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66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筒锁,尤其涉及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两侧同时开锁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普通圆筒形锁(俗称葫芦锁)只能从一面插入钥匙开锁,而不能从两面同时插入钥匙开锁。并且,在使用这种葫芦锁时则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当门外使用者插入钥匙并转动一定角度而忘记拔出钥匙时,户内的人就无法将钥匙完全插入钥孔中把锁打开,从而无法把门打开。
钥匙在钥匙孔中不能到位是这样造成的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之一的双圆筒形锁在两面插入钥匙时的局部剖视图,在普通葫芦锁中,外拨件100的环圈内壁中间位置上设置一对相互相对但相互分开的环形中间环形凸起101,内拨件200由被称为连接盘的两个安置在环圈中的用铆钉活动连接的拨盘构成,两拨盘以所在方向分为左内拨盘201和右内拨盘202。当左边钥匙300插入锁芯后,左内拨盘201移动至外拨件环圈中间环形凸起101的开口相结合的起动位置,转动左锁芯至一个角度,而另一边的右边钥匙400插入时,因左内拨盘201靠在外拨件环圈的环形凸起101上受到左边300钥匙的顶住,不能推动右内拨盘202移动,所以出现右边钥匙400不到位,无法开锁。
在市面上可得到的另一种结构的葫芦锁,例如授予Josef等人的德国专利30 24 073 A1题名为双圆筒形锁,如图2a和图2b所示,图2a、2b为现有技术之二的双圆筒形锁在一面和两面插入钥匙的局部剖视图。这种双圆筒形锁的连接盘结构是在上述普通葫芦锁的基础上,在左内拨盘17和右内拔盘18相对的面上各设有缺口并在两缺口之间安装一弹簧16;以及在两拨盘17、18的一侧上各设有轴向缺口,在外拨件的环圈内设有凸出部或凸位。在使用时,由于弹簧的压缩作用,在左面锁芯中可插入钥匙14,右面锁芯中也可插入钥匙21,左面锁芯或右面锁芯在未转动或在原位时,两面可插入钥匙。但当右面锁芯中插入钥匙并转动一个角度时,此时另一面锁芯中再也无法插入钥匙。
这种双圆筒形锁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只能)在两内拨件缺口位同时对齐外拨件凸位时才能实现两面插入钥匙,内拨件的轴向长度D2尺寸受到限制,不能制造得太小,所以不适合较小型的锁。
在Palmer的英国专利号2 297 802 A中揭示了一种双圆筒形锁装置,参阅图3a、3b、3c,为现有技术之三的双圆筒形锁装置的任一面和两面同时插入钥匙的局部剖视图。该装置的外拨件152在环圈内设置一凸出部或凸位155,内拨件安装在外拨件的环圈中,它由两个包括销轴导引和弹簧复位的驱动件156、158组成,并在其周面上使用轴向凸出部或凸位157、159。在锁芯处在原位上时,此装置的左面的锁芯可插入钥匙44,右面的锁芯也可插入钥匙48,两面可插入钥匙,因而能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两面插入钥匙。但在一面锁芯中插入钥匙时,驱动件156、158之一的凸位与外拨件凸位155对齐并随驱动件将外拨件凸位155由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则另一面因外拨件凸位155的已离开原来位置就不能插入钥匙。这种装置能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两面插入钥匙,内拨件的轴向长度D3受到限制,所以尺寸较大,而且结构比较复杂,故而不适合较小型的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分别从一面插入钥匙开锁,而不能从两面同时插入钥匙开锁的问题,或一边锁芯中插入钥匙并转动一个角度时,另一面锁芯中再插入不进钥匙,无法开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包括一锁壳,所述锁壳具有间隔相对而同轴线的一第一圆筒和一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和第二圆筒的一侧有一凸块,在所述凸块内分别设有与所述轴向垂直间隔地排列且与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内孔连通的、接纳珠栓的径向珠栓孔;一第一锁芯和一第二锁芯,它们各具有可接纳第一钥匙和第二钥匙的第一和第二钥匙孔和轴向间隔分布的、接纳珠栓的径向珠栓孔,并各自安置在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