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就寝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93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床就寝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厚度的增加,且提高使用舒适度的床就寝框架。
背景技术
公知的折叠床,其可在水平展开状态与倒立V字形的垂直状态之间任意折叠。而为了提高该床的使用性、操作性,并减轻床整体的重量,及谋求折叠时的更小型化以提高其收藏性,或另一方面作为床的基本功能,其中就寝时的睡眠舒适度更是目前最受重视的课题。
但是,为了提高使用上的舒适度,因厚重的软垫海绵、缓冲弹簧的使用而增加了床垫的厚度,反而损及了该使用性、操作性及收藏性。因此,有更进一步改善公知床垫的必要。
有鉴于此,为改进上述缺点,产生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床就寝框架,其具备一设在床上且可供就寝者就寝用的床垫;该床就寝框架包含一框基体、一缓冲片及一床垫;该框基体由一框架及一承载件所构成,该框架具一周围配设框材的周围框,该承载件具多数的透孔可遮住该周围框内部的空间,且架设在该周围框内以承载该就寝者的体重;该缓冲片配设在该承载件上,且具备比该承载件的透孔面积更小的多数透孔;该床垫可由该缓冲片承载。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床就寝框架,其具备一设在床上且可供就寝者就寝用的床垫;该床就寝框架包含一框基体,其由一框架及一承载件所构成,该框架具周围配设框材的一周围框,该承载件具多数的透孔可遮住该周围框内部的空间,且架设在该周围框内以承载该就寝者的体重;一缓冲片,其配设在该承载件上,且具备比该承载件的透孔面积更小的多数透孔;及一床垫,其可由该缓冲片承载。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该缓冲片属由非金属合成材所制成的片状体。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该缓冲片利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网状,并使该透孔形成网眼状的片状体,而形成网眼的绳部的宽度为1.5-4.5mm,且该透孔的面积为30-120mm2。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该绳部由发泡材所制成。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该承载件由钢材制成的网状体所构成,其在由直径1.3-3.8mm的钢材平行配置的下承载列的上面配设上承载列而形成该网状体,且该上承载列平行且在与下承载列的钢材交叉的方向配置钢材而成,而该透孔的面积为650-2000mm2。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该承载件的该钢材,其使各端部直接固设在该框架。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该承载件的该钢材,其使各端部由包围且固定该端部的周围框固设在该框架。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该床垫包含一基层部及一层积在该基层部上的表层部,该基层部由碎绵所制成,且其硬度形成比表层部更硬,而该表层部由凹凸泡绵所制成。
如上所述的床就寝框架,至少其上部是层积由树脂绵所制成的包覆层。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床就寝框架,其不会增加床垫的厚度,而可分散身体的压力,且由于可平均的承受身体的重量,而可获得不会碰触到底部的舒适的睡眠,又该睡眠舒适度配合公知的床时,亦可更小型化,且提高使用性、操作性及收藏性,特别是更适用于折叠床使用。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装设床就寝框架的床的立体图;图2为沿图1的A-A线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就寝框架的局部上视图;图4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装设床就寝框架的床的于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装设床就寝框架的床的于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床就寝框架的局部上视图;图6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床就寝框架的局部上视图;图7为比较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1、 床就寝框架3、 周围框 3a、 第一框材3b、 第二框材4、 透孔 5、 承载件 6、 框基体 7、 透孔8、 缓冲片8A、 片状体 9、 绳部9a、 绳部9b、绳部 10、 钢材10a、钢材10b、钢材11、网状体11U、上承载列11D、下承载列12、 周围框13、包覆层21、 床垫表面覆套23、 床垫底套24、 管状物25、金属件B、 床 b1、 床框半体b2、 床框半体F、 框架 M、 床垫M1、 基层部 M2、 表层部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确被了解,下文将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就寝框架装设在可任意折叠的床B的局部透视立体图,图2是沿A-A线剖面图。本实施形态的床就寝框架1包含一框基体6、一缓冲片8及一床垫M,该缓冲片8配置在框基体6的上面,而该床垫M由缓冲片8承载,且可供就寝者就寝。
