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67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门锁,特别是关于一种装设在门扇上供使用者迅速打开的门锁。
背景技术
常见的例如喇叭锁、辅助锁以及多段式锁等,为了安全起见,在大门上通常装设不易遭到破坏的门锁,令窃贼或其它居心不良的人在打开门锁时需耗费较长时间。目前常见的大门门锁具备多道锁门结构,图10即为现有的门锁。
如图所示,现有门锁具有两个锁门结构,例如在门扇外,即室外设有把手100及供钥匙200插入的锁头101,通过将钥匙200旋转不同圈数来控制门锁的锁闭状态,把手100仅用于控制锁舌。现有门锁在门扇内,即室内设有把手102及供使用者扭转的旋钮103,以便在门扇内控制门锁的锁闭状态。
使用这种现有门锁时,可由钥匙200或旋钮103将该门锁中的锁舌及锁栓移动至开锁或闭锁的位置。该门锁中还可选择设置保险舌,以令该锁舌受到限制,从而使该门锁处于闭锁状态。如此,使用者可在进入时用钥匙200开锁,然后再按压把手100即可进入。当使用者进入室内后,可将旋钮103旋转至闭锁位置,即可锁住门扇。当使用者外出时,可旋转旋钮103至开锁位置,并再按压把手102即可出门。
然而,这种常用的门锁在闭锁时,由于该门锁中的锁舌及锁栓并非被把手控制,必须分别对旋钮及把手采取不同的动作,以逐一解除闭锁状态,如此才可打开门扇,但这样将造成无法在门内迅速将门扇打开的问题。
因此,现有门锁虽具有层层防盗的效果,但在遇到诸如失火或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由于这种常用的门锁需通过多次动作才能打开,所以无法提供足够的逃生时间,而且还会因为部分零件熔化或变形而令门锁受损,使门扇无法打开,导致使用者陷入危险中。
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仅有一段式开锁及闭锁的功能,因此门锁容易遭到破坏,无法达到门锁应有的基本功能。所以,常用的门锁除了不利于安全及防盗外,更无法适应诸如失火或地震的紧急防灾。
因此,如何避免现有技术中开锁动作复杂、逃生时间不足、无法打开门扇、门锁易遭破坏等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保障使用者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门锁,已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通过一个按压动作即可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式开锁及闭锁的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令使用者具有较佳的使用便利性。
为达到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锁,该门锁主要包括锁壳、锁舌控制机构、锁栓控制机构以及把手转动机构。
该锁壳装设在门扇中。该锁舌控制机构设于该锁壳中,至少具有伸缩自如地进出该锁壳的锁舌、与该锁舌连接的锁舌拉杆以及活动自如地设于该锁舌拉杆上的带动件。
该锁栓控制机构至少具有与该带动件彼此枢设的多段式锁板、与该多段式锁板连接的锁栓、与该多段式锁板轴接的固定件以及转动自如地带动该固定件的转片。
该把手转动机构至少具有供带动该锁舌拉杆以及该转片的辅助件以及邻接该辅助件的把手转块,以便在使用者按压门锁把手时带动该把手转块的转动,由该把手转块将力量传动至该锁舌控制机构以及锁栓控制机构,并令该锁舌控制机构推动该锁栓控制机构,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
该门锁还可选择包括保险舌控制机构,该保险舌控制机构至少具有被该锁舌推动的保险栓板、与该保险栓板连接的保险舌以及设于该保险栓板上供卡掣该锁舌的锁舌挡件。当使用者按压门锁把手时,该锁舌控制机构可同时推动该保险舌控制机构。
这样,当按压把手时,可使该锁舌、锁栓及保险舌都连动缩回锁壳中,从而解除门扇的闭锁状态,快速打开门扇。因此,通过一个按压动作即可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令使用者在操作上更加简单而且节省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开锁及开门动作所造成的种种问题。