内;一外拨件,它包括一环形圈和一与环形圈成一体并在外环面一侧向外突出的凸耳,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相对间隔部位的所述第一锁芯和一第二锁芯的相对端上;一设置在所述外拨件的环孔中的内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拨件环形圈的环孔内壁上设有一对缺口;所述内拨装置包括一圆筒形的左内拨盘和一圆筒形的右内拨盘,它们在相邻端的圆周面边缘上各含有一对与所述外拨件缺口位置相对匹配的外凸位,即两个左外凸位和两个右外凸位,以及一在第一个钥匙插入后再插入第二个钥匙可使左内拨盘的左外凸位和/或右内拨盘的右外凸位位于缺口内并驱动外拨件从锁紧锁闩位置转动到释放锁闩位置的外拨件驱动机构。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左内拨盘和右内拨盘在相邻端的内圆周面边缘上各含有一左、右外凸缘;所述外拨件驱动机构包括一窝钉帽,它一端具有外凸缘并可移动地套置在左、右内拨盘中;一窝钉,它一端具有直径比窝钉钉身外径大的头部,另一端可移动地插置在内拨件窝钉帽中并位于右内拨盘中;一左弹簧,它套置在窝钉帽上,并位于左内拨盘的左内凸缘和内拨件窝钉帽外凸缘之间,以及一右弹簧,它套置在窝钉上并位于右内拨盘的右内凸缘和窝钉的头部之间。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外拨件的环形圈内的一对缺口包括一外拔件工作缺口和一导向缺口并彼此径向相对,所述左右内拨盘的外圆周面上一对外凸位包括一工作外凸位和一导向外凸位并彼此径向相对。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外拨件的环形圈包括一外圈和一由外圈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圈,内圈的宽度b小于外圈的宽度a并位于外圈的内壁的中间位置,所述外拔件工作缺口和导向缺口均设置在内圈上。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窝钉帽的另一端上具有内凸缘,所述窝钉在与头部相对的另一端上具有止档,其外径大于窝钉帽内凸缘的内孔直径。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止档为一圆片,它带有中心孔,可通过中心孔铆接在窝钉的顶部。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外拔件缺口中心线与所述的凸耳的中心线的相交角度为24°-35°。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相交的角度最好为24°。
上述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左内拨盘和右内拨盘的外凸位之间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可两面插入钥匙,当一边钥匙插入后转动一个角度,另一边钥匙插入时,靠两内拨件之间弹簧的弹簧力转动钥匙,带动外拨件转动而开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现有技术之一的双圆筒形锁在两面插入钥匙时的局部剖视图;图2a、2b为现有技术之二的双圆筒形锁在一面和两面插入钥匙的局部剖视图;图3a、3b、3c分别为现有技术之三的双圆筒形锁装置的任一面和两面同时插入钥匙的局部剖视图;图4a、4b、4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的任一面和两面同时插入钥匙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4a、4b、4c中的外拨件放大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为图4a、4b中的内拨件放大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两面插入钥匙,内拨盘凸位与外拨件缺口位不对齐情况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8中所示A部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100-外拨件,101-环形凸起,200-内拨件,201-左内拨盘,202-右内拨300-左边钥匙,400-右边钥匙16-弹簧,17-左内拨盘,18-右内拔盘,14-钥匙,21-钥匙152-外拨件,155-凸出部或凸位,156、158-驱动件157、159-轴向凸出部或凸位,44-钥匙,48-钥匙1-锁壳11-第一圆筒,12-第二圆筒13-缺槽,14-珠栓,15-弹簧,16-径向珠栓孔2-第一锁芯,3-第二锁芯22-第一钥匙,32-第二钥匙21-第一钥匙孔,31-第二钥匙孔33-珠栓,34-径向珠栓孔4-外拔件401-外圈,402-内圈41-环形圈,42-凸耳,43-外拔件工作缺口,44-导向缺口5-内拔装置,51-左内拔盘,52-右内拔盘