该框基体6包含一框架F及一承载件5,该框架F具一周围框3,而该承载件5可遮住该周围框3内部的空间。本实施形态的周围框3形成一略矩形状包含一对第一框材3a及一对第一框材3b,该第一框材3a在框架F的纵长方向形成延伸,而该第一框材3b连接于该第一框材3a的端部间。而且,本实施形态的周围框3,其于转角处藉由弯曲部而弯曲形成90°,并将其端部相互焊接,利用圆管材形成一略矩形框。该圆管材的外径,例如可使用10-30mm左右的圆管材,本实施例中较佳使用19mm的圆管材。再者,除了圆管材之外,亦可使用四方形管材或中实的长管材。再者,为了提升其强度,可于周围框的内侧架设补强肋条(图示省略)。
为了支撑就寝者的体重,该承载件5架设在该周围框内,且本实施形态的该承载件5由具多数透孔4的网状体11所构成。本实施形态的网状体11由利用钢线的钢材10所制成,该钢材10的各端部直接利用焊接而固设在该框架F。再者,除了焊接以外,亦可利用螺钉等固定件及各种金属件将该钢材10固设在框架F,进而亦可利用弯曲其前端部所形成的钩部(图中省略),以嵌合在框架F的穿孔。
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网状体11包含下承载列11D及上承载列11U,该下承载列11D是将与该第二框材3b平行的钢材10,例如以25-100mm左右,本实施例为50mm的等间隔平行配置而成;而该上承载列11U设在该下承载列11D的上面,是与该第一框材3a平行的钢材10,例如以15-60mm左右,本实施为30mm的等间隔平行配置而成。再者,下承载列11D的钢材10及上承载列11U的钢材10在其交叉处焊接以形成一体,并构成网状体11。
该钢材10的直径例如约为1.3-3.8mm左右,本实施例较佳使用2.5mm。若直径未满1.3mm的话,则由于其强度不足于支撑就寝者的体重,因此网状体有可能产生弯曲;而若超过3.8mm的话,则重量将变成太重,在使用于折叠床时,将有损其使用性及操作性。
再者,由上承载列11U的钢材10及下承载列11D的钢材10所围成的透孔4,其面积例如约为650-2000mm2左右,而本实施任中为13002mm左右。若透孔4未满650mm2的话,由于网状体11的网眼太细的结果,其重量将变过大。再者,当超过2000mm2的话,承受就寝者的体重的支点距过宽,因此就寝者将会有碰触到底部的感觉,而降低睡眠舒适度。
该缓冲片8配置在该网状体11的上面,于本实施形态中该缓冲片8是接着在网状体11。本实施形态的缓冲片8由片状体8A所构成,该片状体8A由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等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网状。再者,该片状体8A包含网眼状的多数透孔7,且该透孔7的面积比该承载件5的透孔4较小,例如约30-120mm2左右,本实施形态是形成65mm2。当透孔7的面积未满30mm2时,则缓冲片8的缓冲效果将变低,且致使重量增加;而当超过120mm2时,则缓冲片8的强度将不足。
再者,围住该缓冲片8的透孔7而形成网眼的绳部9,其粗细度例如约为1.5-4.5mm左右,较佳为2.0-3.5mm左右,而本实施例是形成3.0mm。若未满1.5mm,则缓冲片8的强度将不足,若超过4.5mm的话,则缓冲片8的缓冲效果将变低,而导致重量的增加。
缓冲片8除了由该合成树脂一体成形之外,还可利用聚乙烯系纤维、聚丙烯系纤维、尼龙纤维、绵花纤维等编织成网状的片状体8A,或是利用由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等成形的薄板上打通透孔7而成形的片状体8A等各种非金属合成材,以追求其轻量化。再者,由于使缓冲片8利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聚乙烯泡等的发泡材成形该绳部9,以提高缓冲性且达成更轻量化。
再者,本实施形态的透孔7是形成菱形,但亦可作矩形状、三角形状、圆形、椭圆形状、星形等各种形状的变化。
该床垫M由缓冲片8承载,且由黏着剂固设在缓冲片8。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床垫M包含一基层部M1及一层积在该基层部M1上的表层部M2。本实施形态的基层部M1利用碎绵所制成。该碎绵是粉碎泡绵以形成1-2cm左右的碎绵,并在该碎绵内混入氨甲酸酯黏着齐,再利用模型等以形成一定的形状。再者,藉由使用再利用的泡绵,可具资源有效利用的效果。再者,基层部M1的厚度例如约10-40mm左右,本实施例则形成约20mm。