同时,通过该锁栓控制机构可令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具有多段式开锁及闭锁功能,不仅可达到门锁应有的基本功能,且操作简单,还提供更有效的安全及防盗功能。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门锁通过一个按压动作即可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且可供多段式开锁及闭锁,更有利于安全及防盗,同时提供使用便利性。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内部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使用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另一使用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再一使用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又一使用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又另一使用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又再一使用动作示意图;以及图10是常用门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至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门锁的较佳实施例绘制。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包括锁壳1、锁舌控制机构3、锁栓控制机构5、保险舌控制机构7以及把手转动机构9。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在门扇上的门锁为例进行说明,由于现有的门扇都是适用对象,且装设在门锁上供产生转动力量的把手、锁头及旋钮也是现有技术,该门扇、门锁把手、锁头与旋钮的结构并未改变,所以为简化说明,仅说明与本实用新型直接关连之处,其余部分则略除。
该锁壳1装设在门扇(图未标)中,具有上壳11、连接该上壳的下壳13以及连接该上壳与下壳13一侧的面板15,并在该上壳11、下壳13与面板15之间形成容置其它构件的空间。
该锁舌控制机构3设在该锁壳1中,至少具有伸缩自如地进出该锁壳1的锁舌31、与该锁舌31连接的锁舌拉杆33以及活动自如地设在该锁舌拉杆33上的带动件35。由于该锁舌31与该锁舌拉杆33彼此分离,所以当需要更换门锁的于门扇上的设置方向时,仅需调整该锁舌31的位置即可。其中,该带动件35可选择具有多个弯折部及一个钩状末端与一个弧状末端。
该锁栓控制机构5至少具有与该带动件35彼此枢设的多段式锁板51、与该多段式锁板51连接的锁栓53、与该多段式锁板51轴接的固定件55以及转动自如地带动该固定件55的转片57。该锁栓控制机构5的多段式锁板51可例如是四角舌板,且形成有数个齿部511、滑槽513、在适当位置处设有向下突伸的螺栓515以及阶梯部517。该锁栓53则形成有可对应卡接该多段式锁板51的凹槽531。该锁栓控制机构5还可选择具有回位片59,该回位片59可滑动自如地卡接于该阶梯部517,并可被该多段式锁板51所带动。
该保险舌控制机构7至少具有被该锁舌31推动的保险栓板71、与该保险栓板71连接的保险舌73以及设于该保险栓板71上供卡掣该锁舌31的锁舌挡件75。该保险栓板71形成有滑槽711,而该保险舌73朝远离该面板15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活动部731,该锁舌挡件75则形成有く字型凹部751。其中,该保险栓板71还可选择在接近该锁舌挡件75的适当位置处突设一栓部713,以由该栓部713沿着该锁舌挡件75的凹部751推动该锁舌挡件75,令该锁舌挡件75可移动至供卡掣该锁舌3 1无法伸入该锁壳1中的卡掣位置上。
该把手转动机构9至少具有供带动该锁舌拉杆33以及该转片57的辅助件91以及两个邻接该辅助件91的把手转块93,其中该把手转块93彼此扣接可同步转动。该辅助件91形成延伸端911并连接套设有弹性件913的带动杆915。该把手转块93则分别形成有阶梯状的凸缘部931(仅显示其中一个)。该把手转动机构9还可选择具有介于该把手转块93与该回位片59间的回位块95。