53-左工作外凸位,54-右工作外凸位55-左导向凸位,56-右导向凸位57-左内凸缘,58-右内凸缘6-窝钉帽,61-外凸缘,62-内凸缘7-窝钉,71-头部,72-止档8-左弹簧,9-右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a、4b、4c,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的任一面和两面同时插入钥匙的局部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双圆筒形锁装置包括一锁壳1、一第一锁芯2和一第二锁芯3、一外拨件4和一安置在外拨件4的环孔中的内拨装置5。
锁壳1是常规葫芦锁的长条形的锁壳,其一侧具有间隔相对而同轴线的一第一圆筒11和一第二圆筒12,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的一侧有一凸块,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之间的间隔一直延伸到该凸块并形成一缺槽13,而且在凸块内分别设有与所述轴向垂直间隔地排列且与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的内孔连通的、接纳的珠栓14和弹簧15的径向珠栓孔16。
一第一锁芯2和一第二锁芯3最好具有相同的结构,它们各具有可接纳第一钥匙22和第二钥匙32的第一钥匙孔21、第二钥匙孔31和与轴向垂直间隔分布的、接纳珠栓33的径向珠栓孔34,在相对的接近的两头分别设有环槽(图中未画出),并各自安置在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内。在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安装定位后,可利用在环槽中卡入开口弹簧圈而加以固定。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图4a、4b、4c中的外拨件放大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外拨件4包括一环形圈41和一与环形圈41成一体并在外环面一侧向外突出的凸耳42。在环形圈41的环孔内壁上设有一对缺口43、44,分别称为外拔件工作缺口43和导向缺口44。外拔件工作缺口43和导向缺口44的中心线位置最好与凸耳42的中心线相交成24°,一般其范围为24°-35°。外拨件4位于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相对间隔部位并其下部的凸耳42延伸至缺槽13内,且可转动地套接在第一锁芯2第二锁芯3的相对端上。最好是外拨件4的环形圈41内的外拔件工作缺口43与导向缺口44径向相对。在另一方面,该外拨件4的环形圈41包括一外圈401和一由外圈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圈402,内圈402的宽度b小于外圈401的宽度a并位于外圈401的内壁的中间位置,外拔件工作缺口43和导向缺口44均设置在内圈402上。或者,外拨件4的环形圈41的外拔件工作缺口43和导向缺口44可看作由一对在环形圈41内相互相对但彼此分开的弧形凸起,在分开处形成的缺口。
请参阅图7,为图4a、4b中的内拨件放大的平面示意图,内拨装置5包括一圆筒形的左内拨盘51和一圆筒形的右内拨盘52,在它们相邻端的圆周面边缘上各设有一左工作外凸位53和右工作外凸位54,以及在第一钥匙22插入后再插入第二钥匙32可使左内拨盘51的左工作外凸位53和/或右内拨盘52的右工作外凸位54位于外拔件工作缺口43内,并驱动外拨件4从锁紧锁闩位置转动到释放锁闩位置的外拨件驱动机构。所述左内拨盘51和右内拨盘52在相邻端的内周面边缘上分别设有一左内凸缘57和右内凸缘58。在另一方面,所述左内拨盘51和右内拔盘52的外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一各与左工作外凸位53和右工作外凸位54径向相对的左导向凸位55和右导向凸位56。
所述外拨件驱动机构包括一窝钉帽6、一窝钉7、一左弹簧8和一右弹簧9,其中,窝钉帽6的一端具有外凸缘61并可移动地套置在左、右内拨盘51、52中,另一端上具有内凸缘62。