本实施形态的表层部M2由凹凸泡绵所制成。该凹凸泡绵的表面具凹凸,藉由将其使用于表层部M2,则其凸出的部分可以点温柔的支撑身体,而凹陷的部分则可恒使空气进入,因此可提高较佳的舒适性。再者,该凹凸泡绵的厚度较佳保持在30-100mm左右,而本实施例为形成55mm;再者,该凹凸的高度较佳为12-50mm,而本实施例为形成25mm。再者,基层部M1与表层部M2利用黏着剂而形成一体。
再者,本实施形态的床垫M,其可藉由使基层部M1的平均密度变大,而形成比表层部M2更硬。藉此,表层部M2可对应就寝者的姿势而具较佳的变形性,并可获得较柔软的触感。另一方面,比表层部M2更具较高硬度的基层部M1,由于其变形可被控制,因此该床垫M可随着表层部M2与基层部M1的变形功能,而获得整体上较佳的缓冲性。再者,由于床垫M可由网状的缓冲片8承载,因此承受来自框基体6的支撑反作用力将被缓冲片8分散,其结果可使床垫M被框基体6直接支撑所产生的过度下沉变少,且床垫M亦较难塌陷。再者,由于身体的压力被缓冲片8所分散且承接,因此可更均匀的支撑身体,其结果不会有碰触到底部的感觉,而可使就寝者获得较佳的睡眠舒适度。
请参照图2所示,该床垫M是从其上侧遍及侧边的层积由树脂绵所构成的包覆层13。本实施形态的包覆层13,其厚度例如约3-10mm左右,本实施例中由5mm的聚醣绵所制成,如此可使就寝者获得较佳的柔软触威。
该包覆层13的上面再包覆一层床垫表面覆套21。本实施形态的床垫表面覆套21是使用形成一体的薄片材,该薄片材为层积绵花、使用人造丝等的表面质材、树脂绵及无纺布而形成一体。再者,该框基体6的下侧层积一使用厚度约2mm左右的泡绵所制成的下包覆层22,且该下包覆层22的下面再包覆一层床垫底套23。而且,该床垫表面覆套21的外周缘及床垫底套23的外周缘由管状物24缝合而形成袋状,以包覆整个床就寝框架1。
请参照图1、4A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床就寝框架1形成床B长度的大约一半的长度,且分别装设在中央由金属件25所连结而形成可任意折叠的一对床框半体b1、b2上,以形成一折叠床B。请参照图4B所示,不使用时,该折叠床B可折叠倒立V字形的垂直状态,以利收藏。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1,由于在框基体6上面具有一可承载床垫M的缓冲片8,可分散身体的压力且无触底之感,因此可提高缓冲性。其结果,可使床垫变薄而形成更小型化,并可提高使用性、操作性及收藏性,且作为折叠床B的就寝框架将可获得较佳的利用性。但是,在非折叠式的床B中,作为就寝框架使用,当然其亦可改善睡眠的舒适度。
请参照图5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承载件5由钢材10a及钢材10b所构成,该钢材10a由相对该第一框材3a以时钟旋转方向约30°的角度倾斜,且以等间距配置的钢线所制成,而钢材10b由分别以反时钟旋转方向约30°的角度倾斜,且与前述相同间距配置的钢线所制成。因此,承载件5的透孔4是形成菱形状。该钢材10a、10b的全部的端部是焊接在环状的周围框12,该周围框12由钢线形成与框架F的周围框3大约相同的形状。而且,由于该周围框12焊接在周围框3上,因此该钢材10a、10b固定于框架F。
再者,本实施形态的缓冲片8由与该第一、第二框材3a、3b平行的绳部9a、9b所构成,且由具格子状网眼的一片状体8A所构成。因此,缓冲片8的透孔7形成矩形状。
请参照图6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缓冲片8固接于承载件5上,该缓冲片8是在由聚乙烯等的合成树脂所制成的成形薄板上,利用压制成形压制多数个圆形透孔7。
请再参照图2所示,在由外径19mm圆管的框架F上装着钢制格子状网的框基体6上,敷设聚乙烯制的缓冲片8(厚度2mm),并在其上载置由碎绵、凹凸泡绵二层所构成的床垫M(厚度75mm)作为床就寝框架1的实施例,而进行相关睡眠舒适度的官能评价试验。再者,请参照图7所示,在与实施例相同的框基体上直接载置厚度75mm的凹凸泡绵制的床垫M,以作成一比较例,亦针对其作一相同的试验。再者,实施例与比较例的条件如表1所示。
官能评价试验的条件如下所示。并列的设置装着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床就寝框架及总厚度300mm的正式床垫的床。而且,非人为的选择20岁至80岁的健康成年男女各10名,相互以身体感触各床,之后利用核对表评价睡眠舒适度。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表2

根据官能评价试验的结果,就实施例而言,20人中有16人评价认为与总厚度300mm的正式床垫具相同程度的舒适的睡眠舒适度,而剩下的4人认为虽具些许的不协调感,但对睡眠舒适度而言并无影响。另一方面,就比较例而言,20人中有17人评价认为触底感强且睡眠舒适度不佳。从以上的结果可得知,本实施形态的床就寝框架与正式的床垫相较之下并不逊色,且可具较佳的睡眠舒适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由框架的承载件所支撑就寝者的身体压力,其藉由缓冲片而较大范围的被分散,且可更平均的承受全身,因此就寝者不会有碰触到底部的感觉,而且就寝者的动作将由缓冲片吸收,因此可提高缓冲性。藉此,可抑制承载于缓冲片的床垫的厚度,可形成整体上较薄的厚度,并可获得较佳的缓冲性及舒适度。因此,使用于折叠床时,可使床更小型化,以提高其使用性、操作性及收藏性。