如图所示,当欲组装该门锁时,可选择将该锁舌控制机构3的该锁舌31与锁舌拉杆33彼此连接,令该锁舌拉杆33具有分别对称设置的环状固定件331、弹性件333和334、以及固定片335,并移动自如地由该下壳13的第一定位件133固定,该带动件35则活动自如地设在该锁舌拉杆33上并且与该多段式锁板51彼此枢设。该多段式锁板51则对应嵌入该锁栓53的凹槽531中。其中,该锁舌拉杆33下选择设有转动自如地固定在该下壳13上的拨动片37,并令该拨动片37一端转动自如地固定在该下壳13上,而另一端则限制在该多段式锁板51的螺栓515与该锁栓53之间的多段式锁板51下方。
该固定件55是以其第一滑槽551a,供栓件553轴接该多段式锁板51的滑槽513以及该回位片59,并以其第二滑槽551b供该下壳13的第一螺栓131a活动自如地套设其中。其中,该固定件55可选择设有至少一个向该下壳13延伸的螺柱555。
该固定件55由约该第二滑槽551b处朝远离该第二滑槽551b延伸的延伸活动部557套设有一弹性件557a,且该延伸活动部557弹性回复自如地穿设于该下壳13的第二定位件135a中。该固定件55还形成有卡止部559,以由该卡止部559卡止固定该多段式锁板51。该转片57则被螺栓571转动自如地固定至该下壳13中。其中,该转片57可选择在一端抵接该带动杆915,另一端则限制于该固定件55的螺栓555与该下壳13的第一螺栓131a之间而转动。
该保险栓板71的滑槽711则以该下壳13的第二螺栓131b穿设,被该锁舌31移动自如地推动。该保险舌73的延伸活动部731则套设有弹性件733,以便弹性回复自如地穿设于该下壳13的另一第二定位件135b中。该锁舌挡件75则穿设于该下壳13的第一柱件137a。
该把手转动机构9的辅助件91是由该下壳13的第二柱件137b固定在该下壳13,并且是将该延伸端911卡置在该下壳13的第一定位件133与该锁舌拉杆33远离该弹性件333而设置的固定片335之间,以带动该锁舌控制机构3。其中,令该带动杆915远离连接该辅助件91的方向穿设该下壳13的又一第二定位件135c,而供带动该转片57。该把手转块93则可由其凸缘部931卡扣于该上壳11及该下壳13的第一开口(仅显示该上壳11的第一开口111)中。
如图2及图3所示,将该锁舌控制机构3、锁栓控制机构5、保险舌控制机构7以及把手转动机构9分别组装至该锁壳1的下壳13后,即可将该锁壳1的上壳11、下壳13及面板15彼此组接,从而完成该门锁的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令该锁舌控制机构3的锁舌31伸缩自如地跨设于该面板15的第一开口151中,该锁栓控制机构5的锁栓53伸缩自如地跨设于该面板15的第二开口153中,而该保险舌控制机构的保险舌73伸缩自如地跨设于该面板15的第三开口155中。其中,该第一开口151对应该锁舌31,具有大致成H字形的结构,所以可允许该锁舌31在变换位置后仍可伸缩自如地跨设于该第一开口151中。
同时,如图3所示,该把手转块93还分别形成有一个供把手(图未标)伸入的缺口部933以及两个可卡接该下壳13的第三柱件137c的卡止部935。在转动该把手时,是由该缺口部933供该把手连动该把手转块93同步转动,并借此改变该卡止部935的卡止位置。其中,借由该把手转块93的结构,配合该第一开口151的设计,使用者可轻易地更换门锁的装设方向。
此外,如图1及图3所示,该上壳11与该下壳13还对应形成有供旋钮2穿设的第二开口113与第一开口139,该旋钮2具有可在该上壳11与该下壳13之间自如转动的卡止部21,而该卡止部21则可选择卡止于该多段式锁板51远离该把手转块93一侧的齿部511并且扣抵该固定件55一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该旋钮2为例进行说明,但并非以此为限,也可选择使用锁头及/或其它等效组件。同理,上述组件中,如弹性件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弹簧或其它等效组件,带动件也可以是片状结构而并非限于杆状结构;该组件并非以本实施例为限,可进行其它等效的修改与变化。
如图3及图4所示,当将该旋钮2例如逆时针旋转一圈时,是由该卡止部21推动该固定件55朝接近该辅助件91的方向移动,并且由该固定件55同时带动该多段式锁板51朝远离该带动杆915的方向移动,以令该锁栓53朝该锁壳1外部移动。其中,所谓逆时针旋转是以面对附图中的门锁的方向为基准。