窝钉7的一端具有直径比窝钉钉身外径大的头部71,另一端可移动地插置在窝钉帽6中并位于右内拨盘52中。此外,所述窝钉7在与头部71,相对的另一端上具有止档72,其外径大于窝钉帽内凸缘62的内孔直径。在较佳实施例中,止档72为一圆片,它带有中心孔,可通过中心孔铆接在窝钉7的顶部。
左弹簧8套置在窝钉帽6上,并位于左内拨盘51的左内凸缘57和内拨件窝钉帽外凸缘61之间,以及右弹簧9套置在窝钉7上,并位于右内拨盘52的右内凸缘58和窝钉7的头部之间。
左右弹簧8、9最好是采用塔形弹簧以可压缩成平面状。
所述左内拨盘51和右内拨盘52的工作外凸位之间有一间隙以利于进入和退出外拨件的缺口。另外,窝钉帽6和窝钉7在受两个钥匙压缩情况下的长度约为D1,其长度比现有技术的拨盘长度D2和驱动件的长度D3都要小,即D2大于D1和D3大于D1。
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两面插入钥匙,内拨盘凸位与外拨件缺口位不对齐情况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当右面插入钥匙时,钥匙顶住内拨盘窝钉7并将其推向左边,同时左内拨盘51的左工作外凸位53卡住外拨件外拔件工作缺口43带动外拨件4转动(如图4a)。此外,应该注意到为简化起见下面在开锁的各过程中外拨件4和内拨盘之间的有效作用仅以经核定的外拔件工作缺口和左右工作外凸位为例加以说明,各个相对配合的导向部分除了导引作用大致相同将不再重复。以下叙述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双圆筒形锁的使用一、左面插入钥匙a.当左面的第一锁芯2中插入第一钥匙22时,该钥匙22顶住内拨盘窝钉帽6并将其推向右边,而左内拨盘51的左工作外凸位53受到左弹簧8的压力被推至外拨件外拔件工作缺口43,同时右内拨盘52右工作外凸位54被推出外拔件工作缺口43,如图4a所示(插匙);b.转动左面第一钥匙22,左内拨盘51即可带动外拨件4转动(开锁);c.转动一周,转回到如图4a所示状态,抽出钥匙22(拔出钥匙)。
二、右面插入钥匙a.当右面的第二锁芯3中插入第二钥匙32时,该钥匙32顶住内拨件窝钉7并将其推向左边,而右内拨盘52受到右弹簧9的压力被推至外拨件缺口位43,同时左内拨盘51左凸位53被推出外拨件工作缺口43,如图4b所示(插匙);b.转动右面第二钥匙32,右内拨盘52即可带动外拨件4转动(开锁);c.转动一周,转回到如图4b所示状态,抽出第二钥匙32(拔出钥匙)三、1)两面插入钥匙(内拨盘凸位与外拨件工作缺口位对齐的情况)a.如图4c所示(插匙)状态下两面插入钥匙时,第一和第二钥匙22、32同时插入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锁芯2和3,左右内拨盘51和52同时受到左弹簧8和右弹簧9的大小相等的推力,故此时左右内拨盘51和52被推向或推至外拨件工作缺口43和/或导向缺口44中间,此时左右内拨盘均卡住外拨件工作缺口,任何一边钥匙均可带动外拨件4转动,如图4c所示(插匙);b.转动任意一个钥匙22或32,均可带动外拨件4转动(开锁);c.转动一周后,转回到如图4c所示状态,抽出钥匙22或32(拔出钥匙)2)两面插入钥匙(内拨盘凸位与外拨件工作缺口不对齐的情况)a.如图8和图9所示(插匙)状态下,右面的第二钥匙32已转动一个角度时(此时左内拨盘左工作外凸位53与外拨件工作缺口43不对齐),左面插入第一钥匙22,它顶住内拨盘窝钉帽6推向右边,由于左内拨盘左工作外凸位53与外拔件工作缺口43不对齐,左内拨盘51不能被推向右边,当第一钥匙22插到位时,左弹簧8和右弹簧9被压缩;
b.此时转动左面的第一钥匙22,第一和第二钥匙22、32同时插入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锁芯2和3,左内拨盘51受到左弹簧8的作用力在外拨件4壁上打滑(此时外拨件的一面不动)直到左内拨盘左工作外凸位53转到与外拔件工作缺口43对齐时,左内拨盘51的左工作外凸位53跳入外拔件工作缺口43,形成如图4c的状态;c.同时受到左右弹簧8和9的大小相等的推力,故此时左右内拨盘51和52被推向或推至外拔件工作缺口43和/或导向缺口44中间,此时左右内拨盘51、52均卡住外拨件缺口,任何一边钥匙均可带动外拨件转动,如图4c所示(插匙);b.转动任意一个钥匙22或32,均可带动外拨件4转动(开锁);c.任意一边钥匙均可开锁。