再者,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该缓冲片为由非金属合成材所制成的片状体时,可更达成轻量化,且可提高床的使用性、操作性。
再者,有关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该缓冲片是利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网状,并使该透孔形成网眼状的片状体,而形成网眼的绳部的宽度为1.5-4.5mm,且该透孔的面积为30-120mm2时,可发挥良好的缓冲性,且可达成更轻量化的功效;有关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该绳部由发泡材所制成时,可提高缓冲性及轻量化。
再者,有关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该承载件由钢材制成的网状体所构成,其在由直径1.3-3.8mm的钢材平行配置的下承载列的上面配设上承载列而形成该网状体,且该上承载列是平行且在与下承载列的钢材交叉的方向配置钢材而成,而该透孔的面积为650-2000mm2时,可支撑就寝者的体重,且可达成更轻量化的功效。
再者,有关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该承载件的该钢材使各端部直接固设在该框架;再者,有关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该承载件的该钢材使各端部由包围且固定该端部的周围框固设在该框架。
再者,有关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该床垫包含一基层部及一层积在该基层部上的表层部,该基层部由碎绵所制成,且其硬度形成比表层部更硬,而该表层部由凹凸泡绵所制成时,可具较佳的缓冲性,且可提高睡眠的舒适度,及可抑制整体的厚度。
再者,有关本发明的床就寝框架,其中至少其上部是层积由树脂绵所制成的包覆层时,可提高就寝者的触感,并提高睡眠的舒适度。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前述较佳实施例详细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床就寝框架,其具备一设在床上且可供就寝者就寝用的床垫;该床就寝框架包含一框基体,其由一框架及一承载件所构成,该框架具周围配设框材的一周围框,该承载件具多数的透孔可遮住该周围框内部的空间,且架设在该周围框内以承载该就寝者的体重;一缓冲片,其配设在该承载件上,且具备比该承载件的透孔面积更小的多数透孔;及一床垫,其可由该缓冲片承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片属由非金属合成材所制成的片状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片利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网状,并使该透孔形成网眼状的片状体,而形成网眼的绳部的宽度为1.5-4.5mm,且该透孔的面积为30-120mm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绳部由发泡材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由钢材制成的网状体所构成,其在由直径1.3-3.8mm的钢材平行配置的下承载列的上面配设上承载列而形成该网状体,且该上承载列平行且在与下承载列的钢材交叉的方向配置钢材而成,而该透孔的面积为650-2000mm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的该钢材,其使各端部直接固设在该框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的该钢材,其使各端部由包围且固定该端部的周围框固设在该框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床垫包含一基层部及一层积在该基层部上的表层部,该基层部由碎绵所制成,且其硬度形成比表层部更硬,而该表层部由凹凸泡绵所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就寝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上部是层积由树脂绵所制成的包覆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床就寝框架,其具备一设在床上且可供就寝者就寝用的床垫;该床就寝框架包含一框基体、一缓冲片及一床垫。该框基体由一框架及一承载件所构成,该框架具一周围配设框材的周围框,该承载件具多数的透孔可遮住该周围框内部的空间,且架设在该周围框内以承载该就寝者的体重;该缓冲片配设在该承载件上,且具备比该承载件的透孔面积更小的多数透孔;而该床垫则可由该缓冲片承载。
文档编号A47C23/00GK1679432SQ20041003111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6日
发明者原岛彻 申请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