙并靠近所述框板子组件封接的边框元件;和连接所述边框元件的基本上垂直的框元件,所述垂直框元件封接至少一个所述板框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边框元件与所述垂直框元件形成保持器,用于在基本上固定的位置把所述框板子组件支承在间隙尺度内,其中所述间隙尺度在基本上固定的位置支持所述框板子组件,而且在不从所述楼面拆下所述边框元件和不从所述边框松开所述垂直凸出框时,可让所述框板子组件从所述楼内与所述框组件滑动断开。
12.如权利要求11的窗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边框元件与所述框板子组件之间可卸的键槽,其中所述紧固件是螺纹紧固件,所述间隙尺度不大于3/4英寸。
13.如权利要求12的窗框组件,其中所述间隙尺度还允许在所述边框元件与所述框板子组件之间相对移动至少1/4英寸。
14.一种从表面或大楼支承视板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组件包括四个封接所述面板表面的板框元件,所述板框元件与所述面板包括框板子组件;和封接所述大楼所述表面的第一边框元件,其中所述框板子组件与所述边框元件形成至少两个气环边界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框板子组件至少部分由凹槽里的可卸键槽保持,键槽允许不从所述楼外进入而装拆所述框板子组件,并允许在所述第一边框元件与所述四个板框元件之间相对移动至少1/4英寸。
15.如权利要求14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接所述框窗子组件并紧固于楼面的第二边框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5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自至少部分以所述第一边框元件和所述楼面为界的大气空间的空气通路,其中所述大气空间的容积至少为所述边框元件每直线英寸约1立方英寸。
17.如权利要求15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窗限水器与位于一个所述板框元件与所述面板之间的窗气密件,其中所述窗水密件、所述窗气密件、所述板框元件与所述窗格至少部分包括第三气环边界。
18.如权利要求17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第三气环排水的装置。
19.一种对大楼安装增强型面板组件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边框组件接到所述大楼作角铁密封;基本上在所述边框件内安置框窗面板子组件;和安装保持所述框窗板子组件的键槽件,所述安装基本上从所述楼内完成,其中所述键槽置于凹槽内,可在所述边框组件与所述框窗板子组件之间相对移动。
20.一种从大楼承重墙支承一块窗板的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所述承重墙的边框元件,其中一部分所述边框元件构成一部分大气空间的边界,该边界也至少部分地以所述承重墙为界,所述大气空间包括使所述大气空间与所述楼外附近的环境保持压力均衡的通路;限制流体在所述边框元件与所述承重墙之间流动的周边水流限制器,定位成与所述大楼外表面附近环境里的空气流动地联系;限制流体在所述边框元件与所述承重墙之间流动的周边气密件,所述气密件定位成使其一部分与所述楼内内部空间里的空气流动地联系,而另一部分与所述大楼外表面附近环境中的所述空气流动地联系;至少一个封接所述窗板的板框元件,其中所述板框元件的一部分构成至少一部分内气环空间通常也以所述窗板为界的边界,其中所述内气环包括一通路,使所述内气环空间与所述楼外附近的环境保持压力均衡;限制流体在所述板框元件与所述窗板之间流动的面板水流限制器,定位成与所述楼外附近的环境空气流动地联系,和一条能使所述内气环与所述楼外部保持压力均衡的内气环通路;限制流体在所述板框元件与所述窗板之间流动的面板气密件,定位成与所述楼内内部空间流动地联系,其中所述板框元件接到所述边框元件,一部分所述边框元件与所述板框元件构成外气环通常也以所述框元件为界的一部分边界,所述外气环包括一通路,使所述外气环空间与所述楼外附近的环境保持压力均衡;限制流体在所述板框元件与所述边框之间流动的外气环水流限制器,定位成与所述楼外附近的环境流动地联系;和限制流体在所述板框元件与所述边框之间流动的外气环气密件,定位成与所述楼内的内部空间流动地联系,和一条让所述外气环与所述楼外部保持压力均衡,其中至少部分将所述板框元件保持在凹槽内的键槽,允许在所述面板与所述边框元件之间在0.25~1.27厘米范围内作相对移动。
21.在砌砖墙内装窗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a.垂直侧柱件滑入定位夹具接合;b.用侧柱件每端的所述定位夹具组装边顶框与边窗框,使所述边框与所述侧柱件在组装位置内夹紧接合;c.将组装固定的边框抬入所述砌砖墙的开口,把所述组装的顶框与窗框调到安装位置;d.安装顶框与窗框气密件;e.用紧固件将所述顶框与窗边框固定于所述砌砖墙;f.沿所述窗框与顶框端部装填料,密封所述砌砖墙的边缘表面;g.把所述垂直侧柱移至砌砖角,将所述垂直侧柱固定于安装位置;和h.装上垂直侧柱气密件,将所述垂直侧柱紧固到所述砌砖墙。
全文摘要
在一实施例中,窗边框(15-17)与窗板框(12-14)在窗边框(15-17)与窗板框(12-14)之间形成第一外部水流限制器,窗板框形成的外气环保持与楼外环境同压力。限水器与气密件(21)设置在该气环与楼内部之间,使气密件(21)不必应付来自外环境的水。类似的限水器(WS)和气密件(43a,IS)置于窗边框(15-17)与楼之间以反窗框(12-14)与窗板(11)之间。可滑入阴性连接区的键槽阳性件(19)把边框(15-17)连接到窗板框(12-14),允许在边框(15-17)与板框件(12-14)之间相对移动,可从楼内安装框。
文档编号E06B1/36GK1671941SQ03818322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9日
发明者R·M·L·汀 申请人:先进营造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