普通葫芦锁与本实用新型比较普通葫芦锁在开锁时只能分别从一面插入钥匙,而不能从两面同时插入钥匙,当门外有人插入钥匙并转动一定角度而忘记拔出钥匙,这时门内的人去开锁会发现插入钥匙不到位时,无法开门。本实用新型可两面插入钥匙(见图4c),当一边钥匙插入后转动一个角度,另一边钥匙插入时,因两内拨件之间有弹簧,有空间让钥匙压缩,此时可转动钥匙,当内拨盘凸位转动到与外拨件缺口对齐时,因有弹簧力的作用,一旦内拨盘跳入或进入外拨件缺口形成图8的形式,此时就可带动外拨件转动而开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锁壳,所述锁壳具有间隔相对而同轴线的一第一圆筒和一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和第二圆筒的一侧有一凸块,在所述凸块内分别设有与所述轴向垂直间隔地排列且与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内孔连通的、接纳珠栓的径向珠栓孔;一第一锁芯和一第二锁芯,它们各具有可接纳第一钥匙和第二钥匙的第一和第二钥匙孔和轴向间隔分布的、接纳珠栓的径向珠栓孔,并各自安置在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内;一外拨件,它包括一环形圈和一与环形圈成一体并在外环面一侧向外突出的凸耳,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相对间隔部位的所述第一锁芯和一第二锁芯的相对端上;一设置在所述外拨件的环孔中的内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拨件环形圈的环孔内壁上设有一对缺口;所述内拨装置包括一圆筒形的左内拨盘和一圆筒形的右内拨盘,它们在相邻端的圆周面边缘上各含有一对与所述外拨件缺口位置相对匹配的外凸位,即两个左外凸位和两个右外凸位,以及一在第一个钥匙插入后再插入第二个钥匙可使左内拨盘的左外凸位和/或右内拨盘的右外凸位位于缺口内并驱动外拨件从锁紧锁闩位置转动到释放锁闩位置的外拨件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拨盘和右内拨盘在相邻端的内圆周面边缘上各含有一左、右外凸缘;所述外拨件驱动机构包括一窝钉帽,它一端具有外凸缘并可移动地套置在左、右内拨盘中;一窝钉,它一端具有直径比窝钉钉身外径大的头部,另一端可移动地插置在内拨件窝钉帽中并位于右内拨盘中;一左弹簧,它套置在窝钉帽上,并位于左内拨盘的左内凸缘和内拨件窝钉帽外凸缘之间,以及一右弹簧,它套置在窝钉上并位于右内拨盘的右内凸缘和窝钉的头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拨件的环形圈内的一对缺口包括一外拔件工作缺口和一导向缺口并彼此径向相对,所述左右内拨盘的外圆周面上一对外凸位包括一工作外凸位和一导向外凸位并彼此径向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拨件的环形圈包括一外圈和一由外圈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圈,内圈的宽度b小于外圈的宽度a并位于外圈的内壁的中间位置,所述外拔件工作缺口和导向缺口均设置在内圈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窝钉帽的另一端上具有内凸缘,所述窝钉在与头部相对的另一端上具有止档,其外径大于窝钉帽内凸缘的内孔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档为一圆片,它带有中心孔,可通过中心孔铆接在窝钉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中心线与所述的凸耳的中心线的相交角度为24°-3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的角度最好为2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拨盘和右内拨盘的外凸位之间有一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包括锁壳,锁壳具有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和第二圆筒的一侧有凸块,在凸块内分别设有接纳珠栓的径向珠栓孔;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各具有可接纳第一和第二钥匙孔和轴向间隔分布的、接纳珠栓的径向珠栓孔;外拨件,包括环形圈和向外突出的凸耳;设置在外拨件的环孔中的内拨装置;外拨件环形圈的环孔内壁上设有一对缺口;内拨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左内拨盘和圆筒形的右内拨盘,在相邻端的圆周面边缘上各含有一对左外凸位和两个右外凸位,以及驱动外拨件从锁紧锁闩位置转动到释放锁闩位置的外拨件驱动机构。该装置可实现两面插入钥匙开锁。
文档编号E05B9/00GK2685462SQ2004200011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5日
发明者崔杨安 申请人:光华锁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