此时,该锁栓53是朝该锁壳1外部伸出第一段,该卡止部559则由原本卡止于该多段式锁板51接近该把手转块93一侧的齿部511与阶梯部517之间,移动卡止至接近该把手转块93一侧的两齿部511之间,而卡止固定该多段式锁板51。另外,该多段式锁板51也可选择由向下凸设的螺栓(图未标)带动该回位片59,令该回位块95受该回位片59朝接近该把手转块93的方向推动,而令该回位块95与该回位片59同处于锁固位置。如此,便可产生第一段锁固效果。
如图4及图5所示,当再将该旋钮2例如逆时针旋转一圈时,也可由该卡止部21推动该固定件55朝接近该辅助件91的方向移动,并且由该固定件55同时带动该多段式锁板51朝远离该带动杆915的方向移动,以令该锁栓53朝该锁壳1外部移动。此时,如图5所示,该锁栓53完全伸出该锁壳1外部,该卡止部559则由原本卡止于该多段式锁板51接近该把手转块93一侧的两齿部511之间,移动卡止至远离该锁栓53的一个齿部511处,而卡止固定该多段式锁板51。另外,该回位块95与该回位片59仍同处于锁固位置。如此,便可产生第二段锁固效果。
如图5及图6所示,当将该旋钮2例如顺时针旋转一圈时,是由由该卡止部21推动该固定件55朝接近该辅助件91的方向移动,并且由该固定件55同时带动该多段式锁板51朝接近该带动杆915的方向移动,以令该锁栓53朝该锁壳1内部移动。此时,该锁栓53朝该锁壳1内部伸入第一段,该卡止部559则由原本卡止于远离该锁栓53的一个齿部511处,移动卡止至该多段式锁板51接近该把手转块93一侧的两齿部511之间,而卡止固定该多段式锁板51。如此,便可产生第一段开锁效果,如图4所示。
当再将图4中的旋钮2例如顺时针旋转一圈时,则该锁栓53完全伸入该锁壳1内部,如图3所示。如此,便可产生第二段开锁效果。
同时,当又将图3中的旋钮2例如再顺时针旋转一圈时,则该旋钮2的卡止部21推动该带动件35的弧状末端。由于该带动件35的弧状末端转动自如地固定在该多段式锁板51上,以此固定点351为支点,令该带动件35的弧状末端朝接近该锁栓53的方向移动,并令套设于该锁舌拉杆33上的钩状末端朝远离该锁舌31的方向移动。这样,便可由该带动件35推动该锁舌拉杆33,进而由该锁舌拉杆33带动该锁舌31朝该锁壳1内部伸入,而该锁舌31伸入该锁壳1内部时则会推动该保险栓板71,以令与该保险栓板71连接的保险舌73同时伸入该锁壳1内部,如图7所示。
如图所示,此时该多段式锁板51也可由向下凸设的螺栓(图未标)带动该回位片59,令该回位块95受该回位片59朝远离该把手转块93的方向推动,从而使该回位块95与该回位片59同处于开锁位置。
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时,仅需旋转该旋钮2即可将门锁进行多段式开锁及闭锁,且更可通过旋转该旋钮2而同步令该锁栓53、锁舌31以及保险舌73伸入该锁壳1内部,以开锁并打开门扇。
如图5及图8所示,当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使用者也可直接按压把手而同步使该锁栓53、锁舌31以及保险舌73动作。如图所示,当按压把手时,该把手转动机构9的把手转块93是例如顺时针转动,并推动该辅助件91与该回位块95。该辅助件91受推动后由其延伸端91 1推动该锁舌拉杆33及该带动杆915,令该锁舌拉杆33带动该锁舌31朝该锁壳1内部伸入,而该锁舌31伸入该锁壳1内部时则会推动该保险栓板71,以使与该保险栓板71连接的保险舌73同时伸入该锁壳1内部,且令该带动杆915推动该转片57。
此时,该转片57同步带动该固定件55朝接近该带动杆915的方向移动,以令该多段式锁板51的齿部511脱离该卡止部559,且该完全伸入该锁壳1内的锁舌31推动该拨动片37朝接近该固定件55的方向移动,以带动该多段式锁板51朝接近该带动杆915的方向移动,而该回位块95则朝该回位片59的方向移动,并推动该回位片59至开锁位置。这样,便可同步令该锁栓53、锁舌31以及保险舌73伸入该锁壳1内部,以开锁并打开门扇。
由此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时,仅需按压把手即可同步打开门锁以及打开门扇。
所以如遇紧急状况时,使用者仅需按压门锁把手以转动该把手转块93,而由该把手转块93将力量传动至该锁舌控制机构3以及锁栓控制机构5,并令该锁舌控制机构3推动该保险舌控制机构7及/或锁栓控制机构5,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所以,本实用新型可提供借由一个按压动作即可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的门锁。
本实施例虽是以具有该保险舌控制机构7的门锁为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无该保险舌控制机构7的门锁,并非以本实施例中所述为限。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有该保险舌控制机构7但无该锁栓控制机构5的门锁。
当本实用新型选择应用该保险舌控制机构7时,配合参阅图3及图9,可将该保险舌73按压至该锁壳1内部。由于按压至该锁壳1内部的保险舌73会带动该保险栓板71朝接近该把手转块93的方向移动,而该保险栓板71则令供卡掣该锁舌31的锁舌挡件75移动至卡掣位置,以将该锁舌31保持于该锁壳1外部。
此外,现有技术仅有一段式开锁及闭锁的功能而易遭到破坏,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可多段式开锁及闭锁,除了达到门锁应有的基本功能外,更可适应诸如失火或地震的紧急防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借由一个按压动作即可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且仅需旋转该旋钮2进行多段式开锁及闭锁,更可由旋转该旋钮2同步开锁并打开门扇,令使用者在操作与更换组装上更简单,且有利于安全及防盗。
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门锁包括锁壳,装设于门扇中;锁舌控制机构,设于该锁壳中,至少具有锁舌、与该锁舌连接的锁舌拉杆以及活动自如地设于该锁舌拉杆上的带动件;锁栓控制机构,至少具有与该带动件彼此枢设的多段式锁板、与该多段式锁板连接的锁栓、与该多段式锁板轴接的固定件以及转动自如地带动该固定件的转片;以及把手转动机构,至少具有供带动该锁舌拉杆以及该转片的辅助件以及邻接该辅助件的把手转块,当使用者按压门锁把手时带动该把手转块的转动,由该把手转块将力量传动至该锁舌控制机构以及该锁栓控制机构,并令该锁舌控制机构推动该锁栓控制机构,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门锁还包括保险舌控制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保险舌控制机构至少具有被该锁舌所推动的保险栓板、与该保险栓板连接的保险舌以及设于该保险栓板上供卡掣该锁舌的锁舌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带动件至少形成有一个钩状末端与一个弧状末端,该弧状末端是固定在该多段式锁板上,而该钩状末端则套设在该锁舌拉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多段式锁板形成有数个齿部、滑槽、向下突伸的螺栓以及阶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多段式锁板是四角舌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控制机构还具有回位片,且该把手转动机构具有介于该把手转块与该回位片间的回位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形成有对应卡接该多段式锁板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辅助件形成一个延伸端并连接套设有弹性件的带动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把手转块形成有凸缘部、供把手伸入的缺口部以及两个可卡接该下壳的卡止部。
专利摘要一种门锁,至少包括锁壳、锁舌控制机构、锁栓控制机构以及把手转动机构,其中该锁壳装设在门扇中,该锁舌控制机构设于该锁壳中,而该锁栓控制机构可以被该锁舌控制机构推动,该把手转动机构则将转动把手的力量传动至该锁舌控制机构以及锁栓控制机构,并令该锁舌控制机构推动该锁栓控制机构,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本实用新型的门锁,通过一个按压动作即可迅速打开门锁并同时打开门扇,提供多段式开锁及闭锁,令使用者具有较佳的使用便利性。
文档编号E05B59/04GK2674029SQ20042000144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6日
发明者林清田 申请人:林清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